“三官一律”入网格 政法服务“零距离”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09-28
手机版

  近期,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有这样一支政法生力军入驻了社区网格,这支队伍里有警官、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法务专业人士,充分发挥了政法队伍在网格化社会治理中服务诉源治理、化解群众矛盾方面的独特优势,将“三官一律”法律专业优势转化到网格治理工作中,以“小网格”拉动“大治理”,小切口助推大民生,将高效便民的法治服务直接输送到群众所需、所急、所盼之处。下沉网格“细”责任 包联服务“零距离”“真的要谢谢你们,没有你们,谁来帮我解决问题呀。”这是光明路办事处什拉门更村租户赵某的肺腑之言。前不久,赵某因租住李某门脸房,不满水费太高,两人发生冲突。什拉门更社区网格员和派出所同志第一时间前往纠纷发生地,开展实地走访,了解矛盾的根源,平息当事人的情绪。对双方进行耐心劝解,最终达成了和解协议,成功解决了该矛盾,让赵某感激不已。回民区高度重视网格化管理在百姓矛盾纠纷化解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三官一律”进网格,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排隐患、化纠纷、护稳定、促和谐,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同时,回民区公安分局通过民警包联社区,切实有效提升了辖区内治安水平。钢铁路街道派出所整合社区民警、网格员、辅警等力量,建立“一格一策”巡防、联席会议、“民警+网格”业务协作等机制,为双网融合提供制度保障,通过摸排辖区人口情况,从而做到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精神病患者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控得牢,真正落实了帮教措施,避免刑释解教人员违法犯罪的发生。执法干警入网格后,作为兼职网格员,充分运用政法干警懂法律、擅协调、有威信的优势,结合网格化管理服务职责任务,将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与干警“知法、懂法、能用法”优势相互融合,用“双赢”的工作模式打出了一套精准“组合拳”,形成“网格员+政法干警”的双向互补、聚向发力的服务模式。自派出所政法力量下沉网格以来,全区共开展法律知识进社区宣传活动80余次,防电信诈骗宣讲204次,入户宣传下载国家反诈APP,共联合调解家庭矛盾、邻里矛盾、商户矛盾共300多起,助力安全生产工作189次,开展宣传类工作百余次。协助处理辖区精神类疾病病人入院工作12次,协助安装检查燃气自闭阀门299次,协助社区处理流浪狗97次。对专属商业网格进行大排查54次。聚集民情“细”服务 便民服务“零距离”“法官们,你们来的正巧,刚刚我正在调解一个纠纷,想再请教一下你们”。攸攸板镇东乌素图村会议室,网格员看到来访的法官们,顿时感到来了“及时雨”,立即咨询一起房屋租金分配引发纠纷的调解技巧。在听取了网格员的案情介绍后,法官们结合纠纷的起因、当事人应诉能力、诉讼面临风险等方面提出了建议。经过法官与网格员的共同分析,都认为该起纠纷的化解方向还是要立足把道理说清讲透,坚持调解为主,尽力在基层化解,化解效果更好。回民区探索建立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深化“诉源治理”,借助“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为群众提供多样化调解渠道和丰富的调解资源,增加专业调解人员组织调解员在线培训,着力将线上调解优势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之中。回民区法院各责任庭室法官主动下沉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就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为群众办实事等方面进行沟通交流,为社区调解组织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传授调解经验,有序推进诉前调解、诉讼辅导和法律咨询等工作,以专业司法服务积极预防、有效化解基层矛盾,切实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的发生回民区法院不仅通过“引进来”的方式吸纳各类调解员和专业组织为当事人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解纷服务,还主动融入社会市域治理工作,在基层社区设立“24小时自助便民诉讼服务站”“诉前调解工作站”,将法治的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末端,为社会矛盾的多元化解提供解决方案。在回民区人民法院正门的旁边,设有24小时自助便民诉讼服务站,在这20平米的区域空间,为当事人提供了法院工作8小时之外的自助诉讼服务。自助服务终端操作实现了立案诉讼材料扫描上传、缴费、查询案件信息、庭审公告、打印法律文书、法官预约、预约阅卷等功能。24小时自助便民诉讼服务站有效解决了当事人“法院上班我上班,我下班了法院也下班”的困扰,群众可以像在银行操作ATM机一样,实现全时段、智能化、24小时诉讼服务,真正实现了诉讼事务一站式服务。法治保障促和谐 倾听民意“零距离”一场心平气和的谈话,一次生动鲜活的释法说理,打开了信访人的心结。5月下旬,随着一场简易公开听证的顺利举行,信访人李某当即决定撤回监督申请,回民区人民检察院成功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和首办环节。通过简易听证把矛盾化解的重心和关口前移到首次来访办理环节,第一时间化解了矛盾。检察听证既是提升办案质效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阳光司法”、让公平正义看得见的最好方式。回民区人民检察院坚持做实检察听证,截至目前,对立案监督、行政公益诉讼、不起诉等共召开21次检察听证会。在常态化运用简易公开听证的方式充分释法说理的同时,探索在民事诉讼监督领域开展上门听证,让矛盾纠纷就地化解,让简易公开听证成为化解涉法涉诉矛盾纠纷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路径之一。法律知识“送上门” 宣传普法“零距离”近几年,法治逐渐成为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提升。在回民区,活跃着多支普法志愿者服务队。他们深入小区楼栋、走进街道巷陌,和群众聊家事说法律,不断提高群众的法治观念。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提升民法典普法质量,回民区司法局、各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将“深入网格开展司法服务”作为一项重要部署,通过举办法治讲座、提供法律咨询、赠送普法资料等形式,延伸司法服务半径,普及多样法律知识,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为挂钩网格奉献更多的 “司法大餐”,打通司法服务到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回民区司法局结合辖区群众的不同需求和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不同宣传主题的法律宣讲活动,切实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全区共出动宣传车1000余辆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近150万份,让群众能懂法、会用法,切实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将依法治区创建活动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相结合,有重点、多层次地开展“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充分运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校刊等宣传工具,利用学校政治学习、升旗仪式、思想品德课等时机对师生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开展“访民心、走社区”司法惠民活动,成立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维护群众利益,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紧紧围绕居民所需、所急、所盼积极发挥社会治理职能,真正将为民办实事的效果落实到保障公众权益的每一个活动中。网格小区域,融合大舞台。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探索中,回民区依托“三官一律”和政法为民工作机制,让政法力量进社区、入网格,当好下沉一线“战斗员”、城乡社区“网格员”、企业发展“护航员”、法律法规“讲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情民意“调查员”、助力实战“信息员”、基层一线“服务员”,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把社会治理精准延伸到每个角落。(回民区委政法委)举报/反馈

上一篇:海南医学院新校长陈国强院士“开学第一课”:唯有改变,方能“破天荒”
下一篇:【荣耀40年】工程献礼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