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美 美美与共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面向人人 “艺”彩纷呈

  美育是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教育。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美育与其他“四育”紧密联系、互相促进。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陶冶人生,培养高尚健康的品格,启迪思想智慧、激发创造活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各区各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整体推进、特色发展,开创了学校美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生动局面。

  全面普及 以美培元

  前不久,一年一度的金水区中小学生美育活动如期举行。此次活动以“美育立新人,筑梦新时代”为主题,经过初赛线上评审与复赛现场评比两个阶段,开展了艺术作品类和艺术表演类评比,涵盖10余个项目赛事,全区50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金水少年的昂扬风采。

  在9月27日举行的班级合唱项目现场评比中,文化路第一小学的班级合唱脱颖而出,被选送参加郑州市中小学生美育活动。作为首批郑州市美育实践基地学校之一,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围绕更高质量育人,致力于探索“双减”视域下美育方式变革的校本实践。学校本着乐享教育的追求,把美育融入“乐享课程体系”,音乐、美术学科持续探索教与学方式变革,提高学生审美和创新能力。其中,音乐学科坚持开展合唱、陶笛、管乐、舞蹈四大类美育项目,积极组织开展班级合唱、班级小乐器比赛、手势舞展演等集体性美育活动。此外,学校还坚持以品牌社团建设引领美育水平整体提升。“乐之灵”合唱团是学校音乐类品牌项目,一直活跃在国家、省、市、区各级舞台,暑期参加的“第九届中国童声合唱节”“河南省第九届合唱节”均获金奖。美术类社团结合校区实际,开发创意二十四节气、创想文物回归等主题活动项目,使社团成果特色化、系列化,以品牌引领美育品质提升。

  一直以来,金水区教育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美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抓好抓实“五项课程”,构建多元平台,强化“五育并举”等一系列重要抓手,着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有效推动全区学校美育工作的课程化实施、制度化推进、品牌化引领,更好地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据介绍,金水区面向全体学生,构建了艺术美育课程、学科美育课程、综合美育课程、活动美育课程、潜在美育课程等五大美育课程体系,通过规范美育课程设置、强化美育课程管理、倡导美育课程融合,将美育融入整个教育活动,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学校美育教学模式,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学生核心素养。目前,全区各校结合办学理念,已形成了多样化的具有学校特色的美育课程体系。今年9月,金水区八所学校被评为首批郑州市美育课程特色学校和郑州市美育实践基地学校。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金水区多年来坚持常态开展两年一届的教育艺术节和一年一度的中小学生系列美育活动,注重综合性普及原则,分别组织学生团体和个人参加多项美育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交流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现美、创造美的舞台。教育艺术节自2007年开展以来,坚持开展多项艺术普及类活动与艺术品牌类赛事。其中,普及类包括班级合唱比赛、课堂小乐器比赛、校园书法比赛等,全区十余万学生参与其中。同时,品牌类注重社团活动,举办声乐、器乐、舞蹈、戏剧、美术五大艺术品牌赛事。

  美育课程的扎实建设,美育活动的丰富开展,为全区美育普及教育奠定了扎实的良好基础,并逐渐培育了优质的美育品牌。在“一校一特色,区域大特色;一校一品牌,区域大品牌”的战略目标统领下,实现了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长,全区学校美育品牌建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逐步形成“一校多品、校校精品”的良好态势。

  美育,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教育或一种面向部分学生的专业教育,而是一门“面向人人”的必修课。

  在二七区艺术小学,“校园艺术节”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十二届。秉承着“面向全体 人人参与”的原则,学校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的思想,全体、全员、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美育素养,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的美育资源,以“美礼、美艺、美体、美智、美创”美育课程体系引领学校发展,注重多学科与美育的融合,长期开展器乐进课堂、戏曲进课堂,学生人人会做戏曲操,人人会做泥塑、面塑,人人会乐器,人人享受美育熏陶。学校除了每年举行“器乐展示节”“班级合唱节”“经典诵读展示”“课本剧展示”“师生民俗游园”等活动外,还带领学生走进淮阳泥泥狗故乡,多次深入原阳“陈氏面塑”传承人陈道勇、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绢人传承人徐澎家中学习,拓宽学生美育视野。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长期以来,二七区坚持还原美的育人本色,把广泛开展美育活动作为首要任务,让每个孩子触手可及。在“美好教育”理念引领下,该区充分发挥美育的价值主导作用,坚定不移地开展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扎实推进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与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各学校充分利用课后延时服务和大课间,做实“美育一小时”。高效组织和开展校级学生艺术社团、艺术工作坊、兴趣小组活动,如合唱、民乐、管乐、交响乐、打击乐、舞蹈、戏剧、戏曲、美术、书法、啦啦操、纸艺、装饰画、国画等,学生参与率不低于80%。积极打造“二七美育大讲堂”“二七戏曲大舞台”“二七课间大融合”“二七展示大平台”等多种注重体验、强化实践的学习空间。通过品牌建设和特色创新,不断加强各校“三队一团”(舞蹈队、合唱队、管乐队、美术社团)建设,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同时,为鼓励区域各中小学(园)积极开展校内美育教育活动,推进学校美育工作发展,二七区建立了艺术网络工作交流展示平台。本年度截至目前,学校美育活动交流展示达100余次,影响带动6万余名学生参与到普及性学校美育活动中。

  普及性学校美育活动催生了一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二七区启动“区域品牌驱动2.0工程”,加强艺术品牌创建区域内规划,多项举措鼓励特色发展。以艺术特色学校为龙头,各学校根据自身发展资源和优势,以艺术品牌创建为抓手,“聚焦问题—优化管理—创新特色—升级品牌”,让品牌项目建设特色鲜明,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美育发展新局面。今年6月,该区推选郑州市第四初级中学、郑州市第一〇六初级中学、二七区艺术小学等8所学校参加郑州市首批美育课程特色学校和郑州市美育实践基地评选,8所学校全部入选,彰显了该区中小学美育工作的强大实力。

  今年9月,二七区举行“时代力量、育人典范”庆祝第三十九个教师节活动暨2023年秋季开学“第一堂思政课”。地理与美术课程深度融合再现名著《西游记》、美轮美奂的青花瓷、精致的木雕二七塔、温婉细致的中国盘扣、神态逼真的泥塑人像、劳动和实践结合的邮政实践基地……精选的15个中小学艺术工作坊,充分融合非遗项目和各项艺术实践,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充分展示了二七区美育、智育与劳育融合的优秀成果。

  品牌引领 凸显特色

  如果说,传统的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关注人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那么,美育更强调人的审美与人文素养,更重视人的情感世界。郑东新区作为郑州市首批美育示范区,坚持不忘初心、努力进取,坚持育人为本、以美育美,以做美好教育的“大美育”为引领,围绕“美”字多措并举,推进全区美育工作扎实开展。

  近年来,郑东新区始终将学校特色项目建设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举措。学校特色项目的申报与创建,以科学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以有效打造并整合学校特色项目为主线,以校本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科研工作为保障,不断突出教育创新,以点带面,推进学校美育教育的发展,促进学校美育特色课程的创建、普及和提高。如今,合唱、管乐、软式棒垒球、啦啦操、健美操、陶艺、创意美术等众多美育特色课程在各学校开花结果,“师生共参与、校校有特色”的美育新局面精彩纷呈。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载体。郑东新区始终重视学校社团建设工作,在全面部署学校社团建设的基础上,建立评优评先机制,推进社团课程发展。如今,思维可视化、模拟驾驶、无土栽培、3D打印、无人机、巧艺社、最强大脑训练营等众多独具特色的社团课程已经颇具规模,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美在其中。学校社团课程建设在注重多样化、高效化、科研化的同时,也充分发挥社团活动的美育功能,让学生在各类社团课程中,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该区的蒲公英小学以深入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一体化设计学校美育内容,探索出一条以美润心、以美启智、以美研琢、以美展能的学校美育工作新路径,构建校园美育“新格局”。学校扎实推进润美美育课程建设,开设陶笛、民乐、合唱、戏曲、绘画、书法等课程,书写校园美育“新速度”。舞蹈、啦啦操、街舞、泥咕咕、风筝等美育活动社团,蒲之绘系列画展、班级合唱展演、草坪音乐会、自创儿歌比赛、戏曲比赛、蒲之秀等校园艺术节活动,拓宽艺术育人路径,开启校园美育“新局面”。为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该校还先后邀请虎美玲、宋庆春、宋长虹等著名表演艺术家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校指导戏曲、泥咕咕、风筝等美育工作。专家的引领、指导,促进教师美育观念的转变,提升了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阵地。郑东新区在确保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规定的艺术课程之外,以丰富多样的艺术展演活动为载体,巩固美育建设成果。坚持每年举行一次教育系统文艺汇演、一届学生合唱比赛,每两年一届教师合唱比赛、一届中小学教育艺术节,为才艺非凡的师生提供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今年上半年落幕的郑东新区第八届教育艺术节活动,800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人数之多、项目之广,展示郑东新区美育的蓬勃发展。各类活动从构想走向实施,由实施变为常规,已经成为郑东新区贯彻落实美育教育的一道道靓丽风景线。与此同时,郑东新区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国家、省、市级美育赛事,在各类赛场上都能看到郑东新区学校团队的精彩表现。一个个奖杯、一张张证书,都见证着郑东新区美育的发展与成果。

  探索创新 向美而行

  美术学科组织区级画展4次、参加市级画展7次;书法学科组织参加书法培训2次、区级书法作品展2次、市级书法作品展1次;音乐学科组织区级学科专业技能分享交流活动3次、开展培育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1次、开展自弹自唱系列展示活动4次、进行提高音乐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2次……一串串鲜活的数字,记录着一年来郑州高新区艺术学科活动的有序开展,也见证了该区艺术教师的快速成长。

  近年来,高新区美育采用多维角度、“宫校合作”等方式,为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寻找更多有效的方法,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助力学生美育素养提升,做新美育时代的推动者。该区重视美育内涵发展,以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为基本要求,将开发综合美育课程和校本教材作为实践探索,建立美育评价机制作为实施路径和指导保障,对学生的艺术课程学习情况采用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艺术课程发展提供方向。各校也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的学科美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融合进行美育实践活动,实施审美化教育,将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美育资源运用于审美化教育全过程。

  其中,莲花街小学结合校情生情,研发开设书画、篆刻、钧瓷、戏曲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美育课程。“砚田小农”校本课程以“继承传统文化、发展学校特色、展现自我风采”为宗旨,融书法、国画、篆刻为一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诗、书、画、印有机融合,在学习和实践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戏曲课程围绕京剧、豫剧、黄梅戏等著名唱段,通过欣赏、演唱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观察、模仿、合作、表演的能力。尤其是该校的“荷韵钧瓷”校本课程,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将陶艺和泥塑结合,充分利用“中国是陶瓷古国”的丰厚资源,增添陶艺教学的人文性,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将极具艺术特色性和地域文化性的钧瓷文化引入课堂,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选择和发展需求,更有利于学生发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自主开发设计制作系列小学美术微课程MG动画——“美艺知识局”,先驱先行探索微电影课程,参与策划制作黄帝故事双语定格动画……除了推动艺术课程发展外,高新区还不断开展特色美育活动,引领教师打开知识边界、提升专业素养,努力让每一个艺术教师和孩子终身拥有审美的能力,为美育发展持续助力,为该区“高品质创新教育”添砖加瓦。

  文: 责编:王佳莉 | 打印

上一篇:政和:办事不返乡 服务跟进城
下一篇:新邵:线上线下全覆盖 创新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