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这位“南瓜博士”,火了!
原标题:东大这位“南瓜博士”,火了!
他,是历史学界的“南瓜博士”,是南瓜史学的拓荒人之一;
他,是B站上的食物史up主,入驻月余,粉丝过万;
他,是李昕升,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种南瓜”的博士?不!
对“南瓜博士”,紫牛新闻App“微史记”频道的读者应不会陌生,去年中秋节,“南瓜博士”曾接受记者专访,讲述中秋偷瓜习俗及南瓜在江苏的传播史。而就“北瓜”问题,“南瓜博士”也曾在“微史记”有专文讲述。
“南瓜博士”研究种南瓜?不!是南瓜史!
2017年,李昕升的博士毕业论文出版为专著《中国南瓜史》,在学术界初露头角,“南瓜博士”之称随之为历史学界的人所熟知。“南瓜博士”知名度甚至胜过“李昕升”。李昕升清晰记得,在一次自我介绍中,他自称“李昕升”,对方没有反应,当他自称“南瓜博士”时,对方才恍然大悟。
因历史学研究成果而出名的“南瓜博士”,起初攻读的却是管理学。大学四年,成绩优异的李昕升获得了保研资格。人生漫漫,犹如在茫茫大海中漂流,他没有急于浪潮而去,将兴趣与梦想淹没于大流之中。
高中历史基础扎实,大学以阅读历史书籍为乐,加之当时就读的学院唯一一个博士点是科学技术史(农业史方向),种种契机下,大四选专业时他选择了攻读全新的专业——农业史。随后被推荐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受导师指点,李昕升将美洲作物中极其重要却又少有学者问津的南瓜作为博士研究的突破点。
农史研究的拓荒之作
“无人研究”等于“白纸涂鸦”?关注度低、研究难度大,谈何容易!谁能想到,南瓜,这种如此常见的蔬菜,在《中国农业史资料》和《中国农业史资料续编》那共613巨册、4000余万字、涵盖各种农作物资料的稿本资料汇编里,却只字不曾被提及。仅资料工作,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称“南瓜”为“难瓜”,一点也不为过。不仅如此,在南瓜史研究的视角、方法、问题意识等各个方面,都是“另起炉灶”的过程。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曾雄生评价《中国南瓜史》为“一项农史研究的拓荒之作”。
在“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现代生活中,研究平淡无奇的南瓜,是最优解吗?南瓜虽小,兹事体大。“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李昕升心中,“无用之大用”是历史学研究的灵魂。
甘坐冷板凳,砚田以笔耕,农业史已成为李昕升的毕生志业。他立志“耕读传家”,戏称自己为“宁镇农夫”。或许,只有回到农村、关注农业、贴近农民,找寻中国文化的根,他方能在浮躁与喧嚣的世界里寻得一隅属于自己的安宁,方能实现心中那场古今的对话。
科普?内心的责任感!
入驻B站一个月,团队总收益700元,掂量起这份小小的“报酬”,李昕升笑谈,“真是靠情怀了。”这份情怀,源于一颗纯粹的科普心:“知识传播的方式,不应仅局限在课堂上。”
其实,入驻B站不过是他庞大科普计划的冰山一角。此前,他早已活跃于各大平台,他的微博号“南瓜博士”早有名气,他也经常在《读书》《南方周末》《中国社会科学报》《澎湃新闻·私家历史》《澎湃问吧》等发布文章、参与话题互动,并在多所高校、社会组织做科普演讲。2019年,他曾前往杭州参加了大型演讲类活动“一席”,获得众多好评。
细数众多的科普方式,最为常见、效果较好的当属科普图书,但其创作之难往往令人却步。科普专著在行文思路上与学术论文有着天壤之别,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且对创作者自身的知识储备要求颇高,想要达到厚积薄发、入木三分的境地并非易事。
但,层层困难,没能埋没他的科普热情。日复一日,忙里偷闲,他一举创作了《食日谈:餐桌上的中国故事》《番薯的故事》两本科普图书,并将在明年出版。欣喜,感动,所有的困苦与辛酸,真诚与热情,最终融成一个词:呕心沥血!
5000+藏书!砥砺学术!
提起科普视频的创作流程,李昕升自信地说道,“选题不用多想,我耕耘这一领域十余年,好的选题俯拾即是。”尽管如此,他也未曾稍有懈怠——
“‘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就应有一桶水’,如果自己都没有两把刷子,对于新知识还没有充分消化、吸收,又凭什么给别人科普呢?”
古人有云,人不可一日不读书。李昕升对阅读的热爱亦是如此。在一期视频里,他曾回应粉丝,视频背景中出现的书不过是他书架中书的五分之一。而实际上,他的藏书有五千余册,身为文学爱好者,阅读早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同吃饭睡觉一般,是陪伴他一生的生活习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坦陈,历史的学习,在于多读、多写、多看,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未来,他将借助东南大学“精品文科”的平台,不断学习,砥砺学术,持续输出高质量的“舌尖小史”科普内容,让更多人了解食物史,走进中国的农业天地,穿越时空,与日出而作的古人对话。
南瓜虽小,兹事体大;砥砺学术,倾心科普。而自下周起,“南瓜博士”还将在紫牛新闻App“微史记”频道上开设视频专栏,讲述“我们的食物史”,通过我们日常的食物,抽丝剥茧、寻根溯源,探讨区域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
敬请期待!
六朝松工作室
校对 陶善工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