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小学教育方法比较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美国的小学教育方法
美国小学全学年上课的时间一共40周,寒假主要集中在圣诞节附近的两周左右,春假一周,所有剩下的时间都落在暑假,一般从六月初、或中旬开始,到八月底结束,大约九周的样子。尽管暑假时间不短,却如我在《美国小学奖励什么样的学生》一文中曾经提到的那样,美国小学生没有暑假作业,如果说有作业的话,就是鼓励学生坚持每天阅读,但却并不硬性规定,临放暑假时老师送丫丫全班的话是:“尽情享受自然,好好玩,好好休息,记着每天坚持阅读”。
一、充分发挥孩子在学习和成长上的主体作用。
在美国的小学课堂,老师一般不讲太多的内容,而是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讨论,查阅资料主动获取更丰富的知识。通常在小班化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小组织式的活动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举手打断老师,提出问题,家庭作业很重要,但一般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需要孩子去独立研究得到结论。
总之,在美国小学的课程和教学设计,是围绕着学生的“学”,是立足于学生的内在成长需求,而不是围绕老师的“教”,立足学校的考试来进行。因此,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得到尊重和发挥。
就中美两国在教育上差异而言,家长们固然无法改变学校教育和老师的教育模式,但是家长可以在家庭教育中尽可能尊重和保护孩子的主体作用,不要把我们认为的重要的学习任务强加给孩子,而是尽可能保护、激发他们的兴趣,为他们发展兴趣提供环境和条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提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问题,不要限制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不要用承认固话的思维模式去禁锢孩子的思想,尊重孩子每一个看似幼稚但实际上内涵着丰富科学、哲学与艺术火花的观点。
二、包班式的教学使老师更能了解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美国的小学采取包班式的教学,每个老师包一个班,这种全科医生式的教学模式,既有利于从小开展通识教育,促进全面发展,又有利于全面了解孩子,及时发现优点与不足,这样就像中国传统医学把病人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从而避免了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端。这一点,对于家长来说,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外面无力改变学校教育过分专业化和细化,老师知识面过分狭窄,考评机制过分机械、班级教学过于庞大的情况下,家长有可能比较全面的考察孩子的发展,客观评价孩子的成长,从而及时地拾遗补缺,激活潜能发展优势。
三、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并融入历史、地理、社会等学科。
美国小学每个教室里均悬挂一面国旗,三幅地图(世界地图、美国地图、本州地图)。每天都有面对国旗宣誓或唱国歌的仪式,这样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操、集体主义精神。面对国旗和地图,开展历史和地理教育,更加形象与直观,更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为国效力的志向。
爱国主义教育,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往往流于形式,在家庭教育中则几乎完全忽视。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学校的做法,在家里悬挂或张贴国旗和地图,引导孩子从小面向世界,胸怀祖国,关注时事、关心人民的幸福与疾苦。同时,充分注意到把历史与地理、时政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孩子从小就培养历史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这对于他将来的成就具有特殊的意义。
四、给与孩子充裕的时间进行自我发展。
美国的小学,通常在下午三点钟之前放学,使孩子们有充裕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国内学校教育的现状,让我们无话可说;而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空余时间的侵占,尤其让我们感到悲哀。怎么办?我们唯有尽可能减少规定动作,同时鼓励并创造条件发展他们真正的兴趣和爱好。
事实上,因为社会教育没有提供充分的环境和条件,家长们无心或无力进行儿童教育的研究,孩子们有限的空余时间即使不被占用,也往往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市区传统游戏和自由空间的孩子们,往往沦为现代电子游戏和垃圾影视的俘虏。
五、创造优良的教育环境
在美国的教室,一个20人左右的班足有500多册书籍,这些书可供学生随时翻阅。教室的墙壁从上到下井然有序地贴满一个星期所学的主要知识或已经学过的重要知识,这里成了孩子们遨游知识的海洋。而孩子们在家庭中更是有大量的书和玩具,这些玩具多是需要动手动脑的玩具,还有学校的运动场所、社区的教育场所,这些都帮助构成了立体的全方位的优良的教育环境。
我们固然我无力改变学校的规矩或教师的安排,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在家里营造有利于孩子学习的环境,尽可能利用社会资源(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旅游景点等等),为孩子们提供或创造较好的教育环境。
六、熟读经典
据说,《圣经》是四到八年级的课程,那么,孩子们共有五个年纪需要学习这部经典,对《圣经》如此重视,固然有美国的国情因素,但是我们怎样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习经典作品呢?
七、永远和蔼可亲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美国的儿童老师对学生永远是轻声细语、和蔼可亲,即使是帮差生补课,孩子只要跟着老师读对了,老师仍会很高兴的奖励他,表现出很高尚的教师道德素养。
英国教育方式的有趣之处
一、教学体制
1、入学年龄与学制。一般来说,英国国立小学为五至十一岁的儿童而设;在苏格兰及英格兰部分地方,小学学龄延至十二岁。小学通常分为“幼儿”及“初级”两部分。但有些地区由国立地方教育局所开办的学校则使用三级制:即初小、高小和中学。小学生八或九岁转读高小,并在十二或十三岁时读中学。虽然政府并无硬性规定五岁以下的儿童必须入学,但大部分地区的地方教育局(LFAs)均有提供学前或幼儿教育,由合资格的老师任教。五岁时,按照法律是必须上学的年龄,多数五岁的孩子这时候会进入Infant School,而七岁进入Junior School (初级学校)。英国的多数公立学校将Infant School 与Junior School 合并起来,组成Primary School (即我们所说的小学),每班一般是20—30个学生,国立学校实行就近入学,但私立学校招生不受地域限制。
2、课程设置。英国小学的课程设置,学校拥有高度自由的权力,但英语、数学、科学和信息与通讯技术都是各小学的核心课程。在英国,小学阶段实行的是教师包班教学,即一个班上的英语、数学、科学、美术、体育、历史、地理等课程都由一个教师教学,这个班的名字就由这个老师的名字命名,每个班都配有一个助教。但信息与通讯技术、音乐和外语则由专职教师上课。音乐和外语,专职教师一般都在多所学校来回上课。学生上学时间为上午9:00至下午3:30,中午不回家,可以选择在学校的餐厅就餐,或自备午餐。一节课的时间一般为25~35分钟,课间休息时间为20~25分钟。
3、管理模式。英国实行的是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由各方代表组成的校董事会是学校的决策机构。校长是学校首席行政长官,向校董事会负责,执行校董事会的决议并主持学校的日常行政管理事务。英国的小学一般设校长1名,副校长或校长助理1名。中小学校长、副校长均为教师身份,要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在中小学中,专司管理工作的是“接待室”,其实际职能类似于我国的校长办公室,根据学校规模设3~5名专职人员。除此之外,各学校还设1名高级教师和教育活动协调人,协助校长管理日常教学工作和其它事务,由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兼任。
二、课堂教学
1、授课方式 。学生没有固定的座位,上课多以讨论为主,孩子们围坐在地板上或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桌子周围。每个教室有一块白板和一、两台电脑和打印机,学生可随时使用。上课时没有任何教材,教师根据全国教学大纲决定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分别来自互联网或专业资源网站和生活事例,教师讲解完后就针对所讲内容给学生发放活页练习,并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和速度的快慢对个别学生发放不同程度或不同量的练习。速度快、程度好的学生做两张或三张练习,而速度慢、程度较差的学生只做一张练习。学生很少有家庭作业。一周1~2次,每次1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当堂检查,单元考试和期中考试完全由任课教师决定,但当学生从小学毕业时要参加全英统一的毕业考试,成绩不作为学生的升学依据,只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估的一个方面。
2、重视个别教育的客观结果是儿童的个性发展鲜明,充满朝气和创造活力的保证。例如,只要教师许可,学生们会主动围上来打招呼攀谈。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们的发言极为踊跃,在实验课中,学生们表现出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各种自选的活动课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殊的兴趣爱好和独特的技能。当我们问及学校为什么会如此重视个别教育时,该校的一位老师对我们这样说:“每一个儿童都有其内在的潜力和特点,因此我们的责任就是确保每一个儿童都能够在其固有的基础和素质上获得充分发展,使他们成为既具有公民一般素养、又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才能的人,成为能够自食其力并对社会有用的人。”
3、老师是学生提问的对象,又是学生解答问题的指路人。英国的中小学生每天上六节课。在课堂上,教师极少搞满堂灌,一言堂。通常教师只讲授15分钟,其余时间留给学生自学,学生自己钻研教材或独立做作业与练习。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提纲挈领地讲透教材的主要内容,然后进行巡回解答和指导。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说是教师围着学生转。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方式五花八门。走进教室,你会看到有的在研读课本,有的在相互讨论,有的在操作教具,有的在向教师询问。尽管教学秩序看上去不太安静整齐,可是学生们的学习神情都很专注、很投入,而且课堂气氛富有生机,十分活跃。这种以儿童主体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始终处于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积极状态。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习获了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培养和锻炼了发现知识、探索真理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4、注重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英国教学的一个显著特色。英国中小学的教室里,总是摆满了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教具和玩具。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活动相当一部分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操作这些教具、玩具。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伴随有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英语、历史、地理、社会、外语等课程的教学则大量借助现代化视听教学手段。与此同时,学校还常结合教学内容举行各种参观、见习、实习等活动。例如,讲科学课会带学生到自然博物馆参观,还会让学生栽种植物,观察该植物的生长全过程。
加拿大的教育方式
尊重孩子个性 培养创新精神
华人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民族之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从来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一整套儒家理论。不管走到哪里,中国人这种传统,都将伴随着他。
不过,虽然华人非常重视教育,却是把教育作为手段和工具来用的。华人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的功利性很强,读书是为了出人头地,为了升官发财,为了将来有份好工作。这种功利性的坏处是,难以培养孩子从学习中得到快乐和兴趣。
在国内,孩子辛苦十几年不说,从幼儿园开始,入园费、课外班费,上小学时的择校费,都是一大笔钱,而在欧美的福利国家,只要是上公办学校,这些几乎都是免费的。而且在这些国家,孩子们在课堂上都会非常轻松,无论什么课都强调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有考试,但多半属测试性质,而且不允许公布成绩,不允许排名,学生学习没有任何压力。所以很多华人移民海外,都是希望孩子从小可以受到良好的、非填鸭式的教育,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
在加拿大,上学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加拿大的教育指导思想并非分数,而是鼓励每个学生的创造精神,鼓励学生树立信心,人人都要体现自我价值,敢于改变世界、敢于创造新的事物,而非墨守陈规。
在中国上小学,要早晨6点多起床,7点40到学校,一直到下午4、5点回家,然后就做功课,中间除了吃饭顶多看一会动画片,这样枯燥的学习生活日复一日直到考上大学;在加拿大,孩子一般都是早晨8点起床,8点45到学校,中午回家吃饭或在学校吃饭,下午3点半回家。
多伦多一名教育工作者向笔者表示,国家规定小学生的作业量不得超过半个小时,孩子们的书包里并不像中国孩子那样是满满的,而仅有几个作业本。加拿大的教育注重保护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提升孩子独特综合能力,而非分数,很多有特长的孩子分数并不高。
同时,很多学校也推崇新的教育概念,比如“从纸上到生活”,并非给孩子留纸面作业,而是与与学生的个人情况紧密相连的家庭作业,适合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和生活背景,能够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价值,同时又能够使学生在学校教育下培养出一种积极态度,当孩子们意识到所学知识会马上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时,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就越发有兴趣。
在加拿大,孩子们放学后并非埋头于书本和作业之中,他们可以尽情地玩,踢球,在学校和社区中心与小朋友们玩乐;周末和假期可以参加各种活动,既可以提高能力又可以多交朋友。
网上也有人总结孩子在加拿大上中小学,能学到什么:
1、认字,能读书。受益终身。
2、与人交往的技巧,什么时候说“不”,怎样说,而不是一味地团结同学,得找到对每个人都公平的解决办法,此法将来到社会上依然适用。
3、做饭。从一入学开始,每周都有COOKING课,从小会做饭而不是象我们中的一些人,结婚以后学做饭,甚至以不会做饭为荣。
4、安全。家居安全,交通安全等等。
5、体育:游泳,网球,保龄球,滑冰,滑雪等等。
6、学挣钱,自己找工作,送报纸等等。
7、基本的数学,能正确运用,高水平的将来能自己报简单的税
8、自己的权力。
9、科学常识及环境保护,善待动物等。
加拿大的学校对什么都保密,尤其是学生的成绩。公布分数和排名最直接的结果是在班里造成竞争态势,对成绩一般和较落后的学生来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从而影响学习和成长,也违背教育的本来目的。
加拿大小学注重强调小学教师跟学生和家长之间合作的重要性,并不认同学校成绩排名是改善小学教育对症下药的方法。如果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老师会通过电话或信件跟家长沟通,而非去批评和“教育”学生,更别说体罚了,老师们更多时候并非成绩方面,而是在孩子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责任心欠缺方面与家长沟通。同时学校也鼓励家长去学校担任义工,这样即可以让家长知道学校、学生之间的情况,也可以让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这或许就是“爱的教育”的本质。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教育方式都不同,有许多时候,父母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不现实地加在孩子身上了。虽然他们深深地爱自己的孩子,可是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呢?难道不是为了让他快乐接受教育并成长吗?
马来西亚的小学教育
在马来西亚,绝大部分的小学都是政府学校,只有非常少数的私立小学。目前,政府小学分成3个源流,即以国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国型小学(国小);以华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国民型华文小学(华小);及以淡米尔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国民型淡米尔小学(淡小)。这3种源流的小学虽然教学媒介语不一样,但都采用共同的课程纲要,而且国文和英文都是华小和淡小的必修必考科。
其实,在之前还有以英文为教学媒介语的国民型英文小学(英小),不过在《1967年国语法案》通过后,英小就于70年代中期全部被改为马来文为媒介的国小。华小和淡小当时也面对改制的危机,种种不利的法令条文和措施一波接一波,不过在华人社会里和印度社会的坚持捍卫下,才得以保存下来。
从过去到现在,政府明显偏重国民小学的发展,而忽略华小和淡小的需求。除了在政策上的种种阻扰,如限制华小淡小的增建,当局在拨款和软硬体的分配上也非常不公平。例如在第七大马计划(1996-2000)下,华小和淡小分别获得2.44%和1.02%的拨款。但华小学生和淡小学生却分别占总数的21.07%和3.63%。反观国小学生人数占75.3%,但却获得96.54%的拨款。此外,当局也通过一些行政措施让国小享有更优惠的地位,例如在政府的贷书计划下,国小学生的父母收入少过RM2000就可申请贷书,但华小淡小的学生若要申请贷书,父母收入必须少过RM1000。
基本上,家长都非常重视小学教育,教育部的统计显示在2000年,小学的入学率高达96.8%。
以色列的小学科学教育
以色列早在60年代就注重在学校加强科学教育。围绕科学教育的目的、性质、任务、要求,该国在学校教育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称为第一次课程革命。进入90年代,随着当今世界科技发展,以色列更加强调学校科学教育,并进行了加强计算机教育、实行分组式个别教学等方面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特别注重对小学科学教育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称为第二次课程革命。
实际上,以色列进行科学教育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抓起,小学科学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以色列小学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1.在小学课程计划中单设一门课程,即科学教育课程。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有一套完整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各个年级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不一样,主要内容有:工业、农业、环境科学、数学、电学、手工、机械、金属冶炼、服装设计与加工等,让学生学习关于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技术。这些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不断变化。课时安排为每周两个课时,上课有专门的科学教室和实验室。教育部对全国小学科学教育进行统一指导,每年突出一个方面的内容,如1995年是“农业”,1996年是“工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鼓励各学校根据大纲要求和学校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师资情况,设置自选的科学课程,办出自己的特色。
2.学校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教育。1994年,以色列政府制定了一 个“明日98”项目,决定从1994年开始,利用五年时间,在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加强计算机教育,由政府投巨资为学校每10名学生配备一台计算机,建立专门的计算机教室。项目完成以后,即到1998年,以色列将成为全世界生均计算机最多的国家。1996~1997年,所有小学用计算机教学率要达到100%。
3.以色列将英语视为“第二语言”。小学课程计划中规定从四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但已有相当数量的学校从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每周2课时,高年级每周4个课时。事实证明,及早开设英语课,使小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对于学习计算机操作,加强科学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4.为适应科学教育的需要,以色列小学普遍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目前已有52%以上的学校采取分组式个别教学和异步教学的方法。以色列教育部规定,小学每个班的学生不能超过40人,小学的班额一般为30人左右。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学习,启发学生思维,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分组式个别教学的实质还在于,是教会孩子怎样去学习,而不是学什么。强调学生独立思考,教育孩子做一个研究者、做一个探索者。教师实际上下讲课,只起一个辅导的作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启示和答疑。
5.与分组式个别教学和异步教学相配合,以色列建立了许多小学生“课外学习中心”。
以色列小学每天上半天课,从8点钟开始,每节课45分钟,平均每天5~7学时不等。城市学校一般下午1点钟放学,农村学校有时要上到下午3点。这样,学校要求小学生利用下午时间到“课外学习中心”去活动,一般每周8次,每次两个小时。学习落后的孩子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补课,智力超常儿童可以进入下一阶段内容的学习,或学习一些他感兴趣的知识。
“课外活动中心”有的建在一所小学,供附近的几所小学使用;有的建在师范学院或大学,有的建在博物馆或科学馆,那路撒冷市的国家科学馆就是小学生“课外学习中心”之一。
二、小学科学教育的主要特点。
1.强调科学教育课程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充实新的知识、新的内容。
2.课程开发和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科学教育与日常生活实际的结合。以色列小学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加强技术教育。他们认为,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是不会变的,变化的只是技术部分。而且,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表明,科学中更多地融入了技术。因此,教育部在组织进行科学教育的课程开发和研究中,极为重视“三个结合”。学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如教学生学习如何操作一些简单的工具(绞肉机等);如何制造铅笔;如何制作面包、甜点;如何制作可口可乐;如何制作巧克力;如何织布和制造合成纤维;如何设计、剪裁和缝制服装;如何制造水泥砖、瓷器;如何设计建筑物的电路;地板面如何贴;如何处理垃圾;废品的回收与处理等,都是边学、边看、边做。
3.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以色列小学在进行科学教育过程中,不仅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同时传授技术,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结合日常生活实际的内容,都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去做。我们在斯德罗特发展城伊嘎尔?阿龙科学学校,看到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打扫卫生,学校的墙壁上、橱窗里、课桌旁到处摆放着学生的手工作品。在特拉维夫市哈约威小学的科学教室和实验室里,就陈列着许多学生自己制造的“产品”,有铅笔、巧克力、水泥砖、衣服、楼房电路设计等。不少学校还建立了自己的学工、学农基地,定期到基地上实践课。
4.注重教育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为配合科学教育的开展,以色列小学极为重视学校环境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空间,到处都有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教育角”和给学生的一些“指令”(即指导学生如何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的书籍、图画、卡片等)。校园里有养鱼缸,供学生每天观察、记录鱼的生长情况;墙壁上有介绍沙漠植物的图画和说明,校园中栽种着有代表性的沙漠植物;教室里有活的小兔、小鸟、白鼠,还有小麦、玉米、棉花、水果、咖啡豆等,供学生喂养、观察,使学生沉浸在科学教育的氛围之中。
三、小学科学教育的物质条件保障。
以色列开展小学科学教育,首先注意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保障,主要指经费投入和师资培养。
在经费投入方面,以色列政府为保证小学科学教育的开展,完成“明日98”项目,近年来不断加大经费投入。1992~1996年,教育部每年仅配备计算机的财政预算就高达2400万希克(约合800万美元),地方政府也相应投入了大量资金。
在师资培养、培训方面,以色列政府充分认识到教师是开展科学教育和完成“明日98”项目的关键,而目前能够胜任科学教育教学的教师不是很多。为适应小学科学教育的需要,以色列政府制定了有关政策,采取了切实可行有效的措施。
加强对新师资的培养和在职教师培训。一方面加强培养担任小学科学教育的专职教师。1993~1996年,以色列共培训担任科学教育的专职教师5470人,计算机教师4300人。另一方面,使所有教师都懂得一些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学习计算机知识,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掌握现代教学技艺等。为师范学院和教师培训机构配备大量计算机,要求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部必须学习计算机课程。对在职教师,要求每周利用一天进行有关科学教育的培训,最主要的是计算机操作培训。
有条件的地方还让受训教师每人带回去一台计算机,在家练习。注重培养师范生和培训在职教师掌握自制教具的能力,师范学院和在职教师培训中心都设有专门对教师进行自制教具的训练的操作室和展览室。
轻松自在的意大利小学教育
在意大利生活了这么多年,从事教育工作这几年以来,内心经常涌现要写写中意文教育的想法,可是多次搁笔。有时候就这样,了解得越多,反而观点越乱。就像你初到一个地方旅游一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一旦住下来了反而不知美丽的风景在哪里了。
教过的和接触过的学生数目有过千了,大大小小,在意大利本土长大的或在中国长大后十来岁再来意大利的,他们的性格各有各的特点。但本土长大的孩子与国内长大再到意大利来的孩子区别却是很大的。饮食、观念、思维方式都不相同。总的说,本土长大的孩子受到了意大利小学教育的思维模式的影响,注重自我、动手能力强,个性不会很好胜好强,尤其在别人得到荣誉的时候会给对方真诚的掌声。 自我表现的欲望不强。
意大利的小学教育,基础知识教育不是很严格,不像国内,在一年级上册就要会写100个生字,会认300个生字。意大利小学一年级就认识23个字母,学会拼读,会写一些简单的单词就好了。句子什么的在二年级才开始学写学造句的。数学就更不用说了,到四年级才有四则混合运算,乘法口诀表对于一个小学已经毕业的学生都还是难事。由此许多华人家长极力要求我们中文学校一定要加开数学课。我们也总是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 一些在意大利小学就读四五年级的学生的数学能力比国内的二年级学生还不如,在讲解时他们的领悟能力往往比国内的二年级学生还要差一些。这些事实已经引起了华人家长的恐慌,深深担忧自己孩子的数学能力,唯恐给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好的后果。意大利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不像国内,有音乐、美术、体育、书法等专业老师来担任,这些课程他们都是安排在课外选修,按照学生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由此学生们的音乐能力相对比较差,很多学生不认识简谱和五线谱,乐感更不用说了。在我们排练过的大合唱中往往要付出比国内学生好几倍的时间和精力……但这里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美术能力相当棒,这是因为从幼儿园开始,甚至是托儿所(asilo)开始大部分的教室里学生们所做的就是涂鸦,在三年学前班(materna) 里,学生们所做的最多的就是画画,然后学前班结业的时候老师交到家长手里的就是一大本孩子的“涂鸦作品”。你还别说,那些作业是真正的“作品”,不只画画,还有手工制作,最有趣的是意大利面,或星星或太阳或空心卷等形状的面,都成了一幅幅有趣的手工作品。再加上孩子们在学校里的活动照片,实在是生动极了。
意大利小学注重讲解本土的地理历史,每个地区每个城市宗教文化信仰,在语文课里就很详尽地传授给学生了。特别要说明的是,意大利小学课程不像国内称之为一种语文课,他们把课程分成:语法(grammatica)、地理(geografia)、历史(storia)。往往由不同的老师来担任。过去的小学不存在“班主任”一词,不像国内的小学每个班级由各自的班主任负责,但自从去年开始意大利学校似乎在慢慢地改制,估计不久意大利小学里将出现像国内一般的班主任负责制。
意大利学校不会为学生承担很多的责任,所以一律要求家长按时来接送,若家长来迟了老师可以电话打给警察,到时家长要面对的不只是向学校老师道歉那么简单的问题了。注重自我和人权的问题,这些思想也深深地印入到学生的头脑里,我曾有个华人学生,因为没完成作业被家长关在了房间里,半小时后意大利的宪兵队(carrabinieri)来到了这个家里,家长说自己没报过案,但宪兵队把小孩和家长一起带走了,给家长下了“虐待儿童”的罪名。甚至还有个华人家长因为打了自己的孩子,被隔壁邻居发现后报案,之后小孩就被送进了国家有专人照顾生活的学校里就读和生活,开始还不允许家长去探望孩子。直到半年后才团聚。
由于注重自我的思想,个别不想学习的,老师不会强迫学生去学习,一切注重顺其自然,由此普遍学生学习轻松,课业几乎没有负担,因为只要不是太差太差,老师们给学生们的成绩单都是中等的,而学生们对待自己的成绩单态度不想国内的孩子由于受应试的影响耿耿于怀,他们总是很坦然自己的成绩,再说学校也从不公布成绩,到底谁得到几分永远都是秘密。这样学生们之间的竞争力几乎等于零。所以国内学校里的那种拼搏的学习氛围在这里是找不到的。你走进他们的课堂,觉得每一堂都是活动课,都是学生在玩。由此我们中文课的上课模式让一些学生不适应,说严肃和太累。尤其他们不适应做家庭作业。在意大利小学五年里,学生是没有每日家庭作业的概念的,因为他们的老师只有在周末才给他们留一点点小作业。但是意大利的阅读教学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不断地让学生们接触阅读,阅读地理历史知识以外,还有阅读课外书。特别是到初中,已经有明确的课外书阅读然后再在班级里探讨。这个对于我那个时代的人,我们是在大学里才有的教学模式。
意大利小学的教育模式是轻松的,自主的,由此不可能像国内小学教育一样,知识学得扎实,但学生们的知识面还是比较广,有点像蜻蜓点水。国内小学生自然科学比起这里的学生要优越些,但在本土地理历史方面,我认为是意大利小学传授的知识更宽广。
总而言之,由于课业负担很少,在意大利小学度过的孩子们的童年生活相对也比较轻松、快乐。至于真正的知识,反正还有中学和高中,等孩子们长大后再去学也不迟的,不是吗? 我想意大利教育部的人想法应该是这样的。对于小孩子,家长们是在孩子打破杯子闯了祸以后还可以笑着说:bravo!!! (你很棒) 那些在一大片bravo声中长大的孩子们就这样一年一年地走入了初中、高中、大学和社会,又成为了一代对下一代小孩说“bravo”的人民
西班牙的小学教育方式
西班牙的小学学制和中国一样,为六年制。三岁可入学,是为学前班,学前班的学习内容很轻松,除了学习唱歌,画画,听老师说教,做游戏等,没有其他学习内容,更没有教1,2,3。。。a,b,c.。。。等教学类记忆性学习内容,寓教于乐中。没有作业,也没有期中,期末考试,学期结束,发个评语。学前班三年,六周岁进入小学部。
小学学习六年,其中一。二年级学习以兴趣性学习内容为主,没有课外作业,虽有中。考,大考,但不计成绩,期终结束,发个评语,同样没有成绩单。三年级开始转为正常学习,才有课外作业和中考,大考,不过,课外作业量很少。考试成绩为10分制,5分为及格,学期结束,除了成绩单,还有评语,而且期终一般要家长去学校里和老师见面,约谈学生的情况。一个学年分三个学期,9月中旬开学,到12月20日左右,放寒假20天左右,是为第一学期。1月8日左右开学至3月中,下旬复活节结束,放春假一个星期,此为第二学期,再开学至6月20日左右,学期结束,此为第三学期。三个学期结束为一个学年。
西班牙的学校,基本上课时间为早上九时开校门放学生入教室,下午二时放学,上午二节课后,有半个小时休息,让学生进带去的早点,此后,再上二节课。也有一些学校,上午上三节课,下午一时放学,然后,下午三时再开始上一个小时的课,四时放学。不过,多数西班牙家长都喜欢上午上四节课,就放学。因为西班牙有个规定,13岁以下的儿童不准单独上路,必须要家长陪同。一连上四节课然后回家,家长可省去一次接送孩子。自二年级开始,学校根据学生对于天主教的信仰与否进行分班,信仰天主教的学生分在一班,不信的分在另一班。有关宗教的教育,学生可以根据信仰的不同自由选择。小学毕业,只要成绩及格,自然升入初中,不再进行升学考试。
西班牙的学校没有重点和普通之分,学生就近安排学习。 当然,学校的教育质量也有好,差之别,西班牙的学校十分重视成绩单,有的学生想转学到教育质量高的学校去学习,学校就会要求看成绩单,成绩好的,转学很方便,否则就很难。西班牙人讲究誠信,学校的成绩单公信力是很高。我想,如果这样的事情在中国,那就会变样了。
荷兰的小学教育方式
荷兰的初级教育为期8年,荷兰的孩子从四岁开始上学,十二岁小学毕业,再按成绩选择中学。和中国的糼儿园差不多,主要是游乐性的课程,课时很少,主要锻炼儿童学习能力,培养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一般周一、二、四上整天(早9点至下午3点),周三、五上半天。全年有十五周左右假期(各个学校有所不同)。基本没有家庭作业,稳中有降班级的学生不超过25人。课外小组有不少,大多是艺术类的体育。荷兰儿童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世界上是领先的。
小学学习成绩好的多数是女生,男生一般要上到中学才会定下性来学习,这时,他们的成绩会突飞猛进的,荷兰这种教育制度就能给每一个想学习的孩子一个学习机会。例如,有一家长的儿子小学时真是顽皮得令老师头痛,曾一度怀疑他有“多动症”,专门在课室内架起一台摄影机,将他上课的情况拍摄下来,然后,让儿童心理专家去评估他的状况。
在录影带里,他儿子上课要坐两张凳的,屁股坐一张,另一张就放脚,还一边坐,一边摇脚,令凳子“吱吱”作响,坐不到二分钟又跳起身来去找课室里摆放的玩具来玩,老师叫他坐下他也不听的。荷兰小学的课室、走廊全摆满玩具,巴比娃娃,厨房玩具,微波炉,锅等等,儿童乐园似的,他一样一样的玩。到了中学,他突然间好象换另一个人似的,很爱学习,人也定性多了,成绩就跟着上来,这时,老师就按他的水平、爱好,给他选学科,让他读下去。这样的教育既能令孩子读上适合他水平的及他喜欢学的知识,又能节省教学资源,真是好处多着呢。
荷兰大多数学校是国家出资的,只有极少数由私人出资的真正的私立学校。由市政厅等公共机构建立的学校被称为“公立学校”,而75%以上的绝大多数学校是由私人机构建立的。政府出资给所有符合标准的学校,包括所谓的教会学校:比如说天主教学校、新教学校、犹太教学校和伊斯兰教学校,基础小学教育学费全免。
澳大利亚的小学教育方式
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实施十年义务教育。有的学生结束了义务教育,就开始找工作就业。但如果学生想要上大学的话,则需要继续接受十一和十二年级的教育。这十二年基础教育在澳大利亚是免费的。
在澳大利亚小学普遍为小班化教学,每班学生人数在20至25之间。我们昕参观过的班级大多为复合班,即两个年级被安排在一个班里学习。通常是低一年级的程度好的学生与高一年级的程度差一些的学生放在一道学习。他们认为这种班式有许多好处,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协调发展。
小学教育共有五大学科,英语(语文)、数学、社会研究、艺术(包括音乐、美术、手工和戏剧)和保健(包括体育和品质培养)等。澳大利亚小学实施包班制,一位教师或称班主任全包一个班,除一些学科如体育、计算机外,班主任传授所有课程。包班教师还有一位或以上的助理教师,帮他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补课。英语课作为最重要的学科(相当我们的语文课),一般学校会配备专门的英语阅读教师,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教师的教学过程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目的,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真正的能力。另外,图书管理员除了管理图书外还要给学生上课,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图书资料收集所需要的信息。
教学特色
一是为乐而学。他们认为儿童时期应该是快乐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剥夺小孩子的快乐。所以澳大利亚小学办学首先考虑是学生在学校会不会快乐,并时时处处体现这种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 学生听课没有统一的坐势,学生可坐可跪,甚至也可在地毯上躺着听一会儿。教学氛围相当宽松活跃,学生参与机会多。服饰方面学校也从不加以干涉。
2.教师态度和蔼可亲 教师和颜悦色,从不训斥学生。上课时教师像讲故事似的坐在学生们当中,并不时提几个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3.少留家庭作业 大多数情况下小学生只需花上20来分钟时间就可完成家庭作业了。
4.没有频繁的测试 在澳大利亚小学没有统一的评分标准,没有任何统一的考试。所有学科实行成绩等级制,注重考核学生的实际能力。他们很少有书面的测试,学生的成绩摸得着看得到的,就是那些贴在墙上的手工作品。即便是书面测试也不严格。我们有一次碰巧听一堂数学测试课,可在测试过程中教师却将题目一题一题启发学生如何解题。
5.在校时间短 尽管一堂课时间一般在50分钟与一小时之间,但学生在校时间却只有6个小时。通常是上午九点半上学,下午三点半放学。而且在校期间有大量的时间进行体育运动。
二是分层教学。澳大利亚小学普遍推行复合班。而复合班也是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重新组合,这个月你在二/三年级,下个月你可能到三/四年级去了。在同一班里学生通常根据不同目的、个性被分成四五个小组,进行分层教学。另一个方面通过助教形式给位于学习程度两端的学生进行额外辅导与补课。
三是品行教育。品行教育虽类似我们的思品教育,但它超越了学科的概念,贯彻于整个教育之中。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自信”和“包容”教育。自信主要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让学生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包容则体现处事接物的人际关系。澳大利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象WARWICK FARM公立学校,它主要就是亚裔学生,另外还有前南斯拉夫地区来的学生。学校开设了各地语言文化课,让他们学会尊重包容彼此的文化和风俗。另一个包容态度就是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不干涉他人的事务。
四是家长参与办学。学校办学公开化,这也正是澳大利亚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学校向家长开放,家长参与学校日常教育,包括在空余时间到学校给学生进行辅导课,参加外出游玩活动。学校教育委员会由学生家长、社会或工商人士和校长组成。委员会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同时也筹集一些资金用于学校改造。
瑞士的小学教育方式
瑞士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公园的美誉。苏黎世和日内瓦也被列为世界上生活品质最高城市的第一和第二名。可以说瑞士人的很多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在瑞士的教育体系当中,会更加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策略。瑞士的小学中,即使是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教学方法和进度也会完全不同,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老师也会针对各自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方针,每天布置的作业也会不一样。
而每当期末,家长们也会从学校收到关于孩子的成绩单,只不过这份内容长达数页A4纸的成绩单上,只字未提“成绩”或者“分数”。成绩单上密密麻麻的,其实是老师对孩子学习能力、自理能力、性格成长等各方面的评价,以及对于家长如何指导孩子提出的建议,哪些值得赞赏,哪些需要加强。比如,某某孩子聪明,学习能力强,但过于害羞,不善与人交流,不敢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在众人面前表演、大声朗诵等。
在学校看来,对于学生们“玩”的能力的关心程度远远大于对于学习成绩的关注,学校不仅会组织各类的户外活动,也会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鼓励他们锻炼动手的能力。小到一个披萨的制作,大到一次户外野营的各项工作。学校会有专门的教师来负责教授生活中的各项技能。
中国人喊了很多年的素质教育,其实到现在也还是停留在把孩子送去培训班去训练绘画、钢琴、舞蹈之类的特长。并没做到针对孩子特点而给予他们自主学习的自由。或许在当下的中国教育环境中,学校没有办法做到如此完善的素质教育。那孩子们的成长就更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引导。有时间的陪孩子一起锻炼各类生活技能,没有时间的话可以利用一些比较好的教育平台譬如乐在学途,在与其他小朋友的互动中,锻炼各项社交能力,通过活动的参与增加小朋友的动手能力。
素质教育我们提倡了多年,中国的现在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出现了诸多的弊端,分数,就是分数代表了一切...向着更加全面的素质教育方面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其此外,我们应当让孩子更多的发挥自己的特点,自主的培养一些兴趣,培养小朋友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健康全面的得到成长。
法国小学的教育一瞥
2004年4月中旬,在欧盟的邀请下,我们受某省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的委托,由市内九位中小学校长组成中小学教育考察团,对法国某市的几所小学进行了参观访问。时间虽然很短,但法国作为经济发达的国家,其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和先进而朴实的教育思想却让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强调学生自理能力培养。
法国人非常看重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在街上,我们见到家长与很小的子女同行时,决不搀扶、或抱着孩子行走,而是让孩子自己独立走路,甚至让孩子拖着与身体毫不相称的行李。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也非常重视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法国的孩子一般在学校吃午餐,孩子吃什么或者是生活之类的事情都要小孩子自己动手解决,老师绝不插手。在课堂上的手工活动,也是由小孩子单独完成的。虽然做的不是很好,但却显示了小孩子很强的实践能力。相反,我国的众多家长却总是对孩子百般呵护,不愿放手,致使孩子失去了最佳的培养契机,导致不少学生自理能力差,动手能力弱,不利于今后的成长。
2、凸显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法国的小学教育重视以人为本。在学校中,教材由教师选,课堂教学时间由教师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由教师定。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制定课堂教学内容,一般一节课时间在20分钟。一个班级学生人数不超过25人,教师包班教学。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老师也很轻松。他们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会指派专业人士课外辅导。法国重视学生基本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小学一般都开设双语甚至三种语言教学课,学生从小学习法语、英语及德语。法国小学也开设兴趣课。在拉玛丁小学,我们看到了这所学校音乐教育的特色,学校有多种器乐或舞蹈等学习,昂贝尔学校开设了游泳兴趣课,我们看到不少学生高兴地参加学习。
3、重视学校教育文化创设。
法国的经济条件很优越,但和我国的学校相比,其学校的教学条件不是非常好。比如它的会议室非常简陋,几张学生用的课桌拼成会议室,会议室摆设简单,根本无华丽之说;电脑教室也很简陋,只有几台电脑摆放教室四周;音乐教室也是一样的,一架钢琴,几张椅子,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学校图书馆简单得与我们班级图书角一样,藏书顶多300多本,眼睛一扫就可数的清,但很实用,符合他们的教育实际与需要(我们电脑、图书虽多,但使用率并不高)。另外,教学设施虽简单,但教室却布置得很美,富有文化气息。教室里有暖气,学生外套挂在一排,整整齐齐。学生的作品布置在教室里,让每个孩子感受成功。学生的课桌四五张拼放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4、同样要求学生勤学守纪。
很多人反映国外的学校教育会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其实不然。我们在听教师的上课时发现,教师对学生也有比较严格的纪律要求,如要求学生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对于学生课堂中随意表现,教师会及时纠正;学生不认真听课,教师也会提醒。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重视检查复习,了解学生学习效果。虽然学校没有考试,但教师依然重视学习质量。
我们将吸取他校之长,在学生教育和小班化教学等方面进行有益地探索,并也呼吁社区居民共同关心学生发展,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日本的小学教育
日本小学教育在各方面都称得上世界一流水平。尤其是九十年代的小学教育, 更是充分体现了“面向21世纪”的办学思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教育设施的现代化日本许多小学环境优雅、舒适。教育设施齐全。电化教育、图书阅览室、实验室、音乐室、健身房应有尽有。游泳池是日本小学必备的设施。每个教室都配 有大屏幕电视;图书馆宽敞明亮且藏书甚多;实验室仪器齐全先进;音乐教室摆放各种各样的乐器。学校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教育设施培养学生具有多方面的素 质和能力。在日本小学中不仅教育设施达到现代化水平,而且教师的办公条件也达到了现代化水平,使用电脑已成了日本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的“第二文化”。
二是教师队伍的高质量一般说来,日本大学毕业生须经教育理论培训,参加国家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许可证后,方可到中小学任教。并且对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十分重视,规定每隔 一定年限在职教师必须进修一次,从而保证了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当然这种高质量也是建立在高待遇的基础上的,日本教师薪水是很高的,教师职业是人们乐于选择的职业。
三是教育内容的充实丰富除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外,日本小学教育内容中还重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日本小学强调充实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体魄。学 校有体育课,并定期开展运动会、游泳会、远足及各种球类比赛活动。活动强调人人参加,人人得到锻炼。学校还把学生的健康、安全及体育事项作为学校行政工作的一件大事,每学期都要进行专题研究。
日本小学教育中还十分重视“生存方式”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习惯、自我控制能力和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态度。这种道德教育是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是课堂教学,开设道德课,二是开展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日本小学教育也十分强调劳动教育,几乎每所学 校都有专门的劳动教育。校园内还有学生自己管理的小植物园、小饲养场等。他们还十分重视公益劳动,学校的环境卫生多是学生包干打扫。在日本所有小学里,进行这种充实生动的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21世纪的新人,这种新人是:心胸宽 广、体魄强健、富有创造力的人;具有自由、自律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精神的人;面向世界的人这种具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新人必须通过内容充实丰富的学校教育来培养。
四是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日本小学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很有特色。一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二是注重个性发展,课堂中允许学生自由讨论、争辩。三是注重师生交往,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交谈、沟通十分频繁。师生交往中洋溢着民主和谐的气氛。 可见,日本小学教育正在为迎接21世纪的到来,加紧培养和造就“面向世界的日本人”。
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正是日本经济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实后盾。
韩国的小学教育
韩国小学教育是生活的体验,中国小学教育是流水线上的产品。
在韩国,小学生假期通常会由学校组织参加一些活动,离开家去一些旅游地或野外爬山、游泳,以培养团队精神,通过吃苦锻炼“韧”的民族气质。活动费用通常由学校和个人各出一部分。在宗教发达地区,有时教会会出钱资助。小学生们也会被安排去庙宇,接受一些儒家思想教育。
韩国一年级的课程表,除了生活、生活,还是生活……
韩国的教育其实和中国的相似之处非常多,孩子的学习压力、父母的期望,都有很多共同之处。但袁老师体验下来,觉得还是有很多不同点。
袁老师翻译了一份该校1年级1班的课程表。袁老师解释,“裁量”课是一门综合了音乐、美术、劳技等内容的课程,比较强调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意,內容五花八门,包括电影欣赏、医学保健、折纸艺术、球类运动等。
性教育也是裁量课中的一部分,一年级的时候,会让小朋友讨论男孩女孩有什么不同。
这份课表中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生活”课特别多:快乐地生活、智慧地生活、合适地生活……
就连整理书包这样的事,也有专门的课,袁老师觉得他们的生活课程体系实在是完善。
特殊教育老师是硕士,只为个位数的特殊学生上课
韩国和中国差不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花钱送孩子上辅导班兴趣班盛行,基础教育阶段也存在就近入学或者参加热门学校摇号的情况。
但韩国小学里还有一件事让袁老师印象深刻,那就是对后进生、困难生很关注。普通小学会专门开辟一个“资源教育”教室,在韩国釜山教育大学附设小学,这位老师是特殊教育专业的硕士,应该说在老师里文化程度相当高了。袁老师曾见这位老师在偌大的教室里只为两个孩子上课。
“普通小学里也会有个别程度比较轻的智障或自闭症孩子,有些课他们和智力正常的孩子一起上,有些课他们有专门的教材、教室和老师。”袁老师说,当时她见到老师不厌其烦地教一个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孩子做一年级的进位加法。
来“天长”介绍经验的韩方副校长朴始炫说,其实在预习题的设计上,可以把孩子对这门课的掌握程度分成“上”、“中”、“下”,之后在课堂上组织小组学习时,老师会有意穿插三类学生,同时对“下”的孩子多加观察指导。
为保证各学校发展均衡,所有老师5年一流动
袁老师还注意到,韩国的教育行政部门从制度上规定,所有的教师必须在各个学校间5年一流动,以保证学校之间的教育水平发展均衡。同时,韩国的裁量课是有教材有体系的。
俄罗斯的小学教育方式
俄罗斯对每堂课的时间安排没有统一的规定,从30分钟到45分钟不等,一般情况下,1年级课时为35分钟,2至4年级为40分钟,高年级为45分钟。课间休息一般为10至15分钟。在俄罗斯,低年级学生一般下午没有课,下午上课的学校,应该为学生安排必要的娱乐和自习时间,而且要安排1小时的午睡。对住校生,学校应该保证学生每天5次就餐,晚上睡觉前应该提供一杯酸奶。
俄罗斯小学在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工作中的方法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尽管各国在提法上有所不同,但最终都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目的 。近年来,俄罗斯教育领域在前苏联中小学校实施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方面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国家经济结 构逐步市场化的社会状况,依照1992年7 月新颁布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具体在 课堂教学、课程结构、课外校外活动以及社会教育活动中更多地强调教育应该成为个性平安自由发展的条件, 通过教育更多地体现出个性自由发展的优先性,强调公民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1.学校类型与课程结构的多元化
从1989年开始,在前苏联的中心城市像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先后出现了普通中小学校层次的新型学校, 像文科中学、高级中学、高中偏重于某些学科的学校等。这就从学校类型上改变了前苏联全国中小学统一类型 的格局,加之90年代后出现了非国立学校,满足了不同兴趣志向的学生升入不同的学校的愿望。
由于经济结构的市场化趋势,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俄罗斯多民族聚居形成地域文化传统的差异, 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上,他们已经打破了以往教学模式中的统一教科书、统一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局面。 开始采用国家、地区和学校三级教学大纲。联邦一级分别制订了1~4年级、5~11年级的基础教学计划。 普通 学校的基础教学计划是联邦政府通过的国家标准文件,是国家教育标准的组成部分。它包含一般文化教程,具 有国家意义上的每个学生必须学习的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等科知识。计划中规定了各年级每学年教学的时 间,每一周的教学任务,规定所学的教学科目,提供给学生选择的科目,选修科目,还规定了学生一周最大的 教学负担以及由国家出资承担的必修课、选修课、个别辅导和课外活动等教学时数的总量。各地区和学校根据 国家基础教学计划再制订适合本地区乡土特色和人文特点的教学计划。
在学校类型上,为了适应学生未来职业的选择,根据学生的特长与爱好,在普通中等学校的高年级普遍开 设了偏重某些学科的班级,以深化学习某些学科,像深化学习外语、人文、自然、美学、艺术、经济、商贸、 师范等专业。在必修课以外的选修课上,内容多集中在具有世界文化价值和反映科学最新成就的学科和学说上 。学校一般每周安排1/4的时间作为班级室外实地学习时间,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展览馆,或进行公益劳动。
2.课外校外活动
课外校外教育是保障青少年精神、智力和身体发展的重要补充手段,是继续教育体系中不可分离的一个部 分。不论是在前苏联还是现在的俄罗斯,课外校外教育工作都被列入教育部门的工作日程。它满足了学生课余 时间的创造性和学习上更多的需求。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俄罗斯的校外教育机构已逾8000个。机构的形式有20余种,包括少年宫、少年之家、 少年运动学校、少年科技工作站、少年旅行俱乐部、儿童公园、少年海员俱乐部、少年航天俱乐部、儿童图书 馆等。这些校外机构分属地方政府机构、工会、社会团体、志愿者组织、企业和其他团体。除常设校外机构以 外,还有寒假暑假组织的青少年劳动、森林康复、读书和远足等夏令营。接受这些课外活动的学生人数达1000 万人,约占普通中等学校学生人数的50%。学生们在这些校外机构里接受科技教育、劳动教育、美育等,并从 周围世界(包括大自然)、科学、艺术活动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真诚,在丰富的活动中,欣赏人类的文 化财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课外活动是一个学校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不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点缀,也不是学校生活中可有可无 的事情。学校低年级学生一般每天安排半天课外活动时间,下午学生按照兴趣和爱好参加刺绣、泥工、雕塑、 音乐、舞蹈、戏剧、编织等小组的活动。
3.众多的社会文化教育场所是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的重要基地
俄罗斯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众多是闻名于世的。图书馆事业发达,并且面向广大民众。俄罗斯拥有规模和藏 书名列世界前列的国立列宁图书馆,还有许多公共图书馆、综合图书馆、科学图书馆以及遍布各共和国、各区 、州和市的儿童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儿童图书馆就有5000多所。目前已形成为15~20岁青少年服务的图书网 络,使各图书馆之间互通有无。图书馆成为传播知识,传播科学技术最新成就,促进科学和生产的发展,提高 人民的文化素养的中心。世界许多国家的人对俄罗斯这个民族爱读书、爱藏书深有感触。学生自然会从父辈爱 书、读书的好风气中耳濡目染并继承这些好的品质。
俄罗斯的博物馆分成革命历史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地方博物馆、艺术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和各种专业博 物馆。每年这些博物馆都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为纪念在卫国战争中捐躯的烈士,所有城市都有英雄纪念碑。 在每年的卫国战争纪念日和青年人的喜庆日子,青年新婚夫妇和青少年都要向纪念碑敬献鲜花,以缅怀英烈, 继往开来。
俄罗斯中小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审美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中。教育界的 有识之士、教育部门的各级领导以及学校校长、教师都充分地利用条件,创造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用俄 罗斯广袤秀美的自然环境,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享誉世界的俄罗斯音乐、舞蹈和美术去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 康成长。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将人类的道德准则归结为5个方面:①你生活在人群中,做什么事都要有益于你周围的人;②人们给了你幸福的童年,你要以德报德;③生活中的一切幸福和欢乐都是劳动创造,因此不 劳动就不能正直地生活;④要做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⑤对坏事不能置之不理,要与坏事、欺骗和不正义 现象作斗争。苏霍姆林斯基将这5 条作为起码的道德素质,作为基本的公民精神传授给儿童。在面向21世纪,迎接新世纪到来,推动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提高人的发展水平的质量,上述5 条原则仍然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新加坡的小学教育
当代社会是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每个国家、民族以及个人的命运,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科技发展水平。作为亚洲“经济四小龙”的城市国家,新加坡尤其重视科学教育,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该积极借鉴吸收其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和措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新加坡小学教育概况
新加坡是一个自然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能够成为今天这样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得益于其“人才立国”的教育宗旨。
提到新加坡的教育,就不得不先了解其独具特色的分流教育制度。分流教育是新加坡教育部门根据本国独特的自然条件、历史渊源等因素确定的特殊学制。所谓“分流”就是通过考试和考核,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再分别进行不同要求的教育。新加坡小学为六年制,小学四年级有一次校级统考,作为第一次分流,即语言流。此次分流把学生分为三层:EM1、EM2、EM3,逐级降低对语言学习的要求;第二次分流时间为六年级离校考试,即课程流。此次分流把学生编入不同课程班:特选课程班、快捷课程班和普通课程班;在初中毕业时进行第三次分流。分流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多次的选拔,可以节约教育资源,因材施教,适合新加坡的国情。但是分流的时间、依据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首先,分流的标准比较单一。分流的标准主要依据是英语和数学,分流的结果可能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不完全一致。其次,被分入单语课程的学生往往容易失去社会、学校、家长的信任和期望,极可能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于对他们的后继教育。最后,分流时间过早。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早晚不同,女生较男生而言成熟较早。
总的说来,新加坡小学教育具有以下特色:①重视双语学习。新加坡非常强调语言学习,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同时,要求学生掌握母语,以保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在新加坡,华人占75%,还有马米来和印度人,双语教学可以消除种族冲突和语言障碍,使各民族和平共处。②重视科学教育。新加坡的科学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据1995年第三届国际数学与科学研究会(TIMSS)调查表明,新加坡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全球名列前10名。新加坡将科学与英语、母语、数学并列为四大考试科目,科学教育不流于形式,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技能。③分流教育,因材施教。分流教育既培养了高级精英人才,又有可靠的职业训练。在不浪费资源的同时使社会上的人都能各尽其职,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朝鲜的小学教育
朝鲜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跟我们的差不多,包括语言、数学、科学和体育。另外,朝鲜非常注重人民的政治立场,政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因此,朝鲜学生从幼儿园阶段直到中学毕业都要接受全面、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过,除了对政治素养的严格要求外,朝鲜的教育制度倒是并不死板。朝鲜的学生除了接收常规的课堂教学外,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比方说,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习一门乐器。
2012年9月25日,朝鲜举行第12届最高人民会议第六次会议,会议发布了关于实施普遍的12年制义务教育的法令。根据新法令,朝鲜的12年制义务教育包括1年制学前教育、5年制小学教育、3年制初中教育和3年制高中教育,对象为5岁至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在朝鲜的中小学中,学生一般只在上午上课,下午在学校或少年宫参加“第二课堂”的兴趣小组活动。
据龙城中学校长介绍,朝鲜中学生除了接受课堂教育外,还要接受职业和技术技能培训,如给女学生开设家务、烹饪课程,给男学生开设机械修理、驾驶课程等,此外学生还必须参加一段时间的生产实践。
朝鲜学生在完成12年的义务教育后通常有三种选择:当兵、上大学或参加工作。据校长介绍,朝鲜普通中学的大学升学率在50%左右,在该校的130名高中毕业生中,大约有80名学生可以考上大学,40名入伍参军,10名左右进入社会岗位,“在我们国家,当过军人的男人才算真正的男人,否则将来找对象时女孩子都不会正眼看一眼的”。
位于平壤万寿台区的万景台学生少年宫是朝鲜少年儿童“第二课堂”生活的“乐园”,开设书法、绘画、音乐、舞蹈、乐器等兴趣课程,学生根据各自爱好上不同的兴趣班,在一个学期或学年结束后,选择继续“深造”或是“改专业”学习其他科目。少年宫的书法老师说,作为国家提供的教学资源,任何‘课外班’都是不收费的。
新西兰小学的教育特色
新西兰实行8年的小学教育,从5岁到13岁。孩子过了5岁生日后的第二天就开始上学。其中,5~6岁在学前班就读;6~11岁在初级小学(Junior Sch001)读六年;12~13岁在中级小学(Intermediate Sch001)读两年。也有一些综合小学包括初级和中级小学,学生在同一学校连续读8年。小学一般不分科教育,而是由一个专职老师(Homeroom Teacher)负责一个班孩子所有科目的教学。学校每年要重新进行分班,每年的学期末,学生会收到一张下年度的同学名单。学校认为每个学生都应该有机会跟更多的同学相处。
新西兰小学每天上6节课,上午9点上课,下午3点放学。一节课的时间约35分钟,课间休息15分钟。中午有1个小时的午餐时间,一般不回家,自备午餐或在学校的餐厅就餐。每学年分成4个学期,从2月初开始到12月中旬结束,大约每两个月算一个学期,每个学期之间还有两个星期的假期。圣诞节是暑假的开始,暑假约两个月。到次年2月初又是一个新学年的开始。这些假期安排,会提前一年在教育部的网页上公布,方便家长安排旅游等事宜。除了教育体制不同外,新西兰的小学教育还有许多自身的特色:
一、快乐教育的办学理念
在新西兰,家长去学校接小孩往往问的第一句话是“今天你过得愉快吗?”快乐教育的理念渗透于整个社会、学校和家庭。家长和学校老师从不强迫小孩学习,也很少强迫小孩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家长主要关心的是孩子在学校是否安全,是否健康,学习生活是否快乐。他们认为小孩最大的任务就是玩,儿童就是要有快乐的童年。在这个理念指导下,新西兰小学尽量采用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游戏式教学。倡导在游戏中学习,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游戏中使得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在游戏中开发学生的智力。他们不注重考试成绩是多少,更关注学生学习的体验,关注学习的过程是否快乐、是否开心,只要快乐就好。
他们小学的班级规模比较小,全都在三十个学生以下。学生没有固定的座位,上课多以讨论为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教学气氛很活跃。每间教室都布置得温馨、活泼,教室的四壁涂了鲜艳的颜色,墙上、窗子上挂满了充满童趣的学生画片和字纸片。教室里都铺着地毯,孩子们可坐可卧。每个教室还有一个角摆放教材、图书资料和学习用具,还会放一些适合那个年龄段孩子的玩具。这样的教室环境让孩子感觉很放松,没有负担。当你在新西兰的一间间充满童趣的教室看到一堂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看到一群群孩子围成一圈做游戏或兴趣盎然地做着手工,看着孩子们背着空空的书包(里面就装着个饭盒)去上学又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釆烈地回家时,你会感受到什么是快乐教育。新西兰倡导一种让学生在宽松、自主、无压力、有指导环境下的学习,这就是人本教育理念下的快乐教育。
二、注重阅读教学
新西兰的阅读教学世界有名。他们的读写成绩在国际学生测试(PISA)中常常名列榜首。各国的教育教学专家经常慕名到那里求经取宝。他们认为阅读能力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将阅读视作是语言学习的最好途径。在中小学,课后作业都规定了学生每周的阅读量并要求家长予以配合,及时报告学生在家阅读的情况。阅读是小学生每天晚上必做的家庭作业并且要求家长跟小孩一起阅读、讨论和分享阅读心得。小学生每天有一半的时间用于阅读和写作,而且连续六年狠抓不放,直到每个儿童都能流利的读写。他们阅读课的选材注重趣味性,鼓励儿童按照自己的速度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文章或自己喜欢的书进行阅读。同时,注意训练学生掌握阅读速度并对每个儿童的阅读情况进行记录。
小学6年中,他们把阅读理解能力划分成1~40个级别。这些级别的划分,不以在读的年级为标准,而是根据孩子的真正阅读理解能力来分。也就是说,有可能六年级的小孩读的书跟三年级的孩子是一样的。这些级别划分标准是全国统一的,这样保证了学生转学后可以跟新学校顺利衔接。在每个级别里,还会进行再细的划分,例如级别8,里面又可能再分5个小级别,以保证级别尽量个性化。孩子无论阅读能力到哪个级别,都会有不同的书拿回家看。班上若有30个小孩,那么每个小孩拿回家读的故事书,级别都可能有差别。而故事书拿回家后,孩子也不是单纯的读书,而是要理解故事的内容。学生回到学校之后,会做一些有关该故事的练习如补充句子、填词、判断对错等,只有准确率达到80%,才可以读下一个级别的书。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小孩子拿回家读的书也越来越厚,难度越来越大。对阅读有困难的学生,学校还实行一对一的帮助计划(Reading RecoveryProgram),由教师或专家每周进行个别辅导。对能够流利地进行阅读的学生,则鼓励他们更多地独立学习。
三、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新西兰是一个年轻同时又充满创造力的国家,创新是整个国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当前他们在许多领域如农业科技、纳米研究等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他们的中小学生经常在世界各种青少年科技大赛中获奖。他们从小孩子就开始培养创新意识。在小学的基础教育中,新西兰国家课程规定了7门核心课程。这7门课程所占的教学时间相等,内容包括科学、生物学、计算机等。
他们把创新意识的培养融入各学科教学中。他们的教学进度比较慢,其中一大原因是重视学习探究的过程,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老师善于启发式教学,当学生向教师请教问题时,教师一般不直接给出答案,总是通过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逐步启发学生走向成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善于营造宽松快乐的气氛让学生大胆地各抒己见,激发孩子们的问题意识。老师讲课的时候,学生们可以随便插话,打断老师的教学,而老师总是能耐心地回答每一个问题。并且,对学生任何不合常理的回答都给予肯定,不随意训斥学生,从来不用各种边边框框限制学生,任学生自由发挥,并鼓励创新,求新求异。
另外,他们还注重从作业中培养小孩的创造性思维。他们的作业很少有抄抄写写、记记背背的形式。几乎每次作业都能让学生有自我发挥、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如会经常布置一些小的课题让学生去实验,去观察,去广泛查阅资料,经过分析思考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在他们国家,探究性学习渗透到每一个年级、每个科目的具体教学之中。这种教学注重的不是学到什么,而是要学会探索什么,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此外,他们还重视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培养小孩的创新能力。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课外兴趣活动组参加。有的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科技活动组如航模组、舰艇组等,有的参加社区活动如冰球、橄榄球、棒球、滑雪队、乐器、话剧、合唱等等。周末在社区大大小小的公园中,还经常会举行一些免费的科普展、音乐会、球赛、大型游艺等社区活动。这些活动造就了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独立自主的个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四、注重职业意识的培养
新西兰的职业教育分阶段,小学属于职业了解阶段,通过各种活动了解不同的职业特点,培养职业意识和增强自我意识。为培养小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新西兰小学给高年级学生开设了一些活动课程如手工、木工、摄影、烹饪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此外,近两年,他们小学都在用由教育部统一开发的一套印有几维鸟卡通形象的职业介绍卡片(KiWi Card),对小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几维鸟是新西兰的国鸟,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几维鸟图片深得小孩的喜欢,把各种枯燥的职业介绍变得像讲故事猜谜语似的新鲜有趣。教学要求孩子们要充分利用想象力描述出图片卡通形象展示的职业,最终能比较和鉴别卡片上各种职业,了解各种工作的安全规则,清楚学校所学的课程与未来工作的联系等等。这个活动旨在唤醒孩子们的自我意识和增强对工作世界的了解。
为了让小孩对社会上的各种行业有更直接的了解,学校还经常邀请社会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士如消防员、警察、律师、面包师、工程师等到学校作报告。每个学期家长还可选某个工作日带着孩子上班,让孩子像影子一样跟在家长背后,了解工作流程和职业特点,增强对职业的感性认识,这一天被称作“职业影子日”。此外,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到工厂或农场参观,甚至到某单位穿上相应职业服装,当一天实习雇员,体验社会角色生活。同时,每个学年,新西兰大多数小学还会组织一次巧克力的义卖活动,鼓励小学生向自己的亲朋好友、邻居或陌生人兜售巧克力,卖来的钱交给学校做课外活动经费或捐助给需要帮助的人。这些活动的目的不仅是通过义卖来培养爱心,更是让孩子学习独立接触社会、增长社会经验,培养职业意识。同时,让他们体验到工作的艰辛和挣钱的不易。
总的来看,新西兰的小学比较注重课程的综合化、生活化,密切与社会实践的联系,着眼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关系民主、和谐。评价方式多元化,没有考试的压力,教师教得从容,学生学得轻松、快乐,他们快乐教育的理念跟我们的素质教育思想有许多共同之处,都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校园成为乐园,让孩子快乐无忧地成长。此外,他们在阅读教学、职业教育÷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很有自己的特色,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奥地利的教育方式
奥地利的中小学学校建筑都很古朴,有着一种典雅的感觉,看上去没有想象中的豪华和气派。这一点和我们不同,我们的学校要么是豪华气派,要么是简陋不堪。也许这不是最重要的,考察给我留下的最强烈印象,并引发我思考最多的是奥地利的中小学教育。
教育教学———突出个性:敢于说“不”。
和学校古朴的外表相比,奥地利中小学的学生都很“现代”,这种现代不是体现在学生的衣着上,而是在个性和精神面貌上。突出的印象就是学生对怀疑的一切问题总是敢于说“不”。我在旁听一节小学的自然课时,竟然先后有6名学生对老师提出或回答的问题说“不”,老师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微笑着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其中一个小男孩竟然向老师提出了一个“水为什么是湿的”这样的奇怪问题。事后得知,那些敢于在课堂上说“不”、善于说“不”的学生往往被老师认为是好学生。
另外,让我饶有兴趣的还有学生的作业,我发现同一个题目,学生的答案却并不一致,但是老师还是都给判为正确。一问才知,老师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从不刻意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回答的言之有理,符合逻辑即可。他们提倡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事物,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奥地利在许多领域能够不断创新的根本原因吧。因为他们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就在脑海里种下了敢于质疑和创新的种子。
敢于说“不”和不追求“标准答案”的教育和我们的教育方式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我们老师最喜欢听的就是学生说“是”,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都有一套“标准答案”。记得在国内有一次听课,老师让学生填空,标准答案是“阴云密布的天空”,有一个学生填的是“乌云密布的天空”,结果这个学生该题得了零分。
生命至上。
奥地利生命至上的教育思想让我很是大吃一惊。他们在学生进校以后首先灌输给学生的就是生命高于一切,无论在什么处境下,首先是保命要紧。奥地利的生命至上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从学前教育开始,他们都对学生进行大量的“非正常环境下的生存”训练,帮助和提高学生自救自护的能力和素质。
在教学楼的走廊里,我问一个小女孩:“假如你遇到一座房子着火了,你会去救吗?”小女孩很果断地说:“不会的。”“那你会怎么做呢?”我又问。“我会跑的远远的,然后去报警。”小女孩回答说。小女孩走开后,我又拦住一个小男孩问到:“假如你独自在家突然遇到强盗进来,你会和他搏斗吗?”。“搏斗?”小男孩加重了语气重复了“搏斗”两个字,“搏斗的结果也许抢去不仅是我家的东西,也许还会抢去我的命。”“那你会怎么做?”“我会,我会”,小男孩做了一个我们在电影里常见的“举起双手”的动作,一边说:“他们喜欢什么,就让他们拿好了,我不会阻拦的,等他们走后,我会去报警或者打电话给我爸爸。”陪同我参观的奥地利的教育官员解释说,如果失去生命或者生命受到严重伤害,去人留物又有什么价值呢?可以说奥地利推崇的生命至上教育和现代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十分吻合。
课外活动———兴趣第一:爱我所爱。
没有爱好和特长的人,生活就会缺乏乐趣而没有意义,这是奥地利人的一种生活观念。因此,奥地利的中小学一般除了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都为学生提供了众多的选修课程与练习,如外语、文学、计算机、摄影、绘画、篮球、音乐、排球、体操、校刊、滑雪、交谊舞等等,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选修到自己最喜爱的一项课程。尽管奥地利的学校规模一般都比较小(所考察的几所学校学生几乎都是在270 400人),我还是有点怀疑学校是否真的能够确保让每个学生都能选到自己喜爱的课程。“先生,您的担心是多余的”,陪同的奥方人员告诉我,“假如有一个学生的爱好是学校的课程所不能够满足的,那么学校就一定会为这个学生专门请有关专家为他编写课程并聘请教师的。”
一位女生告诉我,她最喜欢的就是摄影,她边说边拿出自己的“作品”让我欣赏,我发现小女孩很有头脑,她的很多摄影作品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而展开的,并不是东拍一张,西拍一张。图片也许比文字更有说服力,不过重要的不是这些,她说最重要的是她从摄影里体会了一种自由的乐趣,因为没有人限制她的活动。
音乐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奥地利是一个音乐王国,首都维也纳更有音乐之都的美称。良好的音乐传统和音乐环境使奥地利人从小就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同时国家和社会为少年儿童学习音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音乐教育成为其素质教育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奥地利的音乐教育从幼儿园便开始,一直贯穿小学和中学的整个过程,直至学生高中毕业。尽管奥地利很多学校都是半日制,学校仍然保证每周有至少一个小时的音乐。一般中小学里都有合唱团,每个学期学校都会租一个礼堂来举行音乐会。学校也会经常在校内举行轻音乐剧的演出,让学生们尽情展示自己的音乐天赋。
在一所小学,我看到一个班级里的20名学生(奥地利每个班级大都是20人左右,可谓真正的“小班化”教学),每个学生都会演奏一种乐器,其中有12个学生还会演奏钢琴、吉他、小号等3种以上乐器。教室里的音乐老师告诉我,奥地利90%以上的中小学生都会主动学习演奏一种乐器。
与我们国内大多数家长不同的是,奥地利的很多家长只把孩子学习音乐作为一种性情的陶冶,一种人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一种孩子自身纯粹的兴趣。他们不会为了让孩子出名而扭曲孩子自由发展的天性。或许正是这样一种顺其自然的想法,才能使音乐成为维也纳这座城市的灵魂,成为奥地利这个民族骨子里挥之不去的一种气质。
图书馆:我的最爱。
每到一所学校,我都会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学校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许多学生都会说出同一个地方,那就是图书馆。奥地利学校的图书馆藏书一般都比较丰富,而且更新及时。学生总可以在随意出入的图书馆里自由地挑选到自己最喜爱的书。尤其是小学的图书馆设计也非常人性化,书架的高度和小学生的身高相近,以便小学生伸手可及。由于奥地利电子技术的发达,学校一般都有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的阅览室一般很大也很静,也许是奥地利人少的缘故,阅览室的书桌摆放都很宽敞,学生甚至可以坐在地板上看书,阅览室的地板上放有一些舒适的坐垫。
一个小学生告诉我,一般情况下,他每天都会来图书馆度过一到两个小时,在这里他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书和各种画册。奥地利的中小学生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比较多,许多学校一般都是上午老师讲授课程,下午学生自由活动,如果学生愿意,也可以回家休息。他们曾经对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做过规定,小学每周不得超过20小时,初中不得超过25个小时,高中不得超过32个小时。这样一算,我们学生在校时间大致是他们的2到3倍还要多。
学校管理———体现关爱
在考察的几所小学里,所看到的孩子都非常健康、活泼和开心,呈现出的都是勃勃的生气。我想,这一切都得益于学校的人性化的管理。根据我的观察,奥地利学校的人性化管理从四个方面可以反映出来:教室的桌椅摆放是根据教学需要或凭个人兴趣实施个性化排列的,或椭圆形的或六角形的或方形的或不规则形的,总之班级之间有很少一样的。这点似乎和国内的“整齐划一”不同;学校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师为班内每一个学生制定教学计划及编定课程表;教学内容更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人人各异,完全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一节数学课上,我看到小孩子既可以自由自在地玩积木,也可以随意摆弄不同的欧元模型。也许就是在孩子们愉快的拼拼拆拆的玩耍中,掌握了那些需要掌握的数理知识;在好多教室后面里都设置了一个“小房间”,允许不愿听课的学生躲进里面休息。进去一看,果真见有两个孩子坐在椅子上聚精会神地翻阅着自己所喜欢的画报。我想这些富有人性化的做法,才是“一切为了孩子”的真正涵义吧。
一切为了孩子也体现在学校里的各种规章制度。不像我们国内,都是由学校单方制定,而是由学生、家长和教师三方“会谈”之后确定下来的,这样可以确保维护孩子的利益。我问一个小学生:“你行使过你的权利吗?”小学生一脸自豪地说:“当然”。说完,他又指着墙壁上的《学生在课堂中的权利》说:“您看,‘学生有可以向老师提出任何问题的权利’的那一条,就是我提出来的。”
在奥地利,有法律明确规定教师没有权利惩罚任何学生,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奥地利人的法制意识极强,在小学就能够看得出来。考察间隙,我问一个12岁的小男孩,老师体罚你,你会怎么做?小男孩先是一愣,然后说:“法律没有规定老师有权利这么做。”我继续说,万一要是老师这么做了呢?小男孩只说了四个字:“法庭上见”。我很奇怪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有这么强的法制意识。翻译告诉我,奥地利的法律非常完善,他们从小就对孩子开始了法制教育,在遇到任何侵害的时候,都可以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如果教师谩骂、侮辱、殴打学生,学生一般不会反击,以免受到更大的伤害,而是积极主动地上法庭和老师打官司。不过奥地利也很少发生教师辱骂、殴打学生的事情。
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郊区有一家波基拉克索小学,学习气氛之佳,令全球教师称羡。安娜李纳?奥基努拉教的是一个学前班和一年级的混合班,学童围坐圆桌旁,绘画冬天景色。奥基努拉在小孩间走来走去,看见一名学童在画松鼠奔走两树之间,俯身称赞他画得好。她告诉记者:“我们会留意学生是否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小孩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进度。”
在楼上的教室,茉薇?华妲正在辅导四、五年级学生。他们一共有28人,年龄是10岁至11岁不等,有些在做历史科功课,有些在答数学题,有些则在作文。华妲指着墙上一个图表,上面有彩色标识,列明每个学生每天的功课。她说:“我们的学生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一定在同一时间做同一样的事,彼此进度也未必相同。”
华妲教室外面是一条明亮的走廊,4个男孩做完功课后,蹲在那里对弈。3个女孩则在宽敞校园的另一处排练现代舞,准备演出,附近没有教师。教师督导不严,但校园非常安静。芬兰所有小学生在校内都不穿鞋子,只穿长袜,所以走路也特别安静。
波基拉克索小学有280名学生。校长基莫?桑兹特洛姆说:“所有学生的读书计划都由他们自行制定,在家长和教师辅导下,订立自己的目标,读书自然兴味盎然。假如学生数学上需要帮助,一定会得到帮助;假如学习语言比同学快,那也不妨快一点。”
这些学童参与了全球最成功的教育实验。2003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在全球展开综合调查,2005年发布调查结果,显示在科学和阅读能力上,芬兰学生排名第一,领先其它40个国家及地区,而且远高于平均数字。这项名为国际学生测试计划的调查,有全球25万名学生参加,芬兰学生数学上也名列前茅。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成员国之中,芬兰学生不但学业上排名第一,论教育较迟缓学生以及缩小男女生学业差别,芬兰也远胜其它国家。简言之,芬兰学校不会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的报告明言:“芬兰学童的成绩表明,成功的教育制度,既可提高教育水平,也可拉近学生之间的成绩差距。”
这一切芬兰是怎么做到的呢?答案绝对不是大花金钱。芬兰中小学的开支,比欧洲国家的平均金额略高些,但比其北欧邻国较少。
芬兰也没有采纳其它国家教育工作者鼓吹的方法,包括严格的测验、大量的功课、基本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
- 信用信息赋能,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 今天距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还有10天!
- 北京自学考试和成教有什么不同?
- 道县:开展2023年基础教育业务工作培训
- 融入智能技术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脊柱侧弯?一个方法教你判断!
- 让长三角市民共享,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市面越做越大
- 华容县实验小学:最美莫过夕阳红 最浓不过敬老情
- 原创恭喜!王楚钦代替樊振东世界排名来到第一位,双方积分差仅有15分
- 自考会计专业有哪些课程?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天山初级中学:不一样的学习评价
- 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圆满成功 “桂冠”画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自考学士学位英语什么时候报名
- 日本学校要求的托福分数
- 证明差“老师”能教出好“学生”?江苏博士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关注!
- 让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 原创拒绝恩比德!尼克斯目标清晰!锡伯杜点名要他,三分王成球队答案
- 喜庆乔迁五周年,共度九九重阳节
- 蚂蚁庄园今日答案最新:味精加热太久真的会致癌吗
- 2024年辽宁省普通高考报名即将开始
- 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将于10月23
- 难忘那次5天5夜的长途机动,还有那个同车的义务兵驾驶员
- “周五课堂”来了新老师
- 在学生中走俏的萝卜刀引发争议,消保委提醒:警惕其暴力暗示
- 校园圈丨让学生走出家门做历史作业,结果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