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两个提案引发网友讨论,算盘和繁体字该不该纳入课程?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0-02-07
手机版

  "素质教育"和"为学生减负"已经提出很多年了,然而升学的压力和高考的重担,还是让减负呈现出雷声大雨点小的效果。然而近期,在教育部官网上,政协委员提出的两个提案更是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遭到了网友们的一致抵制和质疑。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提案让网友们如此反感呢?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吧!

  数学方面:

  在数学教育方面,提案指出要把珠算加入到小学数学课程当中。说到珠算,用俗话说就是"打算盘"。相信年纪偏小的朋友,甚至连真正的算盘都没有见过。只在电视剧中,见过这些充满历史感的"古董"。

  

  大多数人认为,把珠算纳入小学数学课程的荒谬性,就在于,珠算在生活中不具备实用性。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计算器早就已经替代了算盘在生活中的作用。电子信息时代的来临,一部手机就已经达到了人们对于计算的工作的需要,不仅计算更加精准,并且可以随身携带。

  这样一比,珠算又有什么用呢?从古至今,不管是算盘还是计算器,他们都只不过是为人类提供服务的"工具"。我们是为了便利才使用工具,而非是为了使用工具而使用工具。那样,我们就失去了使用工具的意义。

  我们不能否认,珠算,在古代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也是中国古代数学发展一座骄傲的里程碑。然而历史和文化,是需要被放在博物馆进行观摩和回忆的,而不是用来使用和复辟的。就像我们不会再使用"司南",不会再使用那些痕迹斑斑的骨针一样。

  

  语文方面:

  在语文教育当面,提案指出要把繁体字的识读,纳入中小学的语文课程。对于繁体字,21世纪的我们都已经很陌生了。我们看到繁体字的地方恐怕除了KTV也没有其他地方了。所以学习繁体字,是为了方便我们去TKV唱歌么?

  我们都知道,汉字的进化和简化,是一个过程。我们现在使用的简体字,也是一点一点从以前的文字进化而来的。我们不否认以前的文字如歌如画,更富美感,但是那不符合现代人生活和学习的节奏标准。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实质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更何况简体字在中国大陆使用多年,具备了很大的群众使用基础。繁体字的学习,又能为我们带来什么交流上的便利呢?

  

  然而面对教育的现状,家长和孩子都避无可避,面对学业的压力,学生以及家长应该如何做呢?

  学生方面:

  其实不管是珠算还是繁体字的识读,都是一项"古风技能",近些年复古风开始慢慢有了气色,汉服和古风也在大学以及社会慢慢兴起。因此,学生当面,可以去好好的了解一下当下年轻人的古风圈子,没准就会对这些东西产生一种兴趣,而有了兴趣则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学习到这些东西。

  

  家长方面:

  虽然说抱怨归抱怨,家长也完全可以把这些东西,当成一种课外兴趣班去做。尤其是繁体字,家长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学习书法,从而达到认识繁体字的目的。只要能够坚持下来并不断积累,学生不仅可以认识越来越多的繁体字,还能练出一手好字,这样对于孩子的学习或者将来的工作,都是有一定的益处的。并且字写得是否好看,其一与字体本身的间架结构有关,其二与孩子的本身审美水平有关。那么如何提升孩子的审美水平,又如何教孩子认识字体的间架结构呢?无疑,美术可以帮助孩子们解决这两个问题。

  然而家长的繁忙,孩子的压力,是无发忽视的问题,而在线美术1对1课程却能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可以让孩子随时随地接受教育的同时还能有效积累。

  

  当然,我们虽然说了,一些针对这些政策的解决方法和应对测试,说到底也是简单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有从根源上解决孩子教育的负重问题。我们常说的减负,并不只是对于考试和作业的减负。对于这些,对生活没有太大帮助,被时代近乎淘汰的事物,把他们纳入教学课程,同样是给孩子们的增负。

  传承中华的优秀文化,研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底蕴,往往是一批真正感兴趣的人和专业人士去做。而不是一味的把这些东西,强加在年幼的孩子身上。家长和孩子的意见,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多聆听的对象,只有多聆听,教育才能进步,变得人性化和美好。

上一篇:2020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单选练习题
下一篇:TEC教育创想大会在京召开 掌门一对一发表创新方法论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