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在饥饿状态下,才会自动自发地学习,使孩子对事物发生兴趣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2-12-11
手机版

  首先,孩子饿了会自发学习。现在的妈妈们对幼儿教育有着很强的“心”,但有时候似乎有些过头了。换句话说,给孩子的东西有时候“太多了”。比如给孩子学电脑,是12个孩子用一台机器好,还是每个孩子都有一台好?我们可以说这两种方式会让他们对机器的兴趣完全不同。在前一种情况下,因为自己玩太晚了,会有触摸机器的欲望。

  一旦轮到我玩,我就疯狂地玩,不肯放手。后一种情况完全不同,因为他们可以随时接触机器,自然对机器不是很感兴趣。我们所说的“付出太多”,是指无论是玩具、教育设备还是家庭接触,父母都有一种在孩子想要之前就给予的倾向。不像铃木的引导法,他们是在孩子很想要的时候给孩子的。他们往往在孩子有那种需求之前,就为孩子准备了很多东西,这是现代母亲的一大缺点。

  当然,如果父母不给,孩子就不能得到他们需要的任何东西。但是,当你给孩子送东西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想想:在给孩子送东西之前,你有没有在孩子心中营造出一种“一定要”的“饥饿状态”?如果没有达到这种状态,孩子就不会主动学习。不仅是学前教育,现在其他层次的教育都存在“付出太多”的问题。至于“教育”这个词,大多数人总认为是老师“给”被教者的东西。

  这种理解是有偏差的。其实教育也有“不给”的做法,因为教育最大的动力在于“不满意”。因为不满,才会产生专注和努力。我们可以说,是因为人类不满足,才会去争取,去完成伟大的事业。孩子也不例外,他们也需要有这种“饥饿状态”。就像孩子吃饱了吃不下任何一顿油腻的饭一样,如果已经处于“饱”的状态,就会失去食欲,对“上进”、“成长”失去兴趣。

  要让孩子对事物产生兴趣,父母必须给他制造一个“空肚子”,让孩子自己思考。一个玩具堆积如山的孩子会觉得这是应该的。当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不知道如何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他永远不会独立。我们感觉很多家长好像忘记了:付出是一种教育方式;不给也是一种教育方式。诚然,“不付出”比“付出”更难。然而,一个母亲必须有放弃的勇气。

  最后,比如孩子想要玩具,就给他买;父母想抱他的话,抱他可能是最容易的。而所谓的“过度保护”和“溺爱”,是指那些没有耐心和勇气等孩子“想坏了”或者“饿死了”再“付出”的父母。所以,我们相信,让父母更多地了解应该给孩子什么,努力让孩子“想要”,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举报/反馈

上一篇:【教研帮扶】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走进粤东西北(揭阳)教研帮扶活动”高中数学学科专场
下一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历史交汇期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