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来例假遭嘲笑,除了安装隔断门还应关注什么?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2-12-12
手机版

  原标题:小学生来例假遭嘲笑,除了安装隔断门还应关注什么?

  最近,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开元小学一名六年级女生的家长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了“学生厕所无门”等问题。其称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是班里少数几个有了例假的孩子之一。这些孩子或多或少都有过在厕所内更换卫生巾时,被同为女生的同学嘲笑以及散播过的情况发生。该家长称“仅求领导能否在开元小学五六年级的女厕中装上门板,好在例假时遮蔽下视线,少些尴尬。”

  

  针对该问题,吴忠市利通区委办公室答复称,开元小学立即整改,在校内女生厕所加装了隔断门;召开教师师德师风会议,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密切关注青春期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学生关爱指导;安排生理健康老师对高年级女生组织开展了一次生理卫生健康教育。

  近日,中国教育电视台就此事件采访了北京众一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女童保护”负责人、凤凰网副总编辑孙雪梅。孙雪梅老师认为,有关部门一系列整改措施可以说比较到位,关注到了隔断门硬件设施背后生理卫生教育缺失所带来的软性问题。

  孙雪梅表示,学校在开展日常教学中,对于五六年级的孩子,应该对其进行一定的生理卫生教育。科学的教育可以提升学生对生理健康与青春期心理变化的认识与理解,使其不会对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比如月经与遗精,产生恐慌、羞耻、不知所措的情绪。”

  根据北京众一公益基金会2019年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调查报告显示,61.48%的青少年有过青春期困惑,有78.24%的青少年缺乏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将近50%的青少年曾经对月经、遗精等有困惑,甚至还有8.73%的青少年遭遇过性侵害,还有百分之62.7%的回答不清楚如何去预防性侵害。

  

  2016年9月,“女童保护”联合网易公益与凤凰公益,向云贵川等地126名10-15岁的留守女童发起一次关于成长的问答。

  

  对于“你第一次来月经是什么经历和感受?”,她们是这么说的...

  @女童A

  我和姐姐生活在南坞乡老家,爸爸妈妈在济源打工,我第一次来月经是在六年级下学期。当时在上厕所,发现池子里面有血,我就吓得不停大哭,浑身发抖。和我一起的同伴跑着去叫来女老师。

  @女童B

  我五岁时,父亲就因病去世,妈妈也不要我了。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第一次来月经是小学五年级,当时我只有10岁左右,来的时候正是晚上,我被吓坏了,就想着:“我又没受伤,怎么出那么多血呀!我是不是快要死了?”我甚至想,今天先拿点纸塞住,不行明天早上去买点创可贴来止血……

  @女童C

  我正在学校上课,发现有血把裤子弄脏了。下课后,同桌陪我去找老师,老师在办公室给我接了一大盆水,我就自己使劲洗,但血渍怎么都洗不净,我开始哭,又害怕又委屈,老师和同桌一直在旁边安慰我。

  (以上是被访问女童的真实回答)

  

  孩子们关于“月经”的经历各不相同,但感受却很相似。“害怕”、“紧张”、“委屈”、“不敢说”、“是不是快死了”这些字眼成了她们成长中最深刻的记忆。

  虽然残酷,但这就是事实。

  对此,孙雪梅认为,青春期性教育的缺失所带来的困惑,不仅仅是月经羞耻这一个问题,没有接受过性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不能更好地保护好自己,那这个过程当中就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对成长也会带来一些影响。

  由于缺乏必要的青春期性教育,那些关于成长的困惑和危机,孩子们可能只能独自面对。没有人告诉她们,月经是什么?应该怎么处理?她们能做的,只剩下害怕...

  薄弱的自我防护意识和生理安全意识,为孩子的成长带来极大的安全及健康隐患,也成了导致近些年恶性侵害案件频发的直接原因。 除了解决月经困难问题,为青春期的孩子们提供必要的性教育与自我防护安全知识同样非常重要。

  新修订未保法中性教育首次被写入法律,彰显了国家层面对性教育的高度重视。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中提出,性教育要纳入基础教育的整个体系,呈现出教育监测效果。同年,教育部发布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在学校和幼儿园开展性教育。一系列政策的推出,对于学校开展性教育实践也给出了指导。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文利在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在课堂上老师应该要告诉孩子,这些身体的变化是青春期人体的一个自然的美好的变化过程,应该愉悦地去接纳自己的身体变化,学习这个知识。

  由“女童保护”团队研发的“拥抱青春期”课程, 分为“美丽的青春期”“认识身体与自我悦纳”“情感变化和人际关系”“性行为、生命诞生与我们的决定”“辨别和预防性侵害”五个板块。旨在通过一线教学, 让更多青春期学生掌握科学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关于课程更多详情,可点击下图了解▼

  “拥抱青春期”讲师招募最后三天!点击下图了解 ▼

  参考资料

  1. 光明日报. 《小学女生来例假遭嘲笑,远不止一扇隔断门的问题》

  2. 中国教育电视台. 《小学生来例假因厕所无门遭嘲笑 该反思什么?》

  3. 女童保护基金. 《“最美的春夏”2019年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调查报告》

  4. 网易公益. 《你第一次来月经是什么经历和感受?我们问了126个留守女童》

  编辑:石书麒、何净仪

  女童保护基金

  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曝出多起14岁以下女童遭遇性侵案例。2013年6月1日,全国各地百名女记者联合京华时报社、凤凰网公益频道、人民网、中国青年报及中青公益频道等媒体单位发起“女童保护”公益项目。2015年7月6日,“女童保护”升级为专项基金,设立在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下。2018年2月,“女童保护”团队成立北京众一公益基金会(非公募),公开募捐继续与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合作。“女童保护”以“普及、提高儿童防范意识”为宗旨,致力于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

  截至2021年9月底,“女童保护”已在全国31个省份相继开课,培训志愿者数万人。通过与地方妇联、教育局、团委等部门的合作,培训当地教师授课,使得儿童防性侵教育覆盖面大大拓宽,覆盖儿童超过541万人,覆盖家长超过68万人。此外,还定期进行线上培训和讲座,目前各个平台上已有数千万网友参与。

  在普及儿童防性侵知识的同时,“女童保护”联合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业界专家,推动相关制度和法律的完善,例如参与推动了取消嫖宿幼女罪并入强奸罪从重处罚、全面建立处理儿童性侵案件“一站式”询问机制等;每年还发布全国媒体公开曝光的儿童被性侵案例统计报告和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填补领域空白。

  (上下滑动即可查看)

  ▼

  下方“阅读原文”是女童保护基金的募捐链接,捐款和转发都是善举,我们期待和感谢您的支持!

  责任编辑:

上一篇:双11买什么?这款步步高家教机口碑炸裂,还有优惠
下一篇:四川表彰2018-2019年度“十佳记者”“十佳编辑”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