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幼教中心教育集团以幼儿为主开展课程改革 让幼儿在真游戏中快乐成长

栏目:素质教育  时间:2022-12-12
手机版

  天桥幼教中心教育集团以幼儿为主开展课程改革 让幼儿在真游戏中快乐成长

  户外涂鸦自主游戏

  天桥幼教中心教育集团以幼儿为主开展课程改革 让幼儿在真游戏中快乐成长

  玩转滚筒

  2020年7月,济南市教育局下发《济南市全面推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结合该方案以及《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天桥幼教中心教育集团正式开始了对幼儿自主游戏的探索。转变教育理念、开展有效教研、优化游戏区域……在园长徐茜的带领下,天桥幼教中心教育集团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积极开展自主游戏的实践与研究,并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充分发挥自主游戏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独特价值,让幼儿在真游戏中快乐成长。

  用实践内化教育理念 锁定改革“障碍”逐一突破

  沙水区、滑索区、建构区、滚筒区……与几年前相比,天桥区幼教中心实验幼儿园已然发生了质变,丰富多彩的自主游戏区域成了孩子们快乐的源泉。看着当下的一切,天桥幼教中心教育集团园长徐茜感慨万千,“要想开展好自主游戏,需要打通很多制约路径,首先要打通的就是教师的教育观念。”

  谈到幼儿园推行自主游戏之初时的场景,徐茜回忆说,当时市教育局还未下发《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多年“浸泡”在传统教育观念中的老师们,早已习惯性地扮演教育活动中的“高控者”,面对教育理念与施教行为的变革,她们心存惧怕且有质疑之声。

  为了给老师们“洗脑”,从2020年初的“超长假期”开始,徐茜先后组织教师共同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研读学前教育界专家的文章和书籍,并多次在“线上”举办培训活动以及研讨会。经过一次次学习和头脑风暴,老师们渐渐树立起来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明确了孩子们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也在一次次感悟和反思中了解了什么是材料的高结构、低结构;什么是真游戏、假游戏;教师应该是“指导者”还是“支持者”。

  教育理念要改变,更要落地。“转变教师的教育行为,必然要通过教育实践去逐步内化教育理论。”徐茜说,随后她便带着老师们锁定自主游戏开展的“障碍”,并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逐一突破。

  教师人手有限,如何让老师既能放手去观察、记录孩子们的游戏过程,又能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呢?面对“放手”和“安全”这两大关键问题,老师们将孩子们可能活动的区域进行了梳理,并找出各个区域的风险点。“为了将危险降到最低,我们制定出‘A、B、C三角扇形站位法’,每个班级的两名配班教师和一名保育员原则上分别负责一个区域的站位。”徐茜表示,但这个站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孩子们开始自主游戏,需要教师对游戏活动进行观察和记录时,A、B两个站位的老师则需要进行角色转换,“如果A站位的老师在录视频,那么B站位的老师就要由扇形视角转变为广角;其次反之。这样能有效避免两个老师只忙于记录视频,而忽视了孩子。”也正是在老师们的通力合作下,幼儿园的游戏案例《玩转管道引水记》先后荣获济南市一等奖、山东省三等奖,案例《从兴趣中走来的“房子”》获济南市二等奖,同时,这两篇游戏案例还被推荐参加山东省学前教育优质课活动评选;游戏活动《“不会倒”的墙》荣获济南市“一师一优课”评比二等奖。

  为了给足孩子们自主游戏的时间,老师们又将改革的目光投向了早操10分钟。“原来每天上午的9:00-9:30是早操时间,大中小三个年级轮流开展,每个年级10分钟。后来经过讨论,我们决定在尊重幼儿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将不同年级的早操音乐进行统一,也就是不同年级的孩子们在同一首音乐下做不同动作。”天桥区幼教中心实验幼儿园教科研主任董梅说,将早操时间“化零为整”的改革,为孩子们节省出20分钟的自主游戏时间。

  大小教研交叉并进 幼儿和教师共同成长

  天桥幼教中心教育集团的幼儿自主游戏之所以能开展得如火如荼,在集团内举行的“大教研”和“微教研”功不可没。“在大教研中,我们不仅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聚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展开教研。”教师张琳说,在刚开始进行户外自主游戏探索时,老师观察到孩子们玩得比较局限,对材料的探索并不深入,于是老师们反复观看游戏视频,并分析出了“症结”所在:游戏场地不够开阔,材料不够丰富,导致游戏水平比较低。

  也正是因为这次教研,有了接下来的第一次户外调整。在这次调整中,不仅扩大了游戏场地,还增加了水渠、滑索、竹梯、滚筒、轮胎等,这让游戏环境更加自然、多元,游戏材料更加丰富多样。将架子变成山洞山坡、将轮胎梯子变成动车、将木箱变成小船、将纸杯变成彩虹桥……调整后,老师们惊喜地发现,一个个缺乏规则意识的“小淘气包”,在游戏中竟然能表现得如此专注;一个个看似危险的场景,竟能被孩子们一次次化解;游戏区杂乱摆放的玩具,孩子们竟也能收拾得井井有条……慢慢地,老师们开始读懂孩子,幼儿园的游戏课程也被调整地更适宜孩子发展。与此同时,老师们还经常利用日常的碎片化时间开展微教研,大家畅所欲言,将随时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来,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

  交叉并进的“大教研”“微教研”和多层次、多形式的案例剖析及分享,让老师们得到了更加专业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学会了“站稳十分钟、凡事等三秒”“最大程度的放手、最低程度的介入”,学会了用分类标识法归类留存孩子们的视频,学会了尊重鲜活的生命和灵动的个体;教师的履职行为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承担”,由“任务驱动型教师”转变为“学习反思型教师”;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也实现了从“活动节奏控制者”到“儿童学习促进者”的蜕变。围绕幼儿的五大领域发展情况,老师们还创编出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观察解读幼儿游戏秘诀》,对于初步尝试解读幼儿游戏的老师和年轻教师们来说,这本《秘诀》就像是一根拐杖,可以借助它快速“入门”。

  得益于自主游戏的有效开展,孩子们也在真游戏中变得越来越活泼开朗,协调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李昀泽小朋友的妈妈李女士说,幼儿园开展的自主游戏,让她发现了孩子成长的更多可能,“我们一直不赞同孩子看奥特曼,但让我们没想到的是,他竟然能和小伙伴一起搭建出奥特曼的武器,把看到的东西和幼儿园的游戏材料结合起来,这种实践操作能有效提升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高沐阳小朋友的家长黄艳青表示,在幼儿园组织的一次“亲子游戏日”中,要不是亲眼看到女儿从滑索的一头快速滑向另一头,她可能不会相信眼前这个没有丝毫胆怯、独自乘坐滑索的孩子竟是自己的女儿,“孩子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勇敢,要不是幼儿园的这些游戏活动,我们很难看到孩子身上的这些特质。”

  “游戏即学习,游戏即课程。”徐茜表示,随着这一教育理念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地不断融入,老师和幼儿也在实现着共同成长。接下来,天桥幼教中心教育集团将继续扎实教研,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真正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幼儿,让游戏促进幼儿自然成长,让幼儿健康、自信、快乐地度过童年的美好时光。

上一篇:健康教育走进青海省藏语系佛学院
下一篇:北京东城区新增1例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公布 为小学二年级学生

最近更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