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滴入抗原检测试剂盒为什么会出现“两条杠”?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2-12-17
手机版

  自三月底开始,上海市针对隔离观察人员和社区居民开展了新冠病毒抗原(以下简称抗原)自测。

  

  然而,有一些对抗原检测试剂盒的“怀疑”,总能在小区微信群和视频平台里登上关注“热榜”。那么,这些“怀疑”都有哪些?又能说明什么呢?

  被滴入饮料的检测卡能说明什么?

  什么都说明不了。

  近期,小豆看到视频平台里出现了一些视频。视频拍摄者把橘子汁、可乐、乌龙茶之类的饮料直接滴进加样孔里。过了一会,伴随着视频拍摄者的惊呼,除了质控区(C),测试区(T)竟然也出现了一条浅浅的条带。

  其中一些视频里,拍摄者就得出了因为滴入饮料也出现了“两道杠”,那么抗原自测试剂盒“不靠谱”的结论。

  视频平台里部分视频截图

  图源:作者截图

  小豆很惊讶,仅仅凭借这些就可以作为判断抗原自测试剂盒靠不靠谱的理由了吗?小豆通过查阅说明书和其他资料发现:不能。

  抗原自测结果受到酸碱度的影响,在合适的酸碱度下才会有正确的结果。提取管里裂解液里含有缓冲溶液(Tris、Tris-HCL等),可以保持检测卡里酸碱度不会发生异常变化。在酸性环境下,结合垫处的金标抗体会发生结构改变,即使在没有和病毒抗原结合的情况下,也可以和检测线部位的抗体发生非特异性结合,即T区形成了“结构改变的胶体金抗体-T线抗体”的聚集,所以出现了红线。

  

  乳胶法说明书里裂解液成分照片

  图源:作者拍摄

  

  胶体金法说明书里裂解液成分照片

  图源:作者拍摄

  正常的测试过程中,从口腔或者鼻腔采集样品后,需要先加入到提取管里的裂解液里,再随着裂解液滴入检测卡里。这里要划重点:在酸碱度正常时,检测卡里得到检测结果,才具有真正的检测价值。橘子汁、可乐之类的饮料成分复杂,会直接影响检测体系的酸碱度。如果将这些饮料直接滴加到试纸,检测卡里测试区(T)出现了异常“条带”,那么只是异常酸碱度下检测卡得到了错误的结果,没有参考价值。

  饮料测试,不仅会浪费宝贵的抗原检测试剂盒,还会干扰大家对抗原自测的认识。

  C条带可以被误会的有多深?

  要多深有多少深。

  最近,小豆的小区微信群里流传着一段聊天记录,里面包含了一段手机拍摄的视频。

  

  微信群里流传的关于抗原检测无效的谣言截图

  图源:作者截图

  视频拍摄者没有用鼻拭子采集自己的样本,而是直接将干净的鼻拭子插入到提取管中。随后,将提取管里的“干净”裂解液滴加在检测卡的加样孔中。不一会儿,检测卡里的质控区(C)出现了条带。最后,视频拍摄者得出“结论”,鼻拭子没有接触鼻腔也出现了C条带,那么,这款抗原检测试剂盒是“不靠谱”的。

  这段视频在小区微信群里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讨论,纷纷表示对抗原检测的质疑。

  

  小区微信群里对抗原检测质疑的截图

  图源:作者截图

  小豆觉得很困惑,难道仅凭借没有采集的拭子却出现C条带,就说明抗原检测无效了吗?小豆又仔细阅读了小区里发过的两种抗原试剂盒的说明书。

  

  乳胶法说明书里C条带作用部分照片

  图源:作者拍摄

  

  胶体金法说明书里C条带作用部分照片

  图源:作者拍摄

  读完以后,小豆发现,视频拍摄者误解了检测卡里C条带的作用。首先,两款试剂盒的说明书都没有说明C条带是用来判断是否将拭子在鼻腔或口腔里采集过的证明。其次,说明书中强调质控区(C)是用来判断抗原抗体复合物在层析作用下的移动过程是否正常和试剂质量,并不是用来判断是否接触过人鼻腔或口腔。

  小豆还是很好奇:为什么一些饮料会让检测卡出现“两条杠”?为什么没有采集的拭子也会让质控区(C)出现条带呢?

  怎么才能避免误解抗原自测?

  深入认识。

  小豆进一步查阅资料了解到: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分为三款,分别是胶体金法、乳胶法、荧光免疫层分析法。其中,乳胶法和胶体金法都是社区居民自测常用的两种抗原自测试剂盒。两种方法都是通过能够与新冠病毒抗原(病毒外面穿的“衣服”)结合和显色的新冠病毒抗体(病毒的“探测器”)进行检测的。

  新冠检测卡里有一个试纸条,从左到右依次为样品垫、结合垫(胶体金或乳胶垫)、硝酸纤维素膜(测试线T和质控线C)及吸水滤纸。

  

  乳胶法和胶体金法结构示意图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将抗体名称简称为抗体A、B和C。

  经过结合垫时,如果样品里有新冠病毒:

  1.新冠病毒的“衣服”(抗原)会与结合垫里的“探测器A”(抗体A)结合成复合物。

  2.复合物在层析作用下,沿着硝酸纤维素膜移动。

  3.经过测试线(T),复合物与膜上“探测器B”(抗体B)结合,聚集沉积,形成红色或者紫色的条带,证明:样品里有病毒“衣服”(抗原)。

  4.随后经过质控线(C),“探测器A”(抗体A)与膜上的“探测器C”(抗体C)结合,聚集沉积,形成红色或者紫色的条带,证明:结合垫里有“探测器A”(抗体A),并且层析作用正常。

  经过结合垫时,如果样品里没有新冠病毒:

  1.只有探测器(抗体A)通过层析作用,沿着硝酸纤维素膜移动。

  2.经过测试线(T),探测器(抗体A)不能与膜上“探测器B”(抗体B)结合,没有条带产生,证明:样品里没有病毒“衣服”(抗原)。

  3.随后经过质控线(C),“探测器A”(抗体A)与膜上的“探测器C”(抗体C)结合,聚集沉积,形成红色或者紫色的条带,证明:结合垫里有“探测器A”(抗体A),并且层析作用正常。

  缓冲溶液必不可少。裂解液里缓冲溶液就像是探测器的“照明灯”,可以辅助“探测器B”(抗体B)识别真正的新冠病毒的“衣服”(抗原)。层析过程中一些和新冠病毒没有关系的“杂物”(无关蛋白质)会干扰“探测器B”(抗体B)的识别功能。如果没有“照明灯”(缓冲溶液),层析过程中,体系的酸碱度发生了变化,“探测器B”(抗体B)就分辨不清真正的新冠病毒的“衣服”(抗原)。“杂物”(无关蛋白质),就有可能变得更容易被“探测器B”(抗体B)结合,并且在T区留下一道线。从而得到了错误的检测结果。

  通过综合资料信息,小豆确认:

  1.异常酸碱度下检测卡得到的“阳性”条带是错误结果,没有参考价值。

  2.质控线(C)是用来判断试剂质量(抗体A)和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

  如何正确进行抗原自测?

  为了早日解封,小豆提醒大家,珍惜抗原检测试剂盒,并且按照抗原自测步骤认真操作得到真正靠谱的检测结果。小豆带大家一起来复习一下《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里的抗原自测流程。

  

  抗原自测流程图

  图源:gov.cn

  最后小豆提醒大家两件事:

  第一,抗原自测如果出现了两条杠,切记不要拿着出门找人去解读!待在家里,并立即上报!

  第二,抗原检测结果阴性的,使用后的所有鼻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装入密封袋中后作为一般垃圾处理;检测结果阳性的,请在人员转运时一并交由医疗机构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博士研究生 何世伟

  编辑:He huizi

  鸣谢: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朱林筠 为本文提供科学指导

  — END —

  你的文章也可以登上科技馆官微和官网啦

  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上一篇:注意!今天下午起,停课
下一篇:冲煞生肖查询 2023 年 8 月 11 日属什么冲什么生肖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