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幼儿园:牧民园长和他的38个孩子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0-12-24
手机版

从青海省日月山往西20公里,在海拔3300米的高原上,穿过牦牛和绵羊群,能看到几间平房,这个地图没有标注的地方叫黑科村幼儿园,占地面积达到6778平方米,有38个孩子在这里,只有2个老师,无限极在这所高原上的幼儿园建起了一搭起一个爱心图书室。

捐出牧羊地建学校

2020年是索南尖措当园长的第四年。园长盘腿坐在草坪上,看着孩子们课间活动出来玩跳格子。绝大多数时间他都是这样,远远的坐着,看着孩子们打闹奔跑,并不参与上课和管理。索南尖措除了当园长,还有一个身份——牧民,他有40多头牛,而像绝大多数当地牧民一样,索南尖措园长并没有任何受教育背景,普通话也说的磕磕绊绊。

索南尖措园长(右)虽然没有读过书,但他明白,这个年龄的孩子非常需要学前教育。

黑科村共280户人家,均以放牧为生,其中贫困户达到41户,占到14.6%。靠天吃饭,意味着没有稳定收入,在2020年的今天,温饱依然是他们要攻克的第一道难关。长久以来,黑科村也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十多年前,索南尖措的父亲免费出借自己放牧的土地,这才建起村里第一所学校,在2012年,改办为如今的黑科村幼儿园。

6778平方米,2个老师

黑科村幼儿园占地面积达到6778平方米,园舍面积995平方米,承包了一大片草原。幼儿园共有38个孩子,但除园长和炊事阿姨外,整个幼儿园能上课的只有两个老师。

这里物质物资匮乏,园长和老师们锯了木头做桌椅,孩子们在家做了沙包带来学校,这就是最简单的上课所需的器具。

幼儿园里没有自来水,园长和老师需要每天去接山上引流下来的山泉,煮沸装起来给孩子们喝。同一水源还需要接到村里,水源量不稳定,有时候村里的水用得多了,流向幼儿园的水就会因水压不足而难以流出,园长便会想办法从附近的居民家运水来幼儿园。

学校平时甚至漏水停电也都是园长来,但索南尖措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园长。他不好意思的笑起来,门牙缺失了一块:“我没读过书,普通话也不太会说,如果有高学历的人来当园长就好了。”而现实是,园长这个职位并没有任何补贴和薪资,很难吸引到其他人来无偿付出。园长自己家中的孩子也都在上学,他经济上很吃力,也时常分配不过来精力。

挨家挨户敲门,劝牧民送孩子来读书

在海拔3300米的高原上,天气好坏和距离成为影响到孩子上学的不可抗因素。牧民们习惯夏天在山上住帐篷,冬天才下山住房,如果遇到下雨下雪的环境,出行就更艰难了。有很多牧民会选择不让孩子上幼儿园,或者只在6岁需要读大班的时候再把孩子送进学校。黑科村幼儿园的周毛措老师表示,“如果是小班读上来的孩子,能很顺畅的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读大班的有时候你在讲什么他都听不懂。”

虽然园长没有读过书,但是他非常明白,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学前教育。索南尖措知道,孩子如果连普通话都不会说,以后就会像自己这辈人一样,在社会上遇到巨大交流障碍。遇到不愿意送孩子来上学的家庭,园长和老师就去一家一户的敲门,一个一个的做心理疏导,劝牧民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接受基础教育。不同于寻常村子,黑科村的村民们住的分散,家与家之间至少差2到3公里,光是上门,就要费去他们好多时间。“不辛苦的。”周毛措老师摇摇头,却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有时候放学了,牧民放牧没时间来接孩子,也只能由校长将孩子们送回去。最远的家庭在12公里以外,“要过了那座山。”园长抬起手臂,越过幼儿园,指向背后绵延不绝的山群。

 从“听不懂”到“想当警察”

 “以前教学器具很少,玩具几乎没有,每天有一半的时间都是课外活动。”周毛措老师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后就来到这里任教,已经是第4个年头,她很清楚这些孩子的不同,“很少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很封闭,很害羞,甚至有点自卑。”

2018年6月,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携手思利及人公益基金会走进黑科村幼儿园,带来了崭新的图书、书架、书桌、玩具和文体用品,手把手搭起一座爱心图书室,为这些牧民孩子与外界沟通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无限极志愿者赵香兰和王辉杰参与了“爱心图书室”的建设,今年再次来到学校,她们感受到了很大的变化:“上次来的时候看到书架上都是零零散散几本书,讲话也听不太懂。孩子们条件不好,还有的孩子鞋都穿破了,脚趾露在外面。这几年幼儿园环境的改善,在孩子们身上有直接体现,现在的孩子变得好活泼呀,我们一来都抓着我们不放。”

6岁的切羊多杰是幼儿园大班的班长,他穿着藏族传统服饰,每次排队都在第一个,站的直挺挺。后面的同学打闹时,他就会皱着眉头管理秩序,讲话不拖尾音,干脆利落,他非常明白班长需要尽的责任。在其他时间,多杰和所有孩子都一样,喜欢玩喜欢笑,腮上两团高原红让他像个脆生生的苹果。

他从小班就开始在黑科村幼儿园读,三年过去了,他成为幼儿园里为数不多能用普通话流利交流的孩子。2018年“爱心图书室”建成后,他每天都会花很多的时间在看书上,看里面的画,听老师讲故事,再慢慢学上面的汉字。聊到未来想做什么的时候,多杰回答的很干脆:“警察!可威风嘞!”又聊到他的父母想让他未来做什么的时候,多杰害羞了,用藏语和老师嘀咕了两句,老师也笑了:“他爸爸让他要早点相亲去结婚。”

新的征途

爱心图书室不仅是幼儿园里的第一家,同时也是村里的第一个文化设施。扶贫扶志又扶智,图书室对黑科村的教育启蒙意义不止多了几本书那么简单。

2016年以来,青海省持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和高中攻坚计划,资金投入、项目建设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贫困地区基本办学条件显著改善,累计投入贫困地区教育建设项目资金143.8亿元。随着政府教育扶贫资助政策的施行,孩子们无需再交付学前三年的保育教育费和学前一年的生活费,同时拥有了相对完善的教育设施,加之爱心企业帮扶行动的展开,这些无疑为黑科村幼儿园争取到了更多发展的机会。

地处高原,每年9月的黑科村幼儿园就会迎来第一场雪。曾经在零下20度的天气只能烤炉子的孩子们,在去年用上了地暖。曾经书架上零星的几本书,也被换成了各种全彩的绘图本。幼儿园在午睡前留有专门的阅读时间,孩子们会去书架拿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有些书上的贴纸因为反复使用失去粘性,孩子们可不管,他们一次又一次把贴纸贴到书中合适的地方。就这样,黑科村的孩子们,在这儿第一次学会了拿起书。

幼儿园刚建起来的时候只有20个孩子,如今已经增加至38个。近年从黑科村幼儿园毕业的孩子,也都能顺利读上镇里的中心小学,他们拥有了更好的受教育环境。聊到这几年的变化,园长显得很欣慰:“牧民们虽然大多没文化,但是也不愿意让娃娃们继续像咱们一样不读书,所以近几年也没有之前那么抗拒送孩子上学了。”

2020年9月,和全国其他学校一样,黑科村也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始,园长摆摆手,“我们打算过两天继续上门号召。”黑科村的孩子们和老师们也将继续踏上属于他们的路。


转载自: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高原上的幼儿园:牧民园长和他的38个孩子》


上一篇:“今天的基础教育,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于漪
下一篇:全国三八红旗手方晓敏:致力打造榕城教育品牌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