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小六年级小学生利用大数据分析苏轼、还写了论文。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2-12-29
手机版

  1 教育应该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

  邓小平对教育的经典论断“教育应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至今振聋发聩。在网络大数据时代的今天,教育更是要吐故纳新,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清华附小学生们通过电脑科技对苏轼诗词中高频词汇等进行数据分析,形成了《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等近乎大学的研究报告。正式《劝学》所说的“君子生非异,善假异物也”,这不正是借助科技在教育领域的硕果吗?借助科技,巴掌大的Kindle【译:电子阅读器(以及软件平台)。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使用Amazon Kindle购买、下载电影先生和阅读电子书、报纸、杂志、博客及其他电子媒体】却能囊括古今中外浩瀚书;MOOC【译: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这三个大平台的课程全部针对高等教育,并且像真正的大学一样,有一套自己的学习和管理系统。再者,它们的课程都是免费的。】成就天下不散的文化宴席;各类学习app让学习素材唾手可得……现代科技赋予教育诸多可能,在教育改革成为时代语境的当下,教育工作者理应向社会传递了这样的理念:拥抱现代文明、接纳现代科技,哪怕是小学生的教育,也是可以文采飞扬,星汉灿烂的。

  2 教育方式、需百花齐放。

  毛泽东明确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社会主义科技文化的方针。传统的“三中心”理论流毒已久,而这种实践活动式的教学活动正是现代教育理念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彰显。如老师把苏轼的研究布置下去,孩子们自主学习苏轼的作品,寻求研究工具,小组分工合作等。清华附小的这种学习方式与常规语文的教学方式相差甚远,因此而饱受争议。但这正与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以及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教育及生活”的理念不谋而合。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孩子的差异性普遍存在,因此,因材施教是高校教育的必然。清华附小的孩子有采取这种教育方式的知识能力和教育资源的储备,万事具备几欠东风,采用适合他们方式自己的方式何须承受旁人无端的指责谩骂?在多元化的社会,教育方式也应多元化,走自己的路,给别人指引路,实乃教育大家之懿范。

  3 教育起跑线上的焦虑感何时休

  古语有云:“习与智长,华与心成。”意思是指一个人的智慧与心志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影响与引导。中国家庭自古至今都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特别是十几年前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是反映出中国家长有强烈“起跑线焦虑感”。如今,清华附小六年级小学生利用大数据分析苏轼的新闻一经报导,研究报告及论文却让许多网友大为赞叹,但更多的是让焦虑感强烈的中国家长才知道真正的起跑线原来这么高,从这种意义上说,这些家长帮助下十分“炫”的苏轼研究报告以及论文,秀的是“家学渊源”,比一般炫富更让人忧虑,在此忧虑力之下,有这些质疑就很自然了。当下的升学现实告诉我们家长,有可能究报告成为选拔的项目,那家学基础薄弱的家庭怎么办?清华附小的喜迅本应该可喜可贺,但又可忧可疑,真是“进亦忧,退亦忧”,何时才能摆脱这种焦虑感呢?

  4 教育需要以生为本。

  我们常讲“以人为本”,就教育来说,教育应该“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但我们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往往以教育者为主体自居,站在成年人的教育心理看待孩子,要求孩子。一如即往的只关注他们的成绩倒退的排名,而因此谩骂因其孩子贪玩因素导致,因此克制孩子在某些放松时间的制止。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但更注重的要因材施教!清华附小的六年级小学生因为一份苏轼研究报告和论文火遍网络,赞扬与质疑与齐飞,褒贬不一,我们既欣赏于清华附小的“放得开”,赞叹学生家长的“费心思”,难道不应该反思就是小学生阅读、理解和亲近苏轼的方式吗?而国内不少中学举行手机销毁大会,从学生处没收来的手机被扔进水桶,被锤子砸烂了新闻屡见不鲜,呈现的不是教育“返现代化”的趋势吗?难道要将学生的心智封闭起来,镇压进“语数外理化生”等书本题海的枯燥空间吗?教育应该是一种慢姿态,无须拔苗助长,更无需逆时代封闭倒退。更多在于因材施教!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一起来画最美家乡河
下一篇:德国画家达格玛·沃格特绘画作品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