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社改革转型结硕果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1-02
手机版

  近阅《2015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译林出版社的业绩令人眼前一亮。当年赢利4800余万元,比1989年建社第一年赢利4.89万元,增长1000倍。建社26年,年均赢利增长40倍。最新获悉,2016年到8月为止,全社赢利已过9800万元。可以断定,2016年的经济指标,肯定又会再创历史新高。

  

  

  

  译林社何以会异军突起,超越多家老牌文艺大社?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显然很有意义。凭我肤浅的观察,译林社的迅速腾飞,无疑受益于近些年出版业转型改革的红利。

  首先是译林社以“坚定、坚守、坚持”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来做好每一本书。译林版外国文学等图书,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重印率也很高。但译林出版人不啃老本,积极扩大出书门类,始终在拓展出版结构上,下大力气不断出新,做到学术通俗一起抓,旧田新田勤耕耘。

  译林社一方面保持外国文学类图书传统优势,不断充实大众图书板块,利用新媒体深度开发英语教育产品集群。译林版英语教材,已从小学做到高中,使用面不仅覆盖江苏全省,还扩大走向省外。同时加大投入,研发并上线同英语学习紧密关联的数字化学习产品,电影盒子确保赢利能力和品牌知名度的领先地位。

  另一方面着力开发人文社科、政要名人传记、连环漫画、儿童文学、青少年科普、华语原创、数字出版等集群,突出重点产品线,打造出多个新品牌系列,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人文与社会译丛”,起初毫无影响,也不赢利,历经几年精心耕耘,现已出书上百种,引进了一大批外国新潮的学术专著,在理论研究界有很好的口碑,成为译林版又一种双效品牌书。“传记译林”,因为买版权有优势,所以译林版人物传记,既有外国政要,也有球星明星、商界大咖等热门人物,具有“独家报道”的优势。近些年译林社又涉足文学创作,以作家吴念真、格非为代表的原创文学产品线,也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回报。

  为了保持译林版图书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译林社每年都要设法推出几本畅销书。如《查令十字街84号》,今年4月推出,截至9月,就销出70余万册。最近又推出经过重新修订和装帧的、两千套限量精装典藏版《莎士比亚全集》,上市不到一个月就脱销。这一批畅销书,既增加了销售收入,又在市场上积聚了人气,带动了译林版其他图书的销售。

  其次是加大体制机制的改革力度。译林社立足出版主业的同时,利用资本力量,注重内容产业链和出版生态链的延伸与拓展。在延伸IP影视领域方面,如投资出品的电影《左耳》,票房近5亿元,当年就取得江苏出产电影最高票房的好成绩。利用掌握的教育资源和运作经验,成功打造“凤凰机器人”素质教育培训项目,在业内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江苏译林教育管理咨询公司,已被省内多家主管部门,共同评定为“江苏省重点文化科技企业”。

  此外,加强数字化与新媒体的投入,在大力推动数字出版的同时,促进线上网店与线下地面店的互动协作,着力构建译林官网、微博、微信、豆瓣、译林贴吧、译林淘宝旗舰店等新媒体平台,并加强相互间的联动。2016年7月底,译林社微信公众号已累计编辑推送942期图文专题,逐步树立优质专业阅读号的品牌形象,形成了诸如“每月书单”“责编来啦”等品牌栏目以及高转发率的内容。目前译林官方微博粉丝数突破100万,译林微信公众号2016年成功入选首届“大众喜爱的50个阅读微信公众号”。

  最后是落实组织裂变,优化运营机制。全社改变以往单一的图书编辑室的运作模式,根据把好出版导向,提高出版质量,灵活适应市场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在社内成立两个分社(基础教育分社、期刊分社)、5个中心(文学出版中心、人文社科出版中心、新知出版中心、文博出版中心、上海出版中心)。实践表明,这样调整,确实提高了图书各细分板块的专业化和精细化。

  在企业管理方面,译林社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和管理制度的建设。大胆起用了一批中层年轻骨干,并放权给部门,激发一线员工的创新活力,还实行“一对一编辑导师制”,组织老编辑与青年编辑配对互动培训。同时进行薪酬分配的改革,改进奖励激励机制;制订按月、季、年度实绩的动态考。他们还在社内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严格执行书稿编校审读、图书质量管理、精品出版项目绩效考核等规章条例;构建部门内部印前审读,与出版社印前审读,两者相结合的质量保障网络。此外,注重运用新媒体开展多渠道营销,完善少印、勤添、快回款、减库存的营销流程,实现读者号召力向实际购买力的有效转变,努力提升销售转化率。所有这些,都成为译林社腾飞的助推因素,显示在出版改革转型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作者李景端 系译林出版社首任社长兼总编辑)

上一篇:高达资讯:万代模型拼装部大发力!钱包:不要啊!!
下一篇:王思聪做了个答题 App,成功「吃鸡」者奖金十万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