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出生的孩子为啥比下半年的吃亏?北京最牛小学校长说出真相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而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开端,承担着莫大的作用。
但是,诸多人对小学教育存在着一定的误解,比如,认为小学教育很简单,无非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孩子越早上学越好;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补习班与兴趣班一拥而上等等。
小学该怎么上?全国十大明星校长之一、北京史家小学终身名誉校长——卓立,为你讲述小学教育的真谛。
抢跑入学好不好?
我们国家标准的小学入学年龄是6周岁,具体地说,就是前一年9月1号以后到入学当年8月31号之间满6周岁的孩子,其中9月1号和8月31号都包含在其中。
为什么是6岁,不是5岁,也不是7岁?
因为总体特征显示,
6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学习能力,并且开始有了系统学习新知的需求。
听说有一些年轻妈妈在生孩子的时候,会想办法,甚至动用医学手段把孩子的生日提前到9月1号以前,就为了孩子将来进小学的时候可以提前一年。
我在这里要强调,
必须年满6岁,不要抢跑。
要知道:
新生儿的差异是按天算的;
婴儿期孩子的差异是按月算的;
幼儿期孩子的差异是按季度算的。
即使到了儿童期,半年的年龄差也会在孩子们的各种行为中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
就普遍性来说:
秋冬季出生的孩子一遍就能够听懂的内容,在春夏季出生的孩子那里可能需要多两遍;
秋冬季的孩子能够轻松达标的一项体育成绩,春夏季的孩子可能就要多加练习几次。
可以说,
春夏季出生的孩子,在实际的低年级学习中是比较吃亏的。
而且,利用各种办法提前入学抢跑了的孩子,在班上往往成了“小字辈儿”,总爱跟着比他们大一点的孩子玩耍,久而久之养成从众心理,缺乏领导或管理的能力,这样的缺失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但造成的影响是无法补救的。
如果你的孩子出生在秋天,我觉得这是命运给孩子的一件礼物,他的行为能力、心智都是在同级的孩子中得到了最充分的生长发展的那一个,他就有可能轻松自如地进入小学阶段。
做父母的,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地收回这份礼物呢?
当然,千千万万个孩子中,总会有一些特殊的孩子,或者超常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的入学问题,家长和相关部门要经过科学的分析、研究和考量后才能决定,他们可以错后或者提前入学。
那是不是说,在9月1号前庆祝了6岁生日的孩子,就能够很好地融入到规律的学习生活,轻松应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呢?
当然不是,
孩子的行为年龄可能比他的生理年龄更有说服力。
我在自己的经验基础上,参考国外一些机构的行为能力清单,列举出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家长们预判孩子对于一年级生活的适应能力:
能和你一起或者独自安静地看完一本绘本书;
能区分生活中不同的物体,属于球体、长方体、立方体等;
能认识自己的名字,能够写或者画出来;
知道正确的握笔姿势;
能数数到20以上,能理解加减法的意思;
知道自己的生日;
在离家两个路口之外,能找到回家的路;
会从头顶扔球;
能骑尺寸适合的单车;
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
能独立完成上厕所的全部过程;
需要的时候,清晰表达自己的愿望;
需要的时候,愿意和能够求助。
理想化的状态当然是希望孩子能够满足以上13个项目,但总免不了有少数几项无法达到,这完全没有关系,没有人能百分之百准备好。
只是,父母需要判断一下,是从未尝试和练习?还是能力不能达到?要投入更多一些的关注和引导。
一年级知识太容易?
很多人对小学教育都有误解。一说到小学,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教授的知识太容易了,无非是“1 1=2”,好像谁都可以完成这项工作。
这也造成长期以来,小学教育不太被重视。
但是,作为一名拥有50多年中小学教育经验的老教师,我回首自己的教育生涯,愈发觉得小学教育太重要了,特别是意味着求学生涯开始的一年级,
一年级,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的形式是全日制的课堂教育:
孩子们每天一早就来到学校,
听铃声进入课堂、听老师讲课,
下课和同学做游戏、交流感情,
回家复习预习功课,
在运动会上为班级的荣誉团结奋斗,
在社会课堂上观察了解真实的生活,
……
这一切,都是形式,都是载体。
这些形式和载体的目标是:
让同学们
掌握方法
——学习的方法,和这个世界、和他人、和自己沟通的方法;
发现乐趣
——发现学习的乐趣、参与的乐趣、自我实现的乐趣;
激发发现自己的能力
——学习知识的能力,帮助朋友的能力,为自己、为他人、为人类幸福提供多一种可能的能力。
简而言之,
一年级的基础教育就是“成为人”的教育。
虽然这些目标的实现,无法像成绩一样被考核,比如我们无法给一个孩子的性格好坏打分。
但是,
这些目标的实现所滋养的品德和素养,恰恰是一个孩子成长道路的基石,是孩子成才与否的关键。
有时,家长在这方面的教育是缺位的,尤其是破裂的家庭,会直接影响孩子们“成为人”的养成。
我们调查发现这个比例还不少,身处如此环境的孩子,大约占学生总人数的
10%
以上。
这样的孩子往往走两个极端;
一部分可能很要强,很优秀,
但大部分都有可能成为问题儿童,他们常常是校园暴力和欺凌的施暴者。
比如,我有一个学生在单亲家庭里长大,他的父亲经常暴揍他,而他被揍之后,就会找别的孩子发泄。
我问他,为什么要把别人打成这个样子?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爸爸比我还狠,你看他把我鼻子都打歪了。
像这样案例其实有很多,这就需要学校教育加大弥补力度,很多老师就会花更多精力在这些孩子身上。
分数到底重不重要?
说完孩子们“成为人”的教育,我们还需要说一下分数的意义。
从整个小学教育,或者更长的基础教育期来说,过分追求分数,会影响孩子只看到枝节,而看不到全局,所以分数不重要。但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同学们,我提倡:要考100分!
为什么一年级和别的年级不一样呢?
首先,
一年级的核心任务,是基础知识的搭建,
没有需要融会贯通的内容,获得100分是比较容易的。我们常见不少刚入一年级的班级,一次小测验下来,恨不得大半个班都是100分。
此外,
一年级是孩子对“学习”这件事,建立最初观念的时候。
如果一上来,我们就先定基调:孩子,分数不重要啊,只要你努力了就行——“努力”二字是什么意思呢?孩子们一时半会是没办法理解的。
鼓励孩子争取100分,就是在学习的最初给孩子一个有激励力的心理高位:我很棒,我完全有能力学好功课。人都是有求胜求好的心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会自然而然地希望保持下去。
而且,有趣的是,这个时间的好成绩,也没有那么容易骄傲起来,因为班级里同样100分的同学有好多呢。
每年看到一年级新生放学的时候,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
“妈妈,妈妈,我今天数学、语文都是100分!”
“哎哟,我家孩子怎么这么厉害呀……”
“我们全班都很厉害的,我们有二十几个100分!”
“全都这么厉害呀……”
“对呀,还有更厉害的,我跟你说呀……”
每每听到这样的对话,我都会心里一乐,孩子们呀,我们要的,就是你们的这个劲儿啊。
相反,如果孩子在一年级就被鼓励忽视分数,本来可以很容易就掌握的知识,本来可以马上提醒改正的马虎、书写不认真等小问题,也可能被忽视。这些小问题,会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变成习惯,到时候再想往回扳可就费劲了。
在一年级的时候,鼓励孩子争取最好的成绩,不是唯分数论,而是一种有效、有益的激励手段,是让孩子在学习生涯最开始的时候,养好习惯、尝到甜头。
但需要注意的是,100分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苛求。
养好习惯,学习的过程就轻松;尝到甜头,就乐于到学校,一直甜下去。
但我同样要强调的是:
对于长远的学习生涯来说,分数确实是不重要的,一年级的100分更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在孩子的整个人生旅途中,100分只代表某个时间里,卷面上这些有限的知识里,他没有问题。别的,什么都不能代表,什么也不能说明。
它不能说明孩子的智慧,也不能说明孩子的能力和素质;它不能说明你是一个好人,也不能说明你是坏人。
该不该报兴趣班?
谈完课堂教育,再来说一下课外时间。
我非常不赞成“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说法。人生是长跑,不是短跑。更别提有的家长还想抢跑,给孩子们报很多的兴趣班。
现在报兴趣班,不是因为孩子有兴趣,而是因为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学跳舞或者学弹钢琴,功利一些的更是认为,学这个兴趣班,升学的时候就能得到加分。
当然,现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了,到2020年前,各种特长生将会被陆续取消。
我觉得取消特长生是对的,那是不是说我们就不用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了?当然不是。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让他们拥有各异的兴趣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
那家长们如何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呢?这其实和家庭氛围有很大关系。
家庭氛围是多种多样的;
有运动进取型的;
有书香沉静型的;
有欢乐搞怪型的;
也有宽厚沉稳型的;
……
父母的气质类型相得益彰或者互相磨砺,慢慢搭出了一个家庭氛围的基调,然后孩子带着自己天生的气质加入其中,虽然会带来些许冲击,但更多的是在潜移默化中被熏陶。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带给孩子有引导性的影响:
妈妈要到附近的公园慢跑,孩子要不要一起去?
爸爸最近的工作,需要查证一些的资料,孩子要不要来帮忙?
奶奶今天要做一道又简单又好吃的菜,孩子要不要一起做?
爷爷最近书法练得很投入,孩子来研个墨、展个纸吧
……
在家人做的事情中,只要有可能、有时间就邀请孩子来参与,他的兴趣和特长往往就这样被找到,他的成就感也随之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
我之前有一个学生,从小特别爱说话,口才非常好,家长顺势给他报了语言表演班,我们学校也为他提供上台说相声的机会。现在,他是一名颇有成就的艺术家。
在诸多的兴趣中,家长们大多数都很希望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
那么,如何在家里给孩子创造阅读的氛围呢?
首先,
家里有书,
有适龄且符合孩子兴趣点的书;
其次,有
手不释卷的父母
,
就是孩子爱上阅读的最好理由;
最后,有
阅读的硬件准备
——方便找书取书的书架、一个能舒服坐下的地方、柔和护眼的光线。
当然,也有家长跟我说:我们大人就是不爱看书怎么办。这个确实很难办了,没有包办包好的办法。
不过,家长们可以试试反过来让孩子做你的阅读导师,帮你规划书目,在网络大促销的时候抢购图书,指导你的阅读进度……
也许你最后还是没有爱上阅读,但是孩子在这个参与的过程中没准儿就爱上了。
三点半难题怎么破?
所谓“三点半难题”,是指现在小学放学时间越来越早,很多学校下午三点半就放学,这个时间点对于家长接孩子是一大难题。
这个问题以前是不存在,因为那个时候小学都是五六点放学。一般的正课上到三点半,三点半后再上两节辅导课,也就是学校把学生们统一管起来。
而近几年,辅导课被逐渐禁止,小学的放学时间也就提前到了三点半,孩子去哪儿,成了社会问题。
老师不参与辅导了,很多教育机构就挤进来了,这些教育机构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但随之衍生的新问题更加严峻——
首先,整个课外班行业以盈利为目的,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其次,教育机构鱼龙混杂,存在很多不正规的学校;
最重要的是,孩子们接触到的教育机构老师,很多都没有受过正规培训。这些被利益驱使而聚集在一起的老师,只是为了赚钱,无法真的带给孩子们知识。
那么,三点半问题如何破呢?
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提出了基本思路,那就是实行弹性放学时间:
第一,明确放学之后不属于义务教育,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补贴;
第二,可以与家长协商,建立谈判机制,适当收取一定的费用;
第三,注意不要把这段时间又变成课堂教育的延伸。
我认为,可以尝试这样:还是政府买单,但是把钱给学校,让学校来自主管理。毕竟,学校是最具有条件的为学生提供教学的场所。
三点期望:求知、做人、做事
最后,分享一下我在开学典礼上给孩子们讲过的期望。主要有三点,希望孩子们
:一学求知,二学做人,三学做事。
关于求知。现在的求知和过去不一样,过去就是好好读书,现在则要求把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积极实践。
关于做人:
首先,
要做有志向的人,
志向可大可小,但必须要有,否则会碌碌无为;
其次,
要做自律的人,
要懂得管理自己、要求自己;
最后,
要做友善的人
,这个友善是广义的,不光是礼貌待人,也包括肯定自己。
这三个目标其实浓缩了我们中国的核心素养。
关于做事。做事也有三要义,
要有创造性、会合作、讲诚信有担当。
这是我给孩子们提出的一个努力方向,我也十分相信,我们的学生会一代更比一代强,共同担负起国之重任。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
- 聚焦中心任务 强化精准指导 确保第二批主题教育取得高质量好效果
- 郑州:到2025年,职业院校毕业生留郑率将超六成
- 普陀一小区拆除重建工作加速推进
- 官宣!江苏新增5所四星级高中
- 波士顿大学金融硕士排名靠前吗
- 成人自考考试地点是根据什么安排的?
- 彩色“毛衣”扮靓路边梧桐 南外师生发起“我们的梧桐”城市艺术公益活动
- 武向平院士助力首届四川省“科创筑梦”青少年科学节
- 长城热点|河南安阳滑县安罗高速高速公路建设非法取土
- 王易副校长赴广西参加定向选调生及引进高水平大学博士座谈会并看望校友
- 四川成考中遇到不会作答的题该怎么做呢?
- “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联盟”在江苏科技大学组建
- 长沙市人社局前往长沙市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考察
- 百姓看联播丨提速啦!坐着高铁去滑雪丨燃起来!足球小将
- 闵行专家!落户新疆这里→丨一家亲
- 严查遛狗不拴绳!郑州多个小区发布“文明养犬”提醒
- 对话高途大学生业务负责人刘文勇:AI数字人是集团三大战略之一,未来或是千亿级市场
- 北京市202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提示
- 没有大专毕业证可以自考本科吗?
- 奥运冠军自曝:需终身佩戴呼吸机!协和专家提醒,这病危险,得治!
- 这场培训,给崇明这群人送上一份“安全大餐”
- 5∶0零封法国波尔多大学女足 北师大女足挺进决赛
- 托福总成绩是多少分
- 原“暨南大学全球青年领导力研究院院长”被举报“猥亵”?本人回应称系双方自愿行为
- 前三季度五粮液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