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机构联合发布“珠海可持续教育倡议”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1-06
手机版

  12月10日-11日,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指导,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珠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未来教育高峰论坛在线召开。

  本次论坛以“可持续、创新与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来自学界、政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通过主旨演讲、成果发布、圆桌对话等环节,讨论分享可持续、创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共同探索为可持续而行动的教育新使命。

  在“可持续教育创新联盟”分论坛上,与会的100家机构达成共识,以会议成果形式发布了二十条“珠海可持续教育倡议”。

  1.不同组织和机构应将可持续思想和理念充分融入发展目标和规划中,使其成为基本要素,在运营理念、管理模式、生产过程、员工培训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践行可持续理念,并推动自身成为可持续理念指导下的学习型组织。在评价组织和机构的发展质量时全面引入可持续维度的相关要素。

  2.明确可持续教育的目标与路线图,将可持续教育逐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实现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全面渗透,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终身教育齐头并进的新局面。同时,增强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学校、科研院所、社区、企业、社会组织和媒体等多元主体的合作,构建新型的可持续教育治理结构,以充分发挥多方协同性。

  3.加强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教育领域的多部门和跨领域协作,特别是增强经济部门、教育部门和环境部门等核心部门的合作,以及与非政府组织、学界、企业界、社区、社会组织等所有利益攸关方的合作。

  4.将可持续教育充分融入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学习中,为所有学习者平等地提供有关于可持续和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机会。有针对性地将可持续教育纳入应急教育和公共卫生教育中。

  5.在新发电影先生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引领下,推动中国教育发展进一步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中,并以教育和学习为起点,重塑国民价值观和精神,向全民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和思想,提升全民的可持续素养。

  6.以提升学习者认知技能,加强社会和情感学习以及激励个体采取可持续行动为着力点,以培养具有智慧、洞察力、思辨能力、创造与协作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个体为目标,大力推动可持续教育创新。通过指导学习者从事各种可以促进人类和非人类福祉提升的实践,让学习者在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释放潜能、实现价值。

  7.以可持续教育创新促进教育公平,特别是发挥其在防止返贫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培养学习者的相关能力以满足个人和社会需求,包括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和技能发展促进可持续生计。

  8.以教育创新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以社会价值创造保证教育创新的可持续性。鼓励并保护各类符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和方向的教育创新实践,通过激励创造可持续社会价值,促进教育创新的可持续。

  9.利用可持续教育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鼓励获取科学知识和共享数据,促进研究、循证政策和社会治理,促进以重视公众福祉和尊重地球为核心的可持续和变革性经济,并增强抵御和防备未来全球危机的能力。

  10.赋能青年并调动其在可持续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承认青年是 应对可持续挑战和参与相关决策的关键行动者。通过创造学习机会,以及提供提升素养和参与培训的机会,为青年人提供参与可持续教育的工具,培养青年人的相关能力,使青年人成为促进可持续变革的推动者。

  11.注重可持续教育的地方性和差异性。倡导因地制宜的可持续教育政策,基于地方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实际,结合具体环境和地方实情开展可持续教育、推动教育和学习的创新与变革、推动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12.加强利益攸关方之间的对话、合作与网络构建,促进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13.积极为具有创新性、较大发展潜力、可复制推广、预期产生较大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可持续教育创新实践项目提供支持。

  14.学界应发挥在可持续、可持续教育相关领域研究的开创性作用,推动理论指导实践。更加全面、系统和深入地研究可持续、可持续教育前沿问题,注重理论研究与科学证据、调查研究相结合,为可持续教育创新实践做出指引性贡献。依托所在机构或组建新型研究机构,大力培养可持续和可持续教育相关领域的创新人才。

  15.促进可持续教育成为各级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制定学校可持续教育实施和推进办法,加强校园文化、景观、软硬件配套设施的绿色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有力推动绿色校园建设。认识到教师在促进可持续教育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积极投资于教师及其他教育人员的能力发展,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学习机会和激励机制。

  16.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与社会化学习资源,拓宽可持续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基于可持续理念广泛开展博雅教育和通识教育。注重整合及利用各类环境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优质教学资源,依托现有课程开展融合式教育或专题教育,丰富可持续教育的内容;同步开展教师教育,提升教师可持续素养,尊重教师的专业判断力;注重校外教育和社会化学习,通过营地教育、场馆教育、泛游学、项目式学习等形式,丰富和拓展可持续教育的创新实践。

  17.探索可持续教育的有效教学法。推动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以项目合作为抓手、以跨学科学习为基础的教学法,尊重学习者的知情权、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判断力,引导学习者逐步构建可持续知识体系,培养积极价值观、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实践中提升复杂、多变、不确定性条件下采取可持续行动的能力。

  18.积极发挥新技术、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的潜力,确保技术的获取、开发和使用是负责任的、安全的、公平的和包容的,以思辨能力和可持续原则为基础,评估风险,并通过开放教育资源、开放科学和提供负担得起的电子学习设施来促进可持续教育。

  19.监测可持续教育质量,构建教育质量评价新维度。推进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监测工具研发。加强监测、评估与评价的深度融合,提高社会、学校、教师、学习者对可持续教育的认知,改进具体的教与学行为。结合对可持续教育规律的发现、现象背后本质问题的挖掘,实现对问题的反思以及对问题解决的指导。

  20.加强国际合作。在可持续教育中融合时代及国家特征的同时,引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关注人类社会的根本、长远共同利益等相关内容,满足可持续社会的教育需求。

上一篇:未来将“智” 远方不远—科技实验小学启“智”之星人物志 | “乘风”韩辉碧:
下一篇:教育有料:2021全国高考大幕落下 掌门教育正式登陆纽交所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