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的坚守和情怀 新苗实验学校从“一无所有”到“全国百强”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每日清晨,拉开房门,新苗实验学校的栋栋校舍就会映入眼帘;回想当初,创办新苗“一无所有”,而如今,新苗实验学校茁壮成长,成为“全国百强”;忆往昔,无数艰辛,历历在目,回首三十多年教育教学路,无限感慨:我没有屈服于这一路上的任何困难、挫折与打击,我没有动心于时至今日仍在出现的高薪外聘邀请;眼里的这一方父老乡亲,让我无法割舍;脚下的这片乡土乡情,让我无法远离;心中燃烧和沸腾的一份忠诚与信仰,让我无法遗弃。我能走到今天,新苗能够发展到今日,是党委政府和人民信任而造就的,是父老乡亲成就的;生于斯,长于斯,唯有将生命和热血融入这一方山山水水,才能报答与感恩这一片乡土乡情;责任使然,使命如斯 ……
我的家乡摩尼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海拔1200余米,山高路险,气候寒冷。三十多年前,摩尼镇基础薄弱,交通闭塞,教育落后,镇上的义务教育资源还未能惠及全部的农家子弟。八万多人口的乡镇,却没有一所幼儿园。孩子们不能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导致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异常艰难,父老乡亲们殷切期盼着教育能拯救他们的孩子,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改变孩子们的未来。每当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就会涌起阵阵感伤:什么时候我们这里的孩子才能读上幼儿园呢?于是,“在家乡创办一所幼儿园”的想法在我心中悄然萌生。
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1986年,在家人的支持下,我在租来的3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创办了泸州市叙永县第一家私立幼儿园——新苗幼儿园,让家乡的每一个学龄前儿童都能像一株株幼苗,沐浴阳光雨露,健康快乐成长。我自己动手修缮、布置教室,制作课桌凳和教玩具,做好了招生准备工作。然而,招生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只有8名孩子报名。7月,新苗幼儿园开学了。看着站在院子里参加开学典礼的八名小朋友,我没有丝毫气馁,只暗下决心,一定要以此为良好的开端,办好新苗幼儿园,由于当地老百姓对学前教育的认知十分淡薄,再加上家乡经济的贫穷落后,人们宁愿把孩子留在家里,也不愿送来幼儿园。我想:“必须亲自上门动员!”让家长们知道学前教育对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于是我每天早出晚归,挨家挨户地苦苦劝说。有的理解支持;有的怀疑、嘲笑,讽刺,即使我一次又一次在崎岖、湿滑的田间小道上不慎摔倒,咬咬牙,也就挺过去了。
我既当老师,又当保育员,努力为孩子们营造快乐的成长空间。当孩子们把幼儿园里所学的礼仪、常识、古诗、儿歌、舞蹈等带回家后,家长和邻居们渐渐发现,“上幼儿园的娃,同散养的娃就是不一样!”这句话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全镇家家户户都在议论着、观望着、盘算着。有好奇心特别重的家长,还专程到孩子的家里考察;更有甚者,从开始偷偷地在幼儿园外窥探,到后来明目张胆地端详。这一切,无一不在说明我在父老乡亲们心中播下的种子,正悄悄地生着根、发着芽。于是,新苗幼儿园在第二学期便迎来了四十多名孩子。与此同时,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幼儿园逐渐有了起色,我却面临着一个艰难的人生抉择:我的公公是古蔺县林业局工作人员,正准备退休。按当时的政策,我作为子女可以顶替他的工作岗位。家人都非常希望我能够端上这个“铁饭碗”。可是,我亲手栽种的“新苗”怎么办?那些孩子们怎么办?难道要让他们回到田间地头继续玩泥巴吗?我的思想在激烈斗争的同时,一幕幕难忘的情景在脑海中不断浮现:一个孩子为了给我留下半截玉米而不慎切坏了半根手指;孩子们天真地对我说等自己长得像大树那么高时也要当老师;家长们自发地凑钱为我送上人生第一个教师节的礼物;还有我在党旗下高举右手,庄严宣誓——“对党忠诚,积极工作”……想到这些,心里的纠结在感动和责任中被解开,我毅然决定,什么工作都不要,就是要办好学!在我的操办与呵护下新苗幼儿园日益发展壮大,终于让山里的孩子在家门口就圆了上学梦。
进入新世纪,摩尼及周边地区外出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留守儿童也与日俱增。他们或是被寄养,或是被隔代抚养,更有甚者带着弟弟妹妹无助地生活。有的父母十天半月才有电话过问孩子,有的父母一年半载杳无音讯,甚至三五年也难以回家探望。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和管束,不少留守儿童成了问题儿童。看着这些可怜的孩子,我很心痛,更怕他们走上不归路。心底一个声音告诉我:我要给孩子们一个家!
于是,我开始着手创办小学。当我把这一想法提出的时候,却遭到了双方父母的坚决反对。亲朋好友好言相劝:“李修会,你办幼儿园都够辛苦了,如果再办小学你要脱十层皮。你把别人的孩子教好了,而自己的孩子没有得到照顾,你究竟是为了什么?”由于在创业的过程中疏于对儿子的照顾,他4岁时不幸患上病毒性脑炎,半身瘫痪。全家人心急如焚,我利用假期和丈夫一起带着孩子跑遍了泸州、重庆、成都等各个医院,做了各种检查,吃了不少药,儿子的病情始终不见好转。看着儿子被病痛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情景,真有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深切感受。一边是幼儿园,一边是我的儿子,我该怎么办?于是我强打起精神,在亲人们的配合下,我一边上课,一边医治孩子。终于,在一位老中医的精心调理下,儿子的病慢慢有了好转,给我的心灵带来了一丝丝安慰。
是的,办学的艰辛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由于父母的反对,终止了对我的资金支持。我只得把多年的积蓄都投入进来,再东挪西借拼凑资金,终于筹措了170万元启动校园建设。最困难的时候,负债高达一百多万。为了节省开支,我和丈夫,带着老师们,一边教学,一边投入到学校建设发展中。那时,我常常自嘲自己既是泥工,又是木工,还是油漆工。由于后续资金不足,学校的整体建设花了两年时间都没能完工,教学楼一度险些成为烂尾工程。丈夫睡在楼梯间一块木板上,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由于长期忙于工作生活无规律,营养不良,2005年的一天,我身患重度贫血和子宫肌瘤倒在了讲台上。泸州医学院的医生告诉我,“必须立即手术!但过程中一旦大出血,将会有生命危险。”面对没有把握的手术,医生说:“李修会,你还有什么后事要跟你老公交代?”望着窗外美丽的城市夜景,“明天的我是否依然还在?”我陷入了沉思,“我最舍不得的是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最牵挂的是还没有修好的教学楼。”那一双双殷切盼望的眼睛、一份份情真谊厚的心意,是我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好在手术很成功,并没有发生意外。
我是一名党员,党旗下的宣誓言犹在耳,我一定要坚持下去!为了这些孩子,也为了家长的信任,即使办学再艰辛,也一定要先把教学楼盖起来!把所有的学生都当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养,让孩子们觉得学校就是他们的家!
从医院回到学校,我又积极投身到学校建设中。父老乡亲们得知我生病的情况后,纷纷前来探望,对我无比的心痛和怜爱;一名老中医在了解我的情况后,多次来到学校,为我进行恢复治疗,他对我说:“我挽救了你的生命,就是挽救了更多孩子的前途和命运,所以不收取任何费用……”;一名家长见修建教学楼还缺少木料,就把自家准备修房子的木料无偿赠送给学校;多名家长听说了我和学校面临的巨大困难,在农忙时节放下手里的农活来到学校无偿投工,搬砖、挑水、铲沙子、扛水泥、打现浇,大家干得热火朝天……这一份份真挚的情,激励着我一路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教学楼终于在2007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帮助下,为了建成规范的寄宿制留守儿童之家,让农村孩子也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我又马不停蹄地于2008年贷款200万元扩建了校园场地、学生宿舍、学生食堂,修建了进校公路、塑胶运动场、室内多功能活动中心、阅览室、信息技术室和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等。为了惠及更多的孩子,延续爱的教育,我又于2013年创办了新苗实验中学,建起了物化生实验室、亲情视频室,添置了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新苗实验学校的孩子们不仅有了完善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还能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孩子们能够在新苗健康幸福的成长,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把新苗学校从困境中解救出来!
三十三年来,在党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父老乡亲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新苗实验学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由建校之初的1个教学班发展到33个教学班;由8名幼儿发展到近1700名学生;由1名教师发展到153名教职工;由30平方米的土坯房发展到3万多平方米的精致校园。学生来自于全国13个省、26个市区县,创造了生源由富裕地区向贫困地区倒流的奇迹。三十三年来,8200名孩子在新苗实验学校受到完整教育,2300名孩子考入重点高中,3100名孩子升入大学;890名贫困家庭的孩子得到全校教职员工的关爱以及党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无私资助,480名残疾、智障儿童与普通、正常的孩子一样完成了基础教育,共沐阳光雨露。
其实,刚入学的新苗学子80?上都存在“思想差、习惯差、学习差、卫生差”的四差现象。新苗的在校生90.5?是留守儿童,身心方面是无法同正常孩子相提并论的。每一名留守儿童身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名残疾智障儿童的身心里都有一段痛苦,每一名贫寒儿童的家庭都有一点无法启齿,所以给学校的管理带来成倍的压力,老师们付出成倍的辛苦。于是学校就确立了“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差”的办学理念,通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和精心提炼,构建了整套符合学校教育实际的“新苗模式”,坚持“爱心教育”,营造“家文化”校园氛围,形成了以“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生命呵护生命,生命影响生命,生命成就生命”为亮点的办学特色及办学品牌。学校始终坚守“不抛弃,不放弃,不嫌弃”的教育理念,号召新苗全体教职员工用爱心去感化他们,用智慧去启迪他们,用道理去引导他们,用知识去充实他们。通过大家的努力,所有孩子都得到了各方面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发展。
为了让更多的贫困孩子享受优质教育,学校一直坚持低收费原则,并为数百名家庭困难的孩子减免学杂费、生活费共计140多万元,为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孩子发放助学金、生活用品、学习用具、课外读物等共计50多万元。主动接纳被父母抛弃或父母服刑的失亲孤儿及残障儿童等,为11名特殊家庭背景的孩子免费提供生活、医疗、教育等全方面服务。
贵州省毕节市的一名孩子小许被家长带到我面前时,孩子仍然是一幅愤愤不平、桀骜不驯的样子。这孩子因为在学校与老师发生纠纷,性质恶劣,被退学了。像这样的孩子走到哪所学校,都被拒之校门外。我看到这种情景,就在思考:如果我不接收这个孩子,将来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于是,我接纳了小许。
小许刚进学校不久,顶撞老师、殴打同学、影响课堂秩序等情况时有发生,同学们都十分怕他。经班主任、校领导多次教导,情况稍有改观。但对于一个性情暴躁、缺乏管束、思想行为习惯都有较大偏差的孩子来说,短时间内是不易转变的。于是,我时常对他嘘寒问暖,请他到家里吃饭,为他作心理疏导和思想工作,鼓励他积极进步,然后在学校老师们精心呵护和培养下,他渐渐懂事成长,还主动担任班干部、主动担任禁毒志愿者,在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中成为了老师们的得力助手,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国家级重点中学。
教育好一个孩子,挽救一个家庭幸福,保一方社会和谐稳定,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我们坚信:只有不好的教育,没有不好的孩子。
此外,对残障儿童的帮教也是我一直关注的重点。一年级孩子晓明,11个月大的时候因为发高烧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导致左手、左脚残疾和语言残疾。孩子3岁多的时候,妈妈狠心出走,至今杳无音讯,全由父亲拉扯长大。父亲一面要工作挣钱维持生计,一面要照顾残疾的孩子,父子两人的生活过得异常艰辛。万般无奈下,孩子的父亲把他送到了新苗实验学校。我在得知孩子的情况后,毅然决定把孩子留下来,根据孩子的家庭困难情况和孩子的智残情况,学校给予了孩子“特殊”照顾和帮助。我告诉孩子的爸爸,来到新苗,就是回家了!孩子在我和老师们的精心教育下,学会了许多基本生活技能和礼仪。法国的一名作家爱尔维修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我认为,我们学校对智障儿童和问题儿童的成功转化,正是对这句话的生动诠释。
新苗教育从倾力基础教育向关注留守儿童的人性、人品、人文精神的孕育转变。人生道路上,我再次出发。还是在一方父老乡亲的帮助之下,社会爱心人士的谋划之中,新苗基础教育上的特色教育一个接着一个的推出——良好习惯养成、植物养护计划、爱心读书角、亲近大自然活动、禁毒教育小手拉大手 …… 也逐渐自成体系;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新苗特色教育中,找到了温情、感受到了爱,体会到了父母亲的艰辛与努力,他们逐渐珍重生命,关心他人,关爱亲人,关注家国。5000多名新苗学子走南闯北投身国家建设,18名新苗学子走出国门为国争光,360多名新苗学子在成功之后返回故土。新苗实验学校也因为孩子们的成就而赢得了国家、省、市、县、社会的广泛认可,荣获“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全国特色教育实验校”“中国德育校本基地学校”“全国毒品预防教育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示范学校”“四川省优秀卫生学校”“四川省无烟单位”“四川省教育学会理事单位”等荣誉。2018年我校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作文大赛,获得国家教育部颁发的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的优异成绩。学校的办学事迹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政府领导、机关单位、爱心人士等前来参观,特别是2016年11月来自西部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公安系统代表在中国禁毒基金会理事长杨凤瑞先生的带领下来校参观学习。每一位参观者都深受感动,对学校工作予以高度赞扬和一致好评。
在脱贫攻坚已经成为了现实所需、时代主旋律的历史时刻,细想下来,身为共产党员、全国劳模和群众代表,我理应回馈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厚爱,我理应反哺这方父老乡亲的信任和支持。我再次踏上新征程——
近年来,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学校现有的设施设备无法满足更多的留守儿童到我校就读的强烈愿望。为缓解学校压力,满足广大留守儿童和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同时积极响应四川省委提出的“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助力脱贫攻坚,助推家乡发展,更进一步扩大帮扶的覆盖面,更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办学特色和品牌,实现“办好一所学校,带动一方经济建设发展”的目标,学校提出了发展规划——新建新苗中学。我们于2017年征得土地66亩,筹备建设新校区。建设资金尚有较大缺口,学校正竭尽全力,寻求各级党委政府、机关单位、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大力扶持,期待新的留守儿童校园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将乌蒙山区留守儿童教育事业做强做大,世代相传。
为积极响应国家振兴乡村战略的号召,助力脱贫攻坚。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深刻意识到:脱贫致富是党的事业。唯有做好扶贫攻坚才能有教育的美好明天。这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一名人大代表的历史使命,更是一名基层党员应该担当的历史责任。
两年来,学校党支部带领全校150多教职工走入400多名贫寒学生家庭开展帮扶工作,解决了摩尼场镇几万人几十年吃水难的问题。2018年8月15日,农历七月初三,在各级党委政府组织的信任与支持下,我和父老乡亲筹划、组织开展了摩尼的少数民族文化节,参与群众7万多人,群众收益近200万元。带领各村社干部和骨干分子100多人,到各地考察调研农业发展;组织成立社会矛盾纠纷协调小组;成立摩尼镇文艺团,丰富摩尼人民的文化生活。2019年2月7日,农历正月初三,新苗实验学校全力承担摩尼迎春文艺演出活动的策划,让外出务工人员深刻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变化。
时光如驹,岁月如梭,三十三年弹指一挥间。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培养和认可,让我得以能在更高的层面思考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能以更高的要求和认知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命与情怀已经点亮我的人生方向,信仰注定将成为我的生命色彩。我与新苗实验学校将不负党和政府的重托,努力前行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培养新时代接班人”的教育路上,努力前行在“办好一所学校,带动一方发展”的帮扶路上,砥砺奋进,永不停息!
(作者系川南新苗实验学校校长)

上一篇:保利33亿底价竞得大兴庞各庄限价宗地
下一篇:2020中国“研究生最强”35所大学!985高校占33所,两所大学亮了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