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特刊】冬奥盛会——见证冬奥 一起向未来
精神指引 匠心传承
《河北工人报》2022年终特刊
冬奥盛会
见证冬奥 一起向未来
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拉开帷幕。本报特派4名记者分两路奔赴北京和张家口进行采访报道,在那里20多天,特派记者马不停蹄,采访、拍摄、写稿,62篇融媒体作品陆续在本报推出,读者和我们一起见证了“双奥之城”北京和塞外山城张家口浓浓的冬奥氛围,和人们在“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激励下绽放的热情与激情。
“山川阻隔不了距离,科技联通赛场内外”。我们的记者在城市的街头、超市、写字楼、报刊亭等,见证纸媒和数字媒体共同呈现奥运盛典。他们的照片和视频也记录下,张家口乘着“冬奥会”的东风冰雪产业、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城市面貌焕发新的生机。
一起来一起向未来,我们都拥有爱,来把所有门全都敞开。我们记录的冬奥故事、北京故事、中国故事诉说着热血冬奥的世界情和中国味道。
杨磊涛(右)和韩廷钰在张家口媒体中心编辑稿件
郑荣玺(左)和郭成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
难忘的冬奥记忆
回想起今年初,参加“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场外报道的采访经历,依旧让我心潮澎湃,激动不已。1月31日至2月20日,在张家口媒体接待站的采访中,我和同事韩廷钰并肩作战,21天共刊发35篇融媒体稿件。
2月1日,也是大年初一。我们来到张家口经开区流平寺冰雪乐园。这里各种冬奥元素浓郁,滑冰、滑雪等多种冰雪项目齐全,热闹非凡。有当地全家人一起来体验冰雪乐趣的,也有专程从外地赶来的游客,来这里感受冬奥氛围。
零下十几度的气温里,我的手和脚冻得快没了知觉,但看周围的人,他们体验冰雪运动的热情高涨,在雪上纵情玩耍。像这样的“冰雪”场馆,张家口的每个县区都有,并且人潮涌动。
本报记者杨磊涛在冰之梦滑冰场采访
还记得“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播放的视频中,一个两岁多的孩子学滑雪的镜头吗?当时我还心存疑虑,真没想到,在接下来的采访中,还不时偶遇滑雪的幼童,还有耄耋的老人。
此外,采访拍摄劳模火炬手传递,也是令我难忘的一件事。2月3日,北京冬奥会火炬手传递移师张家口。为选取好的报道思路,在得知众多冬奥火炬手中有很多是来自各行业的一线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后,我们策划了既符合本报定位,又具有鲜明特点的报道计划,聚焦劳模火炬手。
遗憾的是,一共五个火炬传递点位,根据现场安排,我只能在一个点位拍摄,很多精彩的传递瞬间就此错过。最后通过连线采访,才得以完成了《先进模范接力传递 冬奥火炬在张垣飞扬》的稿件。报道刊发后不仅在朋友圈刷屏,还获得很多职工朋友和媒体同仁的好评和点赞,体现了本报在冬奥报道中独具特色的新闻视角。
北京冬奥会虽然结束了,但“冬奥会”点燃的冰雪“热”却在大江南北蔓延开来,“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也在我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本报记者杨磊涛
精彩视频回顾
大年初一,家门口热“雪”沸腾
感受“冰之梦”:探索冬奥之城的冬日魅力
先进模范接力传递,冬奥火炬在张垣飞扬!
全媒体上“定格”冬奥精彩瞬间
春节期间,作为本报特派记者,我和同事郑荣玺,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一起报道全球首个“双奥之城”的精彩故事。经过了解,这是参与记者覆盖面最广的一届冬奥会非注册记者新闻中心,1770名中外媒体同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在努力讲好“双奥之城”故事,我也感到“压力山大”。
“既然腿进不了赛场,思想得想办法进赛场。”看着各种媒体上冬奥会的报道,我也犯愁了,“找什么角度讲好冬奥会的故事,又有创意,又能吸引读者?”
2022北京新闻中心新闻发布会现场,本报记者郭成提问
偶然间,我们发现2022北京新闻中心8K超高清大屏直播冬奥会比赛,在场的同仁们也在用手机、电脑观看冬奥会赛事。灵光乍现——之前人们只能收听、收看电视、电台、报纸的赛事盛况,如今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发展,我们可以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手段,还可以用5G手机、8K超高清大屏、全息影像等新科技,及时记录传播盛典的精彩瞬间。
于是,我们决定拍摄一组全媒体上看冬奥的视觉新闻。在翻看每日夺金点预告后,我和郑荣玺就准时到8K超高清大屏前“蹲守”,观看赛事直播,我们希望抓住中国奥运代表队获得首金的历史性画面。
2月5日,我们从8K超高清大屏直播中,抓拍到中国队员武大靖在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A组决赛撞线夺冠的画面。这时,我们对策划也有了新的调整:每一个媒介都争取抓拍夺金等历史性的时刻,让每一个画面都是一个完整的图片故事,这样组成一个专题报道更有意义。
随后,我们辗转北京的街头、超市、写字楼、报刊亭等地,拍摄了人们在手机、电视、双屏电脑、8K超高清大屏、全息影像、报纸、折叠笔记本等不同媒介上观看直播冬奥会的画面。
最终选取了中国奥运代表队获得的3金2银等直播画面镜头,以此展示“全媒体上看冬奥,这是科技进步、人们冰雪运动热情高涨的体现,更是国家繁荣昌盛的体现”这一主题。
——本报记者郭成
精彩视频回顾
全媒体上看冬奥
成为“特派员”的二三事
2022年1月31日,我穿着“三级甲”、背着“三级包”、扛着“98K”,穿梭在街道上……不过,这可不是坐在电脑前玩着游戏《绝地求生》,而是成为本报特派记者前往“2022北京新闻中心”采访报道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赛场外的新闻。这样看来,这“三级甲”“三级包”“98K”像不像一名摄影记者的行头——摄影马甲、摄影包、摄影器材。
在北京当了20天的“特派员”的经历,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大年三十的北京西站,缺少了以往热闹的景象。我在车站等了近一个小时,才打上前往“中心”驻地的出租车。到达驻地已是下午,经联系得知,“今天是大年三十,中心给工作人员放了半天假,都回家过年去了”。孤单的我只好先入住,等待第二天再报到。晚上在酒店点了一份水饺,自己过了跨年夜。欣慰的是,家人、同事、朋友,都纷纷与我视频聊天,打破原本的孤独。次日报到后得知,我是河北采访团第一个报到的记者。
本报记者郑荣玺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采访
2月1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正式对外开放。当时,我的“战友”由于车次等问题还没有与我汇合,面对棘手的采访任务,我只能单枪匹马闯“中心”。
带上了全部“家当”——两个机身、4个镜头、一个手机。一个机身用来照相,一个机身用来录像,手机用来录音记录采访信息……虽然有些手忙脚乱,但并没辜负报社给我的“特派员”身份。文字、图片、视频第一时间传回报社,圆满完成进京首日采访任务。
——本报记者郑荣玺
精彩视频回顾
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办首场新闻发布会
2022北京新闻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我在家乡报道冬奥
感知、感怀、感恩,是这次冬奥之行带给我的体会。
1月31日除夕夜,我和摄影部记者杨磊涛带着家人和同事们的祝福走进了2022张家口媒体接待站,开始这次冬奥特别报道。21天中,我们用35篇融媒体作品感知冬奥,报道背后的每个故事现在仍记忆犹新。
本报记者韩廷钰在鸳鸯湖滑雪场采访
印象深刻的便是对于古城宣化的采访,这座古城在冬奥的东风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旧时的老瓷厂成为了陶瓷博览园,这里将冰雪运动融入了陶瓷文创产品,让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本地瓷器焕发新的生机;在中医药文化展览馆,本地产的鸡头黄精和北柴胡借助冬奥契机走出了张垣大地;宣化冰雪产业园内,“冷资源”正不断拉动“热经济”,以冰雪装备研发、制造、检测、仓储为一体的冰雪装备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在冬奥的助推下,张家口各县区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感怀冬奥,让每座城市因为冰雪有了新的活力。
我们走遍了张家口各个县区,经历了高强度的采访和拍摄,有过行程临时取消而产生的气馁,也有讨论出新策划的喜悦。作为张家口人,我们寻访了涵盖我的家乡和冬奥相关的方方面面。而作为一名驻站记者,感恩冬奥,我能从另一个视角看待张家口,领略到了这座冬奥之城新的内涵。冬奥盛会虽已结束,这座城市正步入“后冬奥”经济时代,乘着冬奥之风,这里的故事仍在冬奥精神的影响下继续书写。
——本报记者韩廷钰
精彩视频回顾
古城迎冬奥 “古瓷”焕新颜
借“冬”风 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快发展
中医药产业借“冬”风 扬国粹
上一篇:2023福建高考航海类报考攻略(附2022年专业录取分)
下一篇:2022年广东高中榜单出炉:广州9所入榜位居第一,深圳7所!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
- 聚焦中心任务 强化精准指导 确保第二批主题教育取得高质量好效果
- 郑州:到2025年,职业院校毕业生留郑率将超六成
- 普陀一小区拆除重建工作加速推进
- 官宣!江苏新增5所四星级高中
- 波士顿大学金融硕士排名靠前吗
- 成人自考考试地点是根据什么安排的?
- 彩色“毛衣”扮靓路边梧桐 南外师生发起“我们的梧桐”城市艺术公益活动
- 武向平院士助力首届四川省“科创筑梦”青少年科学节
- 长城热点|河南安阳滑县安罗高速高速公路建设非法取土
- 王易副校长赴广西参加定向选调生及引进高水平大学博士座谈会并看望校友
- 四川成考中遇到不会作答的题该怎么做呢?
- “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联盟”在江苏科技大学组建
- 长沙市人社局前往长沙市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考察
- 百姓看联播丨提速啦!坐着高铁去滑雪丨燃起来!足球小将
- 闵行专家!落户新疆这里→丨一家亲
- 严查遛狗不拴绳!郑州多个小区发布“文明养犬”提醒
- 对话高途大学生业务负责人刘文勇:AI数字人是集团三大战略之一,未来或是千亿级市场
- 北京市202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提示
- 没有大专毕业证可以自考本科吗?
- 奥运冠军自曝:需终身佩戴呼吸机!协和专家提醒,这病危险,得治!
- 这场培训,给崇明这群人送上一份“安全大餐”
- 5∶0零封法国波尔多大学女足 北师大女足挺进决赛
- 托福总成绩是多少分
- 原“暨南大学全球青年领导力研究院院长”被举报“猥亵”?本人回应称系双方自愿行为
- 前三季度五粮液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