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归纳】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示意图和景观图分析专题训练!地质剖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1-15
手机版

  1、人口增长的总趋势:上升趋势;人口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

  2、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3、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4、人口增长不平衡:

  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慢,自然增长率水平低,人口增长稳定甚至出现负增长。(俄罗斯、德国、日本)

  欠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自然增长率水平高。(中国、巴基斯坦、几日利亚)

  5、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

  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

  ①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②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③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中国: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到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7、人口迁移: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①分类: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②具备条件:Ⅰ改变常住居住地;Ⅱ改变居住地达到一定的时间;Ⅲ跨越一定的行政条件。

  ③影响因素:

  ⑴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

  ⑵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主导因素)

  ⑶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国家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文化教育、婚姻家庭。

  8、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

  ⑴二战前:

  ①原因:殖民主义扩张、资本主义发展、地理大发现、新航线开辟;

  ②特点:

  ⒈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⒉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⑵二战后:

  ①原因: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特点:

  ⒈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

  ⒉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

  9、 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⑴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①原因:

  ⒈计划经济体制;

  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②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③方向:

  ⒈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科幻片建设;

  ⒉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地广人稀的地区。

  ⑵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①原因:改革开放政策;

  ②特点:自发迁移、民工流动;

  ③方向:

  ⒈内地到沿海;

  ⒉山区到平原;

  ⒊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

  10、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⑴迁入地:

  ①有利影响:

  ⒈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⒉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⒊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②不利影响: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的管理难度。

  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⑵迁出地:

  ①有利影响:

  ⒈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⒉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⒊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②不利影响: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12、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13、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生活或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

  14、合理人口容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重要性:

  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等人口问题,并由人口问题进一步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16、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平衡生态,又不断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7、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平原地区)、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18、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水平;

  (2)历史因素;

  (3)种族或宗教因素;

  (4)知名度对于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19、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早期:

  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

  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0、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

  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

  超大城市(1000万以上)、特大城市(500-1000万以上)、大城市(100-500万)、中等城市(50-100万)、小城市(500万以下)城市人口规模

  21、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23、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24、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25、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成熟阶段。

  26、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表现:

  ⑴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⑵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渣对城市的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⑶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活动设施使降水、径流、蒸发,渗漏产生再分配,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运动;

  ⑷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也发生变化,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密集的建筑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2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两个方面:

  合理:

  改善环境: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

  过快: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

  28、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⑴环境质量下降;

  ⑵交通拥堵;

  ⑶居住条件差;

  ⑷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

  29、缓解措施:

  ⑴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⑵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⑶中心区发展高新产业,第三产业。

  30、如何建设“生态城市”:

  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3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

  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农业: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32、农业地域的含义: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具有相同的特征。

  3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⑴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较好;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

  ②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交通发达、便利;面向国际市场;机械化水平高和科技水平高,;政府鼓励支持:距海港近,海运便利,市场广阔。

  ⑵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羊毛);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⑶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⑷发展措施:东水西调;围栏放牧、划区轮牧;改天然草场为半人工草场;播种豆科牧草并施肥;牧草与作物轮作

  ⑸优点:

  ①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②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③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

  34、季风水田农业:

  ⑴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以季风为主,雨热同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饮食偏好,人多地少,粮食市场需求量大;人均耕地面积小,单位产量高。

  ⑵生产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南亚、东南亚等);生产作物:水稻

  ⑶特点:

  ①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

  ②单产高,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④水利工程量大。

  35、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

  ⑴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地租低;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科技先进。

  ⑵生产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国营》);生产作物:小麦、玉米

  ⑶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6、大牧场放牧业:

  ⑴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广人稀,土地资金低(拉普拉塔平原);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广阔(国际);距海港近,交通便利(水陆)。

  ⑵生产分布: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美国、阿根廷《牛》,澳大利亚、南非《牛》)

  ⑶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地广人稀,草场广阔。

  ⑷发展措施:

  ①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保鲜技术、冷冻船);

  ②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草;

  ③开辟水源;

  ④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⑤种植优质牧草和饲料。

  ⑸借鉴:

  ①合理利用草场,使草场不退化;

  ②保护草场,开辟水源,建立配套的人工草场,提高草场载畜量;

  ③发展交通运输事业,研究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市场;

  ④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牲畜,提高畜牧业的产出。

  37、乳畜业:

  ⑴区位因素:

  ①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凉、潮湿,多雨雾、日照少,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③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消费市场广阔。

  ⑵生产分布:

  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的大城市周围);生产作物:牛奶及乳制品

  ⑶特点: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交通便利。

  38、工业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动力。

  ②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政策;科技;运输;市场;资金;能源;机械设备。

  39、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

  不同的工业部门,其生产过程和生产特点不同,生产投入的要素不同,生产构成的成本也就不一样。

  因此,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不同,工业区位选择可以分为不同的导向型。

  40、工业类型导向:

  ⑴原料导向型工业:

  ①工业特点: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原料产地;

  ③典型工业部门: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

  ④优势发展地区: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⑵市场导向型工业:

  ①工业特点: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消费市场;

  ③典型工业部门:(食品厂、棉布场)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④优势发展地区: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⑶动力导向型工业:

  ①工业特点: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水电站);

  ③典型工业部门:(电镀厂)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④优势发展地区: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①工业特点: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③典型工业部门:(所有加工组装厂)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④优势发展地区: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⑸技术导向型工业:

  ①工业特点: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②区位选择原则: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

  ③典型工业部门:(生物工程、电子制造业)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④优势发展地区: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41、几种特殊的工业类型:

  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接近油田);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

  4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决定性因素)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

  世界:

  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煤炭区位→铁矿区位→港口区位;

  中国:

  鞍钢(靠近煤、铁产地)、宝钢(靠近市场)

  43、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区位因素:

  ⑴环境要求: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即以优质环境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⑵污染程度:

  ①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②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③严重污染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⑶污染类型:

  ①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应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已知当地最小风频的地区,工厂宜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②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44、工业联系:

  ⑴工序上的联系(生产上有投入——产出的联系)

  概念:工厂之间在着产品与原料的联系。

  ⑵空间利用上的联系(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概念: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或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⑶信息上的密切联系

  45、工业集聚:

  ⑴概念: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

  ⑵形成: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

  ⑶优点:

  ①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②还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⑷工业集聚的两种情况:

  ①传统的专业化生产集聚区(钢铁工业区、石油化工区)

  原因: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都较大.聚集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

  ②技术专业化生产集聚区(新兴产业集聚区)

  原因:在生产上没有联系,是接近用户、及时反馈信息,利用集聚的规模优势,扩大自身的影响.

  46、工业地域:

  ⑴概念: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⑵分类:

  Ⅰ.【形成】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

  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原因: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基础: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目的:降低生产成本;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基础:有工序联系或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目的:吸引投资者建厂,降低生产成本。

  Ⅱ.【性质】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两类:

  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举例:食品工业):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发育程度较低潜力小,多为原料加工型;

  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举例: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生产规模大、协作企业多、发育程度高潜力大,多为综合型,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

  47、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⑴原因:

  ①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使得新建企业分散迁出;

  ②原材料少,产品小;

  ③寻找最优区位。

  ⑵表现:

  ①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工厂之间的分散。(结果:形成跨国公司;趋向:公司的规模为中小型,且全球化)

  ②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分布在许多地方。

  ⑶结果:引发工业的地域联系

  工业的地域联系

  ⑴条件:

  ①工业分散的现象,引起了工业的地域联系。【必要性】

  ②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可能性】;

  ⑵意义: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重要性】

  48、传统工业区:

  ⑴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俄罗斯欧洲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等。

  ⑵特征:(历史悠久、资源丰富)

  ①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②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⑶历史: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之后许多国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改造。

  ⑷面临的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

  49、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

  ⑴区位: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离铁矿较近(法国的洛林铁矿);

  ③充沛的水源;

  ④便捷的水陆交通;

  ⑤广阔的市场(德国、西欧)。(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

  ⑵衰落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后)

  ①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

  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⑤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⑶整治措施(20世纪60年代):

  ①调整工业结构;

  ②调整工业布局(工业布局向西部拓展);

  ③发展第三产业;

  ④优化环境。

  ⑷借鉴:

  ①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迁入的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企业为主,同时对原有的传统工业部门进行大力改造,促进其经济结构多样化;

  ②挑战工业布局,充分发挥邻近地区的区位优势,使工业布局适当分散;

  ③发展、建设交通运输,完善交通网;

  ④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治理工作,关闭或装移一些污染严重而又无法治理的企业,大规模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⑸辽中南工业区的区位优势:

  ①铁矿、铁矿、石油、海洋资源丰富;

  ②交通运输便利;

  ③消费市场广阔;

  ④水资源不足、市场体制薄弱。

  50、新兴工业区:

  ⑴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⑵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⑶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⒈发展条件:

  ①大批廉价劳动力;

  ②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

  ③发达的信贷体系;

  ④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

  ⑤政府的大力支持;

  ⑥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

  ⑦交通方便。

  ⒉发展特点:

  ①以中小企业为主;

  ②以轻工业为主;

  ③集中了大量同类和相关企业;

  ④生产高度专业化;

  ⑤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⑷工业小区:

  ①概念: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②作用: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51、美国“硅谷”:

  ⑴特点: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①从业人员水平高;

  ②研发费用高;

  ③增长和更新速度快;

  ④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⑵崛起原因:

  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②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③交通便捷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

  ④全世界的人才高地(斯坦福大学);

  ⑤市场稳定,军事订货。

  52、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⑴铁路运输:

  ①优点: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②缺点: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③适用范围:运输大宗、笨重的、需长途运输的货物。

  ⑵公路运输:

  ①优点: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②缺点: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③适用范围:运输短程、量小的货物。

  ⑶水路运输:

  ①优点: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②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影响大;

  ③适用范围:运输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

  ⑷航空运输:

  ①优点: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②缺点: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③适用范围:运输急需,贵重、数量不大的货物。

  ⑸航空运输:

  ①优点: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货物主要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煤浆及其它矿浆。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②缺点: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③适用范围:运输大量流体货物。

  交通运输方式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和网络化发展。

  53、交通运输布局:

  影响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

  ⑴自然(最基础的限制性因素):包括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

  ⑵技术(可行性因素)

  ⑶社会经济(决定性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城市的分布、民族团结、国防需要、资源开发、完善交通网的需要等

  ①交通运输网: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活动的需求,各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各种交通运输线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省级综合运输网、大区级综合运输网、国家综合运输网)

  ②交通运输线的布局都要受到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的影响和制约;

  ③南昆铁路的建设:

  ⒈决定意义: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⒉意义:

  ⑴经济:把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结合起来,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激活了我国的铁路网。

  ⑵社会: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⑶战略:有利于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54、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⑴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主要交通线的影响表现:

  ①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②交通方式的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表现:

  ①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②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

  ⑵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和位置。(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

  ◇山区运输方式单一,商业网点密度小;平原交通运输多样,商业网点密度大,沿公路分布。

  2.商业网点多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干线。

  3.交通线路的改变也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和衰落。

  55、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及选制原则:

  ⑴港口:

  ①自然条件: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平原地形;

  ②经济社会技术要素: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需要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运作服务;

  ③选址要求:要求河宽水深,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湾位,位于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

  ⑵公路运输:

  ①自然条件:地面平坦开阔,位置适宜;

  ②经济社会技术要素: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③选址要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

  ⑶水路运输:

  ①自然条件: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②经济社会技术要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客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③选址要求: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低云、雾和暴雨较少,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好距城市较远的地方。

  56、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⑴采集渔猎时代:

  ①人口增长:极其缓慢;

  ②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低,发展缓慢;

  ③人地关系思想:崇拜自然,恐惧和依赖;

  ④人地关系:

  a群体采集、狩猎;

  b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

  c人对自然依赖、恐惧,被动适应自然;

  d保持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

  e环境问题:生物资源破坏,如物种灭绝,但对人类威胁并不严重。

  ⑵农业文明时期:

  ①人口增长:迅速增长;

  ②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③人地关系思想:改造自然,依附性减弱、对抗性增强;

  ④人地关系:

  a耕作和灌溉技术得到发展;

  b人类开始大规模改造自然;

  c人类对自然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d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不协调,但对于人地关系有了科学的萌芽;

  e环境问题:环境趋于恶化,如开垦使森林、草原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人类靠迁徙逃避自然惩罚。

  ⑶工业文明时期:

  ①人口增长:增长很快;

  ②生产力水平:科技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

  ③人地关系思想: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④人地关系:

  a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

  b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积累了巨大物质财富;

  c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⑤环境问题:局部地区环境污染严重,全球范围大气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危及人类生存。

  ⑷新技术革命时期:

  ①人口增长:人口激增;

  ②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持续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

  ③人地关系思想:谋求人地协调发

  ④人地关系:

  a环境与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

  b在寻找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

  ⑤环境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突出。

  ⑸环境问题:

  ①原因:

  ⑴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

  ⑵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如果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

  ②产生的原因:人口压力、资源得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③分类: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

  ④分布特征:

  a全球性: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

  b局域性:环境污染、城乡差距、发展水平差异。

  57、可持续发展:

  (一)

  ①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②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

  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

  应经济持续发展(条件):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③原则:

  ⑴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

  ⑵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⑶共同性原则(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的任务,需要各国的参与);

  ④必然性:

  ⑴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低);

  ⑵资源短缺令人担忧(人口压力、经济迅猛发展、生产技术、工艺水平落后、资源利用率低);

  ⑶深刻的环境危机(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

  ⑤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⑥.战略重点: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粗放型经济发展过渡到集约型经济发展、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和环境。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①概念:环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②:(手段):环境无害化技术;(核心):提高生态效益;(原则):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生态化;(意义)资源得以再生、综合效益突出、实现良性循环

  ③清洁生产:

  ⑴概念: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的;以管理、技术为手段进行全过程控制的新型生产模式;

  ⑵效益:

  ①环境效益: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控制污染,减少了工业污染的来源;

  ②经济效益:有利于技术改造和调整工业结构。;

  ⑶意义

  a原材料开采: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b使原料无毒无害;

  c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减少;

  d产品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产生的废物易于回收、使用和再生,易处理和降解;

  ④生态农业:

  ⑴原理:(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与生态平衡纳入协调统一的轨道;

  ⑵方式: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发展种植业与林、牧、渔、副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⑶目的: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⑷典例: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

  南方山区立体农业(千烟洲立体农业);华北平原低洼地台塘农业(辛店洼:鱼塘—台田模式);三江平原(稻—食用菌—鱼—貉复合生态模式)。

  ⑸意义:

  ⒈多种经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⒉提高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有机肥料还田,保护土地资源;

  ⒊节省矿物燃料,净化环境。

  ⑤一般措施: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等;

  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

  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农业基地等。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甲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堆积形成

  B.风力侵蚀残留

  C.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

  D.流水沉积作用

  2.图乙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成因是(  )

  A.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C.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约1°W~13°W,27°N~36°N),素有“清凉国度”之称,其南部地区,一群群山羊有的趴在树干上,有的站在树枝上,有滋有味地咀嚼着树叶,呈现一幕“羊上树”的奇景(见下图),这种景象已经持续有400年之久。该树叫阿甘树,是一种多刺的常青树,生长缓慢。据此完成3~4题。

  

  3.根据材料,下列关于阿甘树习性或生长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系短小,需水量大

  B.耐旱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4.摩洛哥南部出现“羊上树”奇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羊的生存需要

  B.阿甘树树叶和果实营养价值高

  C.发展旅游业训练而成

  D.气候干旱,食物短缺

  住宅小区的造景,有人热衷于建设水景,如人造湖、人造溪流等,也有人喜欢旱溪景观。旱溪是人工仿照自然界中干涸的河床营造出的不放水可步行的溪床。据此完成5~7题。

  

  5.比起人造水景,旱溪的特点是(  )

  A.维护成本高

  B.设计成本高

  C.水资源消耗大

  D.居民活动空间大

  6.旱溪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B.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减少暴雨带来的内涝

  D.增加生物多样性

  7.着眼生态效益,下列材料最适合用作铺设旱溪河底的是(  )

  A.天然沙土

  B.防水材料

  C.建筑残渣

  D.混凝土

  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据图完成8~10题。

  

  8.该河流的流向是(  )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西北向东南

  9.阶地一般是由河漫滩发育而来,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那么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原因可能是(  )

  A.河流流量减少

  B.植被破坏

  C.地壳抬升

  D.地壳下降

  10.近年来,该河段出现丰水期水位上升,含沙量增大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

  A.上游拆除水坝

  B.上游开展退耕还林

  C.下游整治疏通河道

  D.下游修建跨河大桥

  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读图,回答11~13题。

  

  11.该地植被分异有别于一般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原因主要是(  )

  A.相对高度小,坡度陡

  B.地形封闭,降水条件差

  C.人类活动强度大

  D.纬度较高,热量差异小

  12.山顶植被类型发生变异的原因可能是(  )

  ①海拔较高,降水较多

  ②堡状山顶,保水条件好

  ③土层较薄,保水性差

  ④风力较大,阳光充足,蒸发量较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形成“沟谷雨林”的主要原因是(  )

  A.全年降水量丰富

  B.土壤水分充足

  C.太阳光照强烈

  D.海拔低,气温高

  我国某地的高台民居(下图1)是世界上最奇特的民居之一。建在高40多米、长800多米的黄土高崖上,三面临河。房屋搭建随意,以土坯和杨木作为建材。有些房屋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图2是“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及气温变化图”。据此回答14~15题。

  

  

  14.将民居建在高崖上,主要原因是(  )

  A.保持室温,冬暖夏凉

  B.便于雨季排水

  C.避免夏季受洪水影响

  D.利于冬季防风

  15.高台民居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云贵高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

  犬鼠(土拨鼠)白天活动,善于挖掘洞穴。其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如下图),使地面上的风吹进了洞穴,形成了“穿堂风”,给犬鼠带去了习习凉风。据此完成16~18题。

  16.上图犬鼠洞穴的“穿堂风”(  )

  A.甲为气流出口

  B.甲洞口地面气流流速较快

  C.乙处气温较低

  D.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高

  17.与“穿堂风”成因吻合的地理原理是(  )

  A.热力环流

  B.狭管效应

  C.焚风效应

  D.温室效应

  18.最有利于我国南方山区房屋形成“穿堂风”的是(  )

  A.房屋东西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河流

  B.房屋东西朝向,房前河流,屋后山林

  C.房屋南北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山林

  D.房屋南北朝向,房前山林,屋后河流

  牛轭湖是弯曲河流发生自然裁弯后的遗留河道,原河道的进、出口发生泥沙淤积,经历若干年后变成封闭的浅水湖泊。辽河下游平原区水系密布,河流众多,水流较缓,河曲发育,河道变迁频繁,平原上遗留很多废河道和牛轭湖。下图示意“不同年代辽河下游的河道演变过程”。据此完成19~21题。

  

  19.图中甲、乙、丙、丁表示1984、1988、1992、2002年辽河下游河道,其对应正确的是(  )

  A.甲——1984年

  B.乙——1988年

  C.丙——1992年

  D.丁——2002年

  20.在辽河下游地区,牛轭湖(  )

  A.1963~2013年,演变呈增强趋势

  B.1963~1984年,已形成的面积扩大,新的快速发育

  C.1984~2002年,已形成的逐渐消亡,新的大量形成

  D.2002~2013年,演变近乎停滞

  21.牛轭湖形成后,新的河道(  )

  A.流程延长

  B.流速增大

  C.流量减小

  D.河床变浅

  参考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平顶山岩层成水平状说明该处肯定发生过沉积,依据材料,前期是流水沉积,后经过风力和流水侵蚀而形成雅丹地貌,故D正确。第2题,鲸背状雅丹地貌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由于高速大风的长期吹蚀,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貌,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相对和缓,故选B。

  3.B 4.C

  解析 第3题,“羊上树”现象出现在摩洛哥南部地区,根据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可知,该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终年高温少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地表植被耐旱,B正确。第4题,阿甘树是一种多刺的常青树,根系发达,树叶和果实营养价值高,当地气候干旱,食物短缺,羊为了生存需要而上树,A、B、D不符合题意;“羊上树”景象已持续有400年之久,故不是发展旅游业训练而成,C正确。

  5.D 6.C 7.A

  解析 第5题,比起人造水景,旱溪维护和设计成本更低,且不需水源,又不妨碍居民的正常活动范围,D正确。第6题,旱溪有利于暴雨时排水,可有效减少内涝,C正确。第7题,天然沙土可以增加下渗,适合用作旱溪的河底材料,A正确。

  8.D 9.C 10.A

  解析 第8题,读图可知河流有东北岸和西南岸,所以河流流向为东南—西北或者西北—东南,根据河流中的沉积物在东北岸,说明该岸为沉积岸,西南岸为冲刷岸,北半球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冲刷右岸,淤积左岸,所以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D正确。第9题,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是因为该地地势整体上升,河流下蚀形成的,C正确。第10题,该河段出现丰水期水位上升,含沙量增大的趋势,说明流量增大,河流携带泥沙量增多。上游拆除水坝,会导致流量增加,泥沙在水库附近沉积少,带到下游的多,A正确。

  11.A 12.D 13.B

  解析 第11题,由材料可知,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所以该地植被分异有别于一般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原因主要是相对高度小,坡度陡;因为相对高度小,所以水分和热量条件由山麓到山顶变化差异小,植被差异变化小,A正确。第12题,依据图示信息,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由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变为常绿硬叶矮林或灌丛,说明山顶水热条件发生了变化。硬叶说明山顶水分条件差,原因是山顶面积小,保存水分条件差;土层较薄,保水性差;风力较大,阳光充足,蒸发量较大,导致山顶较干旱,发育耐旱的硬叶植被,③④正确,D正确。第13题,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说明沟谷地带水热条件好,较为湿润,原因是沟谷地势低,地表径流汇集;沟谷地形封闭,光照相对较弱,蒸发量较小,水分充足,有利于发育喜湿的季雨林,B正确。

  14.C 15.C

  解析 第14题,由图可知,该地房屋临水而建,且由径流量可知,该地夏季流量激增,容易造成洪涝灾害,C正确。第15题,从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及气温变化图可知,该河流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这种补给的河流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C正确。

  16.D 17.A 18.C

  解析 第16题,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水平气流经过土堆时,被抬升,流速较快,气压较低。上图犬鼠洞穴的“穿堂风”,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高,D对。甲为气流进口,A错。甲洞口地面气流流速较慢,B错。乙处气温较高,受来自洞内的上升气流影响,C错。第17题,洞穴内的上升气流,使洞内气压降低,甲处气流下沉补充。与“穿堂风”成因吻合的地理原理是热力环流,A对。狭管效应是受地形影响形成的,B错。焚风效应也是受地形影响形成的,C错。温室效应指的是大气的保温作用,D错。第18题,最有利于我国南方山区房屋形成“穿堂风”的是房屋南北朝向,房前石质地面,是阳面,受热升温快,气流上升,屋后山林是阴面,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风由屋后吹向屋前,形成“穿堂风”,C对。房屋东西朝向,房前、屋后受热差异小,A、B错。房前山林,屋后河流,受热产生的差异小,不易形成“穿堂风”,D错。

  19.C 20.D 21.B

  解析 第19题,根据牛轭湖的形成过程判断,其发展先后顺序对应是:1984年——丁,1988年——甲,1992年——丙,2002年——乙。故选C。第20题,辽河下游牛轭湖50年(1963~2013年)演变呈减缓趋势。其中,1963~1984年,已形成的牛轭湖逐渐消亡,新的牛轭湖快速发育;1984~2002年,已形成的牛轭湖逐渐消亡,少有新的牛轭湖形成;2002~2013年,牛轭湖的演变近乎停滞。故选D。第21题,牛轭湖的形成与曲流发展有关。牛轭湖形成后,河道裁弯取直,较原有河道,新河道流程变短,流速、流量增大;原河道的进、出口发生泥沙淤积,新河道泥沙淤积减少,河床变深。故选B。

  地质剖面图是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包括地质地貌示意图、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等。判断内容主要是根据地质剖面图判读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地层形态和发展演变等,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及其矿产分布状况等。

  1

  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2

  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3

  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如图1中的断层,岩层未发生弯曲,说明经历了垂直运动;图2中的褶皱、图3中的褶皱和断层,都说明该地经历了水平挤压作用。

  (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下降运动。如图1中左侧岩层Ⅰ的存在。图2、图3中的各岩层都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4

  推测岩层形成环境

  (1)地层中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该地曾经是海洋。沉积岩层中有煤、石油,反映出该地曾经有森林或其他丰富的有机物质来源。石灰岩层反映出该地曾经是温暖的浅海。

  (2)地层呈水平状态,且从下至上由老至新连续排列(如图),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明显变化。

  

  (3)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是由其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岩层遭受外力侵蚀形成的。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形成的。如下图中C、D层的不连续就是岩层上升受外力侵蚀形成的;上面有新的沉积岩,说明该地地势较低。

  

  (4)若岩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岩层颠倒是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如图)。若出现有断层,说明相应岩层形成后,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甚至出现过地震。

  

  

上一篇:中南大学VS西北工业大学,同为985高校,你会怎么选择?
下一篇:2023年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成人高考网上报名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