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课外读物推荐|翻阅它,重温的不只是语文知识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1-17
手机版

  要说学生时代的欢喜时刻,一定有新课本发放时,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新书一到手回家就开始包书皮,包完书皮,拿出语文课本,细细翻阅里面的名篇佳作、诗词歌赋,欣赏里面的插图配画。而这些内容多源自我国悠久的历史、辽阔大地上的壮丽河山和多民族灿烂的文化,带给一代代学子们铭心刻骨、历久弥新的影响。

  

  当翻阅这本《课本里的中国》,重温的不只是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更多的是唤起了儿时在教室里、课堂上留下的美好记忆,更让如今无法远足的遗憾得到一丝慰藉,因为翻阅它,就好似在“重走一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课本里的中国》是一本针对中小学阶段孩子的课外读物,由光明日报出版社摄影美术部出版。全书以文化为经,以地理为纬,按我国行政区分为34个篇章,别具匠心地将中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诗文画作串联、归纳起来,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浅出的分析,让孩子们结合手中的语文课文,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历史、风俗民情,也让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根植于孩子的内心深处。

  

  开篇讲北京,这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的著名古都,始终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者。说到北京,就不得不说长城。这里引用了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长城》来介绍,“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有关长城的知识点在这里可温故知新,亦是丰富拓展。这样的串联与延展,在每一篇里都处处可见。

  紧接着是天津,这座性格鲜明的城市充满着“烟火气”,有不畏强横干预担当的侠义、古道热肠扶危助困的善良、善以调侃消解时艰的幽默、活在当下享受生活的达观.......

  

  作为退海之地,天津自古为战略要津,因漕运而兴,是中国北方的漕运重地、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沟通了南北民生物资的交换,更推动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滋养出数不清的“俗世奇人”。

  冯骥才评价天津说,“天津是个特别讲手艺的城市,在全国都是一流的。”如,天津“饮食三绝”狗不理包子、桂发祥麻花、耳朵眼炸糕,世人耳熟能详;“技艺三绝”,泥人张、杨柳青年画、风筝魏,同样闻名遐迩。更别说市井百姓甘之如饴的快板、时调、相声等曲艺,更是能人辈出,群星璀璨......

  

  从北向南,来到“魔都”上海。

  作为中国城市现代化的缩影,上海是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生动写照,有着很多让人“着魔”的地方----东方和西方、传统和现代、本地和外地,一起成就了上海。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唯有鹭鹚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唐宋时吴淞江“深广可敌千浦”;“植物学家、科普大人、援藏干部、教育专家......哪一个身份都可以以一种完整的人生角色在他身上呈现。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复旦大学钟扬教授在53岁的人生中,展现出的优秀知识分子的时代风采,他的精神与上海的城市精神共振。从古至今,无不都在诠释上海的城市底色和独特气质。

  

  还有素有“人文渊薮”之誉的安徽、“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福建、被大自然宠坏的海南、“中国长城博物馆”之称的宁夏..........34个篇章,34座省区市,在《课本里的中国》中都重新“活”了起来。

  

  作为一本不可多得的课外读物,《课本里的中国》非常适合中小学生阅读,孩子们可以在书中了解祖国各地的地理人文,聆听不同城市的故事,感知时代的进步,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储备宝贵的“精神食粮”,更有利于个人成长为品格高尚的新一代。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23文职公告即将发布,若出现大量无人报考岗,是不受欢迎了吗?
下一篇:【闲谭】苏联解体日:选摘《人民网》文章,“捍卫我们的英雄”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