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北大学霸留学美国,在校园内枪杀6人,其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1-24
手机版

  1991年11月1日下午3点半左右,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校园内,持枪疯狂射杀自己的导师及同学,造成5死1伤的悲惨局面。杀完人后,这位留学生饮弹自杀,结束自己29年的短暂生命。此事件发生后,引起中美两国人民的轰动。

  这名留学生叫卢刚,此事件也被称为“卢刚事件”。他本科毕业于北大物理系,妥妥的学霸,本应有着美好的前程,那么他为什么会走上不归路?是教育的失败还是性格的缺陷?让我们一起回顾30多年前的“卢刚事件”!或许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些教训。

  

  卢刚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于1963年出生,他的父母都是国企职工,家境一般,他的上面还有两个姐姐。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人家,但也能保衣食无忧,在那个艰苦年代实属不易。

  作为家中独子的卢刚,父母给了他全部的爱,姐姐们也宠着他。卢刚自幼聪慧,读书很有天赋,在学校的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这也是父母引以为傲的地方。

  1981年,18岁的卢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可是在选择专业时犯难了,他喜欢学习计算机专业,尽管在物理方面有一定的天赋,他的父母则希望卢刚学习物理专业,将来好找工作。

  最终在父母强烈要求之下,卢刚选择了物理专业。

  卢刚对考上北大并没表现太多的喜悦,父母则为之很高兴,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能考上北大,前途不可限量。

  

  尽管在人才济济的北大校园内,卢刚是“学神”一样的存在,学科成绩出类拔萃,但他喜欢独来独往,以“物理天才”自居,慢慢陷入性格缺陷的死“胡同”。同学们也很少有人与他交往,由于他的成绩好,就由着他去吧!

  物理学科是基础性的学科,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必须继续学习深造。但他的家庭条件不允许他出国留学,于是他想到去考由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主持的中美物理交流计划选拔性项目考试。

  1984年,他参加了选拔考试脱颖而出,考试对他来说那不算事,有种“以自我为中心”,我想考第一,就没人能考第一,最后他顺利通过了考试,获得了公费留学美国的机会。

  1985年6月,本科毕业后,卢刚拿着公费远赴美国爱荷华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

  卢刚进入美国的大学后,还是一如既往地独来独往,不喜欢交际,但他的学科成绩还是那么优秀。不过他的这种性格,使他以后很难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他还有一大特点:极为好色,见异思迁。到美国后,经常换女朋友,有外国的、有中国的。虽然他不善交际,但遇到美女时,会奋不顾身去追求她,却往往追求不到,追求不到他就会去酒吧、色情场所发泄。

  转眼间几年过去,到了交毕业论文的时候,1990年,在论文答辩的过程中,卢刚的论文被导师评为不合格,需重新修改,这意味着他要推迟毕业,让他的自尊心受辱,而心存怨恨!

  而在这个过程中,“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有个中国留学生比他更优秀,他的论文被评为优秀示范性论文,并且获得2500美元的奖金。这让自以为是的卢刚又气又恼,引发了后面的悲剧。

  

  这个更优秀的留学生则是山林华,来自浙江农村,比卢刚小2岁。他16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987年来到美国这所大学,是卢刚的同班同学。山林华的性格与卢刚的性格截然相反,他低调谦虚、乐观开朗、善于交际,深得导师戈尔咨的器重。

  卢刚的毕业论文不合格归咎于导师的偏爱,这让他很是气愤,并没有找自己的原因。他还去找导师理论,与导师争辩,导师认为:这是山林华应得的,没有偏袒谁,是他确实有才华。戈尔咨导师劝导卢刚:你的论文修改一下就可以通过啦,别气绥。

  可是他哪里听得进去,卢刚去学校的校长反映情况,投诉导师们的不公正。学校经过几个月的调查,还是一样的结果。这让卢刚心灰意冷,脑海里产生大胆的想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他所说的解决方式则是:杀害他们。

  卢刚忍了一段时间拿到了博士学位文凭,好让父母高兴高兴。不过他内心的怨恨战胜了理智,开始谋划起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案”。

  他首先通过申请拿到枪支许可证,买了两把枪,一把是38口径连发左轮手枪和一把22口径手枪。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偷偷地去靶场训练一番,练习枪法。

  

  在1991年11月1日中午,卢刚给自己的二姐写了一封长长的遗书,从遗书中我们可以粗略地了解他的杀人动机。

  写完遗书后,卢刚头顶戴着鸭舌帽,背着黑色的公文包,来到爱荷兰大学凡·艾伦物理系大楼三楼的309室,此教室导师们正与学生们在举行物理学术研讨会。

  卢刚来到教室里旁听几分钟后,他突然掏出手枪对准自己的导师戈尔咨教授,导师随即应声倒地,他立即冲上主席台,又在教授脑后补了一枪;然后,他又朝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助理史密斯副教授身上开了两枪。

  

  此时,在场的众多人士刚刚有所醒悟,纷纷逃离现场,这时卢刚又瞄准了当时在场的另一位中国留学生,27岁山林华博士,接连向山林华的的脑部和胸膛连开数枪。随后,卢刚离开了第一现场到达二楼208室系主任办公室,一枪射杀了44岁的系主任尼克森。在确认尼克森死亡之后,卢刚又返回第一现场,发现几个学生正在抢救奄奄一息的史密斯教授,于是又朝史密斯的脑部补发了致命的一枪。

  然后他持枪离开物理系大楼到达生物系大楼,由一楼走到四楼,似乎在寻找一名女性目标(有目击者见他进入女厕所寻人),期间遇到师生多人,但卢刚并未开枪滥杀。在未找到射击目标之后,卢刚又进入了行政大楼,冲入一楼111室的校长办公室,向副校长安妮·克黎利前胸和太阳穴连开两枪,又朝办公室内的学生秘书茜尔森开了一枪。

  随后,卢刚到达二楼的203室,饮弹自尽。

  整个枪击过程不足20分钟,卢刚在自杀前总共向六个人开枪,除女学生茜尔森被击中脊椎,颈部以下全身瘫痪外,其余五人全部丧命。

  

  从过程来看,卢刚是经过精心策划有目标的杀人活动,且手段极其残忍。

  本来就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为何会酿成如此大的悲剧?或许我们从他遗书中能找到答案!在遗书中写道:

  我昨晚给你打完电话后,一个人哭得死去活来,我死活咽不下这口气。你知道我一生来正直不阿,最讨厌溜须拍马的小人和自以为是的赃官。我早就有这个意思了,但我一直忍耐到我拿到博士学位。

  他将山林华博士看作小人,将他的导师们看作自以为是的赃官。其实他就是那个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小人。

  事后采访他的室友赤旭明也表示:“他平时生活中总是刚愎自用,目中无人,性格孤僻不合群,瞧不上身边的人,他觉得自己是天才,他还喜欢出口伤人,挖苦身边的人,并从中获得一丝快乐。”

  相反赤旭明在评价山华林表示他的人格更加完善,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喜爱,当他被枪杀后,很多同学都对他表达了惋惜。赤旭明对此痛苦地说过:

  “山林华出生在贫穷的山区,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美国留学非常不容易,他每天都省吃俭用,把省下来的钱寄给家里,他对身边的人非常友善和热情。”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惨案?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学子为何走上不归路?毫无疑问卢刚的智商是超群的,但他的情商是极其低下的,他不懂得与人相处,不懂得感恩。

  

  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这或许与他的原生家庭有关,在遗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之所以变成这样,归咎于他的父母太穷不能送他去考托福。这样认为,我觉得很可笑。

  他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是父母的骄傲,一帆风顺,经不起一点波澜。在这个过程中,卢刚甚至偏执地认为“老子天下第一”,目空一切,狂傲自大,看不起别人,也容不下别人。

  这种性格在心理学称之为“自恋性人格”,他不懂得如何把人当人看,心里记住的仅是他人带来的伤害,卢刚把别人看成是他取得成功的障碍,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所以在杀人的时候,他不会有心理负担,只是认为那是在清理对他的伤害。即使有些并非事实,卢刚开枪连杀6人,说明他是在消灭伤害,不是杀害人类本身。”

  当他遇到比他更优秀的人时,会认为是在伤害他,他就会想方设法制止它,当这种怨恨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酿成悲剧。

  这起案件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教训?

  在当今社会这样极端的例子也不在少数,我们注重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心理健康的培养。作为父母,我们不仅仅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更重要是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培养,从小让他们懂得感恩。少一些怨恨,多一些正能量,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20北京中考成绩查询系统:http://query.bjeea.cn/
下一篇:2019中国985高校综合实力排名:浙大排行第三,科技排名第四……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