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学霸们那些开挂的故事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1-24
手机版

  

  之前在文章《一文读懂古代科举制度》中,为小伙伴们详细介绍了古代官员/人才的选拔制度,可以说科举及第很难,古代读书人大部分都很穷,但他们比现代人更拼啊,所以通过刻苦的学习最终功成名就,其中有很多是屌丝学霸成功逆袭的经典故事。今天继续为大家一起分享。

  1、韦编三绝

  要说读书人的故事,当然要先介绍儒家至圣孔子,“韦编三绝”就是讲他勤读《周易》的典故,据说孔子为读《周易》书而多次翻断了编联书简的牛皮带子。韦: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孔子不是天生就能说会道,而是通过学习奠定深厚的知识功底,再在这些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一套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2、孟母教子

  讲了至圣孔子,再来讲讲亚圣孟子的故事。孟子3岁丧父,靠母亲一人教养长大成人,并成为后世儒家追慕向往的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受儒教祭祀。孟子的母亲也留下了“孟母三迁”、“断机教子”、“买肉啖子”三个教子佳话。

  孟母三迁

  话说在孟子小的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又在集市上闲逛,学会了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于是孟子学习会了很多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从此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断机教子

  孟子少年读书时,开始也很不用功,还经常爱逃学。有一次孟子放学回家,孟母正坐在织布机前织布,她问儿子:“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以前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拿起剪刀,“嘶”的一声把织好的布剪断,麻线纷纷落在地上。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忙问母亲出了什么事。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勤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他们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也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他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孔伋jí)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

  

  买肉啖子(啖读dàn,吃或给人吃)

  孟子少年时,有一次东边的邻居杀猪,孟子问他的母亲说:“邻居为什么杀猪?”孟母说:“为了给你吃肉啊。”孟母后来后悔了,说:“我怀着这个孩子时,席子摆得不正,我不坐;肉割得不正,我不吃,这都是对他(孟子)的胎教,现在他刚刚懂事而我却欺骗了他,这是在教他不讲信用啊。”于是孟母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以)表明她没有欺骗他。孟母不仅重视客观环境对少年孟子的影响,而且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买肉啖子”的故事,讲的就是孟母以自己的言行对孟子施以诚实不欺的品德教育的故事。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出生时间距孔子之死约100年左右,出生地为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相传孟子为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寡人之于国也》等,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是儒家学说代表之作。

  

  后人把孟母与截发筵宾和封坛退鲊的陶母(东晋名将陶侃之母)、画荻教子的欧母(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之母)、给儿子背上刺字“精忠报国”的岳母(北宋名将岳飞之母)并称中国“四大贤母”。

  3、头悬梁,锥刺股

  头悬梁:东汉(公元25年—220年)时期,有个叫孙敬的人(今河北冀州市人),他年少时勤奋好学,博闻强记,而且嗜书如命,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从早到晚不停地读书,常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头发上,另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疲劳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经过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最终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孙敬后来成为东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纵横家。

  锥刺股:讲的是战国时期苏秦(?-前284年,今河南洛阳人)的故事。在苏秦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了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苏秦最后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苏秦师从鬼谷子,与张仪是同学。苏秦到赵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4.凿壁偷光

  凿壁偷光讲的是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期匡衡读书的故事。由于匡衡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有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最终成为一代名相和经学大师。

  5.囊萤映雪(nángyíngyìngxuě)

  囊萤映雪讲的是晋代(265—420年)车胤(yìn)和孙康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囊萤:车胤小时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于是在夏天用练囊(一种白色的绢做成的口袋。练,白色的绢。)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同时代的孙康家境也很贫穷,但他很爱读书,冬天经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

  

  6.闻鸡起舞

  传说东晋时期著名将领祖逖(tì,今河北涞水县人)年轻时就很爱学习、很有抱负,祖逖与好友刘琨(今河北无极人)一同担任司州主簿,每次和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恢复中原、致力北伐,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

  

  公元313年,以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的身份进行北伐。当他北渡长江,船至中流之时,眼望面前滚滚东去的江水,感慨万千。想到山河破碎和百姓涂炭的情景,想到困难的处境和壮志难伸的愤懑,豪气干云,热血涌动,于是敲着船楫朗声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中流击楫)意思是若不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决不重回江东!祖逖所部纪律严明,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后因朝廷内乱,北伐失败。文天祥《正气歌》有一句: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即是指祖逖。文天祥《正气歌》有一句: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即是指祖逖。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7.牛角挂书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这些等闲之辈所具有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隋炀帝九年,玄感在黎阳起兵,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李密(582年-619年,跟隋朝581-618年龄差不多)主要成就:壮大瓦岗寨,建立西魏政权屡破隋军,大败宇文化及。

  8.手不释卷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停了停,孙权又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再读些《左传》、《史记》等一些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从此手不释卷,并坚持不懈。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9.隔篱听书

  隔篱听书讲的是东汉著名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年幼时聪明好学的故事。贾逵五岁的时候,就聪明过人。他的姐姐是韩瑶的妻子,出嫁以后没有孩子,便被休回到娘家来住,她也因为贞节和聪明被人称道。听到邻家读书,她每天一早一晚都抱着贾逵隔着篱笆墙来听。贾逵安静地听着不说话,姐姐也因此感到高兴。到贾逵十岁时,就能背诵《六经》了。姐姐问贾逵说:“咱们家贫穷,从没有教书先生进咱们家门,你怎么知道天下有《三坟》、《五典》这些古书而又能背诵得一句不漏呢?”贾逵说:“回忆过去姐姐抱我在篱笆间,听邻居家里读书,现在还一句不漏的全记得。”于是他就剥下院中桑树的皮,用它当纸来写字,或者把字写在门扇上,屏风上,这样一边念一边记,一年的工夫,经书的文字便全部通晓了。在他住家的街巷里,每当人们看到他刻苦好学,都称赞他是亘古以来也无与伦比的。后来许多学生来向他求教,有的不以万里为远,有的背着孩子住到他的家门附近,贾逵就一一亲口教授他们经书。学生给他一些粮食作为学费,积累起来都装满粮仓。有人说:贾逵的粮食不是靠自己种地得到的,而是靠讲经书讲得唇焦口燥得到的。就是世人说的以舌代耕啊。

  10.铁杵磨针

  讲得是唐朝有著名大诗人李白的故事。传说李白在小的时候,很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为此,他的母亲没少训斥他。有一天,李白又出去玩,他路过一条小溪(磨针溪,位于四川江油青莲镇天宝山脚下),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要把这根铁棒磨成一个绣花针。”李白很惊奇的问:“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妇人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能移山,铁杵为什么就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妇人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每天都特别用功学习。后来,他博览群书,勤奋苦读,终于有了一番成就,后世的人们因为他在诗歌方面的杰出成就,都称他为“诗仙”,与杜甫(诗圣)合称“李杜”(也叫“大李杜”,小李杜指唐朝的李商隐和杜牧)。

  11.画虎入虎山

  画虎入虎山讲的是唐朝末年五代·梁一位名叫厉归真的道士画画的故事。厉归真自幼酷爱绘画,善于画牛和虎,也兼画些禽鸟花卉。由于自小生长在农村,经常接触许多牛,对牛的形态习性有很深的了解,所以把牛画得非常生动逼真,深受人们称赞。可是牛只是乡村山野常见之物,一般权贵名门都不太愿意把牛的画挂在自己厅堂,把牛视为不雅,人们认为在厅堂里只有挂上一幅“老虎图”才显得府第威严大方。所以厉归真画的牛很少有人问津。除了在下等酒肆换杯酒暖暖身外便无出路。为了适应一些上层权贵雅士的需要,厉归真只好开始学画老虎。可是开始时画的老虎总不大像老虎,没有虎威虎气。画来画去反而有些像牛,因为他长期以来画牛画惯了,人们称他画的老虎叫做死老虎。厉归真为此事十分苦恼。

  

  厉归真受了这样大的打击,反而激发他下狠心,一定要把死老虎画成活老虎。此后,每天一大早就备足干粮和笔墨纸砚,深入猛虎喜欢经常出没的荒山野岭,可是一连跑了好多天,连老虎影子也没有见到。后来山民告诉了,老虎习惯白天伏在密林中休息,只有晚上才出来捕食。这样,他便找了一棵较大的树,在上面搭了一个隐蔽的棚子,自己便在棚子里住了下来,等待每天太阳落山后,观察老虎出没情形,仔细地观察老虎的各种动态;坐的、伏的、蹲的、扑食小动物的种种动态和神貌,特别观察老虎发威时的威猛雄姿。把观察到的形象画成白描记录下来,这样经过了一段时间,积累了大批老虎的画稿,同时为画好老虎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了更进一步结合老虎的运动姿态,专门向猎户买了一张虎皮,在画虎前便将虎皮披在自己身上,模仿老虎种种动作,在家里跳跳扑扑,仔细琢磨老虎神态特征,以便增强对老虎的想象力,做到画虎心中有数。厉归真经过一段艰苦的深入老虎生活后,画虎的技艺大有长进,画出来的老虎无不栩栩如生,有猛虎下山,有饿虎扑羊,有仰天长啸……昔日认为厉归真画的是死虎的人们,已转为刮目相待,大家都争着要买他的老虎,真是门庭若市,应接不暇。

  

  12.草亭路问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13.警枕励志

  司马光(公元1019年-1086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主持编撰了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14.洞中苦读

  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15.程门立雪

  北宋大学问家杨时,小的时候非常聪颖,善于写文章。年纪稍大一点后,专心研究经史书籍,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hào)和弟弟程颐(“二程”)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而是在颍昌以拜师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我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程颢死了以后,这时杨时已经40多岁了,一天,杨时与同学兼好友游酢(音zuò)一起又到洛阳拜见程颐,凑巧赶上程颐在屋中打盹儿,两个人很恭敬地站在一旁没有离开,等到程颐睡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杨时的德行和威望一日比一日高,四方之人士不远千里与之相交游,其号为龟山先生。

  

  16.不为五斗米折腰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就去做了县令。但县令的俸禄只够买五斗米。一天,上级派督邮来督察。为人骄横的督邮一到彭泽县就差人把陶渊明叫来见自己,而且要穿好官服,否则将影响他的前程。陶渊明忍无可忍,说:“我不能因为这区区五斗米而向这个乡里小人折腰!”便交出官印,回乡下种田去了。这则故事主要是赞扬有骨气,不趋炎附势、品格高尚的人。

  

  陶渊明(公元352或365年—427年),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17.名落孙山

  最后,江湖哥还想多讲一个故事:名落孙山。说的是在宋代(960年—1279年),吴地(今苏州一带)有一个人名叫孙山,是个能言善辩的才子。孙山要去别的地方参加科举(乡试),有一位同乡人托孙山带他的儿子一同前往。结果,同乡人的儿子未被录取,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孙山先回到故乡,同乡人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这句话的意思是“中举人的名单上最后一名是孙山,您的儿子排在我后面呢。”后来,人们用名落孙山来比喻投考未中,或选拔时未被录取。

  

  PS:读书人就是不一样,孙山不直接说你的儿子没有考中,而是说我是榜上的最后一名,你的儿子排在我的后面呢,多含蓄啊,为孙山高超的说话艺术点个zan~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世界上只有一种投资是只赚不赔的,那就是:学习。读书是很苦,极少有人能坚持下来,因为他们总是认为“读书无用”,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呢?看了古代学霸们这些开挂的励志故事,生活在现代的孩子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上一篇:【郴州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郴州
下一篇:中国高校13:湘雅医学院为啥并入中南大学,放弃了湖南大学?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