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大学之一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1-25
手机版

  齐鲁大学——几乎被遗忘的那一段绚烂如烟花历史

  年初疫情肆虐的时候,全国的医疗机构集体支援武汉,曾经有一个画面被人称为“四大天团”汇集武汉,这医疗界的四大天团分别是“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东齐鲁”。

  在这所谓的“四大天团”中,北协和指的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南湘雅指的是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西华西指的是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东齐鲁指的是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其他的三个知名医学院校都很好理解,山东大学医学院为什么会被称为东齐鲁,这里面有一个历经了一百多年的故事,不得不提到在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学—齐鲁大学。虽然这所学校已经消失了近七十年之久,但是它在历史上曾经的辉煌和绚烂,不应当被人们忘记。

  最近,为了让大家更全面的了解国内的大学,笔者打算整理全国高校的办学历史,首先就是从山东省的高校来整理(已经整理了一部分)。

  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学校,虽然它消失已经接近七十年了,但是现在我们依然无法忽略它曾经的存在,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的前身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医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学院)、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学院)、山东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系)、中国药科大学(华东药学院)、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天文系),乃至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立二院),都流淌着它的血脉。

  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大学之一—齐鲁大学。

  齐鲁大学校长、哈佛大学毕业生刘世传曾说:“正如我的另一个母校,哈佛大学是美国最老的大学一样,齐大是中国最老的大学,绝对没有一个中国大学能在这一点上赶上齐大”!

  限于篇幅,本文只能简单叙述一下这个学校短暂而重要的历史。

  齐鲁大学(Cheeloo University),简称齐大,诞生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由北美长老会、英国浸礼会共同发起,来自美国、英国以及加拿大的多个基督教教会联合开办,是中国最早的教会大学之一,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教会大学,从1929年起逐渐褪去教会色彩。

  从诞生到教会大学(1864—1930):

  这个时期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办学阶段(1864-1902)、合并成为基督教大学阶段(1903-1917)、齐鲁大学的发展阶段(1917-1931)。

  ◎分别办学阶段(1864-1903)

  1902年之前,北美长老会、英国浸礼会分别在山东各地举办各类学校;义和团运动之后(1902年),英国浸礼会和北美长老会决定集中力量,在山东合办一所多宗派的国际大学。

  ●北美长老会:

  1872年,蒙养学堂取“以文会友”之意定名为“文会馆”,改设“正斋”和“备斋”,相当于现代的中学部和小学部。

  1882年,纽约北美长老会总部批准文会馆升格为大学建制,定名“文会馆”(Tengchow College),并增派传教士帮助办学,史称“登州文会馆”。

  1884年,宣教士库寿龄夫妇在青州以北美长老会开设的男生寄宿学校为基础创立青州中学;

  1886年,青州中学更名为青州广德书院。

  1892年,聂会东夫妇奉调到济南,在东关华美街(今兴华街)与洪士提凡夫妇、安德逊女士一起在教会诊所工作,后将原诊所扩建,取名华美医院(Sino-America Hospital)。并同时筹建华美医院医校;

  1891年,华美医院医校竣工,每年招收5名学生;

  1902年,华美医院医校共有在校学生四个班,22人,皆为男性。

  ●英国浸礼会:

  1881年,英国浸礼会宣教士仲均安、卜道成、怀恩光在青州创办神学研究会;

  1885年,神学研究会发展为青州神学院;

  1893年为纪念捐款人而更名为葛罗培真书院;

  1887年,怀恩光在培真书院内建立了青州博物堂(Tsingchowfu Museum),这是山东最早的博物馆之一;

  ◎合并成为基督教大学阶段(1903-1917):1909年前曾用名山东省新教大学

  1902年6月13日,双方在青州开会,组成联合校董会,整合资源,共同建立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Shantung Christian University)。自此开始了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的合并与发展阶段。

  广德书院神学班与葛罗培真书院合并,改称共合神道学堂(Union Theological College),作为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的神学科;青州博物堂搬迁到济南,改称济南广智院(Tsinanfu Institute)。

  至此,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形成了文理(广文大学)、医学(共合医道学堂)、神学(共合神道学堂)四科的格局,形成了后来的齐鲁大学初步框架。

  1907年,共合医道学堂在济南南新街购地建设新址及医院。

  1908年,卜道成在济南西南南圩子外,共合医道学堂新址南面以“永租”为名强购土地545亩,作为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新址,这块土地就是现在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的基础。

  1909年,山东新教大学更名为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Shantung Christian University)。

  1911年4月,共合医道学堂在济南举行新址落成典礼,济南共合医道学堂正式更名为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医科,聂会东任校长,有教师14人(齐鲁大学医学院将这一天作为建院日期)。

  因而,齐鲁大学医科是由山东共合医道学堂、北京协和医校、南京金陵大学医科和汉口大同医学校四校合并而成。学校在南关新建门外(1908年强购的土地)建筑新校舍。

  ◎齐鲁大学的发展阶段(1917-1931):最终逐渐地去基督教化

  自此,齐鲁大学的名称广为人知。

  1917年9月,齐鲁大学正式开学,设文理科、医科、神科,文理科为四年制、医科为七年制,共有学生277名,教工53人,其中外籍教职员工36人。

  第一任校长为英国人卜道成(Bruce),经费由英、美、加等国教会支付。

  学校逐步设立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神学院、社会教育科、天文科、农科和国学研究所,有一段时间还将广智院也包括在学校编制内。

  学生来源非常广泛,国内各省市、社会各阶层,信或不信基督教的都有,这个时期的齐鲁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校园面积达800亩(其校址包括医学院、附属医院,即现在的山东大学西校区、齐鲁医院,曾历经了山东医学院、山东省立二院的变迁),科系从多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山东省内最大的一所高等学府。

  当时的齐鲁大学在加拿大立案,最高管理机构总部设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在英国的伦敦和美国的纽约也设有分部。

  1920年,设药学专修科,学制两年。

  1921年4月,创办《齐鲁医刊》。

  1923年,接收华北协和女子医学院,自此开始男女同校。

  从1864年登州文会馆建立直到1924年,齐鲁大学及其前身都只是教会拨款、传教士自行建立的学校,既没有得到中国政府认可,也没有得到其他国家的执照,故不能颁发符合任何国家规定的毕业证或学位。

  1924年,学校在中国注册立案,学校以“私立齐鲁大学”作为校名,

  1924年7月19日,经齐鲁大学申请,加拿大授予齐鲁大学执照,授权齐鲁大学按照自己理事会的规定“授予与中国法律相一致的文凭和学位”。根据此规定,齐鲁大学颁布学位授予条例,规定医学院毕业生颁发医学学士学位,同时授予美国和加拿大认可的医学博士学位。按加拿大法律颁发的英文文凭上则使用“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齐鲁大学)”[Shantung Christian University(Cheeloo University)]的名称,(见于1943年齐鲁大学为医学院毕业生田珍颁发的中、英文毕业证书,原件现藏山东大学医学院院史馆)。

  1925年,齐鲁大学医科正式更名为齐鲁大学医学院(两个名字在部分文献中依旧混用)。

  随着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反基督教运动愈演愈烈;1928年五三惨案更是激起了齐大学生和中国教职工的反帝国主义激情,校园内连续爆发罢课和罢工,办学一度处于停顿状态。

  1929年10月底,齐鲁大学的学生再次掀起反对教会奴化教育、要求收回教育主权的学潮。在此背景下,齐鲁大学在各方面进行了适应性改革,淡化宗教色彩,将神学分离出学校独立建院,在神学楼四周建起了一堵石墙。办学目标修改为“培养学生具有爱、服务和牺牲的精神,造就学生具有崇高的品质,提供专业的训练,满足社会需要。”

  1925年校内各“科”统一升格为“学院”。

  1929年,时任齐鲁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的林济青兼任校长,齐鲁大学进入了鼎盛期。

  林济清创新办学思路,广泛延揽人才。先进的办学模式、良好的教学氛围及公园式的美丽校园使得齐大声名鹊起,一时学界有“南齐鲁、北燕京”之誉。

  1930年,学校聘请孔祥熙任董事长兼名誉校长、朱经农任首任华人校长,改礼拜堂为大礼堂,不入教的师生数量大为增加。

  1930年,根据文学院教授栾调甫的倡议,在林济青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国学研究所。先后有老舍、顾颉刚、钱穆、严耕望、郝立权、余天庥、王敦化、范迪瑞等知名学者在所研究,齐鲁大学一时成为全国国学研究的重地。 学校还编辑学术性校刊《齐大季刊》及国学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国学汇编》,影响国内外。

  1930年,从英国归国不久的老舍先生来到齐鲁大学文学院任院长,在这段日子里老舍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如《济南的冬天》、《济南的秋天》、《大明湖》、《牛天赐传》等。

  虽然这段时期是齐鲁大学的鼎盛期,但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却是极少,1917-1931年毕业生只有438人。究其原因,一是招生条件过高,高中必须毕业,还要通过党义、国文、英文、混合算学、中外历史、科学六门考试,历史政治系前四届每年只招三四名学生;二是学费过高,学生要向学校缴纳10项费用,每年高达140元,其他杂费还要20多元;三是学校由于教会背景长期未能在中国政府立案,影响了招生和扩张。

  ◎私立齐鲁大学在国民政府正式注册到撤销(1931-1952)

  1930年左右,国民政府教育部派王慎明视察文、理两学院,尹莘农视察医学院,均认为合格。

  1931年10月17日,国民政府批准私立齐鲁大学注册立案。

  立案之后,齐鲁大学开始同时颁发国民政府教育部统一样式的大学文凭以及原有的加拿大文凭,这也成为了齐大毕业生的一大特色。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爆发。

  1937年9月,齐鲁大学宣布停课,除部分员工留守外,大部分师生及主要教育教学设备迁往四川成都华西坝,与华西协和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燕京大学联合办学,史称“华西坝五大学”。

  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不同,“华西坝五大学”的五所大学相互独立,都拥有自己的师资和课程,共用教学实验室及设备,各学校间学分互认,共享师资和课程。

  抗战时期,齐鲁大学除正常招生、办学和毕业外,还获得了以下发展:

  医学院和理学院联合设立寄生虫研究所,培养硕士研究生;

  理学院原制药专业升格为药学系;

  抗战期间齐大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包括医学院的病理科主任侯宝璋、化学科主任江清、皮肤科主任尤家骏等。

  1937年-1941年期间,留在济南的师生凭借西方教会背景暂时得以苟安。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齐大,外籍教工押往潍县集中营关押,其他人解散,校园被强占为日军军医院,设施遭到破坏。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齐大回迁。

  1945年10月1日,齐鲁大学正式在济南复校,当年经费为3亿元。

  1947年上半学期的在校学生为442人,其中文学院105人、理学院123人、医学院203人、医事检验技术专修科11人,教职员工70人。

  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为避战祸齐鲁大学再次迁校:文理学院迁往浙江杭州郊外的云栖寺,克服困难正常上课,实验课程借用浙江大学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医学院则迁往福州协和医院。

  1949年,江南解放后,南迁的师生和仪器设备在人民政府的帮助下先后迁回济南原址。

  1951年1月,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接管齐鲁大学,解聘所有外籍教师的行政和董事职务,彻底收回了齐大的教育主权,齐鲁大学48年的教会大学历史也走向了终点。

  1952年9月,全国高等院校开始进行院系调整,齐鲁大学解体撤销。

  齐鲁大学被撤销建制后,其学科分别并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

  简单梳理一下齐鲁大学解散后各院系的去向如下:

  齐鲁大学医学院山东医学院合并组建新山东医学院,校园旧址为今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校史由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继承,现在为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齐鲁大学文学院的文学系和历史系,并入了新建的山东大学文学系和历史系,现在分别为山东省大学文学院和历史文化学院;

  齐鲁大学理学院的生物系、物理系、化学系,并入山东师范学院,现为山东师范大学;

  齐鲁大学文学院的政治经济系拆分为两部分,分为并入了上海财经学院和山东财经学院(山东经济学院),现在分别为上海财经大学和山东财经大学;

  齐鲁大学农业专科并入了山东农学院,现为山东农业大学;

  齐鲁大学药学院并入了华东药学院,现为中国药科大学;

  齐鲁大学理学院的天算系统分拆后分别并入了南京大学天文系(现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齐鲁大学附属医学改为山东省立二院,即现在有名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曾经辉煌过的国学研究所被撤销。

  后记:

  当年的齐鲁大学和现在的山东大学历史上没有任何关系(见笔者整理的山东大学历史沿革),只是因为在整理山东医科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等学校的历史沿革时,发现这些学校与齐鲁大学有着无法切割的血脉相承关系,故尔根据网络资料进行了梳理。

  本人并非历史学者,也不进行历史研究工作,资料整理难免有所疏漏和错误,敬请谅解。

  本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声明立删。

  为了回应文章开始的中国现代医学“四大天团”,它们的来源都是当年的四大教会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1906年创办的协和医学堂,现北京协和医学院);长沙湘雅医学院(1906年长沙雅礼医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成都华西协和大学(1910年华西协和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齐鲁大学医学院(现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

  举报/反馈

上一篇:8月3日9时
下一篇:不要标题啦,我们只要你!@全媒体中心记者团招新!!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