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研究生“伪精致”的楷书,错误随处可见,咋还能入了国展?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1-31
手机版

  国展作为中国书协举办的最高等级的展赛,是很受书法界关注的。在展厅展出的作品,基本上代表了当代书法创作的水准。

  然而,当我们仔细观看其中的作品,总能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下面这件作品:

  12届国展入展楷书作品为什么说这件作品有问题呢?最直观的问题,便是文辞内容上的错误比较多。

  比如在第一行中,将“逮我皇帝”,误写成了“逯我皇帝”。“逮”的意思是“到了”,而“逯”的意思是“随意行走”,根据文意显然这里应该是“逮”。

  作品局部“逮”和“逯”两个字字形相似,出现这样的错误,起码能够证明作者对文意的理解是不够的。现在的书法家创作作品,往往会找一些生僻的内容。让人不理解的是,你自己都不清楚文章的意思,写出来有什么意义呢?

  再比如“遂嘉名为阅江云”误写成了“遂嘉名为阅江雲”。或许有人认为,“雲”不正好是“云”的繁体字吗?书法作品写繁体字还会有错?

  作品局部其实,这里的“雲”不仅错了,而且是比较大的错。原文中的“云”,是后缀在句末表示“说法”的意思,并不是指天上的云。在古文中,“云”和“雲”两字是并存的,具有不同的意思,在书写时是不能混用的。

  作者在这里用了“雲”,一是说明对原文意思的理解不够,二是说明对汉语或者繁简字不太清楚。

  作品局部作者出现的硬伤,还有把“外内”误写成“内外”、把“弗”误写为“不”的情况,都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更换了原文的内容。

  因为作品的字数实在太多,看前面一段已经出现这么多错误,后面便没有多少阅读的兴趣了。但通过前面的表现,我们可以猜测到,后面仍然会有一些错误出现。

  作者的另一件楷书作品抛开上面的硬伤,我们再来看看这件作品写得如何。

  这件作品的作者,是一位很年轻的科班出身的书法研究生。从作品形式上看,两米四高、将近八十厘米宽的中堂,的确体量很大。《阅江楼记》洋洋洒洒近600字,作者用楷书端正地写出来,的确是花费了一些功夫。

  作者张彤,果然很年轻然而,这样的作品总给人一种以苦功夫博同情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有些作者很会把握评委的心理,写的字多,费的功夫多,评委当然会考虑这一因素。

  因为作者写的是楷书,再加上作品上画了界格,所以看起来很规整、很精致。但在这里要问大家一句,在展厅中有谁会静下心来仔细阅读这件作品?

  作者的另一件楷书作品前前后后写了这么多字,观众读一行便知道后面写成什么样了,还会有兴趣接着往下看吗。所以说,作者虽然花费了很多功夫,但做的大多是无用功。

  在形式上,作者除了将两条拼接外还加了黄色的竖条,用篆书题写了抄录内容的标题,用小楷写了长跋。但篆书线条靡弱、结构失衡,完全没有给作品添彩,反而拉低了作品的格调。

  作者的另一件楷书作品小楷题写的长跋同样属于画蛇添足,一通大白话毫无文采可言,漫说和正文部分宋濂写的《阅江楼记》对比,即便是中学生的作文都可能比作者写得要好。

  所以说,这件国展上的作品,表面上看起来很精致,但实际上却是“伪精致”。而至于其究竟达没达到国展的水平,相信各位看官心里都有一杆秤。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上海杉达艺术传媒学院
下一篇:交通大国如何迈向交通强国?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