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为什么北大国关院朱文莉教授能潜心做“本科生导师”这么好呢?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2-01
手机版

  

  大外交·青年智库

  让壹亿中国大外交青年智慧被全球看见

  为中国青年智库代言

  Glory Diplomacy

  Ny.2021/ No.405

  来源@爱国关天下

  朱文莉老师个人介绍

  

  朱文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成员,兼任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学生导师、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学术导师。主要从事美国问题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主要著作有《国际政治经济学》(合著)、《高处不胜寒》(合著)、《战后国际关系史战后国际关系史》(合著)、《国会与美国外交政策》(合著)、《三十年美国政治》等。

  编者按

  敲开办公室的门,朱文莉老师悦耳的声音随即传来。我们坐在朱老师的对面,对话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严肃,更像是秋日午后师生间的一次闲谈,甚至有时让我们忘记对面坐着的是一位在课堂上令人肃然起敬的教授。此刻,朱老师更像是一位亲切的为本科生“引路”的人生导师,将她作为本科生导师的经历与感悟娓娓道来。

  

  关注多元需求

  谈及本科生导师制,朱老师提起了六年前这一本科生培养模式设立的初心。朱老师读国际政治本科时,一个专业只有29名学生,而如今的国关学院不断发展壮大,一个年级能达到一百余人。“班级大了,班主任加上我们很负责任的辅导员,仍然是照顾不过来的。学院逐渐发觉了这个问题,于是创立了本科生导师制。”在朱老师看来,除了学生人数的增多,学生充分多元化也是设立这项制度的重要原因。“大学与高中的学习氛围很不一样,初入大学,同学们难免对专业学习有困惑,老师们也难以短时间内掌握一个百人大课堂的详细情况。”尤其是在大一这个最重要的过渡阶段,师生双方都迫切需要更深入的接触机会——而本科生导师制就是很好的解决方法。

  “本科生导师等于为同学们多提供了一支拐杖。”朱文莉老师这样定位自己的角色。专业课的老师们以对学术专题的兴趣为桥梁,师生匹配的成功率相对较高,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擦出火花;而班主任则要更多地肩负起对整个班级的责任;“本科生导师则介于二者之间,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小范围但不仅限于学术方面的与老师交流的机会。”朱老师认为,同学们高中的学习习惯不一定适用于大学。尤其在学术书籍的阅读方面,初入大学的新生会面临一段重要且艰难的适应期,需要一位“引路人”给予指导。在为元培学院新生开设的讨论课课堂上,朱老师对此感受颇深。她在第一节课上问学生们在高中时期读过哪些学术著作,却发现相较而言大家接触过最学术的书籍是《大学语文》——一本甚至称不上学术著作的教材。很多同学在进入北大文科之前没有一次真正意义上完整的学术阅读经历,但刚开学就面临着每星期都有且不止一本的纯学术书籍阅读任务,会很明显地感到不知所措。“如果学生们在这段时期可以找到能随时帮助自己的人,将会较为顺利地渡过难关——我们本科生导师恰恰扮演了这样的角色。”朱老师为自己所指导的学生在这方面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2019级本科生吴楚格回忆起自己与朱老师的第一次交流,就是在大一第一学期围绕着有关论文写作和学术阅读的问题展开的,老师为初入燕园的她提供了这份急需的指导。“当时,我觉得朱老师特别有思想,是特别和蔼可亲的老师。”

  对于如何使用这支“多提供的拐杖”,朱老师十分尊重学生们自己的选择。在她看来,学生的需求是多元的,每位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很大。朱老师观察到,同样是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期,学生们在适应性上也有所差异:“在摸索的过程中,学生们的适应情况会充分多元化——到第一个学期末,有的同学就已经完全熟悉了大学的学习模式,不仅能够完成阅读任务,而且可以谈自己的观点;有的同学可能还在摸索中,还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正因如此,比起同时与多个学生交流,她更倾向于选择相对轻松的场合与学生一对一面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在每学期的“Office Hour”确定以后,朱老师都会给自己指导的学生分别约好不同的时间段。“大家的问题都不尽相同,一对一的方式可以交流得相对比较深入,对于一些个性化的问题我说起来也比较直接、透彻。”至于是否向导师寻求帮助,朱老师则将选择权充分交予学生。“有些同学认为这个渠道很适合自己,本科毕业后还会时常联系;有的同学可能不喜欢这种一对一的方式。”朱老师对此都表示理解,“不论是找到那支更适合自己的拐杖, 抑或不需要拐杖自己走,都是很好的结果。”

  

  叩响兴趣之门

  作为本科生导师,朱老师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因为这关系着他们的未来规划。“北大是一个充分自由、包容多元的环境,会为你提供充分的机会寻找自己的兴趣点。”朱老师强调,“每个人找到自己兴趣的路径会不一样,我们非常鼓励大家去大胆尝试。”朱老师细细展开说道:“首先,在课堂上可以发现兴趣,一位好的老师或者一门打动你的课程都有可能激发你对某个区域研究的热情。在这一方面我们学院有天然的优势,因为我们的区域研究很齐全,甚至南极北极都有老师做专门研究。”朱老师自己就作为美国问题研究的专家开设了名为“美国政治、经济与外交”的本科生课程。作为受朱老师指导的学生,吴楚格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朱老师对她关于美国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论文的指导。当时朱老师十分耐心地提出了许多有待商榷的地方,对她的论文写作思路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朱老师还谈到,一些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的具体研究议题也可以拓宽学生们的研究视域,例如一些同学会从双学位或辅修专业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回过头再来观察和理解国际事务时,视角和切入点都会更加切实。“这体现了北大最出色的地方——各个学科的水平都很高,在学术上能够更好给学生提供兴趣选择的空间。”朱老师说。

  另一条让学生探索兴趣的路径则是亲身实践。“到了大二大三,我们学院会提供一些出国交流进修的机会。”朱老师非常鼓励学生们借此机会到当地去游历,通过在当地的大学学习,与更多不同国家的同龄人接触交流,观察他们都在谈论什么、准备怎样安排自己的未来,并从中获得一些启发。谈到留学交流,朱老师还建议大家在出国之前先有所准备。“时间很容易就会过去,五光十色是看了不少,但是真正关键的东西,你有没有有意识地去接触、去理解、去真正深入地思考呢?”以日本为例,朱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同学们的普遍问题,“你可能看了很多日本动漫、日剧,听了日文歌曲,但是你对日本这个国家真正了解多少?在不存在语言障碍的情况下,大学四年你们对北京的风土人情还是琢磨不透的,何况日本?”因此,提前阅读一些有一定知名度、认可度的该国历史文化学者或者外国访问学者所写的文章或书籍,在朱老师看来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才能在留学的这段时间内对一个陌生同时还存在语言差异的地区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此外,在北大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中,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学者都会到北大访问交流,参加论坛、旁听讲座都是拓宽知识面、寻找兴趣点的途径。“我们学院的交流活动随时都在展开,这些活动大多对所有同学开放,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讨论或者旁听。”

  

  勿负国关滋养

  朱老师为学生们的成长提供建议与支持,也期望他们能在本科四年后达到更高的水平。“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任何专业如果只经过本科四年的学习,那积累和沉淀肯定是不够的。虽然大部分同学将来未必走上学术道路,但是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应该让自己更耐心、扎实、全面一些。”朱老师指出,学习国际政治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有些同学喜欢思辨,通过探讨国际关系理论、分析几百年来的国际关系体系,从而得到较为系统的认知。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就需要坚持阅读,会使你终身受益。”她猜测更多同学会选择更好入手的“自下而上”方式,并指出采取这一方式就要多做区域国别研究。无论是以哪种方式学习,朱老师都强调要勤思考、多阅读,利用好国关学院的优势,在对世界地区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再谈关系,进而展开深入的规律性分析。

  如何对某个区域或者国家的历史与现实有一定切实的了解?以伊朗、巴基斯坦为例,朱老师建议大家一定要以国关学术研究的方法来切实地讨论,“他们分别持有哪一派伊斯兰信仰?他们的政治历史和宗教认知又有什么不同?就政治制度而言,这些国家的规划设想与实际运行状况又是否存在差异?”朱老师认为,要找一个中间层次,不像随机阅读一样那么繁杂,也不需要直接上升到学术层面,先在阅读中找到可靠的感觉,再从这个层次上升到有概括性的认知。当然真正的学术研究决不能止步于此,而是在相对掌握全局以后,再找一个专题深入下去,这其中需要相当的时间与耐心。在朱老师看来,国关同学探讨问题需要看得足够深入,分析的背后要有历史的深度和全球的广度作为支撑。“只有国际关系学得扎实,不断增进对实际的国家、区域的历史与现实的了解,才能脱离对国际关系的高谈阔论。”

  谈及对国关同学们的寄语,朱老师用了“充实愉快”简单的四个字,这是她希望每一位国关同学回看本科四年的生活时都能给出的评价。“如果一定要再取舍的话,那就是愉快,让自己能这样度过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是我觉得最感欣慰的地方。”朱老师坦言,每个人一生都有提高学术能力和增长阅历的机会,而大家能够在北大愉快地生活其实就是最好的成熟过程,也是她作为本科生导师期望能帮助同学们实现的事情。

  风云大外交今日推荐位

  

  美国政党政治——非对称·极端化·不妥协

  作者:[美]迈特·格罗斯曼、戴维·霍普金斯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定价:89.00 元

  编辑 / 王潇洒 审核 / 陈际界

  再审 / 王盖盖

  大外交青年智库独家出品

  个人|企业|高校|智库|媒体|政府|国际组织

  合作联系邮箱

  kzjwd2020@yeah.net

  大外交智库官方网站

  http://www.glorydiplomacy.com

  

  大外交智库即大外交青年智库(Youth Think-tank Of The Glory Diplomacy,简称Glory Diplomacy 或GD)是一家创办于2017年的以外交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创始人是王盖盖。2020年,大外交智库又在中国深圳成立专门咨询公司,目前已成研究青年外交与青年发展、国际关系与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与全球治理等事务的综合性全球思想库。

  此前,大外交智库聚焦在二十一世纪中国与全球大外交领域的青年原创方案、青年发展计划和青年外交延伸的助力与服务,推动大外交青年智库在对照全球外交发展、对接世界高端智库、对比新型平台建设的三原则下为中国大外交的发展贡献青年力量和方案,也特别提倡、鼓励并支持大外交领域内青年大胆原创小心求证来实现价值增值,以期实现全球青年价值最优,从而聚集了全球各地区有志青年一起在当今时代为实现个人、社会和国家发展目标而奋斗。

  因此,大外交智库自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让壹亿中国大外交青年的智慧与方案被全球看见,效果非常明显,被海内外青年誉为现代智囊的“青年精英大脑集中营”,是中国大外交新型青年智库的开创者和代言人!

上一篇:刚刚 张伯礼发声 关于XBB
下一篇:“洹上财子在春天”河南财大校友会安阳分会开展踏春走访企业行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