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魏王朝的覆灭,是历史车轮的必然还是人为的失败?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2-03
手机版

  冉闵冉魏王朝的兴衰,如同黑夜中一颗划破天际的流星,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一划而过。在北方长达三百年的乱世期间,作为在北方艰苦奋战的汉族政权,在当时,给北方的汉人带来希望,即使只存在了短短两年时间,但仍不能掩盖它的影响。

  冉闵,冉魏政权开国皇帝。冉闵最被人熟知的就是他的战斗力,若将他与古代著名武将排个顺序,他总是能在前三。昌黎之战,所率部队无一创伤,让他一战成名。直到今天,人们对他的评价一直都是毁誉参半,有人说他是民族英雄,拯救了当时北方的汉人,不至于让华夏灭绝;也有人说他是三姓家奴,认贼作父,忘恩负义,性情残暴,大肆屠杀。而要了解冉闵所建立的冉魏政权,就不得不说华夏民族的至暗时刻——五胡乱华。

  

  冉魏政权建立的背景

  "五胡乱华"源头起始与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使得西晋国力大减,国库凋敝,军事力量骤减。此时的北方少数游牧民族则趁机建立起多个国家,并趁机进兵中原,侵扰华夏。公元317年,刘聪建立的前赵俘虏并杀害晋愍帝,西晋灭亡。同年南迁的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东晋偏安政权。由此,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与南方的东晋政权形成对峙局面。其中较为强大则是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当时的北方各个政权为了各自的利益在中原大地侵掠。北方民不聊生,汉人地位低下,史称"五胡乱华"。

  

  1.后赵是当时实力较大的一支胡人政权。在石虎死后,石虎的九个儿子为了帝位开始互相残杀,上演了一出后赵版"八王之乱"。冉闵作为当时内部高层,却受到石遵的欺骗以及处处排挤,于是联合李农等人诛杀石遵,并拥立石鉴为帝。尽管如此,冉闵在当时的处境并没有得到好转,反而因为弑君,受到更多人的仇视,在襄国的石袛譖位称帝并开始讨伐冉闵,孙伏都等部也密谋杀死冉闵。在这样的情况下,冉闵想在后赵继续呆下去是不能的了。在石遵时期,冉闵就觉得自己功高一世,想以此把持朝政,现在后赵四分五裂,即使继续把持朝政也没有意义。况且当时的胡人,因为他弑君,诛杀了石遵,而对他产生怨恨,所以在他反杀孙伏都等人之后,并不想为他所用。于是颁布了著名的"杀胡令",并将石氏一族赶尽杀绝。

  2.当时的北方基本是被胡人占领,北方四分五裂,烽火连天,北方的汉人是"十室九空",,胡人每到一地都会进行大肆掠夺,男人和老人都会被屠杀,女人和小孩则是白天被作为行军粮,晚上则被当作玩物。各个胡人政权为了地盘彼此之间也会打仗,他们对彼此的仇视程度并不亚于对汉族的仇视程度。在这样绝境下,北方还有一只汉族流动武装————"乞活军"在顽强抗争。乞活军,顾名思义,只是为了活着的军队。当时的乞活军首领是李农,其作为冉闵的心腹,背后的军队故此也是冉闵的支撑。而冉闵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少数自己的亲信以外,剩下的胡人是不为他所用的,故而只有将自己和乞活军结合在一起,才会有一条生路,在明确当时剩下的胡人不愿意归顺自己以后,于是颁布了著名的"杀胡令",一时之间血流漂杵。

  闵知胡之不为己用也,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一日之中,斩首数万。闵躬率赵人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余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屯据四方者,所在承闵书诛之,于时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者半。

  在当时的北方,胡汉民族矛盾尖锐,冉闵的杀胡令使得北方的汉人一时间都燃起斗志,纷纷加入到冉闵的阵营,这也是后来冉闵称帝的基础。在此之后,建立冉魏政权,并恢复"冉"姓,以汉人身份自居。而冉闵这一系列举动也是为了向乞活军表明自己抗胡的决心,以此来确定自己在乞活军中的领导地位,并拉拢北方的汉人,逐渐壮大自己的势力。而并非真心恢复汉室,否则为何当初仍效力于后赵,只是在受到打压之后才反叛,以及与东晋交兵。

  

  冉魏政权覆灭的原因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冉闵在北方几乎是得到所有汉人的支持。最后为何其建立的冉魏政权只存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而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冉闵作为一个领导者的自身缺陷。

  1. 冉闵自身的性格缺陷。

  冉闵狂傲自大,且刚愎自用。对下属的建议不仅不听从,反而还会猜忌下属。李农就是最好的例子。史书对冉闵为何突然杀掉李农语焉不详。笔者认为还是因为互相猜忌所造成的。在后赵时两人还是平起平坐,在夺权成功建立冉魏之后,忽然变成君臣的关系,心中难免会有隔阂。在建国之初,冉闵想将帝位让给李农,李农以死相谏,冉闵才同意自己称帝,可见李农在当时的威望是仅次于冉闵的。冉闵当初就是功高盖主,并想把持朝政,后来通过联合李农领导的乞活军来夺权,事成之后当然会对李农有所防备。李农身后的乞活军也是其所担忧的原因。

  不仅李农,后来的韦謏、王泰、王谟、王衍、严震、赵升,仅仅是因为持反对意见,几人都被杀害。以至于后期属下众叛亲离,纷纷叛逃,严重削弱了冉魏的实力。冉闵虽然是汉族血统,但是从小生活在胡人区域,思维方式当然也会受到胡人的影响,嗜杀残暴,又是武将出身,自身性格是一重大缺陷。

  

  2. 冉魏政权的根基不稳。

  虽然冉闵在建立冉魏后,大赦天下,释放囚犯,四方汉人皆争相入城。可自从建国起,就征战不断。建国初期,战场甚至就在都城邺城城门外。且冉魏在北方是唯一一支汉族政权,孤立无援,北方各胡族都将其视为眼中钉,都想灭掉他,尤其是石袛。可对于一个刚成立的国家来说,国内百废待兴,国外虎视眈眈,战乱不断。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固然不能起到帮助作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冉魏政权内部也是互相猜忌不断,君疑臣,臣疑君。况且天下未定,冉闵就开始杀功臣,李农等人被杀害,这也是导致冉闵后期无将可用的直接原因。这让其他的臣子会怎么想。不仅内部纷争没有解决,对外也没有充分发挥政治外交的作用。作为在北方的汉族政权,自然是受到汉人的支持的,于是冉闵想借助东晋的力量来帮助自己统一北方,可是对东晋的态度却傲慢不逊。

  闵遣使临江告晋曰:"胡逆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朝廷不答。

  这就使冉魏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只能以一己之力与胡人周旋。为其覆灭埋下了伏笔。

  

  3. 冉魏疆域狭小,人口不足

  要知道在古代,农业是第一生产力。而冉魏帝国疆域狭小,汉人严重不足,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与土地进行农业生产,这也使得经济跟不上来,无法养活自身军队。在建国初期,冉闵刚打败石袛,原来的军队加上降卒共计三十余万人。

  戎卒三十余万,旌旗钟鼓绵亘百余里,虽石氏之盛无以过之。

  如此庞大的军队必将消耗掉大量的钱粮与物资。而后赵的国库已经被冉闵用于树立自己的恩德,早已挥霍殆尽。即使是后期疆域逐渐扩大,但是与同时期的其他政权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再加上不断的战争,人民的负担更加沉重。襄国之战大败,更是使得这一矛盾迅速激化。农业生产被完全破坏,国库捉襟见肘,人人相食。

  贼盗蜂起,司、冀大饥,人相食。自季龙末年而闵尽散仓库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青、雍、幽、荆州徙户及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诸夏纷乱,无复农者。

  

  总结

  冉闵的失败,在笔者看来有多重原因。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当时民族矛盾尖锐,而冉魏政权只是这一矛盾激化的牺牲品。

  从最开始的以羯胡身份自居,效忠于后赵,卖力地参与攻打东晋,只是因为将他立为太子的许诺没有实现,才产生怨恨,并先一步下手将石遵铲除;到后来把持朝政,发现胡人不为他所用,所以颁布了"杀胡令",并以汉人身份自居。这一身份的转变就注定冉闵并不是像祖狄等人以北伐,收复失地为己任的民族英雄。而只是当时乱世中一个后来崛起的军阀。抗胡也只是他的战略方针,并不是以抗胡为初心。其所建立的冉魏政权也只存在短短两年。当时的东晋也只是作壁上观,没有助一臂之力,也间接地加速了冉魏的覆灭。

  客观来说冉闵的出现使得北方的汉人不至于被屠戮殆尽,一定程度上拯救了华夏民族;也是从冉魏覆灭之后,开始出现因为亡国而自杀的臣子,这也反映了当时胡汉矛盾尖锐。但其所颁布的"杀胡令"也使得许多外形与胡人相似的汉人被杀害,他的残暴嗜杀,也使得整个中原都陷入一片混乱。

  文献参考

  1. 《晋书·卷一百七·载记第七》

  2. 《资治通鉴·卷九十八》

  3. 3. 《中国通史2·第四章·第四节·十六国大乱》

  4. 4. 范文澜·《魏晋南北朝史纲》

上一篇:关于飞行器设计!交大“学霸团”捧回4项全国一等奖,曾获央视报道!
下一篇:分式求值的10个常用技巧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