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49岁任北大党委书记,55岁任江苏省委副书记,今年76岁,他是谁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2-04
手机版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1937年南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复员返回北平(现北京)。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沙滩等地迁至现址。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常年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标杆院校,当然也离不开在校历任领导的共同努力。就有这样一位校领导,他49岁担任北大党委书记,55岁又担任江苏省委副书记,今年76岁,他就是任彦申同志。

  ,男,汉族,1945年12月生,河北隆尧人,197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3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教授。1964年09月—1970年03月,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汽车拖拉机专业学习;1970年03月—1970年07月,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电厂工人;1970年07月—1976年12月,清华大学党委政治部职员;1976年12月—1978年05月,清华大学校刊临时负责人;1978年05月—1980年09月,清华大学党办干部;1980年09月—1985年09月,清华大学党委委员、学生部副部长,校团委副书记、书记(其间:1983年09月—1985年09月,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1991年年初,46岁的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任彦申,被调任北京大学担任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后于1994年任。“对于去北大工作,我疑虑重重,确有诚惶诚恐之感。”任彦申回忆说,北大是一所极具精神魅力的著名高等学府,是众多学者和学生向往的学术殿堂,然而,对于北大的领导者来说,北大更像风浪中行驶的一艘船,很难驾驭,“弄不好随时翻船”。 任彦申的清华学长、原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刘吉在为《从清华园到未名湖》所作的序言中也提到这一点,在历史上,北大一把手多是在内部或外部压力下黯然离去。“好进不好出”似乎成为多任北大领导人的宿命。

  在上世纪90年代,任彦申在北大任职的10年间,北京大学却取得了自身和平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当然不能归功于他(任彦申),但他也有一份不可忘却的贡献。”刘吉说,他还听到不少北大人怀念任,“这真是不容易的事啊”。2000年4月,北大、北医大举行合校大会。此时,任彦申已被调任江苏。任彦申也受邀重返北大参加了这次大会,当主持人一介绍任彦申到会时,会场上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以表示对他担任北大领导时的肯定。任彦申3次站起来鞠躬致谢。任彦申赴任北大之初,却是压力重重。当时,高校教师收入很低,“脑体倒挂”严重。他记得,北大有一年把100名优秀青年学者留校当教师,1年不到,“出走了57人”。当时,靠单一财政拨款的我国大学普遍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困难。如何改善师生的生活待遇、稳定“军心”,成为棘手难题。

  当其担任北大党委书记时,有朋友劝他:在北大当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最好的自我保护办法就是“优柔寡断”,这样犯错误的机会才少。任彦申在其书中回忆了他当时的真实心态——在干部大会上,他不止一次引用毛泽东的一段话:“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能朝夕。”“我觉得,个人安危小,北大兴衰大。如果以不出事为原则,那就什么事也不干,这样的领导有什么价值呢?”任彦申说,对领导干部来说,无功就是过,占着位置不干事就是最大的错误。

  也正是在任彦申主政北大期间,北大举办了百年校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从一个口号上升为国家战略,促成了“985计划”的出台。随着“211工程”、“985计划”等国家项目的相继实施,北大等高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期,学校的面貌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2000年3月,任彦申从北京空降到江苏。他先是担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半年后,升任副书记,分管宣传文教、组织干部和统战工作。也是在任彦申分管宣传工作期间,2000、2001年间,江苏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报业集团、广电集团、演艺集团、文化产业集团、凤凰出版集团等六大文化产业集团。当时的背景是,主管部门过度重视文化机构的意识形态属性,而忽视了其市场经济属性,政事政企不分,政府包养文化的弊端日渐显现。直到两年后,十六大报告中才出现“文化产业”这个名词,还要再过几年,国内其他省市才陆续成立类似的文化产业集团。目前,江苏的文化产业的规模、利润和影响力在国内均处于领先水平。

  在江苏任职的十余年间,任彦申引领江苏教育体制改革,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推动江苏高教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十五”期间,江苏全面实施“江苏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计划”,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突破。

  2001年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不论是脱离经济建设的教育科技,还是不依靠教育科技的经济建设,都是没有前途的。一个大学,如果游离于经济建设之外,注定缺乏动力,缺乏压力,缺乏活力,也缺乏财力。”作为一名学者型官员,任彦申先后出版了《从清华园到未名湖》、《后知后觉》、《如何是好》、《任彦申从政心得》四本书,出版后一直畅销不衰、影响不凡。

上一篇:南通市远近闻名的4所高中,成绩历历在目,堪称211“后援团”
下一篇:以“0分”对抗高考,以白卷破碎青春的那些高考考生,如今怎样了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