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二外举行纪念周总理诞辰113周年系列活动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2-04
手机版

  2011年3月5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师生共聚在周恩来总理雕像前,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3周年。

  在这特别的日子里,北京二外决定成立以周总理的表字“翔宇”命名的翔宇东方新闻社,邀请周总理的侄女周秉德为新闻社揭牌并担任顾问。

  二外以此为契机,成立新闻传播学教学实践基地,邀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副总监侯东合、中国青年报对外采访部主任刘畅、新浪网教育频道总监梅景松作为首批特聘专家。

  与此同时,“二外口述史”活动启动,北京二外邀请了“童怀周”成员和周秉德女士共同为学生进行讲座,以纪念周总理,发扬和传承总理精神。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成立的,二外人与总理有着深刻的情感。1976年,周总理逝世,二外汉语教研室16位教师化名“童怀周”,收集整理各界人士悼念周总理的诗篇,共同编辑出版了《天安门诗抄》。2004年,在海内外校友的倡议捐资下,周恩来总理雕像在二外落成。一代代二外人以自己特殊的方式铭记住总理的伟大精神和深情厚谊。每年周总理的诞辰,二外师生都会自发地在总理像前缅怀和纪念。

  周秉德为翔宇东方新闻社揭牌  北京二外实现校园媒体资源整合

  二外党委书记冯培和周秉德女士在纪念仪式上北京二外翔宇东方新闻社成立揭牌   在今年纪念周总理的活动中,北京二外特别邀请到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德女士来到二外的校园,与同学们共同纪念总理。周秉德女士被特别聘请担任新闻社的顾问,并与二外党委书记冯培一起为以周总理表字“翔宇”命名的翔宇东方新闻社揭牌。

  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德女士在周恩来身边生活了十余年,是与周恩来关系最密切的晚辈,曾任中国新闻社副社长、全国政协委员,对新闻工作有深入的了解。

  翔宇东方新闻社是一支崭新的校园新闻队伍,是北京二外新闻中心在媒体融合趋势日渐显著的大背景下,将旗下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等多方媒体资源整合成立的。

  北京二外党委书记冯培、党委副书记郑瑞君、党委副书记徐连春、副校长邱鸣亲切会见了周秉德女士。随后,周秉德与北京二外校领导、“童怀周”成员、各位媒体专家、二外职能部门教师以及学生代表共同来到由二外校友集资建成的总理像前,参加翔宇东方新闻社的成立仪式。

  二外党委副书记郑瑞君在仪式上表示:“周总理与二外师生有着深厚的情谊,他的崇高精神和高尚人格,已经成为一代代二外人的思想财富与精神名片。以‘翔宇’命名新闻社,旨在把学习、弘扬总理精神与校风、学风建设,与大学生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让伟人风范成为大学生奋斗的榜样和动力。”

  校党委书记冯培与周秉德女士为翔宇东方新闻社揭牌,宣告翔宇东方新闻社正式成立,周秉德女士受聘为新闻社顾问。

  周秉德女士说:“因为总理的缘故,我对二外的印象一直很深,在08年曾经来到二外和大家一起缅怀总理的事迹,很高兴又能来到这里见证翔宇东方新闻社的成立。”

  周恩来总理是我党新闻实践经验最为丰富的领导人之一,对党和国家的新闻事业曾亲自过问、策划和布置。总理认为,要“为报道真实的新闻而奋斗”,新闻要“用事实服人,以理取胜”。

  翔宇东方新闻社的全体同学举起右手,庄严宣誓:“传承总理精神,打造优秀团队,奉献新闻事业!”

  新闻社成员郭同学说:“我们会以总理为榜样,担当起校园媒体先锋的职责,用影像和文字记录下校园生活的点滴,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貌,不断学习和传承总理的新闻理论与实践经验。”

  二外新闻系学生张同学则表示,翔宇东方新闻社的成立顺应了媒体融合的趋势,集合视频、声音和文字多种表现形式,相信这样的融合一定能提高效率,把新闻更快捷、直观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北京二外成立新闻传播学教学实践基地   知名媒体人担任特聘专家

  北二外副校长邱鸣在仪式上为新闻传播学教学实践基地揭牌   2011年3月5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师生共聚在校园内的周恩来总理雕像前,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3周年。在这特别的日子里,二外副校长邱鸣宣布了关于成立新闻传播学教学实践基地的决定,并与党委副书记郑瑞君共同为基地揭牌。

  基地还邀请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副总监侯东合、中国青年报国内时事部主任刘畅、新浪网教育频道总监梅景松作为首批特聘专家,指导基地学生的新闻实践学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徐连春、副校长邱鸣为出席的专家颁发了特聘证书。

  为了整合校内优势资源,进一步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创新,强化本科生实践教学模式的形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闻传播人才。北京二外党委宣传部与国际传播学院合作共建了新闻传播学教学实践基地。此后,二外将以此为平台,积极展开与社会媒体的合作,锻炼学子的新闻实践能力,向社会输送同时具备优秀外语水平和专业素质的新闻人才。

  多年来二外新闻人才培养特色在于把专业教育、语言素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让学生在学习新闻专业课程和英语教育的同时,积极搭建平台为学生提供新闻实践机会。每年二外都有多名学子进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媒体工作,并有多人被派往海外工作。

  对于二外新闻传播学教学实践基地未来发展,特聘专家侯东合和刘畅也提出了他们的建议和希冀。他们希望二外在传承和发扬周总理新闻理念和精神的同时充分发挥外语优势,开拓国际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把基地办出自己的特色。作为校园实践平台,基地应积极与新媒体相结合,以扩大对外影响,赢得社会认可。此外,作为二外学子,新闻实践基地的成员不但要怀有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自己,更要秉承周总理爱国敬业的精神,承担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二外启动口述历史活动:“童怀周”事迹感动年轻一代

  访谈现场 嘉宾左起依次为刘兰英 周秉德 赖梅华 石淑兴   2011年3月5日下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于周恩来总理雕像前启动“二外口述史”大型系列活动,并邀请周恩来总理侄女周秉德及“童怀周”成员刘兰英为年轻的学子们讲述二外的历史。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冯培宣布“二外口述史”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他表示,二外老师积极建设学校、勇于投身革命的精神是二外的宝贵财富。在周恩来诞辰113周年和建党90周年之际,希望在活动中寻访到见证二外发展、与二外风雨与共一路走来的二外人,通过他们的回忆来教育青年学子、发掘二外精神的精髓、传承二外的光辉历史。此次系列活动将以访谈和讲座的形式进行,以文字和影像的方式存档,作为二外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记录保留下去。

  “童怀周”成员刘兰英深情回忆了周恩来总理对二外的关怀。作为曾经参与过天安门诗抄事件的当事人之一,她对周总理和二外都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即使是寓居海外的日子里,也一直不忘过去的那段峥嵘岁月。“二外是周总理最关怀的学校”,刘兰英说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周恩来总理亲自缔造的大学,从学校的申请报批到调员拨地,以及办学方针的拟定,周恩来总理都关怀备至。建校初期,他五次亲临二外调研。1976年,总理逝世,二外人与全国人民一起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汉语教研室16位同志化名“童怀周”,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悼念总理,整理编辑了《天安门诗抄》等悼念诗文。二外人以自己特殊的方式铭记着总理的伟大精神和深情厚谊。

  见到故人的周秉德女士十分开心,她表达了对“童怀周”成员不顾风险纪念周总理的感激之情,并且希望几位老同志保重身体,享受当今的美好时代。

  作为二外曾经的教师,再次回到母校的刘兰英对同学们提出了寄语。她希望同学们能像周总理一样“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利用每分每秒好好学习,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现场同学认真聆听了周总理的事迹和童怀周的故事,不少同学听到二外的老师们克服阻碍,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也要将人民对总理的敬意留存下来时,不禁为之动容,流下热泪。

  北京二外的学生表示,学校历史是国家历史的一部分,能够了解学校的历史,也有助于了解学校和“总理精神”,“多年以后想起,我们二外人也有一段共同的回忆。”

上一篇:南昌重大车祸的“法”与“情”,办丧事方需承担责任吗?
下一篇:为何学生不愿提交助学金申请?是涉及个人隐私还是金额太少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