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些中考学霸,高一入学后会秒变成学渣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2-11-16
手机版

  中考录取结束,暑假也已经去掉一半了。对于即将步入高一的准高中生,建议利用剩下的一个月假期,对初中知识做一次全面查漏补缺,也对高一知识做一下预习。

  为什么呢?因为进入高一后,可能会发现,很多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所谓优等生,在高一很短的时间内,可能会秒变成了各个科的学渣。这对于他们来说,挺受打击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要从高中的知识难度、量度以及老师授课方法、学生学习方法,还有学生天赋等方面来看待问题了。

  首先是知识难度的全面提升。

  很多同学进入高一后会发现,初中知识太简单了,而高中每一个知识点的难度都上升了一大截,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脑力去巩固。尤其是高中的理科更加抽象、理性、复杂。这对于初中时理科强,爱动脑筋的同学,可能会很具挑战性,但对于那些在初中时文强理弱,不爱动脑筋,不爱发现问题的同学,到了高中会非常吃力。

  

  其次是知识量的突然变大。

  初升高的知识跨度非常大。初中三年学习的知识总量甚至不如高中一年的学习量。比如数学,高中数学理科生需要学习十本书,每一本书都有高考的重要考点。又如英语,单词量从初中要求的1600个,上升到3500词+500短语。小升初时,初一会有一个知识的过渡,初一知识中考不见得会考;而初升高则完全没有这个过渡期,高一的知识,在高考中直接考查40-50%(如数学大概会考65分左右)。所以在新高一,很多学生刚开始会有“撞墙”的感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陡坡效应”。

  

  然后是老师的授课方式不同。

  初中老师往往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反复讲解,老师用较多的时间给学生以具体辅导。进入高中后,老师上课则更注重分析,反复讲解的做法少了,学生活动多了,许多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而且高中学科多,每科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不一致。所以,学生必须适应每个老师的教学方法,才能促进自己的学习。

  接着是学习方法不同了。

  因为初中知识体系简单,考试题目不会深入,学生只要认真听认真做作业,考试都不会太差。然而到了高中,学习的针对性非常强,要求学生要学会独立学习、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独立性思维有很高的要求。很多初中阶段不擅长独立思考,全靠老师讲解的学生,到了高中会明显觉得吃力。而一些天赋不够,思维能力不够强的学生,甚至会出现“高中动脑也没啥用”,“勤并不能补拙”的情形。

  

  再者,高中的学习节奏非常快而紧凑。

  初中时,很多学校一节课可能只学1个知识点,所以学生在课后会有比较多的时间消化吸收,哪怕少上了一两节课,也不会有多大影响,很容易就追上了。上高中后,一节课往往要学2-3个知识点,因为课程安排紧凑,课后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消化每一科的知识,错过一节课,后面就很难补回来。而且因为科目多,作业量也大,学习强度大,一些在初中时习惯了被老师和家长督促学习的学生,上高中后就很难适应这种自主学习的转变。不少学生甚至会因一时的不适而否定自己,产生失落感。

  

  正因为初升高有那么多的变化,对于一些初中时的伪学霸,虽然他们在中考时可能取得比较优异的中考成绩,而进入高中后,却因为各种的不适,不少都秒变成了学渣。这部分同学,更因他们的家长不理解,不断施压,导致他们不堪重负,心理出现问题。

  所以,打好初升高的过渡战,是整个高中学习的关键。中考后利用暑假对初中知识做系统梳理,预习好高一知识,又是一个比较积极有效的方法。当然,作为家长,了解高中学习特点,做好孩子健康心理的指引人,又是一个决胜点。

  举报/反馈

上一篇: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教材教辅资源
下一篇:瓜州:普法教育让青少年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