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中师生,撑起中小学教育的大半个天空!如今还有人知道吗?!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笔者之前参加了一个同学聚会。大家都有一段共同的学习经历,现在多从事一种共同的职业——中小学教师。而促成大家终生从事教师职业的就是那一段学习经历——读“中师”。

20多年前,大家初中毕业,考上了一所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大多数人回到了家乡的中小学校当教师,转眼已过二十多年。

岁月在脸上留痕,心已苍老许多。

曾经是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如今,大家都已年届不惑,有同学的孩子已结婚,多数人的孩子已上大学,上高中,大家的话题就是工作、工资,孩子、家庭。

大家很少想过,自己那一段学习经历,曾是一件国家级的大事件!

大约从1983年开始,为了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压力,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学生毕业后到城乡小学任教的招生政策。这一政策执行至1999年。

谢新茂老师曾经是一位中等师范学校的老师,从1983年开始,就一直在一所中师学校任教,一直到2002年最后一届中师毕业生离校后,才调到另一所学校。他亲身经历了中师教育政策的实施及废止的全过程。

他曾在文章中说:

在十六七年的时间内,全国近400万学习成绩优异的初中毕业生,拥进了中等师范学校并不算高的门槛,然后犹如一把把蒲公英的种子,被撒在祖国或肥沃或贫瘠的土地上。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从毕业开始,就一直坚守在偏僻、荒凉的乡村中小学,成了中国当代教育最坚固的基石。

他们以出类拔萃的优异素质,却选择上中师,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一张饭票。

首批初中上中师的学生在1986年毕业,自此之后,每一届毕业生中的大多数被分配到了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教书,成了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

中国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乡村教育的发展,他们是最大的功臣。说他们是中国教育的基石,一点也不为过。

然而,对他们自身来说,一辈子从事中小学教育,显然是屈才。他们的素质,以中国当前的标准来衡量,还有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国家只给他们提供了当中小学教师的平台,他们自己想要在教师岗位之外,再给自己营造一个更好的平台,就非常艰难了,也就只能扎根于教师岗位。一方面,是他们对个人前途的失落感,一方面,他们在经过师范专业的养成教育和多少教师岗位的浸润,一个个在业务能力上出类拔萃。在这样的矛盾和焦虑中,他们艰难前行,为国家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把自己变成一支蜡烛,照亮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内心。

这批人加入到基础教育行列,确实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大幸。中国现在的基础教育尚不至于坍塌,关键是还有这批人在那里撑着。1999年后,全国陆续取消了中师教育,却让中小学师资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没有几个大学毕业生愿意从事中小学教育,愿意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与这批中师生比,又有明显的差距,让教育部门的人头疼。

而对他们个人的前途来说,选择乡村中小学教师这个行业,确实又是大不幸。他们都应该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却成了垫在金字塔最底层的铺路石。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要向他们之中仍然在从事中小学教育事业的人,致以崇高的敬礼!

谢老师的这篇文章,笔者曾经多次阅读,多次选用,每一次阅读,都有不可名状的感动。谢老师从中师生老师的角度,给这个群体最大的宽慰与理解。

同样,还有一位中师学校老师,周碧华老师,在他的文章《中师生,中国腾飞的“垫脚石”》,讲述自己那一段执教湖南桃源师范的经历,通过担任一届中师生班主任的感知,谈了对中师生最真实的认识和评价:

因为,他们是初中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在当年大学录取率还十分低下的时代,考取中师的意义不亚于当今考取研究生;在当年城乡差别十分明显的情况下,考取中师的农村孩子意味着从此跳出了“农门”。

但,读中师并非他们的自主选择,初中毕业时,只有15岁,他们顺从父母的意愿,他们都是孝顺的孩子;更多的是屈服于命运,因为家贫而不得不以最快的速度获得“铁饭碗”。

我至今认为,录取初中毕业生中成绩最好的学生读中师,是一种国家战略,是为了一代一代的中国孩子,接受智商较高的老师的培育。

18岁,刚成年的年龄,中师生便被分配到各乡村小学,有的甚至到了偏远山村,一人一校,几十元的微薄工资,有时还不能按月发放。

中师生毕业季,传来了初中同学考上重点大学的消息,而三年前这些同学都比自己成绩差,这样的命运反差,曾深深地剌激过每一个中师毕业生——他们毕竟只有18岁,正是做梦的年龄,但梦提前终结,他们只能弯下腰去,做一块垫脚石。

毕业4年后,又传来初中同学某某大学毕业分配到某大城市某大机关的消息,而自己,正在某一间破烂的教室里当孩子王……

从考取中师到毕业分配后若干年,中师生历经数个心理煎熬期,挺过来的中师生,他们绝对都是坚强的人。

如今,中国已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许多80后已成为国家重点项目的科研主力,他们当然感恩于大学教授的教导,可是否记得当年的小学老师?

正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中师生,让你们接受了良好的基础教育;你们是否知道,你们当年的小学老师,本该也是科学家、音乐家、教授呀!

于是,我产生了一个天真的幻想:政府是否该给坚守讲台30年以上的一代中师生给予政策补偿呢?或是授予一枚勋章呢?没有一代中师生的牺牲,就没有当今庞大的人才队伍。

我在中师工作八学年一学期,我深深知道,全国的中师生特别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中师生,都有着相同的特殊心路历程:他们优秀,却走了一条平凡而清贫的道路。

因此,我们应向一代中师生致敬,没有他们的奉献与牺牲,就没有扎实的基础教育,没有扎实的基础教育,又怎有人才辈出?没有人才,祖国又怎能腾飞?

两位师长,在他们文章的最后,都表达了同一个态度:敬礼,一代中师生!

作为一名曾经的中师生,读了二位师长的文章,感到无名的惭愧,只是时代给了我们一次机会,被我们侥幸的抓住,曾经无限的荣光已不在,经岁月洗礼,大家的心态还不错。

我们班是河南东部一所师范的91级学生,入学时全班有48名学生。三年中,有两名学生留级,一名学生被开除,毕业时,有49名学生。

毕业后,1名同学考入师范学院,成为真正的大学生,然后进入高校教书。2名同学转行到行政机关,成为公务员,现在成为部门领导,3名同学回乡教书后考上研究生,留在城市,进入高校教书或行政机关。其余的40多名同学,全都回到自己的家乡学校,多年来,一直工作在中小学校。

除去那几名同学,用自己的方式,离开了中小学校,离开了中国教育广阔的第一战场。其余40多名同学,二十多年来,一直拥有同一个身份:中小学校教师。

为了曾经的选择,大家要用一生去背书。

但现实依然是鲜活的,工作在中小学校,特别是乡村中小学校,大家没有能成名成家,发财致富,位高权重的机会,但是,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不断的奋斗,来修炼自己的人生。

有认真从教者,安贫乐道,每月拿着不高的工资,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教好书,育好子,或得以认可被重用,成为校长,教育名师,或恬淡虚无过生活,知足人生,多得学生爱戴。

有不安于现状的从教者,不能满足于学校教书,一边教书,一边或经商发财,或办班补贴家用,或出力量做些小事。现实如此,不能苛求哪一个人。

但是,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就是当年的中师学校的一届届毕业生,是当下中小学讲台上的主力。不论工作成绩或大或小,中师毕业的老师,撑起了当下中小学教育的大半个天空!

声明

上一篇:宿迁市教育局表彰!48个优秀单位!
下一篇:杭州师范大学ABC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体系探索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