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乡村教育的深度融合,适应社会对教育提的要求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2-11-16
手机版

  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是推动乡村走向现代化道路的关键一步。信息化时代,固守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浪潮,构建适合当前教育发展动向的教学体系。“互联网+”与乡村教育的深度融合,它不仅适应了当前社会对教育提的新要求,切合了国家培养新青年的愿望和当前国家对乡村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学校教师“两缺一不足”,即缺乏专任教师和优质教师资源,开不足课程的问题,使乡村教师队伍、学生素质、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等各方面明显提升,使乡村的孩子们能够真正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互联网+教育”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一定会为乡村教育带来颠覆性、跨越式的发展,为农村教育开辟出一条新道路,为乡村振兴培养优质人才,但在技术和模式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尝试。

  (一)平衡教育经费投入,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国家对待乡村教育的态度决定了乡村教育发展的未来,国家要加强对整个教育系统的监管和引导,教育应该是一项公平、正义对事业,不应该因为地区、民族等因素在政策、经费等方面被特殊对待。我们提倡教育特色,但反对教育特殊。国家要加强教育立法,注重对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和指导,确保各种教育政策在乡村地区得到落实。

  1.拓展教育经费来源,创新线上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育在农村主要表现在教学设备及基础网络不断改善,随着电子白板、教学一体机、电脑、投影仪等设备陆续进入乡村学校,基础设施的短板被逐渐补齐,网络教学也从简单的录播课程到直播授课,“双师”模式在乡村教育里慢慢呈现出来。通过重构学习场景,“双师”模式将线上和线下资源结合:在线上,互联网教育企业在一线城市汇集优质的教师资源,负责远程授课;线下则有一位助教负责做好学情分析、答疑解惑、维持秩序、批改作业等工作,辅助线上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以此实现逐步提高多样化动态教学,从而丰富课堂内容,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化。朱迅在做机智过人的一档节目时,在采访中发现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在学习上相比,差的不是智慧和努力,而是教学条件。乡村学校教育经费不够,教学设施落后成了阻碍乡村地区信息化教育创新创造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国家财政近年来在教育事业上的拨款有所提升,然而真正能够落到乡村教育建设上的却少之又少。因此,国家财政要更多地向乡村教育倾斜,完善乡村学校的信息化设备。

  

  2.制定针对性的质量检测标准

  家长千辛万苦都要把孩子送到城市学习,农村教育出现空心化现象,在这些事件的背后,就是家长对农村教育质量不放心、不信赖。农村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与城市教育进行区分,从学生个人需求、地方特色、社会发展角度制定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乡村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水平,这样的检测标准才更适合这种特殊的社会结构下教学现状。一方面,这样的标准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客观、公平,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另一方面,家长不再单靠分数的高低评判孩子学习结果,有助于缓解农村青年人口外流,解决乡村学校学生数量不足等问题。

  3.强化法律保护

  法律具有规范和约束作用,法律不仅可以制止某些冠以教育之名而滥用教育经费等行为,而且还增强振兴乡村教育等底气,促进各项教育政策和措施等落实。法律明确要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统筹,持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支持开展网络远程教育,保障和改善乡村教师待遇,提高乡村教师学历水平、整体素质和乡村教育现代化水平。这部法律等颁布和实施,为乡村教育发展提供了依据,改变了人们对于乡村教育的不重视、不过问的偏见思想。

  

  (二)加强精准培训,提高师资力量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同时也是信息化教学的执行者,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结果。因此,培养专业的教师队伍,加强在职教师培训尤其重要。

  1.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推动教育智能化进程

  前述有所提及,乡村学校的教师大多是本土教师,且他们年龄往往较大。生活背景导致他们对新兴的信息化教学知之甚少,不了解人工智能在教学中运用的重要价值,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能适应信息化教学所带来的各种挑战。青年教师即便有较高的教学热情和实践倾向,但是,在经历了多次的失败和否定之后,慢慢也会放弃尝试。因此,要真正推动乡村教育的信息化发展,除了要加强对已有教师的培训外,还应当鼓励和支持师范院校信息技术等专业的毕业生到农村地区任教,为乡村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增强农村地区师资力量。

  

  2.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实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后者是指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是一个长期推进的过程,通过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建设开放性的教育体制等帮助教师提高其素养水平;同时,教师个体也要进行教学反思,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教学研究,在不断学习中开阔眼界,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3.保障乡村教师的基本权利

  为什么很多教师都不愿意去乡村任教,一个很直接的原因就是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低,晋升空间小。加大对地乡两级教育经费的管理,保证教师获得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的基本权利,确保他们的工资按时发放,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顾虑,他们才会安心到乡村教学。再者,给他们提供晋升的机会,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增强他们的信心;加大对乡村教师艰苦工作的宣传,增加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教师参与乡村教育建设,帮助这群大山的孩子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三)加强信息技术与乡村教育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乡村教育的整合就是指在乡村教学活动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使信息技术与乡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帮助乡村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建设信息化学习场所

  设施设备是进行现代化教学的基础,国家在政策扶持,帮助建设线上教学系统,通过网上授课为乡村学生提供课后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同时,也要对乡村学校进行维修建设,配置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2.加强技术指导,引入竞争机制

  教育部门需要组织相应的技术人员,为乡村教师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教会他们怎样去操作教学设备。教师自身也要主动学习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建设信息资源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及时性、新颖性、时代性等特征,为乡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同时,引用竞争机制,鼓励学校教师通过系统化的信息化教学项目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将信息资源合理分配给积极应用的学校和教师,通过这些学校的示范性作用来带动其他学校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

  

  3.探索整合模式

  人类用智慧创造出了人工智能,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反过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推动了人类进步。人工智能教师将进一步深化教育的内涵和价值,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乡村教育的整合模式尚处于探讨之中,没有形成系统。我们要结合每个乡村的特殊性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教学信息资源的利用等进行系统化设计。在探索中求发展,在应用中求创新,在人工智能时代,探究教学的深层意义,挖掘知识的内在价值和独特魅力,引导学生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助力乡村教育你创新创造发展。

  教育信息化是破解城市与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有效途径,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是帮助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对于教育基础薄弱的农村地区,信息化手段显得尤为迫切,因其可以突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限制,让农村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师资及课程。教育部对乡村教育也更加重视。大数据时代,乡村教育的发展必须紧跟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人工智能的引进和运用成为推动乡村教育创新性发展的关键要素。然而,当前乡村教育存在很大的弊端,但这并不是不可调和解决的,国家加强对乡村教育的管理和资金技术扶持,教师提高自身教学素养、乡村人民主动接受现代化教学观念并参与乡村文化建设,这些都将有助于乡村教育发展进步。

  举报/反馈

上一篇:大学读了4年本科,没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更可怕的是还没背景
下一篇:徐州新东方烹饪学校走进铜山区三堡街道,助力3·15活动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