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有学上” 又要“上好学”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孩子的教育牵动着千家万户,9月24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了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报告坦诚地对当前我省基础教育阶段存在的四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与打算。9月26日,会议还将开展专题询问,听一听、问一问,省政府和相关部门如何将教育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做实做优。

  政府的钱用到孩子身上——

  教育支出始终是我省公共财政第一大支出

  省政府在报告中指出,江苏基础教育“底子”一直比较厚实,现有学校1.4万所,在校生约1140万人,各学段毛入学率达到或接近100%,在全国各省区中率先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

  教育支出始终是我省公共财政第一大支出。2018年,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收入2827.64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近80%用于基础教育,近80%来自财政性经费。最近,省政府常务会议还明确,研究提高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生均财政拨款省定标准,加大对教育薄弱环节的财政保障力度。

  四大问题突出——

  关于“孩子上学”还有这些热点难点亟待解决

  报告同时指出,江苏基础教育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问题是全省面上共性的,有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少数地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全面培养全面发展的理念和体系尚未牢固确立。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不够健全,“五育并举”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落实,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在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违规招生考试、超纲超前教学、违规办学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身心压力过大。

  基础教育资源短缺矛盾比较突出。到2020年全省基础教育阶段需新增学校1986所、教师12万人。全省小学、初中仍有大班额班级5.48%、6.03%。其中,“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相对更加突出。

  区域、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仍有短板。在师资配备、课程教学等软件指标方面仍有较大水平差异,比如城市和农村学校音体美教师配备达标占比分别为84%、52%。在多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形成了目前“乡村弱、城镇挤”的城乡教育发展格局。即使在城区,有的择校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秩序需要进一步规范。

  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难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中小学办学相对整齐划一,课程资源不够丰富,育人模式比较单一,为不同性格禀赋、不同素质潜力学生提供的选择机会较少,在发展特色化、多样性、适宜的基础教育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下一步怎么做?

  完善评价制度,以考试改革推动教育改革

  报告中表示,在学前教育阶段,将把每年新建改扩建一批幼儿园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非营利性民办普惠园,规范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逐步形成公办为主、非营利民办为辅的学前教育体系。

  义务教育阶段,要扩大资源供给,实施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和消除大班额计划,努力使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都符合省定办学标准。

  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将完善考试评价制度,深化中考命题改革,实施高考改革方案,稳妥有序做好新高考、新课程方案、新教材的衔接贯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石小磊

上一篇:中海、首钢联合体51亿竞得北京石景山区涉宅用地
下一篇:复旦五浦汇校长黄玉峰:起跑线上不要急于论输赢!用心陪伴是为了最终放手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