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教育实践证明,多种教学的优化措施具有较好的实践效果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2-11-16
手机版

  从融入课程思政的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实践内容优化、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活动改革、“互联网+”视域下建立交互式课程评价机制三个方面,开展了“互联网+”视域下融入课程思政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研究。并以教育市场内某试点高校为例,开展教育实践,通过实践证明,提出的多种教学改革与优化措施,具有较好的实践效果。因此,可在后续的教学中,应用本文的措施,并对其进行推广,以此种方式,保证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优化。

  一、“互联网+”视域下融入课程思政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一)融入课程思政的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实践内容

  优化明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育人目标是: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树立学生求真务实的学习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中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前,教师使用多媒体屏幕与数字化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几个较为简单或学生使用率较高的游戏、游戏开发现状等,通过融入与学生生活交融的内容,使学生初步产生对此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当学生产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后,教师可在此时通过屏幕向学生展示我国计算机领域中的优秀IT人才,并为学生讲解其熟知人才的发展史。当学生完全融入课堂后,教师可深化计算机基础知识,为学生讲述中国的计算机行业发展历史、在发展中遇到了怎样的问题、如何克服外界多方的打压与制裁逐步壮大的。

  

  根据教学工作的部署与教学进度,适当在简单的教学内容中融入综合性教育内容,逐步激发学生在计算机基础内容学习中的求知欲望。综上所述,对基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在实现对理论教学内容的优化后,对此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在实践教学的初步阶段,教师应设计一些单一知识点的实践项目,当班级内所有学生都可以按照教师标准完成计算机基础性实践项目的学习后,教师再设置一些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实践教学项目,或直接引进互联网中的计算机工程案例项目作为学生学习项目,鼓励学生在完成实践任务时,与班级内其他学生进行合作与讨论。或由教师进行引导,搭配班级内不同学生组成项目小组,每个人都要在完成实践项目中担任一个角色,通过此种教育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上机操作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具有责任感与义务感。

  

  (二)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计算机基础

  课程教学活动改革在上述改革内容的基础上,引进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在开展此项工作时,教师应明确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将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活动组织的主要方向,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渗透到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此种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目的。例如,教师可在课堂上,组织小组活动,以“计算机应用技术”内容为例,由教师在讲台上使用大屏幕展示问题,由每组的小组成员在写下问题的答案,完成答案的书写后,举手示意。在下课前5~10分钟,进行小组答题数量的统计,答题速度越快、准确率越高的小组将获得胜利。除此种活动,教师还可以在课下时间,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的线上教育平台,在平台中心论坛中发布教学任务,学生可以在论坛中进行资源的分享或任务的讨论。教师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成果或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根据教学进度进行教学工作的调整。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计算机思维、交流能力、主动求知能力、主动探索欲望,实现对学生严谨务实精神的培养。

  

  (三)“互联网+”视域下建立交互式课程评价机制

  建立课程教学评价机制是实现教育成果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为实现对高校课程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高校应基于“互联网+”视域,建立交互式课程评价机制。例如,在线上教学平台中设置“学生评价区域”、“教师评价区域”、“综合反馈区域”等,学生可以在完成阶段性的学习任务后,在“学生评价区域”对近期时间内个人学习情况或个人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自评。或学生认为此段时间的教学课程存在欠缺时,可以在“综合反馈区域”发表其个人对课程改革的建议。此外,建立学生与教师的互联网直接交互渠道,学生可以使用微信、QQ等网络终端,与教师进行及时交流,保证学生与教师信息交互与共享的及时性。总之,要保证教学改革工作在实施后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应在保证课程内容全面性的同时,提高教育过程的人性化与个性化。

  

  二、教学实践

  为证明上文提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育综合水平的效果。以教育市场内某试点高校作为此次实践教学的参与对象,以某专业为例,对此班级内的学生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全新教学。以基础课程中的“JAVA程序设计”内容为例,在课程教学前,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掌握班级内每名学生对JAVA课程学习的认知。通过初步与学生的交涉,掌握学生对相关方面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将班级内学生按照综合学习能力与现有知识储备量,划分为不同群体。当教师掌握班级内不同群体的学习情况后,根据当堂课的教学重点,设计难易度不同的教学内容。下发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到班级群,学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与个人能力,进行课前的自主预习。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多层次化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教学课堂。

  

  按照结构组织规划教学课堂。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统计并整理测评结果,综合学生在学习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反馈可知: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学生可以主动与教师进行知识点的交流,并参与到教师课堂设计的教学活动中,能够积极完成教师在课前布置的预习任务、与教师在课后布置的作业。在此次教学实践过程中,没有学生出现“迟到”与“早退”的现象,课堂中玩手机的人数逐步减少。通过本学期期末测试可知,班级内学生无论是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还是在上机操作实践技能的理解方面,都存在显著的提升趋势。

  上面提出的多种教学改革与优化措施,具有较好的实践效果,可以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意识。

  举报/反馈

上一篇:普通人怎么考心理咨询师 不是心理学专业能考心理咨询师吗
下一篇:在杭州学烹饪多少钱?厨师培训费用贵不贵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