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老诗人获得2022年上海市民诗歌节“杰出贡献奖”
05:09
作者:柳琴
2022年的深秋,上海街道上的梧桐叶在飘落,沿着常熟路走进100弄吴钧陶的家,他端坐在轮椅上笑意盈盈,亲切地和我们握手欢迎我们的来访,身穿深蓝色背心的他两鬓雪白,满脸慈祥,说起话来温文尔雅,浓厚的书卷气扑来。
“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命运坎坷,自学成才,他超越了世事无常。一生与纸墨为伍,自称‘一囚六影居士’。以坚韧的毅力打开文学艺术的大门,他一手创作,一手翻译。他秉持着‘言为心声,言之有物’的诗歌观笔耕不辍,选择用直接准确的翻译方法去翻译鲁迅、杜甫,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一颗简朴而热烈的的诗心,疗愈了自己,也洗涤了这个时代的浮躁和喧嚣。”这是今年的上海市民诗歌节给吴钧陶先生的颁奖词。得知自己荣获今年上海市民诗歌节的“杰出贡献奖”,吴先生露出开心的神色,也感到意外,深居简出的他没想到自己被关注到了。
2022年上海市民诗歌节诗歌盛典授予吴钧陶先生“杰出贡献奖”
其实,吴先生写诗很早,在青少年时代就爱上了诗歌。在他60岁时出了第一部个人诗集《剪影》,他自称是诗坛的“花甲新秀”。2001年,第二本诗集《幻影》诞生,他“晋升”自己为“古稀新秀”。如今,第三本诗集《心影》也已经面世,而他最新的诗集《人影》里集结了很多他偏爱的十四行诗。加上他创作的散文集《留影》《云影》,他戏称自己是“一囚六影居士”。写诗、译诗一辈子,吴先生对诗歌的热爱不减当年。“一辈子以纸墨为伍,甘愿画地为牢。”这是吴先生真实的自我写照。
“我喜欢我自己写的诗,他们都表达了我心中的真实情感。”吴先生的诗歌观朴素而纯粹。翻开他的一本本诗集,会发现吴先生的诗风多是直抒胸臆的抒情之作,还有饱含人生感悟的哲思,诗歌题材非常丰富多样,或追忆逝去的时光、或赠送友人、或探讨人性之光、或赞美祖国。
吴钧陶在家中书房聊自己的文学创作
与别的诗人不同,诗歌对于吴先生有着不一样的意义。“生病,躺在床上,脸朝天花板,那时候我很绝望,是不是能活下去,这个是我脑子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就通过写诗把这种思考表现出来。”他在采访中表示,年少时,因为得病数年,整日躺在床上,常常会想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他发现,这些问题用诗歌来解答很凝练,而且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所以对诗歌产生了特别的偏爱。可以说,生病时,文学是照耀他生命的缕缕微光,他以文学创作为药进行自我疗愈,而文学又更加改变了他的生活。
吴先生是一位生活阅历十分丰富的人。谈起往事,他依然记忆清晰,颇为动情。他笑称,自己因年少患病,在20岁时就以为自己活不久了,还写好了“遗作”,没想到活这么高寿了。而他口中所谓的“遗作”是十余万字的长篇纪实散文《药渣》——记录他六年病痛生活的经历。起初,失去校园生活的他躺在家中非常苦闷,在寂寞和无望时便想着将这段苦难的经历一一记录,没想到他写着写着却发现自己的心境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感受到了一些生之趣味,对生活的希望慢慢被重新点燃。“文学成为我眷恋生命的寄托,给了我走向未来的信心。”自此,“绝笔之作”《药渣》成为他文学创作一个崭新的起点,他重新开始看书、写作、学英语。他抓住每一个机会补习功课,促进自己成长成才。康复后的他更是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诗、写诗、译诗上,并乐在其中。
“只有病历,却无学历。”身患多种疾病的他一辈子可谓波澜起伏,饱经风霜。他和病魔甚至死神反复较量过,对人生况味的体验肯定比一般人要深刻复杂得多。他曾辍学在家养病,被打成“右派”下放“五七干校”劳动锻炼,在出版社工作,去化工厂劳动。但在年迈的吴先生身上,你看到最明显的还是慈祥和淡然。
他热爱诗歌,也喜欢在诗歌里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把这一辈子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记录在诗歌里了。自幼熟读《唐诗三百首》的他深受古典诗歌浸染,他将杜甫、鲁迅的诗作译成英文推向世界,也把庞德、狄更生、奥登等国外诗人的现代诗翻成中文介绍给中国读者。他既写现代诗,也写古体诗。
在现代诗创作上,他认为很多“自由体”诗作过于自由散漫,变成“分行的散文”,“要把最突出,最能打动你的内容写出来,光是写出来还不行,还要写成诗的样子,有诗意。”所以他希望现代诗也要讲点押韵讲点形式感,为此他还写出一本十四行诗集,处处体现诗人构思的巧妙。在诗歌创作上,吴先生还有小小的遗憾,“我本来打算写100首十四行诗,现在还没完成,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写完了。”
“听说您最喜欢的诗人是杜甫。”“不是,我也很喜欢李白。”吴先生会纠正外界对他的一些认识。然后他会津津有味地说自己关注到近年来杜甫研究的一些变化,2020年BBC推出的单集58分钟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吴先生知道后也很高兴。“把我们的诗人推向世界,是好事。”
在翻译作品的选择上,吴先生介绍说是由于当时条件影响和自己兴趣所致。“我个人喜欢翻译带有童心的作品,我喜欢从孩子的视角看世界。”最让吴先生骄傲的是,在他家的书柜上,整齐地摆放着50本不同封面不同版本的《爱丽斯奇境历险记》和《爱丽斯镜中奇遇记》。
了解翻译的人应该知道,相比其他翻译家,吴先生翻译时讲究忠实于故事原文,即“信达雅”。新中国成立后,他迈上工作岗位,以写诗、译诗为业。《圣诞颂歌》《鲁迅诗歌选译》《杜甫诗英译一百五十首》《唐诗三百首新译》《古诗英译75首》《爱丽丝奇境历险记》《维莱特》《马克·吐温十九卷集》等等,陆续出炉。
1985年,他翻译的《杜甫诗英译一百五十首》出版。此后多年,他一直在增加着翻译杜甫诗歌的数量,他是国内少有的将杜甫诗歌翻译成英文诗歌的集大成者,在翻译杜甫诗歌中,他不仅讲究意思的准确到位,还在诗歌形式上讲究韵律,可谓匠心独运,填补了中国文学界的一大空白。
他喜欢自己写的诗歌,说到动情处,他会忽然主动说:“我给你读两首诗吧。”他选择读的诗歌是《青岛海边女郎》,吴先生如今已经96岁高龄,满头白发,因病致残行动不便,但读起诗来依然口齿清晰抑扬顿挫,读完笑容可掬,沉浸在诗歌艺术的世界里;晚年他还勤练书法,写起字来用笔相当稳健,墨香四溢。他喜欢把自己写好的书法作品小心翼翼地盖好章,问你喜欢不喜欢,然后开心地送给你,一派童趣盎然。
他还和笔者回忆起一段特别的往事,他说,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他有3年时间在燎原化工厂做工人,起初他挺不适应去当工人,没想到在那里他和性情爽直热情的工友们很快熟络起来,每天工作很踏实很放松,心情也舒畅起来。回想起来,一生为文的吴先生对这段经历也至今还满是怀念。
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因为患病在初二就辍学的人所达到的文学成就。吴先生是坚韧的,他的性格里有一种顽强和坚持不懈,一种不妥协于命运的坚韧,让他能够在病中熬过来,超越了世事无常,并学有所成,为文学事业做出了一份杰出的贡献,令人肃然起敬。
在他的书房的墙壁上,挂着好几副墨宝。仔细看,有一副写着“身无分文债,家徒四壁书”,还有一副他好友送给他的“如诗人生”。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
- 聚焦中心任务 强化精准指导 确保第二批主题教育取得高质量好效果
- 郑州:到2025年,职业院校毕业生留郑率将超六成
- 普陀一小区拆除重建工作加速推进
- 官宣!江苏新增5所四星级高中
- 波士顿大学金融硕士排名靠前吗
- 成人自考考试地点是根据什么安排的?
- 彩色“毛衣”扮靓路边梧桐 南外师生发起“我们的梧桐”城市艺术公益活动
- 武向平院士助力首届四川省“科创筑梦”青少年科学节
- 长城热点|河南安阳滑县安罗高速高速公路建设非法取土
- 王易副校长赴广西参加定向选调生及引进高水平大学博士座谈会并看望校友
- 四川成考中遇到不会作答的题该怎么做呢?
- “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联盟”在江苏科技大学组建
- 长沙市人社局前往长沙市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考察
- 百姓看联播丨提速啦!坐着高铁去滑雪丨燃起来!足球小将
- 闵行专家!落户新疆这里→丨一家亲
- 严查遛狗不拴绳!郑州多个小区发布“文明养犬”提醒
- 对话高途大学生业务负责人刘文勇:AI数字人是集团三大战略之一,未来或是千亿级市场
- 北京市202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提示
- 没有大专毕业证可以自考本科吗?
- 奥运冠军自曝:需终身佩戴呼吸机!协和专家提醒,这病危险,得治!
- 这场培训,给崇明这群人送上一份“安全大餐”
- 5∶0零封法国波尔多大学女足 北师大女足挺进决赛
- 托福总成绩是多少分
- 原“暨南大学全球青年领导力研究院院长”被举报“猥亵”?本人回应称系双方自愿行为
- 前三季度五粮液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