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风向标:2019基础教育变革的十个认知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0-01-18
手机版

各位教育界同仁,下午好!

大家被搞乱没有?完整地听完两天报告,我的感受和你一样,有点乱,却也被一种“理想教育渐渐可以触摸”的振奋所感召。

我们似乎看见了一个转折。

如果说几年以前,全球教育都还处在一个“深度混沌期”,面对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巨变,学校教育更深层次的重构逻辑尚未理清,教育变革者最重要的工作还处在探方向,踩水势,避风险,找资源的阶段;那么这两年以来,中国乃至全球教育人都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知和前瞻的行动。

我们必须由内而外地重构自己的学校,去重新“回到人的价值”,正如去年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提出的“重构学校——人啊人”的主题;我们必须在新的时代重建一种新的教育生态,超越个体的局限,让“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让“公平与质量同步推进”等等这样的目标,变得真实、具体、可操作、能持续。是的,它已经发生,尽管尚不完美。

李斌 蒲公英教育智库总裁 《新校长》杂志总编

这当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所以我们建议每一位教育领导者、创变者,都要学会熬“一锅石头汤”。

教育中的“一锅石头汤”如何熬成?正如开幕致辞我已经提到过,一方面有文化与机制的前提。我还想要补充表达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每一个“熬汤”的人,他要有眼光、有格局、有敏锐去“发现身边的精彩”,不拒绝任何不起眼的,甚至原本你不喜欢、不了解的“原料和食材”。正如这几天,当你全程沉浸其中,去努力发现属于你的那锅汤的构成,你就有可能成为“发现身边精彩”的人。

2019年,激进的民族主义运动正在撕裂这个世界,但我们却仿佛看见,教育率先迎来了理性的回归。在很多学校那里,中国教育真正的启蒙已经开始。开放的认知,科学的行动,复杂的研究,系统的设计,已经连成一道中国基础教育的未来地平线。

我们必须热烈地拥抱这份来之不易的理性启蒙和科学建构。正如我喜欢的一位学者写到的那样:我钟情于世间许多美好的价值观并乐见其成,但却并不喜欢那些仿佛高人一等的狂热而空洞的“进步贩子”,他们总是奢谈“政治正确”却不计后果,而他们停留在走马观花、概念推导中的“人类进步”,可能只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庸俗:如果一代人心急火燎、不加辨识地跑步前进,就会给下一代留下更大的烂摊子。

所以美好的教育究竟怎么去?我们的建议是,少谈点主义,多解决问题。如果说我们一定要谈一个主义,也许“专业主义”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我们看到,无论你选择从哪一个维度起步,学校变革,都已经开始摒弃表面功夫,重视一线问题的真实解决,追求系统建构的深层次效能,关注微观现场的个体反应。我们一天天认识到,创新,一定离不开坚实的基础;教育创新,同样要有经得起现实打磨的认知与价值,而它,是一场科学和复杂的生态重建之旅。

这也是我今年想向你推荐年度十本书的前提:教育变革不求一蹴而就,但期待它就在你的身上发生,并从一个小切口开始立即行动。而最小的切口,就是首先改变自己的习惯。


读:2019年教育变革者不可不读的十本书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个人习惯:坚持核心,刺激进步,是高效能人士必须始终坚持的八个字

这是一本出版很多年的经典读本,首先推荐给大家。

个人建议,这应该是学校老师或者至少中层团队一起,一边共读一边操练践行的一本书。如果多年前读过,也建议你再读一遍,重温这些历久弥新的个人行动原则。

让我们看看这七个习惯:

积极主动:为自己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

以终为始: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坚定不移地塑造未来;

要事第一:轻重缓急要分清;

双赢思维:要做“既非损人利己,也非损己利人”的决定;

知彼解己:知彼需要仁慈,解己需要勇气;

统合综效:破除二元对立,创造第三种方法,实现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不断更新:站在四个基本生活层面(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不断更新自己。

其实大家请看,这些原则是不是针对组织行为也一样有效?所以一个月前,我曾经给我们团队提出了一道思考题,怎样在未来三年智库不增加人数规模的情况下,品质变得更好,效能增加五倍?也就是重读了这本书之后的一个反思。

《反常识》

个体观念:对教育工作者而言,常识课与反常识课同等重要

教育界爱说回到常识,几乎没人敢说要“反常识”。

常识是什么?通常指人类行为当中古往今来纠缠不清的那些“集体隐性知识”:公认的惯例、既定的信仰、习惯性的判断、天生的情感、经验累积的知识……所以通晓常识,基本就可以帮助我们轻松面对大多数生活以及部分工作。

然而本书作者告诉我们,常识一旦面对复杂的系统问题,就完全不能胜任了——社会矛盾、政治冲突、专业研究、科学推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学校治理;复杂问题的解决,复杂体系的变革,需要的是反常识思维。

还有一个说法是,常识的能力让我们区别于机器人,但反常识的能力让我们能造出机器人。所以,卓越的人生,无非就是通晓常识与打破常识两件事。

《反常识》这本书,对大多数人而言具有颠覆认知的意义。我们由此得知,很多事情都没那么简单,我们首先要学会看见复杂;我们还要学会通过科学的研究,理性的推衍,小步快进的迭代,把复杂的系统变革,弄得简单可行。

《延展——释放有限资源的无限潜能》

领导才能:有什么用什么,并且要用到极致

这是我特别喜欢并且隆重推荐的一本书:因为整个世界都开始转型了,从资源占有第一性,走向对资源的运营第一性。教育同样不例外。

学校怎样才能办的更好?孩子怎样才能扬长补短?人生怎样才能跳起来够得着理想?像蒲公英智库这样的机构,给自己定下了“不背靠权力、不依靠资本、不搞桌子底下的交易”,也就是完全清清白白发展的原则,该怎么活?很多组织无论你处在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你都会面临或大或小的某些制约。怎么办?多数人的选择是盯着别人手里的东西,少数人才会打量自己已经有了什么,选择“延展”,去释放有限资源的无限潜能。

强烈推荐你读这本书,它只包含两个部分:第一,如何扭转我们的思维方式,完成从追逐到延展到转变;第二,帮助你掌握一套激发延展潜能的技巧。

《学习的升级》

学习设计:站在新一代数字原住民的角度

苹果公司教育副总裁约翰.库奇的新书。很荣幸,我受邀为中文出版写了推荐语,如下:

在当前以及未来的技术环境下,站在新一代“数字原住民”的角度,我们该如何重构学习?本书是迄今最值得推荐的跨界观察。作者从激发每个人学习潜能的角度,展望学习内容、学习场景、学习方式、学习资源的转型升级和设计路径,以及技术进步是如何放大这一效能的。

我们都知道,学习的升级一定和技术的进步有关;更重要的是,一定和被技术改变了的一代学习者有关。这本书值得学校有学习方式探究精神的全体老师一读。

《学校如何运转》

机制结构:经营学校就是经营关系,然而结构定功能,关系才有界定

从“重塑组织”,到今年进一步思考“重塑学校组织”,这是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怎样无需触动原有体制下的条条框框,我们可以在学校组织结构方面有所作为?李希贵校长这本书是中小学校长治理学校绕不开的参考读本。

学校战略高层结构、教学一线结构、中层结构、支持团队结构、研发体系结构……以及运行机制、管理模型、变革策略等,都有特别清晰而高维度的描述和设计,非常值得变革时期的学校管理团队阅读。

《华为管理变革》

组织状态:一个组织的大跨度连续超越,如何实现?

1997年,华为公司任正非先生的一位顾问来到重庆与我交流,他带来了一本非正式的小册子《华为基本法》,6章103条。这是我第一次在媒体采访生涯中,接触一家中国企业,准备向全球一流企业发起冲锋的文化与价值观阐述。

了解华为,形同了解当代中国场景下的世界级追求,是怎么实现的。我想,这当然也是当下中国教育的使命。

本书内容包括八个方面,代表了一个组织复杂的升级路径:

企业文化和管理哲学:1996年定稿的《华为基本法》,体现了这个企业高度的理想主义;

高管团队与组织变革:1998年华为全面引进IBM管理系统,“先僵化、再固化、后优化”,体现了这个企业虚心的拿来主义;

华为产品开发变革:彻底的实用主义;

华为供应链管理变革:拿来主义+实用主义。请注意,企业需要供应链,教育同样需要;

华为财经管理变革:钱怎么用——防范风险、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华为人力资源体系变革:经历了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再到员工赋

华为研发管理变革:固化10%以上的研发投入,体现了坚定的研发主义,把最终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华为国际化战略:高度的理想主义,规模不大就开始放眼国际市场与人才,挑战全球标杆。

所以,这本书告诉我们,几乎一切组织从普通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都必须具备四种状态:

高度的理想主义 / 彻底的实用主义

虚心的拿来主义 / 坚定的研发主义

《深度学习》

教育选择:学校最正确的变革道路应该是什么?

如果我们不想用一种浪漫的变革愿景建设学校,也不想回到早已无法面对未来的传统教育,怎么办?如果教育必须培养有适应力的终生学习者,如果知识是学习的起点而不是终点,那么,学校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走向系统而平衡的“新学习”?《深度学习》这本书尤其值得向你推荐。

这是美国八所普通公立学校的经验汇总。他们关于深度学习的定义是:让学生有效掌握核心课业内容,培养批判性思维,以及解决复杂问题、合作和有效沟通的能力,成为拥有学术心态的自主学习者。

在我看来,这是一份新的教育愿景,却又长在现实的土壤上,很好地代表了全球及中国教育变革可行的选择方向。而这八所学校通过六项核心策略来实现这份愿景的:

1、赋权,让学生参与自己的学习进程和学习关系的建构;

2、学科整合与学习情境化;

3、解决真实的问题,为学习提供意义;

4、将学习扩展到学校以外;

5、基于学生个体优势的定制化学习;

6、利用技术提升学习效果。

《变量——看见中国社会的小趋势》

理解中国(一):全球大变局时代,中国社会的微观变量和小趋势

了解今天的中国社会,这是一本不得不读的好书。

人们比较容易感知大趋势,却总是忽略这背后的小变量。真实的中国究竟是怎样的?打量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固然可以部分理解,但更重要的视角,是从树梢的嫩芽,去体察整棵大树的生命。

中国社会究竟面对什么自下而上的变量?会带来哪些影响未来的小趋势?这本书会大大地拓展我们对自己所生活的这个国家,站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认知。

《中国的知识重建》

理解中国(二):伟大的知识创造才能成就伟大的文明

去年就想推荐这本书,平衡之下又放弃了。今年发现,还是绕不过。

我始终认为,中国的知识界,少有知识体系的“漂流者”,却有太多“守堡垒的人”——权力依附、市场依附、流派依附、学科依附、西方依附、东方依附、习惯依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堡垒,所以也就缺失了重建当代中国独立知识体系的强大动力。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伟大的知识创造才能成就伟大的文明,在这一点上,目前中国的知识精英——理所当然包括我们每一位教育人——未能很好地承担我们的历史责任。

出路何在?《中国的知识重建》围绕知识、权力和责任有系统的阐述,期待对你有帮助。

《一生的学习》

人生领悟:关于人生和教育的宇宙视角

作者是克里希那穆提,印度乃至全球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

抄一段这本书上的话: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当一个有学问的人依赖书本、知识和权威,借着它们以获取了解,那么他便是愚蠢的。了解是由自我认识而来,而自我认识,乃是一个人明白他自己的整个心理过程。因此,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因为整个生活是汇聚于每个人的身心。

这本书特别适合在一个闲暇的周末,在自然生态阳光下,品着茶一个人读,去理解科学与专业的尽头,人生与教育还有怎样的可能。

以上十本书,我在筛选中会遵循一个逻辑:由小到大,从个体到组织,由微观与内在出发,进入课堂、学校、社会、国家乃至宇宙。当然这些仅仅代表我个人的认知,期待能够在年会线上课堂获得你更多精彩推荐。

这就是年度风向标的第一个部分:读。


看:教育变革趋势的中外研究

这一部分,我们浏览一下今年各层级机构和个人发布的教育变革趋势报告。

放眼全球,教育已经成为全球主要发达和新兴经济体,保持可持续竞争力的首要政策与投入着力点。中国也不例外。对教育变革趋势的观察,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国家政策,一个是行业研究。两个领域在这一年都有非常多的内容,我们仅推荐其中对学校教育一线有实践价值的部分供你参考:

推荐一

2019年2月,中国政府颁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计划,包含十大战略任务,我们再来重温一下: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
  • 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
  •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 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
  • 提升一流人才创新能力
  • 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 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
  • 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 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荐二

这一年,谷歌教育发布的《教室的未来:K-12教育的新趋势》,包含八个趋势:

  • 数字责任
  • 生活和劳动技能准备
  • 数学思维
  • 学生主导的学习
  • 协作教室
  • 连接家长和学校
  • 创新教学法
  • 新兴技术

推荐三

这是北师大副校长陈丽教授提出的学校教育转型的四个主张:

空间融合:包括学校空间、社会空间、信息空间;

联通主义:信息联通越来越决定人的能力;

组织网络:尊重差异、复合知识、整合能力、开放共享;

建构一个开放的教育组织体系,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一起办。

推荐四

这是经合组织发布的全球中小学创新教学法:

  • 计算思维教学
  • 体验学习
  • 混合学习
  • 游戏化教学
  • 具身学习
  • 多元读写和基于讨论的教学
  • 学习者即创造者
  • 数据驱动实践创新
  • 个性化发展
  • 设计思维
  • 培养未来领导力

推荐五

这是上海电教馆馆长张治先生的“未来学校13种图景”:

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数字画像

每一位老师都有一位人工智能助手

每一门课程都有知识图谱

每一项教学业务都可能外包

每一所学校都是虚拟学校的组成部分

每一种学习都会被记载:人在读频,频也读人

每个人的作业都不一样

每个人的学程都是定制的

每一种学习方式都会被尊重

每一场教育都注重协作共生

每一个家庭都形成独特的教育场

每一种教育装备都趋向智能化

每一所学校都被隐性课程包围

推荐六

这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袁振国教授“未来最受欢迎的六类老师”:

  • 缺点转化师
  • 综合评价师
  • 私房菜厨师
  • 实践动议师
  • 心灵按摩师
  • 智能协作师

推荐七

这是蒲公英教育智库2019年“未来学校的十个设计趋势”:

学校空间功能深度整合,混搭运用

学校与社区、空间与技术整体规划,兼容设计

创建校园立体研学情境,建构全学习生态系统

全能超级教室兴起,助力多样化、个性化学习

有效利用校园灰空间,赋能教学关系与师生学习

以跨学科空间升级学习方式

图书馆功能复合化,阅读资源泛在化

新型运动空间强调主题性、故事性、参与性

建构校园品牌生态圈,让学校品牌IP化,游戏化

学校成为永续建设的学习型社区

可以看见,教育变化如此之大,趋势已经越来越清晰,我们怎么办?

14年前,乔布斯在他最著名的一场演讲中,告诫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们,面对不断快速演进的时代,一个建设性的大脑需要谨记八个字:“保持饥饿,保持愚蠢”。这个原则对于今天的我们同样有用。不过14年后,时代演进的深度与广度早已超乎预期,我们站在变革的现场与信息的洪流中,在自己的内心还得再“装备”八个字:保持理性;保持弹性。

这是第二个部分:教育变革趋势的全球研究动态。


想:基础教育深度转型的十个认知

中国乃至全球教育现场正在发生什么?我们可以怎样理解这些正在发生的变化,以及哪些变化代表着吹向未来的风标?时间走到2019年底,我们的观察与研究结论是,重建学校生态,需要教育工作者拥有十个方面的认知,展开多个维度的行动:

观念启蒙

我们认为,当代教育亟需一场观念启蒙运动,才能实现真正的生态重建。一些基础的价值观和思维方法我们早已具备,但依然有很多观念是这个时代迫切呼唤并正在重新建立的。

比如,摒弃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可以教育学生追求自身利益,但对自身利益的正确实现方式反而是走向公民责任。我们必须让孩子们理解一个基本的观念——公共利益,是一个人终极幸福的先决条件;

比如,要从“丛林主义”的你死我活,走向“森林主义”的相互依存。我们共存在一个世界,一个群体,你的不同并不否定我的立场;你的存在并不妨碍我的存在,甚至我们互相平衡,互为支撑;

比如,好的教育,永远不要去成为固化社会分层的利器,却要成为激活社会流动的公器;

又比如,学校的育人重心,要帮助学生从学会证明自己,进一步走向学会证伪自己……等等。

其实,这些观念依然没有脱离古往今来教育所理应持守的那些核心价值,也是理性、科学、人文、进步等现代文明根基的延展,更是破除现代人头脑中的无序与混乱的有力工具。

边界位移

在今天,学校教育的边界在各个维度都不断被打破与重构:学校的物理边界、学校的组织与能力边界、传统的知识边界、教育的资源边界、教师的专业边界、学科的外延边界、技术的想象边界、德育工作的实施边界……学校的传统边界,或者被打破,或者被连接,或者正在移动,或者已经消融……

当然,今天乃至未来的学校依然需要“边界”——这是一切组织的结构性需要。

但我们必须坚定地行动:重新定义学校边界,重新聚焦教育价值,才能重新建构学习生态,并赋能于成长中的生命。

科学转型

全球中小学校的变革特征正在发生变化:从点状突破,开始进入整体转型期,开始追求科学、系统的解决方案,走向深层次效能。

19世纪的科学家发现,宇宙有一种“熵”性,即自动走向更大程度的混乱。万事万物如此,人类社会如此,政府、企业、学校组织同样如此——当你什么都不做的时候,“时间之矢”总是不断地将一切推向无序与混乱。

但为什么人类社会、各类组织在历史上总是越来越有序而强大?我想,这源于人类的智慧设计:即由科学进步、文明系统所带来的结构性“抵抗与赋能”。同样,全世界几乎所有一流学校,也都是因为科学而系统的结构性力量,抵抗无序,经历生长,走向卓越。

联盟崛起

今天,各种个样的教育联盟无处不在,集团化、联盟校、共同体、名校长名师工作室、课题组、孵化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一锅石头汤”,正在深度改变教育生态。好的教育联盟,表现为三个特征:

共同的教育愿景让联合行动可持续,并走向结构性的相互依存;

鼓励联盟内部的差异发展,让优势共享,高位支撑;

以开放的机制与技术平台,打造优质教育的完整供应链体系。

教师升级

在今天的中国,我们看见教育领域的新军在崛起:T型专业主义力量,足够的宽度+足够的深度,是这个人群的标志。

怎么做到的呢?纪录片《极限攀岩》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每个人的顶尖专业,都源于一个小切口目标的沉浸于持续研究;

正因为有了墙,我们才能更放心地把门打开;正因为有了专业高度,我们才能够更自如地实现跨界。

所以,面对这样的新型教师,学校管理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给老师最好的赞美是信任,最好的礼物是协同;比如帮助老师们把专业弄得有趣有温度有灵魂……

场景革命

学校最重要的投入,开始从对学校硬件的投入,走向对学习场景的投入。硬件注重功能,场景注重功效。传统学校大多数是师生学习的低频场景,未来,必然通过校园内的知识情境、体验美学、学科关联、社群动力、学习方式、流程再造、数据匹配等方式,再造学习空间,走向师生学习的高频场景。

技术变软

2019,教育“软技术”成为关注焦点,源于大量的教育装备卖得太多,用得太少。让教育技术成为学习场景中好用、有效、良善的工具,需要软环境、软技术、软技能,需要把已有功能放在学科逻辑、课堂结构、学习关系、教师行为等具体应用中展开研究与设计。

今天,这既是一门“当红的显学”,也是一线学校最急需的“桥梁支架”,但在大量的地方,又处在“专业进阶的无人区”。

学习变硬

今天的学校,教和学、学和用的关系正在发生颠覆,人们开始“以学定教”,并进一步走向“学以致用”。然而面向未来的学校,全新的学习生态已经萌芽,教育开始走向“用以致学”;以问题的解决作为学习的出发点。

我们知道,全球商业史,都是一个把复杂的科学问题、工程问题、社会问题折叠成为一个简单的产品来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未来的全球学习,是不是也可以“产品带动研发”,“输出带动输入”,让“复杂的学习被简单的目标统领”,从而实现“一键提取”?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未来已来

简单而言,就是学校教育要向未来学习,按照未来的信号坚决行动。

比如虚实结合的学校让学习无处不在;比如让科幻电影、小说成为课程资源;比如,给每个学生一个美好的“人设”:让他们在今天的学校去演绎未来的人生,并在学校生活中分享自己的未来设计成果,同时不断从失败中站起来,为人生做更好的知识、素养、思维、价值观的准备……

传统复兴

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彻底的学校转型与寻找传统文化与要素的合理性齐头并进,甚至相互交织。

这个领域的争鸣堪称火花四射。比如考试重要还是素养重要,要不要减负,要不要读经,要不要以学生为中心,要不要向西方教育取经……

我们的理解是:学校,既是文明的刻录机,也是发动机;创新,若不进入传统,则无法添加新物。所以教育人理解、应用乃至承受传统的能力都非常重要,未来,从来都是在传统中长出来的。但另一方面,传统也从来都是以孵化更好的未来为目标的,所以有根基的创新,才是传统的终极使命。

以上,就是蒲公英教育智库发布的2019年度风向标内容,期待各位实践者的批评指正。

最后,以一首诗结束今天的分享,它是刚刚去世的成都著名诗人流沙河的文字:

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

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愿我们在2019这个多事之秋,忘记鬓发早白,因为有一种教育的理想,让我们头虽白,却仍天真。



作者:李斌(蒲公英教育智库总裁、《新校长》杂志总编)

编辑:蒲公英教育智库 · 新校长传媒

来源:本文来自李斌在第六届创新年会上的演讲

上一篇:市教育局组织召开20年全市基础教育学校机构编制及19年教师系列高级职称公示期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部署会
下一篇:借鉴|走近美国基础教育的深度学习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