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凡:超越自己的平凡 为更多人创造不平凡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4-15
手机版

  8岁获得吉林省速滑大赛少儿组冠军,9岁获得“全国中华魂书法绘画摄影大赛”国画、书法双金奖,19岁以全国美术特长生状元身份考入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3岁放弃保研的机会回家乡长春创办东北三省首家国学书画院并创建“超凡公益梦想课堂”免费为400多名特殊群体的孩子实现了艺术梦想,26岁代表作为最年轻代表团成员在人民大会堂做“喜迎十九大——圆梦中国人”事迹报告会,27岁作为中国脱贫攻坚宣介大使随国务院新闻办出访欧洲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创办“超凡梦想公益基金会”累计募集资金和物资超过1000万元,29岁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接见,30岁时根据其事迹整理的《挫折也精彩》登上《家乡》的六年级教材……此外,她还获得过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国“全球青年抗疫榜样”等数十项荣誉。如果单看这份辉煌的履历表,您会不会以为这又是哪一位“天才”或者“背景帝”横空出世、人生开挂?而事实上,拥有这份辉煌履历的主人公,只是一位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而且还是一位肢体不健全的普通人——张超凡。

  

  “怪女孩”变身高考状元

  1992年的春天,在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的一个普通工人家里,一个粉嘟嘟的女婴诞生了。女婴很可爱,可惜天生没有左前臂,这让全家人在高兴之余心头也不免蒙上了一层阴影,可能是为了祛除心头的阴影,也可能是为了表达一份真诚的祝愿,父亲为女儿取名“超凡”,希望她长大后能够超越平凡。

  希望总是美好的,不过幼时的小超凡并没有表现出过多超越凡人的天分,反而在渐渐懂事后和普通人一样,因为自己身体的残缺而吵过、闹过,进而自卑、自闭,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被人起了个外号叫“七号楼的怪女孩”。如果事情一直这样延续下去,那么“怪女孩”可能会一辈子这么怪下去,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张超凡。幸运的是,小超凡遇到了一位能读懂人心而且很会教育孩子的奶奶。奶奶告诉小超凡,“人可以平凡,但绝不能平庸。你不能因为身体上的残缺就放弃追求梦想,奶奶相信你用一只手也可以撑起一片晴空!”于是在奶奶的鼓励和带动下,她开始去工人文化宫学画画,去格林梦学游泳,去南岭体育场学滑冰,开始尝试和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在此过程中,她的绘画和滑冰天赋也逐渐崭露:8岁时甚至入选了长春市速滑队并夺得了吉林省速滑大赛少儿组800米第一名;9岁时便通过了国画专业九级考试,给奶奶祝寿的作品《三千寿》更斩获了“全国中华魂书法绘画摄影大赛”金奖。

  随着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受到认可,张超凡也越来越自信,开始勇敢地去尝试越来越多的挑战——武术、骑马、打球、扎辫子、系鞋带……这些在普通人做起来很容易的事,凭借着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她都能一一掌握。生活上不断挑战自我的同时,她的学习也没有放松,2011年,她以高出分数线255分的成绩成为全国美术特长生状元,如愿考入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开始正式用画笔绘制自己的青春。

  大学“开挂” 保送读研

  进入大学的张超凡,丝毫没有放松对自我的要求,而是寻找一切机会锻炼自己。听说山区的孩子们没上过美术课、书法课,刚读大一的张超凡便自告奋勇地报名去支教。那一年的夏天,张超凡顶着42摄氏度的高温在闷热的教室里给孩子们上课,不仅教孩子们如何绘画、写字,还和孩子们一起谈人生、谈理想。当看到她仅凭右手就将一根根铅笔削得又快又整齐,孩子们的脸上满是惊讶和钦佩。“小凡姐姐,你就像童话里的白雪公主,我们也愿意做你的小矮人,永远守护着你。”听了孩子们的话,张超凡的眼泪一直在眼睛里打转,曾经试图放弃的心也重新坚定了起来,而这段时间不算长的支教生涯,也为她以后的创业埋下了种子。

  大学四年,张超凡不断超越自我,先后拿到“中华魂杯全国演讲大赛冠军”“首都大学生诚信楷模”“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国家奖学金”“CCTV最美北京人”“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一系列荣誉。毕业前夕,更是以连续4年专业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拿到了保送研究生的通知。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她放弃了。问及原因,张超凡表示,那段日子,一篇讲述东北优秀人才大幅度外流,美育教育严重缺失的文章让她大受震撼,也让她想起了支教时遇到的孩子们,想起了从前在文化宫学画画的自己,想起了给予过她帮助的老师们,所以才决定回家创业。

  回家创业 投身公益

  创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何况对一个手有残疾的年轻女孩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听说这姑娘是从北京回来的,肯定在那儿混得不好,要不能回来吗?”“90后女校长,能靠谱吗?”“这个小姑娘恐怕连自己都需要被照顾,怎么能教好孩子呢?”……质疑的背后,是更为现实的资金、场地、师资、生源等一系列问题与困难,对于当时只有23岁的张超凡来说,如山的压力让她再度有了放弃的想法。这时候,父亲的一句:“你还记得我给你讲的那个用一只手撑起一片晴天的故事吗?我们不是说好了,既然选择了坚持,就应该全力以赴吗?”的鼓励话语,让张超凡重燃希望。就这样,历经千辛万苦,2015年6月,她创办的东北三省首家国学书画院——书山学府终于正式开班。她从一两个学生教起,把“互联网+”引入到学校,开展知识性、趣味性十足的活动,渐渐地将学校的知名度越做越大,学生也越来越多。

  就在书山学府逐渐走上正轨之际,张超凡又有了创办公益课堂的想法,而这一想法的初衷,来自于一个叫李硕的小朋友。在一次试听课上,李硕坐在教室的第一排,表现得特别积极,下课时却哭着跑出了教室。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李硕家庭困难,一家五口挤在26平方米的出租房里,母亲是残疾人,父亲是农民工。对他来说,绘画是一种奢望。李硕的经历,加快了张超凡做公益课堂的脚步。2015年冬天,她用参加益智类答题比赛《一站到底》获得的10万元奖金,创办了“超凡梦想公益课堂”,并设立每年30万元的“超凡公益梦想助学金”,对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给予3000元—10000元的助学资助,让他们能在这里免费学习艺术课程。如今,成为第一批学员的李硕,已经是超凡教育集团“新时代筑梦展厅”的讲解员。2019年4月,张超凡甚至带着李硕随国务院新闻办、吉林省人民政府出访欧洲,用流利的英文向世界宣讲,展示中国扶贫工作的成就,介绍全球减贫的中国方案。据不完全统计,从成立至今,近8年的时间里,“超凡公益梦想课堂”已经累计义务帮助400多名家庭特困、肢体残疾、自闭症儿童免费学习艺术。

  

  在帮助特殊群体孩子实现艺术梦想的同时,2019年2月,超凡教育集团还投资建设了“吉林省超凡梦想小镇”,总建筑面积达35000平方米,作为长春市无障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驿站,重点打造了新时代筑梦展厅、青少年双创基地、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至今已招募1.2万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受益人数达6万人次。基地也因此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单位”“全国十大阳光助残基地”“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四星级优秀社会组织”等数十项荣誉称号。

  心怀大爱 志存高远

  张超凡深知,在践行公益的路上,每个人就像萤火虫,无数萤火虫的微光汇聚在一起,就能够照亮更远的地方。为此,2019年,她联合多家知名企业发起成立吉林省超凡梦想公益基金会,并成为首任理事长。

  2020年初,新冠疫情刚刚发生,超凡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会成员第一时间募集款物890余万元用于省内和国内重点疫情地区的捐赠和救助,直接为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30多家一线医疗机构进行了物资捐赠,为长春市朝阳区捐赠55万余元物资,为长春市经开区捐赠63万元物资,为长春市农安县捐赠70余万元物资,为长春市绿园区捐赠60余万元物资,并为长春市各城区街道社区、一线抗疫单位、环卫系统、医疗机构等捐赠总价值超过300万元的防疫物资……

  暴雨无情,人间有爱。2021年7月河南暴雨导致洪水泛滥,基金会第一时间联合数十位爱心企业家,在短短36小时内采购了铁壳冲锋生命之舟、生活必需品等价值50余万元物资,冒雨驰援河南新乡并展开救援工作,基金会获评“河南省防汛救灾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

  2020年到2022年,两次疫情,两场战斗,基金会捐赠物资也从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手套、食品、饮品、药品到防寒服装、消毒机、酒精、消毒液、中草药品类多样。这一份份爱心捐赠温暖了很多人,也在特殊时期带给了大家共抗疫情的信心和决心。超凡梦想公益基金自成立以来,累计募集资金和物资总价超过1000万元,持续了开展了“抗战老兵关爱计划”、“温暖校园关爱活动”、 防疫抗疫专项爱心行动、公益课堂等10余个公益慈善项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从自卑、自闭的身体残疾小女孩到眼里有光、无比自信的超凡教育集团董事长,从“七号楼的怪女孩”到一呼百应的吉林省超凡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如今的张超凡,正像父亲期许的一样,已经超越了平凡,但她并没有选择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无论生活多么忙碌她也从未放弃过学习的脚步,2015年底她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并再次摘得桂冠,2017年至2018年作为大中华区学员两次入选清华大学苏世民夏令营计划,2022年8月她又以高分考入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为了一名博士研究生……接下来她将启动的“爱满吉林·重掌人生”公益计划,为适龄的残疾中小学生免费安装智能仿生手,让他们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用“双手”拥抱生活,用奋斗谱写人生。就像她自己在《生活总会厚待努力的人》书中所说,这世界没有躺赢的捷径,奋斗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文:孙凌伟

  图:孟绍东

上一篇:这3种“特殊爱好”,家长别瞎阻止,这是孩子大脑快速发育的表现
下一篇:唱响经典诗词,传承华夏文化——2023年春季学期阳光学校“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华夏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