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心理学:信用卡成了“花钱促进器”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4-16
手机版

  用信用卡和移动支付,人们会花钱更多。范伯格的系列实验为这一简单的假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仅仅是信用卡和移动支付的存在,就让我们更有可能花钱,更愿意花费更多的钱,更快地做出花费决定。我们越是用信用卡和移动支付,我们就越“习惯于”花费,到了最后,信用卡和移动支付的标识本身就获得了诱发花费的能力,一接触到信用卡和移动支付刺激物就会习惯性地花费,这种可能的情形实在让人害怕!

  

  上述结果与范伯格及其他人先前进行的研究是一致的。范伯格及其他人证实:支付方式会影响我们的花费。任何能够减轻我们的支付痛苦的支付方式(不只是使用信用卡,也包括使用礼品卡、支付宝、微信支付,甚至借记卡),都可能导致我们超支花费。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不妨来看看一些研究关于使用信用卡会导致我们花费更多的解释。

  营销学教授迪利普·索曼进行的研究,很好地解释了信用卡对花费的促进作用。索曼提出(并提出证据支持这一论点),支付形式会影响人们对过往支付行为的回忆,从而影响未来的花费。简言之,和用现金、支票甚至借记卡支付相比,用信用卡支付,用索曼的话说,不太“显著”和“生动”(难忘)。和用现金、支票和借记卡支付相比,信用卡独有的“现在购买,以后支付”性质,使得人们支付时不那么痛苦——用现金支付给人带来彻头彻尾的痛苦,并且会立即让人们的钱包变瘪。用信用卡支付对个人财富产生的滞后效应,会减轻其负面影响;信用卡结算周期导致的延迟支付使购物乐趣和支付分离,减弱了支付产生的影响。

  

  用信用卡和移动支付也不太难忘,因为缺乏我们所谓的“彩排”。在数钱或开支票时,消费者有机会了解并记住最终要支付的金额。开支票时,消费者要两次书写支出金额——分别以数字和文字形式。用现金支付也存在同样的“彩排”:支付的时候你得数钱(一件非常痛苦的任务)。找零之后,你得再数一遍。这种重复数钱的行为极有可能使你记住花费的金额。不过,如果用信用卡支付,你只需在给你提供的有打印账单金额的收据上签上自己的大名即可。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如果账单金额低于一定的金额,根本没有人让你在收据上签名。当我们加油或购买其他物品时,许多人付了钱之后甚至根本不索要收据。在信用卡账单抵达之前,我们也不怎么担心。正是缺乏“彩排”加上对个人财富的滞后影响(二者共同导致负面或令人痛苦的经历减少),使得我们用信用卡和移动支付时花费更多。我们会高估自己拥有的财富,进而提高我们购买更多物品的可能性。

  

  为了验证其假设——信用卡会对消费者回忆自己的花费数额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索曼进行了两项基于现实生活的研究。41名学生在校园书店购买了图书及其他用品后,立即被人拦截住。拦截者询问学生是用哪种方式付的款,并让他们回忆花了多少钱,随后,让他们核对收据确认花费的金额。18个用现金支付的学生中,12人(占比为66.7%)能准确地回忆起自己花费的金额,其他6人回忆的花费金额与实际数额间的差值在3美元以内。用信用卡支付的学生的情况就不那么妙了:23名用信用卡支付的学生,只有8人(占34.8%)能准确回忆起花费的金额;其余15人,要么报告的花费金额比实际花费低,要么干脆说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

  在第二项研究中,索曼让来自单收入家庭且只有一张信用卡的30个样本,在接到信用卡账单后,立即将未开封的账单带到实验地点来,并要求他们保存同期所有大额购买(超过20美元)收据(不管购买是以现金、支票还是信用卡支付),并将之带到实验地点来。当被试来到实验地点后,首先要回忆所有的开支,之后打开其对账单和收据,逐一写下各项开支。30名被试无一例外,其对信用卡支出的低估程度,高于对现金和支票支出的低估程度。总体来看,被试平均低估了25%的信用卡支出,而对于现金或支票支出的低估比例,仅为7%。和用支票或现金支付比起来,用信用卡支付相对而言没有那么“显著”和“难忘”,以上的两项研究都为之提供了证据。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一幼儿园园长和司机被判刑!
下一篇:“守正创新 奉献气象”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实践活动启动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