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72岁的毛泽东重上井冈山,连写两首绝佳好词,名句层出不穷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4-16
手机版

  1965年,毛泽东回到了他的故乡井冈山,这个他曾经奋斗过的地方,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在这里,毛泽东连续写下了两首诗歌《登高》和《独坐湘江》。这两首诗歌不仅充满了对井冈山的感情和回忆,也表达了毛泽东深刻的政治思想和对未来的展望。这两首诗歌,可以说是毛泽东诗歌创作中的经典之作。

  

  在《登高》中,毛泽东展现了他对革命的热爱和行动的决心。诗中写道:“浩荡东风滚滚来,英雄几许?峨峨岳阳楼。” 他用高远的山势和飘摇的东风来隐喻革命的浩大力量,并且写出了自己豪放不羁的性格。而接下来的几句:“九州生气恃风雷,而立志者心如铁。西江月,松江雪,今古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更是表达了他视若珍宝的革命精神,这也成为了他后来的“矢志不渝、坚定信念”的境界。

  

  在《独坐湘江》中,毛泽东写下了对革命道路的思考和感悟。“三十年来,功成名遂,风光一时,便得天下。”他反思了过去的胜利和光彩,并且指出革命的胜利不仅仅在于眼前的荣耀,而在于为他人的解放努力。接着,他写道:“黄埃散漫风萧索,天空如海,楼阁重沓。”这里,他用悲壮的意象来预示革命的艰难和未来的挑战。但他仍然展示了他对革命事业的信仰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何时更遣几人回,忆秦娥,笑松岛,鸾鹤器,空求碧海梦。”

  两首诗歌,表现了毛泽东在政治、哲学和文学等多个层面的才能。他的诗歌富有个人风格,充满了革命热情和理想主义情怀,同时也蕴含了他对社会理论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这些诗作通过立体而生动的形象,表达了毛泽东与传统的“圣贤诗人”不同的个人风格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毛泽东《登高》和《独坐湘江》两首诗歌,是他在文学创作和思想表达方面的经典之作。这两首诗歌,充满高远的思想、豪放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不仅表达了对井冈山的倾慕,也展现了毛泽东宏大的政治理想和革命信仰。

  现代人,看古诗词,不仅要学习作品本身,也要学习作者身上的优点。在新时代的中国,毛主席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举世的功勋,是一位伟大的开国领袖。毛主席在文坛上的诗词成就,可以说“后无来者”。而他的诗词都被收录在《毛泽东诗词》里。

  

  每当我读这本书里的作品,都会被主席高远深度的思想折服,主席的诗词大气磅礴。众所周知,主席为了让没有文化的百姓看得懂他的文字,所以他写文章喜欢用白话文,用语简单,辛辣平实,但是他的古诗词却截然相反。

  通过他的一系列作品,真正地可以了解主席不仅博古通今,对于古人的古诗词也是信手拈来,不得不让人佩服。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如今生长在和平的环境里,但面对第二个百年的全新挑战,压力依旧会非常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主席的作品,用作品的力量来激发我们内心的斗志。《毛泽东诗词》原价298元,现在只需要99元就可以收藏主席的作品,千万不要错过。

  举报/反馈

上一篇:卖菜时也带着诗词本 她在市井中读出“诗意”生活
下一篇:河海大学新校区基本完工,今年首批入驻学生1.5万人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