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为什么像叶晓明这样的聪明人也难逃失败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4-19
手机版

  《天道》是一部能够提升人的觉悟,改变人思维方式的好剧,这不仅仅是因为电视剧中有像丁元英和韩楚风这样的商界大佬,更是因为有像叶晓明,刘冰,冯世杰这样贴近我们生活的“小人物”。

  电视剧中每一个人物都像是一面镜子,他们的故事带给我们启示,引发我们的思考,帮助我们进步。

  

  这部电视剧是倒叙,第一集就交代了刘冰因为接受不了失败跳楼了,其实叶晓明跟刘冰一样都是失败者,而且他是比刘冰更为可惜的失败者,因为丁元英不止一次说过“叶晓明是一个聪明人”。

  那么为什么像叶晓明这样的聪明人也难逃失败呢,仔细看过电视剧才明白,关键在于“无品”

  

  当格律诗“求和”乐圣失败时,叶晓明鼓动冯世杰和刘冰去找欧阳雪退股,转嫁风险。

  冯世杰说:“退股可不简单,公司法规定股东不能抽逃资金,只能转让股份。如果欧阳雪不同意呢?没人收购你退给谁去?”

  叶晓明说:“那也得讲理吧,是谁的决定导致了这种局面?当时咱们就反对,她欧阳雪就是不听嘛,现在让咱们跟着承担后果,这合理吗?”

  冯世杰为难地说:“那……咱就把欧阳雪给坑了。”

  当面对风险,叶晓明首先想到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退股逃跑,即使坑了帮助他们的垫资人,也在所不惜。

  

  叶晓明无视契约,为规避风险,将责任和担当抛之脑后。这种趋利避害的奸商本色显露无疑,丧失原则和节操。

  对比肖亚文,当格律诗请她打官司时,她愿放弃20万元代理费,免费帮忙。

  这就是叶晓明和肖亚文的差距。

  看起来肖亚文吃亏,叶晓明占便宜了,从长远看,正好相反。

  所以叶晓明的局限性在于,在乎眼前的一得一失,没有肖亚文的视野、格局和长远的目光。

  

  叶晓明在格律诗的经营中暴露出的缺陷,其本质是,认知高度和野心的不匹配。

  他没有完全理解丁元英的战略部署,没有吃透和乐圣过招背后的用意。

  如果她能像肖亚文那样领悟深意,看到丁元英“格律诗和乐圣合作”的那一步棋,那爬上井沿,逆袭人生的就是他自己了。

  所以,叶晓明的聪明是小聪明,肖亚文的聪明才是大智慧。

  

  聪明和智慧的区别在于什么?

  私以为,是厚重感。

  在思维上,智慧站得更高、想得更深,看得更远。

  在格局上,智慧具备全局感、整体感和系统感。

  在道德上,智慧更仁义诚信,拥有高尚的节操。

  这种厚重感在维度上比聪明更高一层。

  如果说,聪明浮在表面的话,那么智慧则深入本质。

  

  如果说聪明人看重眼前,不愿意冒风险,智者则目光深远,迎难而上。

  聪明人趋利避害,计较得失,智者辨别利弊,识别轻重。

  现实生活中,不乏许多聪明人,被聪明反噬的现象。

  像张庭TST微商传销事件,晒房晒车炫富,晒幸福晒友情扮演人生赢家,明星站台疯狂口号……

  其目的便是,利用人性的弱点,去搜刮渴望致富的弱势群体的血汗钱。

  像我们朋友圈里这样的传销式微商不在少数。

  

  他们追风口,割韭菜,赚红利,只要能搞到钱,吹牛,撒谎,营销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虽然他们能利用各种手段,让代理商囤货,赚取巨额货款,但代理商无法真正卖掉货物时,积压的矛盾爆发,等待他们的便是法律的制裁。

  割韭菜其实是短视的表现,从长远来看,这样会失去真正的客户,无异于饮鸩止渴。踏实做产品,真诚待客户,永远是经营企业的法宝。

  《格言联璧》有句话:“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所以,叶晓明爬不上去的关键是什么?

  是聪明。

  智慧最大的敌人,便是聪明。

  千万别得意于自己的聪明,而去取笑别人真正的智慧。

  正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

  

  《天道》这部剧改编自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这部剧除了被删减太多,几乎没有太多缺点,最精彩的五台山论道也删减了,实在令人可惜。看完《遥远的救世主》小说,我发现小说比电视剧还妙。

  

  作者豆豆如今还是个谜,低调得很,网上查不出太多关于她的消息,看来作者把自己的隐私保护得很好。如果你觉得看电视剧不过瘾,可以考虑入手《遥远的救世主》一书,读起来真的很过瘾。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购买。

  举报/反馈

上一篇:走进海宁长安镇共富“梦工厂”:低保户一年赚七八十万,老阿姨做的锁卖到美国
下一篇:网红痞幼官宣分手!疑似和陆文臣闹掰,并将主页年龄改为26岁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