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生活总是有限的,但诗词文字的描写可以无限,这种手法如何掌握?
在绘画中,画家们常常以“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宗炳《山水画序》)。这种“以小见大”的艺术方法,也经常在诗歌创作中运用。
如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诗“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通过具体而微的景物描绘,反映出唐朝百官上朝的盛况,显示了皇恩浩荡的气势,被王夫之称为“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
文学艺术所反映的生活总是有限度的,正如黑格尔指出:“靠单纯的摹仿,艺术总不能和自然竞争,那就像一只小虫爬着去追大象。”(《美学》)以小见大手法的运用就在于高度概括、集中、浓缩的表现社会生活。从这一点出发来看,诗歌中能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固然可佳,但是还更应该做到“一语为千万语所托命”(刘熙载《艺概·文概》),也就是说,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或事,反映出重大的社会生活和思想主题。
试看张祜的《宫词二首》其一: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诗写宫女的哀怨。前二句写其去家之远和入宫之久,后二句写其悲哀之情和“不是思君是恨君”的怨愤,诗人极为浓缩、概括地勾勒出一个宫女的悲惨一生。画面虽小,但所寄寓者深,所感慨者大。读者可以从这个宫女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身世中,想象到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里千千万万的宫女的不幸命运,领悟出诗人隐藏在形象背后的无限的更为深刻的思想意义。
又如韩翃的《寒食》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清明前一或二日。《西京杂记》载:“寒食日禁火,赐侯家蜡烛。”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这首诗通过寒食节家家禁火而独“五侯”之家可获传烛分火的日常生活小场景,表现了当时一个颇为重大的主题,即宦官专权的政治弊端。“五侯”,原指东汉宦官单超等同日封侯的五人,其后便成宦官的代称。中唐以后,宦官权力日渐扩大,已有左右朝廷的趋势。韩翃正是借寒食赐火事,讥讽了唐代宦官的专权。
所以吴乔指出:“唐之亡国,由于宦官握兵,实代宗授之柄。此诗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二字见意,唐诗之通于春秋者也。”(《围炉诗话》)
再如刘辰翁的《柳梢青》词: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从此词的“银花”“月明”可知,这乃是一首元宵抒怀之作。尽管元宵之夜,街头仍可见“银花”,可闻“戏鼓”,但“铁马蒙毡”的时代背景,使得本是点缀节日气氛的花灯犹如是在抛洒着辛酸的烛泪,使得原为增添节日欢乐的歌声尽已变成刺人心灵的异族杂腔。刘辰翁《金缕曲》词云:“暮年诗、句句皆成史。”其实何止是诗,他的词也具有史的价值。这首小词,就是通过“笛里番腔”这个细小的生活场景,反映出南宋政权被元灭亡之后的社会现实。
以小见大犹如佛学中的“纳须弥于芥子”。把一座高大的须弥山纳入一颗芥子之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少诗歌或只见须弥不见芥子,令人感到空洞粗疏,落拓不亲;或只见芥子不见须弥,使人觉得细碎猥琐,风格卑弱。
要达到从芥子之微见出大千世界的艺术境界,首先诗人要善于把握事物的特征,精心选择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予以突出表现,正如德国文艺理论家莱辛所说:“诗所选择的那一种特征应该能使人从诗所用的那个角度,看到那一物体的最生动的感性形象。”(《拉奥孔》)
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一词便有如此之妙。词如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词人蒋捷,出身于江苏宜兴巨族,先辈中多南宋大官,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举进士,元兵占领临安后,便在江南一带流落漂泊,自号为竹山。如此丰富的经历,坎坷的人生,自然有无数的情事可以表现,但如果是面面俱到的话,那么再长的篇幅也写不完、道不尽。
诗人避免了森罗万象的陈列,而把一生的历程分为少年、壮年和晚年三个时期,通过对“听雨”一事的不同环境与感受,反映出这三个时期不同的生活面貌。
歌楼听雨,让读者看到了其少年时期沉浮于声色之娱的欢乐情状;客舟听雨,让读者看到了其壮年时期流落漂泊的悲苦生活;僧庐听雨,让读者看到了其晚年时期看穿人生世相后的处世态度。
由于词人抓住了最为典型的生活特征,在寥寥数十字中,显现出了一生经历的完整性与丰富性。要达到从芥子之微见出大千世界的艺术境界,其次诗人要善于将实景与虚景,或历史与现实融合为一,从而使读者能目注神驰。
杜甫在称赞王宰的山水图画时说:“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戏题画山水图歌》)此语虽是论画,也常常用来论诗,如俞陛云对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作的评价是:“二十字中,有尺幅千里之势。”(《诗境浅说续编》)无论是咫尺万里还是尺幅千里,对于诗人来说就是要有虚实结合的本领。
试看杜牧的《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只有寥寥二十八字,但在我们面前展现的却是一幅无边的江南春景图。全诗犹如快速转动的电影镜头:先是满地红花,乱飞群莺,遍野绿草;又是傍水村庄,依山城郭,招展酒旗;再是迷蒙烟雨之中金碧辉煌、重楼杰阁的寺庙。千里江南的无限风光,被绘得有声有色,一一如在读者眼前。
宋顾乐赞赏说:“二十八字中写出江南春景,真有吴道子于大同殿画嘉陵山水手段,更恐画不能到此耳。”(《唐人万首绝句选评》)而读者在面对这幅江南春景图时,又有无限的王朝之兴废可以感慨。
此诗还曾引起过一段争论。明代杨慎认为,首句的“千里”当改为“十里”,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升庵诗话》)。
杨慎的可笑便是拘泥于诗人所描写的只能是实景。事实上,不仅“千里”已听不着,看不见,即作“十里”,亦未必听得着,看得见。所以何文焕提出反驳说:“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历代诗话考索》)“不得专指一处”,就是因为诗人已将实景与虚景、历与现实融合为一。
正是由于这种融合,使读者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进行神驰万里的欣赏活动,全诗也由此获得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上一篇:成都高中前三甲!川大附中45人,天七42人,实外金牛38人!2023全国中学生地
下一篇:为急救课纳入学分管理点赞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
- 聚焦中心任务 强化精准指导 确保第二批主题教育取得高质量好效果
- 郑州:到2025年,职业院校毕业生留郑率将超六成
- 普陀一小区拆除重建工作加速推进
- 官宣!江苏新增5所四星级高中
- 波士顿大学金融硕士排名靠前吗
- 成人自考考试地点是根据什么安排的?
- 彩色“毛衣”扮靓路边梧桐 南外师生发起“我们的梧桐”城市艺术公益活动
- 武向平院士助力首届四川省“科创筑梦”青少年科学节
- 长城热点|河南安阳滑县安罗高速高速公路建设非法取土
- 王易副校长赴广西参加定向选调生及引进高水平大学博士座谈会并看望校友
- 四川成考中遇到不会作答的题该怎么做呢?
- “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联盟”在江苏科技大学组建
- 长沙市人社局前往长沙市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考察
- 百姓看联播丨提速啦!坐着高铁去滑雪丨燃起来!足球小将
- 闵行专家!落户新疆这里→丨一家亲
- 严查遛狗不拴绳!郑州多个小区发布“文明养犬”提醒
- 对话高途大学生业务负责人刘文勇:AI数字人是集团三大战略之一,未来或是千亿级市场
- 北京市202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提示
- 没有大专毕业证可以自考本科吗?
- 奥运冠军自曝:需终身佩戴呼吸机!协和专家提醒,这病危险,得治!
- 这场培训,给崇明这群人送上一份“安全大餐”
- 5∶0零封法国波尔多大学女足 北师大女足挺进决赛
- 托福总成绩是多少分
- 原“暨南大学全球青年领导力研究院院长”被举报“猥亵”?本人回应称系双方自愿行为
- 前三季度五粮液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