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教授突然离世,年仅49岁,死因只有两个字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4-19
手机版

  文|微评教育,专注教育事业,欢迎一起讨论

  导读:我国医疗水平逐步提高,全国居民的平均寿命明显增长,男性平均年龄能达到73岁,女性平均年龄能达到77岁。但是随着我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最近各行各业都有大量卓越的人士意外离世,让人很是痛心。

  最近三个多月以来,科研界里面的院士、大学教授以及研究所学者等,都传出来很多噩耗。这些意外离世的顶尖人才,并不是活到我国居民寿命平均水平,而是在四五十岁的年纪,因某种突发性疾病而离世,这才是值得引起重视的地方。

  

  前段时间,天津大学一位顶尖教授离世,年龄只有51岁,当时在学术界引起轰动,大家都觉得这位明日之星有机会当选为院士,没想到没有任何征兆地离开人世。最近网络又在疯传一则消息,有学者在朋友圈发文称,哈工大深圳校区一位年轻教授离世。

  圈内的很多学者和学生都感到惊讶,都难以相信。一位年轻有为的学者,竟然会在59岁的年纪意外离世,这里面的很多事情终于经过媒体的证实,哈工大方面最近公布讣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发布讣告,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肖仪清教授因病离世,终年49岁。考虑到家属当年的悲伤情绪,媒体并没有过问更多消息。

  

  正如前文所提到那样,我国男性平均年龄为73岁,49岁还是属于精力旺盛时期。何况作为顶尖985高校的教授,应该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更好的医疗条件,现在正是处于科研事业的上升期,在科研界应该会有更多的成就。

  根据公开的显示,肖仪清教授1973年8月生,江西上饶人,200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且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留校院校的资格。随着当时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的建立,肖仪清教授又支援深圳校区的建设,对哈工大深圳校区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肖仪清教授从事风工程及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评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拥有诸多性的科研原创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高校科技进步奖2项,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可以说是我国中青年教授里面的佼佼者。

  在如今这个黄金时期意外离世,哈工大的讣告里面只提到两个字,只说明肖仪清教授因病离世,这里面的原因可能也难以让外界知道,毕竟这涉及到教授个人的隐私问题,我们也要尊重死者家属的感受,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进行过度的猜测与怀疑。

  

  肖仪清教授一生都在从事着研究工作,从最北端的黑龙江飞到大陆最南端的广东深圳,他对哈工大的发展也做出很大的贡献。哈工大的深圳校区建立,有力地扭转学校发展的颓势,让更多的南方优秀学子都选择报考哈工大,所以当初南下的那批先行学者,也是很值得我们尊重。

  工科方面的教授都非常劳累,特别又是在深圳这样节奏非常快的一线城市。即使是大学里面的教授同样不能避免加班加点工作,长期熬夜在实验室里面做研究,身体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也很容易积劳成疾,这是在各行各业都普遍存在的现象。

  

  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特别是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大家都在拼命追求效率,都希望创造更多的价值,却往往忽视身体的锻炼,忽视自身的作息规律。

  其实,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里面的学者整体的工作以及作息时间都很不规律,课程安排并没有统一性,何况大量工科科研者经常需要做项目做实验,熬夜到凌晨两三点都是常态。

  如果我们都没有重视自己的身体问题,总是想着自己还年轻,可以用精力换取更多的成果,最终也容易出现一堆麻烦。科研界同样很“内卷”,我们也同样需要创造更好的环境,否则,将会有更多的原材折损。

  

  我们的伟人曾说,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希望大家都应该重视身体问题。肖仪清教授作为我国力学领域里面的顶级专家,为国家科技的发展也做出较大贡献,希望他能一路走好。

  举报/反馈

上一篇:AI驱动,运营保障,达实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中心PUE<1.25
下一篇:橙友圈活动指南20230415·发帖分享你吃过的三都橘子,送10份采摘券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