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学术院长周学东
人物小传
周学东:1957年出生,四川成都人,1987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现为四川大学二级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学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主要从事龋病、口腔感染性疾病与全身疾病的研究,钻研牙体牙髓病防治新技术,提出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管理;获国家级、部省级科技成果奖7项。
沿着葱茏的绿道,走进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在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14楼,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女士,正手握试管,给课题组研究生讲解全生命周期护牙研究前沿;她的身后,是排列整齐的实验操作平台,摆满了各种现代科学仪器……
她是周学东,口腔医学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学术院长、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岁时走进华西坝,我就深深地爱上了她”
“19岁时走进华西坝,我就深深地爱上了她。”周学东的肺腑之言,令人印象深刻。
老成都的南郊,有这样一片土地,“浅草方场广陌通”,1910年,这里诞生了华西协合大学,这片土地开始被人们称为“华西坝”。周学东一来到这儿,就深深地扎根在这里;到如今,已有46轮春秋。
1977年初春,周学东成为四川医学院口腔医学系(现为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的一名学生。她十分珍惜在华西坝学习的一分一秒。当时学校宿舍每晚10点钟熄灯,早上6点半亮灯。为了争取更多的读书时间,她几乎每天早上5点就到校园路灯下晨读,“路灯下的读书女生”成为她学生时期的代号,她的学习成绩始终在全年级名列前茅。
1980年,周学东毕业后被分配到攀枝花钢铁公司职工医院口腔科。1981年3月,周学东突然接到电报,让她到火车站接口腔医学专家岳松龄老师。周学东没有想到,岳老师从成都坐了一夜火车,专程来见她,是为了动员她报考研究生,选择龋病学专业,成为他的学生;岳松龄还把新版《医学微生物学》教材送给她。周学东心中掀起波澜:一位学术前辈为了学生如此尽心,这是何等的信任!
“继续深造!”1982年,周学东考上了研究生,回到华西坝,主攻变异链球菌与龋病研究;1985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她又考取了博士研究生,主攻牙菌斑生物膜与龋病方向,1987年12月通过论文答辩,成为改革开放后华西口腔医院和中国龋病学的第一位博士。
博士毕业后,周学东出国留学,但立志报国的她在学业完成后,谢绝了当地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国……凭窗远眺,轻风拥绿荫,周学东心里只想着,“快些,再快些!”她知道,最美的风景,还是在家乡。
“牢记恩师的教导,立志做一名人民的好医生”
回到学校,周学东埋头从事龋病和口腔感染性疾病与全身健康的基础研究,潜心开展临床诊疗和教学工作。她1992年担任华西口腔医院副院长,1994年担任院长。她多次婉拒更好的工作岗位,目的只有一个:“牢记恩师的教导,立志做一名人民的好医生。”
30多年来,周学东一直没有离开过讲台和实验室。从教授到在读学生,谈到周学东,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周老师的课堂上,总是包含科学家精神、医学人文等;她注重培养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理念和意识。“周老师很重视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教导我们要把口腔和全身关系都纳入科研视野。”研究生杜信眉说道。
周学东还带领团队夜以继日攻关,创建以恢复口腔微生态为主的口腔疾病群体防治技术,提出全生命周期龋病管理,前移龋病防治,倡导以预防为主,尽可能延长牙齿使用寿命。
团队成员郑欣讲了一个故事:“学习口腔生物膜研究技术时,我在实验室忙了几个月,观察各种瓶瓶罐罐,得出一组数据,赶紧去跟周老师报喜。结果周老师看了我的数据,淡淡一笑说,二维图像上的信息经常会与实际情况有差别,你不妨再尝试一下三维成像的方法,让数据更可靠。于是我又摸索三维成像方法,才得出了准确数据。”
通过做根管治疗,把患牙保存下来,这个问题一度困扰着中国口腔医学界,也困扰着周学东……
周学东发现,牙齿的根管形态有不同类型。周学东提出,“要研究中国人根管系统的特征,制定出我们自己的标准。”她带领团队争分夺秒,开展针对中国人的根管系统解剖特征研究,发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根管系统解剖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中国人的根管治疗临床评价体系。紧接着,周学东又率先开创显微根管治疗和显微根管外科手术等临床新技术。这项成果于2016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她主持的龋病研究成果,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2021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才真正对得起这身白大褂”
2007年,科技部批准建设华西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走进实验室的学习室,有两本期刊引起了记者的关注——《国际口腔科学》和《骨研究》,图文精美,内容丰富。这是周学东带领团队为中国与世界口腔医学界搭建的桥梁,翻阅目录,投稿人都是国内外的学界专家。
周学东想,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当成为国际口腔医学研究和交流的平台,要发出中国声音,必须要办一本国际性期刊作为载体。获悉这个想法,同事们都很激动,“这可是我们华西口腔产生国际影响的一个重要渠道。”大家都跃跃欲试。
周学东把起步当冲刺,带领大家奋力筹备,2009年,刊号终于办了下来。又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团队在严格审核挑选口腔医学专业论文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基础医学、干细胞等领域的稿件,办成综合性期刊,进入国际科学引文索引(SCI)。
后来,为了加强口腔医学与骨医学的交叉研究,华西口腔又获批主办《骨研究》,并也进入了国际科学引文索引。
如今,周学东仍带领团队奋战在口腔疾病科研的第一线:在实验室里,周学东手把手指导课题组研究生开展实验。风华正茂的学生们时而聚精会神,时而轻松一笑。在他们眼里,周学东既是严谨的导师,又是和蔼可亲的长辈,难怪有学生叫她“周妈妈”。“这里有风扇、有空调,比起烈日下劳作的人们,我们真的太幸运了。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才真正对得起这身白大褂。”说着,周学东又爽朗地笑起来……
■快评
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周学东在长达40多年的科研历程中,始终如一坚持追踪国际口腔医学前沿,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千方百计寻找机遇,抢占国际口腔医学制高点。
她以敏锐的眼光,发现口腔微生物学是国际前沿学科,并长期从事研究。她还带领团队对中国人根管系统解剖特征开展研究,制定中国人的根管治疗临床评价体系……
敢于抢占科研制高点,努力打造新优势,已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的追求;而周学东敢为人先的精神,正是他们锐意进取的一个缩影。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12日 06 版)
上一篇:叶圣陶的家风
下一篇:杨浦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推选活动结果出炉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
- 聚焦中心任务 强化精准指导 确保第二批主题教育取得高质量好效果
- 郑州:到2025年,职业院校毕业生留郑率将超六成
- 普陀一小区拆除重建工作加速推进
- 官宣!江苏新增5所四星级高中
- 波士顿大学金融硕士排名靠前吗
- 成人自考考试地点是根据什么安排的?
- 彩色“毛衣”扮靓路边梧桐 南外师生发起“我们的梧桐”城市艺术公益活动
- 武向平院士助力首届四川省“科创筑梦”青少年科学节
- 长城热点|河南安阳滑县安罗高速高速公路建设非法取土
- 王易副校长赴广西参加定向选调生及引进高水平大学博士座谈会并看望校友
- 四川成考中遇到不会作答的题该怎么做呢?
- “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联盟”在江苏科技大学组建
- 长沙市人社局前往长沙市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考察
- 百姓看联播丨提速啦!坐着高铁去滑雪丨燃起来!足球小将
- 闵行专家!落户新疆这里→丨一家亲
- 严查遛狗不拴绳!郑州多个小区发布“文明养犬”提醒
- 对话高途大学生业务负责人刘文勇:AI数字人是集团三大战略之一,未来或是千亿级市场
- 北京市202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提示
- 没有大专毕业证可以自考本科吗?
- 奥运冠军自曝:需终身佩戴呼吸机!协和专家提醒,这病危险,得治!
- 这场培训,给崇明这群人送上一份“安全大餐”
- 5∶0零封法国波尔多大学女足 北师大女足挺进决赛
- 托福总成绩是多少分
- 原“暨南大学全球青年领导力研究院院长”被举报“猥亵”?本人回应称系双方自愿行为
- 前三季度五粮液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