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三高:就是想争第一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4-19
手机版

      编者按

      在洛阳,一提到校园足球,总少不了洛阳市第三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洛阳三高)。作为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和体育底蕴深厚的省级示范性高中,“体育”一词已深扎在学校的教学中。

      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河南省足球、篮球、田径传统项目学校”“洛阳市体育特色学校”“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实习生基地”“西南大学优秀生源基地”等称号,都昭示着这所学校在体育方面的成就。据统计,从2002年至今,洛阳三高已有400余人通过体育进入重点高校。而洛阳三高的故事,总绕不开校体育教研组长司珂。

      ◆本报记者刘杰

      /理论作指引/

      2016年,教育部选派校园足球指导员赴法学习青少年培训理念,司珂被选为其中的一员。在法国图鲁兹,先进的青训理念让司珂大为震惊。

      初到图鲁兹的时候,主办方曾组织足球指导员到图鲁兹足球俱乐部参观。司珂想在这里多学习,于是他进行完一天的理论和实践学习,晚上便自己坐公交车,跑到图鲁兹足球俱乐部。

      起初只是在球场边观望,后来主教练注意到了这个傍晚准时出现在围栏边的青年,还认出了这是来法国参加足球学习的中国青年。此后,两个人便开始来往,慢慢熟络起来,甚至成为了朋友。

      三个月的培训学习,让司珂了解到,足球训练务必是从比赛中来,又回到比赛中去。同时,还必须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让青少年感受足球的魅力,享受足球的乐趣,在训练和比赛中注重引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力和个性。而这也成为了司珂教学的理论基础。

      起初,洛阳三高在招生上并不占优势。加之洛阳其他兄弟学校开设了体育实验班,这就使得洛阳三高的招生受到了较大限制。在2017年,足球专项甚至仅招收到了一个学生。

      不过,随着司珂带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归国并将其进行本土化改造,三中在生源受限、条件欠缺的基础上,实现了逆袭,开始在各种比赛中崭露头角。校园篮球、田径等项目都逐渐受到影响,向好发展。

      “打铁需趁热”。洛阳三高更新制订了学校足球三年规划,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教练员培训,建立完善了足球教育管理体系。学校领导更是定期开会研究布置体育教育工作,解决体育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强化检查、督促、总结、评比力度,最终形成了适合三中的《洛阳三高足球校本教材》和《洛阳三高足球课程教学大纲》。

      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无论是体育还是文化课老师,都积极参加省、市级的各类培训,学习各种先进教育理论,并以坚实的理论反哺更好地教育教学。

      /实践争第一/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可谓是洛阳三高体育特长生的常态。“先天不足,后天弥补”是队员心中无形的戒尺。

      在洛阳三高,寒假开始直至春节前夕,队员们坚持到校训练。疫情前,有条件时学校还会组织外出冬训。比如,2015年寒假,学校就曾组织到宜昌开展为期两周的封闭训练。夺得洛阳市校园足球联赛冠军便是此次训练的成果。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比赛机会,司珂和周边初高中及大中专院校均保持着良好联系,积极组织开展训练比赛。郑州、济源、开封等地,可以说成了洛阳三高的“第二训练场”。

      而在频繁交流背后,则是司珂等教练员牺牲的休息时间。2020年,司珂爱人怀孕,但他没有耽误一堂训练课。2021年4月17日上午11点,司珂的孩子出生。大家都以为他不会出现在当天洛阳三高对阵洛阳第一高级中学的现场。但下午两点,司珂还是在安顿好家人后,准时到达了现场。队员看到司珂出现,热泪盈眶,信心倍增。

      就是在学生和教练员老师共同的刻苦努力下,即使面对招生不利,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懈训练,洛阳三高在2021年洛阳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市长杯”总决赛中,五战五捷,获得高中男子组总冠军。

      通过开展校园足球活动,不少学生萌生了对足球的兴趣,参与到运动中来,洛阳三高的足球队伍也在慢慢地壮大。从最初的七八人到目前近40人的队伍,社团人数已达1700多人。校队队员逐渐成为校园的明星,大家都以能够进入校队为荣。

      /真心换真心/

      记者到达洛阳三高,发现学校的体育教研室并没有像其他学校设立在操场附近,而是位于学校的办公楼。对此司珂坦言:“其实办公楼有时候并不适合体育老师办公,毕竟体育老师的舞台还是在操场,更方便教学和训练。不过,搬来这里是为了给一名身体不便的学生提供一间方便进出的宿舍。因为,学生是第一位的。”

      洛阳三高有两个校区,为了保证学生训练,司珂下午上完课,就要急急忙忙跑到另一个校区组织训练。这样的付出,司珂持续了多年。

      因为体育老师和球队教练的身份,很多学生都觉得司珂特别严厉。学校就让司珂担任学校高三(四)班的班主任,照看一些叛逆比较严重的学生。

      “当班主任这个事,最开始我很犹豫。这意味着我肯定无法全身心投入训练球队。但是,既然当了,我就要担起责任,在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把班级学生带出来,不让学生家长说我没用心。到头来孩子们埋怨我,我良心会过不去。而且,学校找到我,那也是对我的肯定。”回忆起被委任班主任的经历,司珂记忆犹新。

      接受高三(四)班后,司珂有时间就逐个面谈,了解自己的学生,并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学生对司珂的称呼从最开始的“司教”变成了“司哥”,这个班级更是经常获得纪律卫生双红旗。

      有学生曾在给司珂的纸条上写道:“您跟我原来以为的不一样,我觉得你挺好的,挺和蔼的。”

      司珂说:“对待学生和对待队员是不一样的。队员训练是练就技能的,该严格必须严格。但身为班主任教育学生,还是以思想工作为主,以引导为主,用真心换真心。”

      /要熊掌也要鱼/

      河南高中生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学校的体育教研组也想尽办法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业中,舒缓压力,展现个人魅力,在高中时代留下人生中美好的回忆。

      于是,在课件设置上,学校形成了“三个一”制度:坚持每周一节足球课,每周一次足球大课间,每周一次足球课外活动。让孩子们能够在球场上挥洒汗水,点燃青春。为了照顾女生,学校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校园足球嘉年华活动。

      通过举办活动,更多的学生得以接触足球,参与足球,体验足球。一些校园赛事设置的活动项目主要以游戏性、趣味性为主,不设奖励、重在参与体验。例如足球保龄球、穿越火线、3分钟团体颠球比赛等。

      体育课的活动则更多采用游戏的形式,例如射门游戏、颠球游戏、传球、运球绕竿等。通过游戏,学生可以激发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促进校园体育运动的普及。

      每年4月份,校园体育艺术节让全校师生“翘首以盼”。操场上的中国风舞蹈、嘻哈舞蹈等张扬着独属于青春的色彩;一波又一波的应援声、跟唱声、趣味体育赛事的呐喊声等,青春的声音萦绕在4月的操场上。

      “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洛阳市第三高级中学校长李仲冬表示,在科学理念和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学校将始终着眼于学生终身教育,持续以创新引领发展,抢抓机遇、砥砺前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继续谱写学校新篇章,开创洛阳三高新辉煌。

上一篇:书生苦穿凿,奇字穷鸟迹
下一篇: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