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捅破天的技术”是捅的什么天?坐井观天吗?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4-21
手机版

  华为启用了余大嘴以后,感觉CBG(消费者业务集团)的画风陡变,逐渐烙上了强烈的老余个人色彩。

  本也无可厚非,偷师乔布斯的国内IT精英们都知道现在的营销全建立在话题可传播性及传播速度上,几何级数的话题传播速度能让企业省下很多广告费,因此,每次的产品发布会,都是按一场Show的标准打造。

  几个月前,华为提出“捅破天的技术”卫星通信,我还觉得,哟,不错哟,看好你!

  因为我们都知道,那所谓“捅破天的技术”营销味道很浓,不过是华为在喊,算了,原谅一次吧,毕竟中国民营企业中几乎只有华为敢为技术先了(当然,现在还有“宁王”)。

  可是,今天的华为NOVA发布会,有小主流媒体又吹票

  

  首先,看到这标题,我不自觉的就想原谅那些“标题党”自媒体了。

  为了确认,我还是点进去看了一下,不错,是NOVA的发布会,还是用了“捅破天的技术”,恭喜你,骗到了一次阅读!

  如果这是发布会的标准话术,我就想问一下华为,这怎么就成了捅破天的技术了?别忽悠我,我技术差,就算有技术水准,芯片是你设计的,也是你制造的,这类芯片在14纳米以上制程就可以生产啊,实现了多少吓人的技术突破?

  

  卫星电话这东西不是现在首创,早就有了,而民营企业中也有一家叫做“摩托罗拉”的公司在二十多年前就实施过了,不过技术超前,成本太高,应用前景不好,夭折。

  今天的卫星电话技术还是有不错的应用场景的,可是,这所谓“捅破天的技术”营销话术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就有些浅薄了……

  不过仔细一琢磨,国内科技界基本就这样,每场产品发布会都要充满了唬人的词汇:黑科技,换一种制造工艺、增加一下内存,优化一下影像算法,打个补丁,到了那些大佬嘴里,都是“黑科技”,你翻看一下他们的几百上千项专利目录,绝大部分都是设计专利、工艺专利,核心专利没有或很少,就算有,在专利共享池中占多大比例?那这是什么黑科技?黑色的科技吗?

  真会讲黑色幽默。

  如果这些都是黑科技,是“捅破天的技术”,那同样是今天的一条消息,我们来看看(我写文章的时候已经推迟发射了,我看了一下NASA的直播):

  

  

  马斯克16日晚曾主动对于此次试飞“泼冷水”,表示人们对星舰的期望值应该保持在较低水平。马斯克称:“这枚火箭有无数种失败的可能性,我们并不会太期待成功。别把发射台炸了就好。”他补充表示,若此次飞行能提供火箭如何上升到太空并返回地球的数据,就已是最好的情况。

  那么,马斯克的StarShip发射算什么科技?黑白双色科技还是捅破太阳系的科技?

  建议华为把CBG独立出来,成立新的可辨识品牌,和华为区分开,毕竟感觉CBG和华为其他业务单元文化理念差异太大。华为无论是现在还是有限的将来,都值得国人骄傲和尊敬,任总时刻挂在嘴边的“冬天论”不仅成就了昨天的华为,更有希望成就明天的华为。

  但CBG要适应国内市场环境,需要很多出位的表演,要不怎么会有阿里发布大模型之前还要悄悄借脱口秀演员鸟鸟的嘴营销一番呢(这里百度的李彦宏是吃了亏的)?你跟消费者天天鼓吹任总那套“冬天来临”试试,保证你很快就能上天,比StarShip还快!

  大嘴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上一篇:延鲁武校:习武贵在坚持,成在坚持!
下一篇:公共营养师报考真的太友好了!除了不限户籍、专业,还不限这些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