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上海19岁少年品学兼优,却因没户口无法高考,户籍摧毁了太多梦想
中国人身上背负了太多的压力,也遭受了太多的不公。现今社会,“户籍”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名词,一种管理制度,它更是承担了太多的“附加价值”。
人无法选择出身,所以注定生来不平等,而出生何地这或许也是最原始和最初的不公平。
你努力一生的终点,别人可能抬抬脚就能轻松跨过。
最近,《案件聚焦》节目播出了一个关于房子的家庭纠纷调解,这让知名律师张玉霞彻底地愤怒了。
随即,她在微博上发表了一段感言,字里行间透露着愤怒与无奈:
19岁的小刘是上海市某重点高中的高三学生,父亲是上海户籍,母亲则是经人介绍与父亲结婚的,是外地户口。
小刘是出生并在上海长大的“上海人”,可是谁曾想到,这样一位品学兼优的高三学生,19年来,竟然没有户口,甚至从来没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床。并且由于没有户口,他已经错过了去年的高考。
更为离奇的是,他的父亲竟然有三套房。
为何小刘没有上海户口,这三套房又是怎么回事?
原来,小刘的父亲老刘患有精神疾病,不能独立生活和工作,早早退休在家中休养。小刘的妈妈30年前来到上海,经人介绍认识了老刘,于是便嫁给了大她28岁且患有精神疾病的老刘。
婚后两人生有小刘和一个女儿,还收养了一名女婴。于是,一家五口便挤在一套一室一厅的狭小房子内。平常小刘就和妈妈睡在地板上,有时睡在一张折叠躺椅上。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小刘,他自幼品学兼优,手握三好学生及各种竞赛证书20多张,最终考入重点中学。
可是,由于小刘的母亲是外地人,没有上海户口,小刘和两个姐姐都没有本地户口,小刘更是错过了2022年的高考。
原来,小刘无法上户口,是因为母亲和小刘同父异母的大哥在房子问题上产生了矛盾,而大哥则是精神病父亲的监护人,所以导致多年以来无法落户。
刘家在虹口有一套房子,大哥母亲为承租人,大哥在居住。虹口有一套,小刘爸爸为承租人,小刘一家五口居住。徐汇有一套,小刘爸爸为承租人,现在对外出租,赚取租金。
而矛盾的焦点就是徐汇区的这套房子。
因为公租房的特性,导致了户口本上只有精神病老刘一个人的户口才可以继承,如果老刘过世,户口本上还有一个人的话,那么这个人就自动成为承租人。其他人想上户口就必须通过他才行。
如果只有继母和弟弟妹妹的户口迁入徐汇的房子,对小刘的大哥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而小刘的母亲也不同意把大哥和三个子女户口一起迁入有争议的房产当中,于是原本可以解决的户口问题就这样拖了下来。
为此,眼看着高考日益临近的小刘和母亲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后来,眼看自己无法参加高考,小刘催促母亲赶紧解决户口问题,于是母子两人找到了张玉霞律师。
张律师建议小刘母亲是否可以在把小刘户口先落户到她的老家安徽,先解决孩子户口问题。但是这一提案被小刘母亲断然拒绝。
最终,小刘大哥做出了让步,提议自己先在郊区购买一套住房,将弟弟妹妹们的户口迁入,先解决他们的户口问题。至于徐汇区公租房的继承问题,留到以后再解决。
就当民警和律师为大哥提出的方案高兴地时候,小刘的母亲却再次站了出来,反对了这一方案。
她表示,自己仍然坚持要拿到丈夫的监护权,自己解决小刘姐妹三人的户口问题,于是小刘的高考梦再次破碎。
而小刘则情绪低落地对张律师表示:“能够有资格参加高考,考上一个随便什么大学,出来找一份工作,就是自己最大的奢望。”
如此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就因为户口的问题,参加高考的梦想一次次被打破。在户籍制度面前,个人的力量显得是那么渺小和无助。
时代落下的一粒灰尘,落到具体的某个人身上,那就是一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国家是由一个个小家组成的,为了方便管理,必须有一个合理可行的制度,这就是“户籍制度”。
中国户籍管理制度历史比许多人想象得久远的多,从先秦时期开始,户籍管理制度的雏形就已经形成,绵延了数千年之久。
国家必须征税、增发徭役、补充军队等等,如果没有一个户籍管理制度,那么这一切都不可能实施。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户籍制度并不统一,但是已经开始记录每个家庭的成员,性别,财产等方面的内容。
到了秦朝,户籍制度更加详细和规范。在记录的时候,不仅要记录姓名,性别,职业,身高,身体状况,甚至孩子的数量,财产,违法记录都要详细统计。
自此,近代户籍制度的轮廓在千年前就已经形成。
建国之后,新中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58年之前,自由迁徙阶段。
第二个阶段,1958年-1978年,严格控制时期。
第三个阶段,1978年之后,不断调整改革的半开放时期。
第一、户籍制度牢牢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动,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人才市场。
第二、阻碍了城市化进程,农业人口无法融入城市。
第三、加剧了城乡割裂,造成社会分化严重。
第四、不同的户籍,造成了天然的不平等,人为地把人分为三六九等。
目前,中国户籍制度是国家的根本管理制度,在它的上面又衍生出了各种制度,比如社保、就业、教育、医疗等一系列关系个人切身利益的制度,也就造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
而这些制度最直接的将一个国家分为了城市和农村两元化,造成了城市和农村的贫富差距。同时,中小城市和一线大城市之间,它们的社保、就业、教育、医疗等一系列资源也差距巨大,也造成了城市之间对立和不公。
因此,户籍制度难以推进的根本原因就是一些大城市、一线城市的既得利益者的阻挠。
因为一旦户籍制度被打破,就会因为大城市特有的医疗、教育、生活的优势,吸引大批有经济实力,有技术的人才前往,必然挤压当地人的生产生活资源。
尤其是原住民里面,养尊处优惯了的能力比较弱的那批人,往往是极力反对打破户籍管理制度的。
而相对应的,那一批有实力,能够在一线大城市闯出一片天,却因为户籍限制,无法买房、无法让子女享受教育资源、无法享受医疗资格的却是极力想打破户籍制度的人群。
人民的自由迁徙权利,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它不应被人为阻止。
让人民用脚投票,这可以说是真正地拥有了“投票权”。一些地区,经济发展不好,生存条件差,政府执政能力不行,那么人民可以选择离开。
而那些愿意让利给外来人口,愿意提供优质的医疗、教育、养老、买房买车等条件的城市,自然能吸引大量人才前往,发展会进入良性循环。
这样能从根本上倒逼政府改革,这样的话相信没有哪个地方政府敢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人民才能真正地当家做主。
但是,任重道远,改革需要走得路还有很长,但是你我不努力推动,这一天就不会到来!
——End——
感谢阅读!大家怎么看呢?
举报/反馈
上一篇:打造绿色建筑新地标 北京海淀东升科技园三期主体结构封顶
下一篇:江西又将新建一高校,有2所高校“合并”,学生一毕业就不愁工作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
- 聚焦中心任务 强化精准指导 确保第二批主题教育取得高质量好效果
- 郑州:到2025年,职业院校毕业生留郑率将超六成
- 普陀一小区拆除重建工作加速推进
- 官宣!江苏新增5所四星级高中
- 波士顿大学金融硕士排名靠前吗
- 成人自考考试地点是根据什么安排的?
- 彩色“毛衣”扮靓路边梧桐 南外师生发起“我们的梧桐”城市艺术公益活动
- 武向平院士助力首届四川省“科创筑梦”青少年科学节
- 长城热点|河南安阳滑县安罗高速高速公路建设非法取土
- 王易副校长赴广西参加定向选调生及引进高水平大学博士座谈会并看望校友
- 四川成考中遇到不会作答的题该怎么做呢?
- “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联盟”在江苏科技大学组建
- 长沙市人社局前往长沙市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考察
- 百姓看联播丨提速啦!坐着高铁去滑雪丨燃起来!足球小将
- 闵行专家!落户新疆这里→丨一家亲
- 严查遛狗不拴绳!郑州多个小区发布“文明养犬”提醒
- 对话高途大学生业务负责人刘文勇:AI数字人是集团三大战略之一,未来或是千亿级市场
- 北京市202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提示
- 没有大专毕业证可以自考本科吗?
- 奥运冠军自曝:需终身佩戴呼吸机!协和专家提醒,这病危险,得治!
- 这场培训,给崇明这群人送上一份“安全大餐”
- 5∶0零封法国波尔多大学女足 北师大女足挺进决赛
- 托福总成绩是多少分
- 原“暨南大学全球青年领导力研究院院长”被举报“猥亵”?本人回应称系双方自愿行为
- 前三季度五粮液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