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所高校携手 共促红色体育发展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4-24
手机版

  近日,全国高校红色体育联盟大会暨首届全国红色体育学术研讨会在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以下简称“中飞院”)举行。该联盟由中飞院四川省红色体育研究中心发起倡议,集结全国10所高校,携手推进红色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探索构建高校“铸体育魂”思政体系和人才培育体系。

  据悉,红色体育是指1921年至1949年期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广大革命根据地、解放区范围内举行的体育实践活动。从战火纷飞的艰苦年代到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一代代体育工作者不断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国多所高校通过依托红色革命教育培训基地,不断丰富红色体育精神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开辟了红色体育文化传承的新途径,让红色体育基因薪火相传。

  推动红色体育发展聚力建设体育强国

  日前,中飞院被推选为全国高校红色体育联盟理事长单位,山东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延安大学、井冈山大学、遵义师范学院、西安体育学院、韩山师范学院、海南医学院被推选为全国高校红色体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全国高校红色体育联盟秘书长、四川省红色体育研究中心主任张建表示,全国高校红色体育联盟的成立,是为了推动红色体育在高校的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提升青年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体育文化素养。未来,联盟将围绕挖掘红色体育的价值精髓和宝贵资源,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聚焦培育时代新人的目标,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三全育人”要求,深度应用于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构建高校“铸体育魂”思政体系和人才培育体系,打造红色体育文化传承的良好环境,聚力建设体育强国。

  全国高校红色体育联盟大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新时代背景下,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传承红色体育珍贵的精神遗产,对于我们立足基本国情,领会当代体育发展的内涵要义,进而实现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助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已然成为当前社会热议话题,红色体育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我们应该加强红色体育文化建设,推广体育精神和文化,培养人们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助力我国实现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的这一宏伟战略,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尽一份力。”张建说。

  张建表示,未来,全国高校红色体育联盟将围绕“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这一主题,聚焦“培育时代新人”这一目标,整合我国红色体育学术资源,积淀一系列红色体育学术成果,助力红色体育富民资源开发应用,创设开放互动模式,建立红色体育资源数据库,做好红色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传承。

  传承红色基因打造高校红色体育品牌

  全国高校红色体育联盟与会专家表示,革命根据地的体育活动内容多是围绕一个项目或是一场比赛展开,包括田径、球类、赛跑、跳高、跳远、跨越障碍、刺杀、投弹、识图、测距等。

  中飞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飞院源于人民军队,体育训练是飞行员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科目,活滚、固滚、旋梯等航空器材训练,是飞行员训练必备的航空体育器材。现在中飞院的飞行学子,依旧坚持早操,他们的队魂、队史、队风、队训都传承着红色基因,延续着军营文化。”

  据了解,中飞院在筹建时期,从空军13所航校、3所预校等单位抽调大批现役军官和技术人员,他们当中大多数在革命战争年代浴血奋战。

  “中飞院作为全国高校红色体育联盟理事长单位,将继续发挥自身资源和优势,推动红色体育在高校中深入推广和发展,组织举办红色体育文化活动和比赛,打造全国优秀高校红色体育品牌。”中飞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拓宽红色体育研究领域

  目前,我国红色体育学术研究和实践正在快速发展。有专家认为,虽然过去的红色体育研究已经较为系统和成熟,但仍需拓宽研究领域,进行专题研究。同时有专家指出了当前研究面临的一些发展瓶颈,如在红色体育课程思政与育人结合以及人才培养方面还需提高,教材和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红色体育文化传承和创新有待加强,红色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不够多样化,红色体育文化资源在绿色发展中面临着理念陈旧、环境不佳、开发滞后、人才稀缺等问题。

  为此,张建表示,需要加强红色体育教育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宣传红色体育的历史渊源、意义和价值,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红色体育,提高其参与和支持的积极性;还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红色体育教育课程体系,包括红色体育历史、红色体育精神、红色体育文化等方面内容。

  此外,张建还建议,加强红色体育项目的研发和推广,在现有的体育项目基础上,结合红色文化元素,开发新的红色体育项目,如红色长跑、红色拔河等;还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批红色体育场馆和设施,如红色体育馆、红色体育公园等,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红色体育锻炼和活动场所。

  同时,应该建立红色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和培训班,培养一批红色体育专业人才,为红色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还可以组织一系列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体育赛事,如红色马拉松、红色足球赛等,为红色体育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中国城市报记者:胡安华

上一篇:对话臻泰智能王浩冲:通用脑机接口已成为康复医学“数智”前行新动力
下一篇:美国哪些大学学费比较低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