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侣有这 3 种特质,快逃!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4-24
手机版

  编者按:

  在关系中,自恋狂的杀伤力不容小觑。

  若不幸遇上,轻则被否定、被打压,重则情感 PUA、煤气灯操控,

  时间一长,往往会令人持续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甚至抑郁。

  奇妙的是,很多人明明知道这个道理,

  但在面对这类人时,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被卷进 " 自恋者游戏 " 中。

  这是为什么呢?

  请看今天推文。

  作者 | 天雅

  多年前,我曾经问过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 什么样的来访者最难搞?"

  她回答:" 自恋型。"

  为什么?

  因为这类来访者——

  常常喜欢不断挑战别人的底线,不断贬低、激惹、玩弄和操纵身边的人。

  一旦咨询师被卷入这场 " 自恋者游戏 " ——

  不仅容易感到失控崩溃,甚至还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职业挫败和自我怀疑。

  心理剧《扪心问诊 4》中,咨询师布鲁克和来访者柯林的案例,便是如此。

  而透过它,我也看到了现实生活很多自恋关系纠缠中,可能存在的共性。

  柯林是一名典型的 " 自恋狂 "。

  他曾是一名成功的投资人,年纪轻轻就赚取了几百万美金。

  但与此同时,他也是一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由于害怕被未来的孩子抢家产,他悄悄去做了输精管切除手术,并向女友隐瞒了这个信息。

  甚至在一次次备孕失败后,他还故意误导女友:

  我性功能很好,是你身体有问题,所以无法怀孕;

  但我依然很爱你,为了让你更幸福,我努力工作……

  后来,他为了获取财富和名利,不惜恶意欺骗股东,导致公司蒙受巨额损失。

  最终,他以诈骗罪被捕入狱。

  在狱中整整四年,他态度良好,遵守规则,并在律师的极力争取下,得以提前保释出狱。

  但他表现出来的 " 好 ",却经不起推敲。

  在临近出狱之际,他突然闯祸了——

  因为网上一篇批评他过去罪行的报道,他觉得很丢脸,很愤怒,

  于是他开始攻击狱警,辱骂狱友,跟狱友打架……

  基于此,法院要求他接受心理医生布鲁克的评估,由布鲁克决定是否签署保释文件。

  在咨询中,柯林有一个显著特点:

  说话前后矛盾,心口不一,状态不稳定。

  比如——

  他会不断声称自己正在反思,为过去抱歉,打算重新做人。

  可当布鲁克尝试去聊他过去的罪行时,他又会不断回避,破口大骂。

  又比如——

  聊起前女友,他会一脸悲伤地表示,自己很爱女友,很想修复两人关系。

  可当布鲁克提及他过去对女友的欺骗和误导时,他又会突然暴怒:

  " 你为什么帮她说话?她就是个十足的白痴!"

  基于这一系列不稳定的表现,布鲁克拒绝签署保释协议。

  但柯林却不依不饶,不达目的不罢休。

  某天晚上,他醉醺醺地敲开布鲁克的门,扮演受害者角色:

  一边聊自己童年的悲惨经历、父母对自己的误导与伤害;

  一边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反思自己过去的罪行,为之忏悔。

  布鲁克被他的 " 真诚 " 感动了,签下了保释协议,并要求他继续进行心理咨询。

  次周,重获自由后的柯林,趾高气昂地来到咨询室,并趁机向布鲁克发出攻势:

  " 现在有创业者邀请我去当董事长,我可以带着你一起赚大钱,我能亲吻你吗?"

  当布鲁克表示她永远不会跟来访者上床时,柯林再一次暴怒,并开始羞辱布鲁克:

  " 你明明喜欢我,你签保释文件就是想扮演救世主,达成你的白痴幻想!"

  那一刻,布鲁克终于深刻意识到,柯林一直在操控她、玩弄她,根本没有丝毫悔改之意……

  这就是典型的「自恋者游戏」。

  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柯林的 " 过人之处 " ——

  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

  喜欢操控身边人,并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面对这类人,如果我们不能保持足够的清醒,将会很容易成为他们操控、利用的对象,受到伤害。

  那么在人际交往中,如何精准地识别这类人呢?

  美国心理学博士拉马尼 · 杜瓦苏拉,结合数十年的临床研究,总结出 " 自恋狂 " 的一些隐含特质。

  主要存在三个维度:

  ① 极度追求特权感。

  自恋狂极度渴求赞美或认可,非常执着于追求名利财富,提升形象地位。

  在人际交往中,他常常会不自觉地夸大自己的才华、财富和品德。

  同时也会不合理地认为,自己有特殊权力,理应获得他人的认同。

  一旦对方提出质疑,或稍有不顺从,他就很容易恼羞成怒,暴跳如雷。

  就像柯林,他会一遍遍在布鲁克面前重申他过去多么成功,期待获得布鲁克的认可。

  可当布鲁克提及他过去的犯罪经历时,他就会瞬间情绪失控破口大骂,攻击布鲁克。

  他需要永远占据权力的高位,容不得一丝质疑。

  ② 极度缺乏同理心。

  当然每个人都可能存在情绪失控、不经意给他人造成困扰或伤害的时候,

  但大多数人在平静下来以后,会主动反省,会对自己造成的伤害感到内疚,会向对方道歉或予以补偿。

  但自恋狂不会。

  他极度缺乏同理心,即便伤害了别人,也不会觉得自己有问题,甚至还会扭曲事实,将错误归咎到受害者身上。

  当布鲁克指出柯林过去欺骗女友时,柯林的第一反应不是内疚,而是愤怒地指责女友是白痴。

  当布鲁克指出自己被柯林羞辱了时,柯林的第一反应也不是收敛,而是抨击布鲁克胡说八道。

  他永远觉得自己是对的,永远觉得别人有问题。

  ③ 对批评极度敏感。

  最后我想重点申明一点:

  自恋不是自信,更不是自爱。

  它是源于一个人对自己的极度厌恶,源于一种深层的不安全感。

  任何一个微小的批评和挫折,都有可能令自恋狂感到严重的威胁和恐惧。

  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真实的内心被发现,害怕失去权力,失去他人的认可。

  也因此,在遭遇批评和挫折时,他们很容易情绪失控,做出一些偏激行为。

  就像柯林——

  为了获得保释,他用四年时间在狱中伪装成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却在被一篇报道批评后陷入失控,做出殴打狱警和狱友的恶劣行径。

  他内在太过自卑、脆弱,承受不住一丝批评和挫折。

  柯林的例子,看似有些极端。

  但反观现实生活,存在相似特质的自恋者,其实并不在少数。

  他们拥有光鲜亮丽的外表,满口仁义道德,很容易在短时间内俘获你的好感与信任。

  但真正建立关系后,你却发现他们截然不同的另一面:

  性格疏离且冷漠,从不顾及你的情感需求;

  总是站在权力的高位,有意无意地贬低你;

  你稍有提出质疑,就会遭受更猛烈的攻击……

  面对他们,你常常会感到很痛苦、很憋屈,又很无力,

  似乎自己哪哪都做不好,做什么都是错的,永远无法令对方满意,更无法令关系缓和。

  长此以往,你可能会陷入永无止境的情绪内耗,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甚至变得抑郁。

  那么面对自恋者,我们该如何规避这样的伤害呢?

  针对这个问题,拉马尼博士提出了 DEEP 策略:

  D=defend(辩护);

  E=explain ( 解释);

  E=engage(参与);

  P=personalize(个人化);

  简而言之就是,不要辩护,不要解释,不要参与,不要个人化。

  我们具体展开来讲讲:

  首先,不要辩护。

  辩护,是面对自恋者时最容易犯的错误。

  当有人拿我们没做过的事来指责我们时,我们的本能当时是为自己辩护,澄清事实。

  但在自恋关系中,请千万不要这样做。

  自恋者永远停留在自己的固有认知里面,根本不会听你说话,根本不关心你说什么。

  当你提高音量不停为自己辩护时,其实是在浪费你的时间和能量。

  因为自恋关系就像一个永远没有正义程序的法庭,你永远都得为莫须有的指控而辩护。

  其次,不要解释。

  自恋关系中存在着永恒的曲解。

  这源于自恋者极度缺乏安全感,源于他们完全没有自省的能力。

  他们会把你说的每一句话进行恶意的、刻薄的曲解,这几乎是他们的行为法则。

  和自恋者相处的最大挑战就是他们只肯相信自己的叙事,不能也不愿去理解他人的处境。

  所以不要期待通过解释让自恋者理解你。

  要知道,当你极力地解释,真诚地试图说明你的观点,最后却完全不被理会,也会对你造成极大的挫败。

  再者,不要参与。

  我们通常提倡在关系中主动参与、融入,进行深入对话,提供情绪回馈。

  但在自恋关系中,你最好不要这样做。

  因为你任何形式的参与,都是在为他们提供单方面的自恋供养:

  当你赞美他们时,是在满足他们的自恋需求,但他们不会回馈你赞美,而是会持续否定、贬低你。

  当你质疑他们时,是在帮他们树立受害者形象,他们往往会通过扭曲事实的方式,去恶意诬陷你。

  在自恋关系中参与,只会给你带来更大的伤害。

  最后,不要个人化。

  即,不要将责任揽在你个人身上。

  自恋关系让你受到伤害之后,不自觉地觉得自己有一部分责任。

  因为他们经常会说,他们这样做是源于你犯了错,源于你不够好。

  但我们成年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自恋诱使着他们推卸责任给别人。

  要知道,

  贬低他人的不是你,是他们;

  做出恶劣行为的不是你,是他们;

  煤气灯操控他人的不是你,是他们。

  所以,在自恋关系中,请远离自责,永远不要给感情虐待找任何借口。

  写在最后

  在一段关系中——

  当你感觉自己越来越好时,多半是获得了滋养;

  而当你感觉自己越来越糟时,则多半是存在消耗。

  自恋关系,本质上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自我消耗。

  当意识到这一点以后——

  不要沉沦在自恋者自我夸大的假象中;

  不要幻想运用你的真情去感化自恋者;

  更不要企图用你的智慧去修正自恋者。

  保护自己,课题分离,及时止损才是王道。

  因为你永远无法改变一个自恋者,除非他自己想改变。END

  点亮「在看」,远离危险的亲密关系

  天雅,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广州心协三级心理咨询师,自体心理学长程在读。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 预约今晚 8 点直播 -

  再亲密的关系,也需要边界感

  当家庭中边界感模糊,纠缠控制依赖共生

  自我的成长和发展也会受到阻碍

  在关系中更容易讨好牺牲敏感

  今晚 8 点【党棋】老师直播分享

  告别「共生依赖」的家庭,建立自我的边界

  精彩内容讲解 + 多轮福袋抽奖

  直播无回放,点击下方【预约】

上一篇:甘肃证监局处罚三位自然人违法减持 要求三位同志加强学习
下一篇:代练平台、游戏通关,厘清案件中的法律与道德边界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