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90 所大学撤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76 所大学撤销服装设计专业!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4-24
手机版

  原标题:90 所大学撤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76 所大学撤销服装设计专业!

  近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深入推进,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6.6万个,较2012年新增1.7万个、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每年调整幅度将近5%,专业动态调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推进了一场数量足够多、力度足够大、频度足够高的专业结构改革。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取消的主要原因

  20年前,“公共事业管理”还是高校争相开设的热门新专业,仅2000年至2001年,开设院校就从57所翻番至132所。从2001年至2005年,都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高光时刻。

  此专业之所以如此火热,背后的原因和当时的大环境紧密相连,即:政府职能正在由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需要大量相关专业的人才。

  不过,多年过去后,在教育部公布的2012、2013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名单中,公共事业管理就榜上有名;2019年比2018年下降了31%;2020年比2019年又下降了37%。

  有高校教师在谈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撤销的原因时指出:“主要是这个专业大而全,空泛,特色不鲜明,主干课程核心竞争力不强……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特的专业技能,也缺乏明确的就业方向,连去哪个单位实习专业对口这样的问题都很难回答”。

  高校对专业的撤销一般是因为以下几种情况:

  ● 就业率不高

  ● 师资水平有限

  ● 生源质量较低

  ● 教育部对专业审查未通过

  当专业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时候,专业很容易就被撤销,尤其是文科专业,专业大而全,内容特点不鲜明,好像放在很多专业都是这样,但是学校为了扩招会开设这样的一些专业,这样既影响学生将来的发展,也影响院校的发展。

  二、还有哪些专业被取消?

  2022年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撤销804个专业点。

  此次撤销的804个专业布点,主要是一些不能适应社会变化需求和就业率过低的专业。

  从被撤销的专业不难发现,管理类被撤销的较多,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公共事业管理,位列前两名。

  据统计,近五年共有2346个本科专业被撤销,涉及627个院校。其中,近五年撤销最多的专业就是公共事业管理,涉及83个院校。

  近五年累计撤销次数排名前20名的本科专业

  近5年被撤销的专业中,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和信息与计算科学等5个专业是撤销数量最多的。

  当然,这些撤销专业,也不全是因为供过于求,例如,部分高校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专业的资源,都来源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此外,并非撤销专业都是滞销专业,也可能是学校专业培养能力不够,未能真正向社会输送出符合专业要求的人才,例如,经常有人列举例子说,“会计”人才供过于求,但是,如果是某些学校的会计专业毕业,就供不应求。

  三、增设的有哪些专业?

  2016年才由教育部正式增设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5年内新增最多的专业。

  此外,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也是连年高校竞相开设的专业。

  新工科风头正盛,但相关专业教师同时指出,新工科重视学科交叉,但很多高校存在跟风倾向,虽然名称上冠以“交叉”,但实际课程、教学内容并没有更新。

  图丨北京大学开设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

  这些新增势头正猛的专业,也是目前就业市场人才缺口较大的专业。

  据赛迪智库2019年的一项报告指出,到2025年中国大数据核心人才缺口将达230万。同时,据人社部2020年发布的《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显示,预计5年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量将达到900万人。

  图丨据媒体报道,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毕业本科生平均年薪30.38万元

  2019年教育部发布通知,决定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2019-2021年建设1万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近日,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发布。

  以今年的大热专业人工智能为例,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拥有这一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责任编辑:

上一篇:网上报名网上核验!湖南全面推行中小学入学“一件事一次办”“一网通办”
下一篇:江苏泰兴烟草:“四小模式”提升普法宣传成效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