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吼》首映!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4-26
手机版

  怒山河破碎戏为炮?吼世事疮痍剧作刀

  ——探秘国内首部电力题材红色院线电影《怒吼》背后的故事

  4月22日,由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与重庆好故事影业共同打造的,国内首部电力题材红色院线电影《怒吼》,在重庆英嘉国际影城举行首映礼,现场近400人观影。影片由获中国电影编剧界最高奖“夏衍奖”的重庆青年导演郑正执导,讲述了抗战时期重庆电力系统进步青年组建怒吼剧社,用艺术的力量呐喊出中华民族必胜决心的热血故事。

    追根溯源,探寻怒吼剧社的前世今生

  铭记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

  2020年10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网重庆电力工会决定创作一部有关电力红色题材影视作品。

  该公司工会相关人员在查阅重庆电力的党史资料后,向专业人士请教,并协同部分媒体界、电影界的从业者商讨研究,最终找到了一个既富有戏剧性又兼具历史性、先进性、社会性的题材,即著名的“怒吼剧社”。

  1937年9月15日,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领导下,重庆电力职工余克稷、陈叔亮、章功叙、梁少侯号召报社编辑、教师等社会各界50余人成立了怒吼剧社。给剧社取名怒吼,是想通过戏剧,唤醒还在“沉睡”的民众,激发重庆儿女的抗日救亡热情。同年10月1日,怒吼剧社首部剧目《保卫卢沟桥》在重庆国泰大剧院连演四场。舞台上,演员们大声呼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口号;舞台下,观众同仇敌忾、热血沸腾,演出大获成功,首开山城进步剧社的先河。

  《保卫卢沟桥》揭露了日本军阀凶残的侵略行径,展示抗日战士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当时的《新蜀报》对怒吼剧社的演出发表评价:“重庆有真正演剧,那是以怒吼剧社为历史纪元。”

    电影《怒吼》剧照。

  此后十余年间,怒吼剧社一直奋战在文艺界抗日救亡运动第一线,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排练演出了《黑地狱》《民族万岁》《全民总动员》《安魂曲》《牛郎织女》等多部剧目。演出收入除维持剧社正常运转外,全部捐献给抗战一线。

  抗战胜利后,余克稷去天津工作,梁少侯接任怒吼剧社负责人。由于国民党在重庆大肆抓捕共产党人,进行舆论控制,怒吼剧社难以生存,曾多次暂停演出活动。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后,怒吼剧社更名为“新中华剧社”。1950年,剧社解散,一段可歌可泣的重庆电力红色历史圆满谢幕。

  2021年6月24日,国网重庆电力恢复成立“怒吼剧社”。

  2023年4月22日,以“怒吼剧社”为原型的国内首部电力题材红色院线电影《怒吼》在重庆各大院线公开上映。

  时空交错,触摸怒吼剧社的精神之源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于一部电影的筹备而言,剧本的撰写,无疑是首要、重要的工作。而红色题材的电影,更要尊重历史、还原历史。

  2020年11月6日,国网重庆电力工会和党建部负责人从重庆电力作协抽调骨干会员组建剧本创作团队,来到红岩革命纪念馆,从一排排整齐陈列的书架中,仔细寻找重庆电力和怒吼剧社的印迹。

  许建业、何敬平、刘德惠……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仿佛就在眼前。“胡世合运动”“护厂运动”……一个个电力历史事件,让人读后心潮澎湃。

  如果说“怒吼剧社”是引导重庆人民抗日救亡的精神食粮,那么“护厂运动”就是在重庆解放前夕燃起的一道辉煌灿烂的曙光。

  “小伙子,把这个带回去读一读吧!”红岩干部学院执行副院长谭峥拍了拍剧本创作人员、国网重庆电力员工周睿智的肩膀,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书递到他面前。泛黄的纸页,鲜红的封面,“胡世合运动”几个大字赫然眼前。

  “这里记录了电力公司地下党组织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领导下,动员全市民众抗议国民党特务暴行的全过程。”谭峥将这本书递到周睿智手中说。

    2020年12月21日,《怒吼》剧本创作团队采访国网重庆电力退休职工刘超群。

  2020年11月20日,创作团队整理完从红岩革命纪念馆借回来的史料后,赶往国网重庆电力党史研究室,将“怒吼剧社”“胡世合运动”“护厂运动”相关历史事件进行比对,并采访了重庆电力退休职工刘超群,倾听意见和建议。

  2021年1月15日,经过两个多月的资料搜集,剧本创作团队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封闭集中创作。

  如何把跨越了十余年的多个历史事件连贯呈现在读者眼前,成为大家创作的瓶颈。

  于是,创作团队找到中国电影编剧界最高奖“夏衍奖”获得者、重庆青年导演郑正,寻求专业指导。

    电影《怒吼》剧照。

  “我们可以在剧本中虚构一个人物,用整部剧,记录他从加入怒吼剧社,到目睹胡世合惨案,最后牺牲在重庆解放前夕的护厂运动中的全过程。”郑正在详细了解整个创作背景之后,为创作团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一个虚构人物的生与死,就是重庆电力在抗日救亡和解放战争中实实在在的发展史和奋斗史。”

  当天中午,创作团队再一次集中交流、探讨,重新设计剧中的人物和情节。

  同年5月19日,国网重庆电力举办剧本研讨会。重庆市委宣传部电影处处长何洪元、重庆市作家协会荣誉主席黄济人、重庆好故事影业执行董事李海洲、著名导演郑正以及国网重庆电力相关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参加研讨会。电影剧情首次亮相。

    2021年5月19日,在重庆民国街举行《怒吼》剧本研讨会。

  故事由现在和过去两个时空穿插演绎:北漂返渝剧作家刘鹤鸣与爱好戏剧的国网重庆电力职工方萌偶然发现了一本写于1938~1949年的日记。他们阅读日记后,了解到日记作者、重庆电力职工吴越先从一名农村青年逐步成长为怒吼剧社的中坚力量,跟随工友胡世合制止中韩文化饮食部偷电行为,目睹了胡世合被国民党特务田凯枪杀,参与抵制特务暴行的“胡世合运动”,并在重庆解放前夕的大溪沟电厂护厂运动中英勇牺牲。

  刘鹤鸣受到日记中故事的感召,在方萌的帮助下,以怒吼剧社的故事为蓝本,创作演出了一部新剧,成功“复刻”怒吼剧社。

  “我们这部剧不仅要跨越十三年,还要跨越百年!以话剧和游行、流血和牺牲,展现着民族大义。同时,还要将探寻精神之源的过程也写进去。”剧本研讨会上,李海洲在听取了创作团队的介绍后,热血澎湃。

  “那我们这部剧如果叫‘怒吼剧社’,就会显得比较局限。”黄济人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不如改名为‘怒吼’,路见不平一声吼,唤醒民心,震破黑暗。”

  “对,就叫‘怒吼’!”与会人员纷纷附和。

  随即,黄济人欣然提笔,在剧本研讨会现场写下“怒吼”片名。

  当月下旬,电影《怒吼》创作团队成立,由李海洲担任制片人,郑正担任导演。

  倾情演绎,重现怒吼剧社的激情岁月

  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演员选择、场景设计等环节都极其重要。作为首部电力行业红色题材院线电影,主创团队确定电影为“全重庆派”基调,即主要演员的家乡来自重庆、剧中的场景全部在重庆、剧中故事全部发生在重庆。

  2021年6月中旬,国网重庆电力工会和好故事影业公司联合发出院线电影《怒吼》的演员征集令。6月30日,50余名专业演员、近百名电网职工来到海选现场试镜。

  通过激烈的演技竞赛,创作团队选定中央戏剧学院在校学生雷丰瑞和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毕业的焦仲慧饰演《怒吼》中的男、女主角。

  经过近两个月的演员海选、试镜、定角,以及拍摄场地实地考察、筛选、确认后,剧组各部门成立。摄像、灯光、服装、道具等工作人员逐步就位。分镜头剧本、拍摄行程计划也设计完成。

  2021年7月26日,《怒吼》电影开机仪式在重庆育才中学报告厅举行。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开机仪式上说:“这是一部有信仰、有重庆、有人文、有理想的‘四有’电影。在此时此刻拍摄这部电影,无疑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021年7月26日,院线电影《怒吼》在重庆育才中学开机。

  在开机仪式上,剧组人员表示,要将《怒吼》拍成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对得起革命先烈、留得住广大观众的红色精品,为国网重庆电力留下一部历史教材,为重庆留下一部经典剧作。

  “重庆炸平了,谁相信?我看见重庆像松竹样长青……”同年7月26日,在两江影视城临时搭建起来的民国街头,几名扮演怒吼剧社社员的国网重庆电力职工正放声高歌。在汗水的浸泡和烈日的灼烧下,他们用慷慨激昂的歌声坚定了人民重建家园的决心。

    2021年8月11日,国网重庆电力职工在万盛南桐电厂旧址参与电影《怒吼》的拍摄。

  “109镜第12次,开始!”2021年8月3日凌晨4点30分,在万盛南桐电厂旧址拍摄大溪沟护厂运动现场,随着场记板再一次打响,来自国网重庆电力的30余名职工演员重新拿起道具,投入到紧张的电影拍摄中。从前一天早上7点开机算起,他们已经连续参与拍摄近30个小时。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的工作就是翻山越岭爬电杆、巡线路,今天终于能有机会体验电影拍摄,很累但也很值得。”参演演员、来自国网重庆长寿供电公司的全国劳动模范张能瑜,看到剧组人员在现场挥汗如雨拍摄,不由感慨道。

  从南滨路到两江影视城,从垫江毕桥村到万盛南桐电厂,从江津夏公馆到育才中学大剧场,《怒吼》剧组百余人战高温、冒酷暑,在重庆市跨越数百里,搭建119个场景,星夜兼程拍摄。

  “能够在剧组里扮演角色,亲身感受那个时代革命青年们的热血和勇气,是件非常荣幸的事情。”参与演出的国网重庆电力职工梁星说,通过角色扮演,更加深刻地认识了红色历史,尤其是重庆电力那段红色的历史,意识到前辈们筚路蓝缕,把脑壳别裤腰带上干革命的艰辛历程,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2021年8月20日,电影《怒吼》在江津白沙影视城拍摄。

  2021年8月22日,《怒吼》在重庆育才中学大剧院拍摄完最后一个镜头后杀青。摄制组用时28天,完成了113分钟院线影片的拍摄工作。

  2022年6月,《怒吼》获得国家电影局颁发的2022年第157号龙标。2023年3月获得公映许可证。

  “剧组方通过查阅史料、回忆录等方式,力求将怒吼剧社的故事完整呈现在荧幕上,让观众身临其境体会到大时代背景下,山城儿女风起云涌的抗战精神。”4月22日,在重庆英嘉国际影城电影首映礼现场,面对近400名观影嘉宾,导演郑正讲述了电影拍摄背后的故事。

  在偌大的观影厅内,现场观众凝气凝神,用心感受着那段尘封多年的红色历史,影片中时空交错的情感变换,让大家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山城儿女风起云涌的抗争精神。

  “在这部影片里,我们看到了属于我们重庆特有的诸多美景,也重温了的众多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重庆不仅有两江四岸的独特风貌,更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电影《怒吼》放映结束后,现场观众感触良多。

  近年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通过深入挖掘重庆红色文化和行业历史,教育和引导广大职工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爱岗敬业,为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和优质的营商环境凝聚起不断向上的蓬勃力量。

  作者:游绍斌 王鹏 张冰

上一篇:山东交通学院: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赋能产教融合发展
下一篇:分享|上海西外外国语学校环境、招生对象、课程设置及教师资历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