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张继科事件愈演愈烈,粉丝也出来爆料:从小“被逼”和“没被逼”的孩子,长大后过着截
今天,跟大家聊聊张继科事件,以及跟大家延展讨论另一个话题:从小“被逼”和“没被逼”的孩子,长大后的人生。
无限放纵自己的恶果
张继科事件曝光前,我听过、见过不少家长推崇张继科父母对他的教育方式。
耳熟能详的故事就有:
张爸在他5岁的时候,腾出家里最大的房间,摆上乒乓球桌,充当儿子的练习室;
除了练球,张爸还训练儿子练习体能,每天都要反复练习蛙跳、单腿跳、交叉步、并步、跨跳,并在张继科7岁左右就带着儿子去海里游泳,锻炼肢体协调性;
如果张继科练球注意力不集中,张爸直接上手打儿子几下,直到儿子不走神为止;
小孩子没长性哭闹不想练球怎么办?练也得练,不练也得练,张爸的铁腕手段总能让儿子坚持下去。
父母们推崇的理由非常简单,因为效果立竿见影:
7岁的张继科进入体校后,从来不偷懒,就算教练不盯着,也能完成训练任务;
如果同组的小伙伴偷懒,张继科会非常生气,甚至不惜用打架的方式阻止小伙伴;
严于律己的张继科迅速崭露头角,按照爸爸给自己指定的目标,不到15岁进入国家一队。
后边的事儿就更不用说了。
大满贯得主、世界大赛五连冠、品牌眼中的香饽饽、乒坛粉丝最多的运动员之一……
记得张继科参加综艺最火的时候,我耳边净是:
“你看看,要是没有他爸从小的严格训练,他能有今天?”
“孩子就得打、就得骂,不然不成才!”
“他性格是冲动,说话不好听,但体育冠军嘛,可不就得有攻击性!”
总之一句话,当初是父母逼他一把,如今他才会取得耀眼的成就,这么优秀的孩子,干再出格的事,大家都能体谅。
再然后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了吧。
张继科被曝出——
烂赌成性、高调炫富、欠巨额债务、借钱不还、拿前女友私人视频抵赌债……
基本上吧,前十几年打拼出来的辉煌事业,毁于一旦了。
不由得想起尹建莉老师的那句话:
“教育是件‘秋后算账’的事,虽然儿童的缓慢成长给了一些人以暂时的幻觉,但栽下的罂粟不会结出樱桃,恶果不知会在哪个枝条结出。”
当张爸扼杀儿子的喜好,强迫他放弃足球改打乒乓球时,给儿子种下的是——我强你弱,你就得听我的;
当张爸强压着他每天超强度训练,不满意就打他时,给儿子种下的是——满满的怨气和凶猛的暴戾;
当张爸给他定下一个个高难度目标,推着、拽着、拉着他一定要达成时,给儿子种下的是——只有你出成绩,当人上人,才是有价值的,值得被爱被推崇的。
驱动他忍受日复一日枯燥训练的,是能够出人头地,是能够被视为偶像,是能够拥有无数金钱,是能够干一切刺激的事,是能够从别人身上讨回曾经丢失的尊严。
所以张继科干出这些事儿,是有迹可循的。
事先声明,这可不是替他开脱,成年人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里意在警醒。
一个自毁的孩子
四月一日的愚人节,张继科在娱乐圈的热度就像是被开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一天之内,他就登上了最热门的位置。景甜与邓莎的对话,在与著名记者的对峙中被爆了出来。
在2020年,娱乐记者张小寒就将邓莎和景天之间的一段对话给爆了出来。
邓莎在聊天里说出了“那个他”,似乎指的就是张继科。邓莎说,这个人不止一次从圈子里借过钱,包括袁姗姗,于正,还有他的前女友。
从这段对话里可以看出,邓莎所说的“那个他”,还真有不少人借过。在聊天记录里,景天的头像是她的照片,而邓莎的头像是一条狗。谁都知道邓莎很喜欢宠物,家里的狗也不少。
如果这张照片是 PS的,那照片的主人可以把照片换成邓莎的照片,但照片中邓莎的照片是一条狗,这就增加了照片的真实性。
这还不算,甚至还有张继科的粉丝,直接跳了出来,直接反水了!
一名自称为张继科的粉丝的网民透露,他从2016至2019年,一直追随着张继科长达3年之久。他曾经买过一条四百四十五块钱的丝巾,也参加过很多次比赛,可以说是一个土豪粉丝。
这名粉丝是在发现张继科在2019年的元月八日开始赌博后,才退群的,他叹了口气,觉得这是一种沉迷,很有可能一蹶不振,所以他在2019年的五月份退群了。
为了证明自己是张继科的铁杆粉,有网友还拿出了他花钱买票的铁证。
张继科的确发布了一条丝巾,上面印着他的签名,售价为445元。
张继科的确是在2017年的3月3号到10号,在深圳体育场举行了一场“世界最强12人”的比赛,这一点和网上公布的比赛结果一模一样。
又看了看网友们在2017、2018年两个月的社交活动,发现他们的确在深圳体育馆看过那场球赛;2018年再次有网友来到深圳体育场观看球赛,张继科的朋友圈都被他刷爆了,可以说他就是“真爱粉”。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还是假的,甚至有人挖出了一篇关于张继科的文章。
根据这份报告,2004年年末,山东新星张继科,就是在一场“游戏”中,借用了一名乒乓球明星的银行卡,结果输掉了比赛,他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在一场比赛中离开了队伍。几经波折,终于把张继科给找了出来。
新闻的副标题也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然而,不管这件事如何发酵,张继科都没有任何回应,工作室的动态一直都是三月三十一日发布的一份律师函。
更有记者致电张继科,并向其提问,张继科称“没有”;当被问及是否有债务或是否有照片时,他却沉默不语并挂掉了电话。
张继科一方的退场也让网友们对景天的看法出现了一面倒的倾向,纷纷为景天感到惋惜。甚至还有人拍到了景甜的照片。
看见并尊重孩子
是教育的基本法则
话说了这么多,还是要澄清一句,这里并不是要对这类父母进行批判,而是要捋清楚这类亲子关系的深层逻辑——
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是逼迫与被逼迫的关系,父母是满足了,可带给孩子的是心头积累的恨意。
父母看不见真实的孩子,也听不见孩子对自由的呼唤,更不会伸出手把孩子从囚笼中解救出来。
于是,这恨意随着时间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我们看到被逼迫的孩子的人生——
毁了自己,也毁了家庭。
而这正应了心理学家曾奇峰老师的话:“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就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
那么,没有被强迫的孩子,他们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呢?
应是坂本龙一的样子,父母尽可能给他提供好的教育环境,开拓他的眼界,然后让他自己去选择今后要走的路;
应是谷爱凌的样子,在她遇到挫折时,母亲不泼冷水,也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她,而是安抚她的情绪,帮忙分析原因;
应是蔡志忠的样子,没人要求他必须事事争得父母的同意,也不会指定他必须看哪些书,从小到大,只要是他的决定,父母都会尊重;
我只能说,不去逼迫孩子服从父母,跟完全纵容,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
惧怕不可能变成孩子内在的动力和需求,痛苦的经历不能转化为经验,短时间内看到的所谓显著成果是一种假象,背后是以孩子人格上的损伤为代价。
“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之上,几乎可以允许孩子去做一切他想做的事。不要担心他闯些小祸,不要害怕他做得不够到位,不要为他的无心之过而责备他。
日常生活中不处处限制和压抑孩子,至少就是为孩子提供了正常的精神成长条件,对于精神发育正常的孩子来说,所有的经历,无论成败,无论好坏,都会沉淀为正面经验。”
你说呢?
声明:综合网络。尊重原作者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精品资源
1.回复口令必背诗词,
2.回复口令唐诗三百,
3.回复口令宋词三百,
4.回复口令小古文,
5.回复口令趣味语文,
6.回复口令诗词动画,
7.回复口令唐诗新说,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哦!支持文字或语音
上一篇:安徽注协聚力做好定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万年矿“三项举措”筑牢安全生产根基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
- 聚焦中心任务 强化精准指导 确保第二批主题教育取得高质量好效果
- 郑州:到2025年,职业院校毕业生留郑率将超六成
- 普陀一小区拆除重建工作加速推进
- 官宣!江苏新增5所四星级高中
- 波士顿大学金融硕士排名靠前吗
- 成人自考考试地点是根据什么安排的?
- 彩色“毛衣”扮靓路边梧桐 南外师生发起“我们的梧桐”城市艺术公益活动
- 武向平院士助力首届四川省“科创筑梦”青少年科学节
- 长城热点|河南安阳滑县安罗高速高速公路建设非法取土
- 王易副校长赴广西参加定向选调生及引进高水平大学博士座谈会并看望校友
- 四川成考中遇到不会作答的题该怎么做呢?
- “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联盟”在江苏科技大学组建
- 长沙市人社局前往长沙市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考察
- 百姓看联播丨提速啦!坐着高铁去滑雪丨燃起来!足球小将
- 闵行专家!落户新疆这里→丨一家亲
- 严查遛狗不拴绳!郑州多个小区发布“文明养犬”提醒
- 对话高途大学生业务负责人刘文勇:AI数字人是集团三大战略之一,未来或是千亿级市场
- 北京市202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提示
- 没有大专毕业证可以自考本科吗?
- 奥运冠军自曝:需终身佩戴呼吸机!协和专家提醒,这病危险,得治!
- 这场培训,给崇明这群人送上一份“安全大餐”
- 5∶0零封法国波尔多大学女足 北师大女足挺进决赛
- 托福总成绩是多少分
- 原“暨南大学全球青年领导力研究院院长”被举报“猥亵”?本人回应称系双方自愿行为
- 前三季度五粮液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