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 闳览博物10本吴文化博物馆出版物等你来读

栏目:基础教育  时间:2023-04-26
手机版

  阅读如同务耕,在春天种下书的种子,孜孜以读,时间的沉淀自会带来岁稔年丰。人间四月天,惠风和畅好读书,勤耕慢读,方见古今。2023年世界读书日在即,让我们开启新一年的读书计划吧。

  在这个4·23世界读书日,吴文化博物馆向大家推荐以基本陈列、重点特展、江南文化为主题的10本出版物。它们图文并茂,以鲜明的图像和精准的语言糅合了人文科普与学术研究,在反映吴文化博物馆展览陈列内容的基础上,有更加深入的展览解读,为大家进一步认识吴地文化提供了全新的文化视角和理解路径。阅读这10本书,在书页间漫步,犹如临境观展,内心充满读书和观展的双重喜悦。

  基本陈列

  1吴中博物馆图录

  《吴中博物馆图录》以图文相配的形式收录了吴中博物馆馆藏文物,直观展示出吴地丰富的文化遗产,介绍精当,图文俱佳。从吴越文化到江南文化,吴中博物馆馆藏的先秦、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代、清代民国的文物勾勒出一部吴地文化的发展史。阅读本书,循着文物图录序列的线索指引,可对吴文化进行较为全面的探源溯流。此外,本书还收录了解读苏州早期文化发展轨迹的学术论文,与图录相互参看,有助于在学理认识与感官直观双重意义上理解吴文化的发展路径。

  2吴中博物馆导览

  本书精要地介绍了吴中博物馆常规陈列专题展览内容—— “考古探吴中”和“风雅颂吴中”,意在对学术意义的吴文化及吴地文化做出相对全面的解读。书中内容通过展陈设计的内在线索呈现:“考古探吴中”以时间为序,以吴县地区历年考古发现为内容,探究自旧石器时代至春秋战国时期前吴文化及吴文化的起源。“风雅颂吴中”则以“吴雅”、“吴风”、“吴颂”三部分挖掘先秦自明清以来的吴地历史,阐释吴地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吴中风物与记忆中探寻吴地生民的生活态度,以语言与人物串联起吴中故事、吴地先贤。翻阅本书,仿佛在古今吴地之间穿梭,如同置身于流水般的历史现场。

  重点特展

  3吴门吾景——明清吴中山水胜景

  吴中山水胜景是吴地风流的重要见证。本图录收载了明清吴地山水实景画与相关主题书法,乾隆帝游览苏州所书部分榜书、诗歌卷轴,分三个单元,带读者领略明清时期以苏州为中心的吴中风貌:“山水胜景”择取吴地画家及来此游览的画家创作的吴地山川胜景,生动再现了吴中地方名胜的风采;“城市山林”集中展示出苏州园林五彩斑斓的发展状态,画家倚借园林图的诸多意象,完成了对自身文化价值的重现;“吴中叠韵”将我们代入乾隆皇帝六次南巡的视角,在对吴中名胜反复品评的过程中,得以照见一个被塑造为文化符号的诗意吴中。

  4穆穆曾侯——曾国出土青铜器精品

  《穆穆曾侯——曾国出土青铜器精品》收录了曾国自西周早期始封汉东至战国中期走向消亡的七百年间十多位曾侯的116件(组)青铜器,以精美的器物和丰富的铭文资料向人们展示了虽无载于史籍,却熠熠生辉的曾国历史。书中内容分为“左右文武,以藩屏周”“左右楚王,附楚抗吴”“华夏正声,领袖楚风”三个单元,揭开曾国物质文化的神秘面纱,令人叹为观止。通过曾国文物、故事的有力佐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历程也自现于人们眼前。本书的内容精彩详实,能够带领读者走近曾国这一“挖出来的诸侯国”,认识它历史时代背后的风云传奇。

  5三国——英雄的激荡时代

  三国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古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英雄蜂起,风云激荡,成就了三国的千古绝唱。本书自两汉经营了四百年所造就的国富民殷、教化昌明讲起,在盛衰无凭的喟叹中启幕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将曹魏、蜀汉、孙吴的鼎足之势与雄才伟略的三位英雄人物相结合,诉说可歌可泣的时代篇章,终以河内大族司马氏建筑的太平新章作结,三国时代落幕,天下归于一统。《三国——英雄的激荡时代》中收录的文物见证了这段乱世中的成败荣辱、苦乐悲欣。时代浪潮将英雄送上历史巅峰,也席卷了生民百姓的安定生活,本书在三国时代那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豪壮感之外,更向人们展示了恻怛之心的分量。

  6启幕江南——草鞋山遗址与环太湖地区史前文明

  作为太湖文明进程的标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草鞋山遗址与环太湖地区史前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书以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的遗迹遗物为依据,详细介绍了环太湖地区的地理环境,居于此地先民取食生业的经济生活状况,以及苏松地区文明的火花,建构起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一脉相承、终至鼎盛的江南原始文化之发展路径。千年前,先民们在太湖流域的活动造就了高度发达的原始文明——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在风中摇曳出文明的星火,以郁郁之文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起源、发展与融合。

  7世间乐土——江南日常生活风景

  世间乐土是吴中。饭稻羹鱼的饮食习惯、水网密布的生产环境、巧夺天工的技巧工艺,粗线条地勾勒出江南生民日常生活的面貌。江南地区特殊的人居环境与其独有的景观是分不开的,《世间乐土——江南日常生活风景》以环环相因、由点及面的方式介绍了吴县县域内的文物建筑——从厅堂至于宅院,至于社区,至于整个吴县的县域空间。本书不仅限于聚焦建筑时代、样式、技术的研究,更期望在展示现实与理想结合的人居范式的过程中,揭示人居的根本法则,通过解剖江南典型民居,梳理建筑、人居、文脉三者的互动关系,以达成保护与传承的目标。

  8故宫里的江南——清代宫廷珍玩与苏作

  江南是大清盛世之下帝王慕求与追恋的对象,不惟江南是风景佳处,亦由于其占据重要的经济地位和作为人文渊薮的重要文化地位。本书采取上下编的形式,力图阐明苏州在乾隆时代扮演的重要角色。上编用5篇专家撰写的文章,以经济、社会、文化为切口,探寻乾隆时代的江南百景;下编用“君临天下”“靖边宣武”“怡情乐志”“兴黄安蒙”四个单元,共116件与乾隆皇帝密切相关的文物展品,勾画出堪称“人间都会最繁华,除是京师吴下有”的清代江南地区,以及造就了江南花柳繁华、富饶昌隆之盛的乾隆时代。

  9长安——考古所见唐代生活与艺术

  唐代,一个冠绝古今的恢弘时代,为后世所敬仰、衷爱。《长安——考古所见唐代生活与艺术》一书整合介绍了富有物质文化史价值的唐代文物,从唐都城长安城的形制、布局,人口繁荣的大都会景象,唐代开放蓬勃的生活面貌,以及长安人多元趣味、异彩纷呈的娱乐活动四个方面展现了唐代熠熠闪光的日常生活和历久弥新的文化生命力。透过这些饶有生趣的物,一个开阔包容、气度豪迈的大唐被看见,被感受,被思慕。翻开本书,观小物品,知大时代,从而在唐代的生活与艺术中参悟存于心的盛唐气象。

  江南文化

  10沈周诗画中的江南

  不同的心象折射出江南的多重面目,生活在明代江南地区的沈周,受现实生活与理想境界交织融合所形成的心象驱策,以秀笔皴染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江南。中央美术学院王瑀老师借沈周之眼,采撷沈周的书画作品、诗文创作编织成文,试图还原一个沈周眼中的江南。在书中,沈周所望之江南不仅是地理意义上水网密布、鱼米丰饶的泽国,也是被生长于斯的文人眷恋和热爱的故乡——诗与画,共同吟唱出一曲充满乡恋的缱绻之歌。阅读本书,如同捧起一幅沈周诗画艺术与交游往来的地图,在神游江南的历程中,方见明代中前期江南的风物、名胜与精神气质,以及居于其间的文人雅士那风雅备至的生活面貌。

  读书若耕种,花雨课春耕。持续的阅读带领我们走近多元文化,走向大千世界。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们推荐这份书单,给你带来一份蕴椟古今的吴文化学习指南,向你敞开吴文化丰富多彩的知识宝库。

  10本出版物在吴中博物馆文创微店

  和抖音商铺均有销售

  4月30日前购买

  还享有世界读书日专享折扣

  9折购书福利哦!欲购从速!

  快来get这份通关“博物君子”的学习宝藏吧。

  长按识别微店二维码

  抖音商铺二维码

  文案: 贾书怡

  统筹:吴文化博物馆

  技术支持:苏州多棱镜网络科技

  原标题:《世界读书日 | 闳览博物,10本吴文化博物馆出版物等你来读》

  阅读原文

上一篇:上海车展一杯冰激凌:富起来的国人怎样才能真正站起来?
下一篇:2023“红读计划:我爱祖国海疆”主题阅读启动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