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不觉已春深”。
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
关于为何读书,无数大家都曾反复讲述:
迟子建说
书籍是无声的音乐,是绚丽的绘画,是巍峨的建筑;
梁实秋说
对于一般人而言,读书是最简便的修养方法;
鲁迅说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毛姆说
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你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
雨果说
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
西塞罗说
书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乐,也是繁荣的装饰和危难的避难所,慰人心灵。在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
然而,当进入网络时代,众声喧哗,知识碎片化,我们越来越难进入阅读的状态了。
人为什么要读书?且不论境遇顺逆,都要一直坚持去读?
面对这个古老又多解的人生之问,今天,我们一起在诗中寻找答案。
古人曾长期将读书以求取功名视为唯一正途。虽有偏激之处,但以读书明理、以读书求上进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文化传统。
神童诗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
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
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是能够金榜题名,出人头地。
考取功名,得意洋洋,风光无两者有之:
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科举失利,孤独寥落,无奈伤心者亦有之:
唐
下第投所知
杜荀鹤
若以名场内,
谁无一轴诗。
纵饶生白发,
岂敢怨明时。
知己虽然切,
春官未必私。
宁教读书眼,
不有看花期。
读书,是宋真宗对天下学子的苦心劝勉:读书能够助人走向成功。
励学篇
——[宋]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
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
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
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
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
五经勤向窗前读。
读书,是书法大家对读书人的殷切希望: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书,是长辈对晚辈的谆谆教诲:少年时勤奋学习,将为一生的事业扎下根基,切莫有丝毫懒惰,浪费了大好光阴。
题
|弟
|侄
|书
|堂
|
何事居穷道不穷,
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
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
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
莫向光阴惰寸功。
[唐]杜荀鹤
读书,也是人们对生命珍贵的深刻领悟:知识要靠时间的积累,为充实和丰富自己,我们应该珍惜每分每秒。
王贞白
白鹿洞·其一
五代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寻。
有一种读书,是头悬梁,锥刺骨,囊萤挂角,凿壁借光地发愤苦读,因为他们坚信:好学不厌,必成大才。
唐
柏学士茅屋
杜甫
富贵必从勤苦得,
男儿须读五车书。
有一种读书,不只是终日埋头苦读,而是因为在阅读中,我们找到了人生美好的境界。
在春雨绵绵中捧一卷书,斜倚床前,听细雨叩窗,是繁忙中难得的一刻闲适:
摊破浣溪沙
——【宋】李清照
枕上诗书闲处好,
门前风景雨来佳。
宁静悠闲的田园中,读书,赏竹,内心自有一番欢喜:
满江红 · 山居即事
——[宋]辛弃疾
细读离骚还痛饮,
饱看修竹何妨肉。
一本书就可以营造整个天地人生,浸淫其间,自然会让人自在自由,心无旁骛:
绝句
——[宋]陈师道
书当快意读易尽,
客有可人期不来。
送王郎
——[宋]黄庭坚
儿大诗书女丝麻,
公但读书煮春茶。
有一种读书,是为了摆脱平庸的困扰,成就宏阔的事业,更是为了立下远大的志向,让生命与更广阔的世界冥合。
李苦禅
鸟欲高飞先振翅膀,人求上进先读书。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宋]张载“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当代社会,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渠道、提高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丰富心灵的窗口。
读书,可以拓宽眼界,让人获得丰富的知识;
[汉]刘向《说苑》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林语堂
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
读书,能引导人明白事理,让你懂得做人的道理,使你的人格坚韧,绝不会轻易被挫折击败;
[清]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宋] 朱熹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
穷理之要,莫先于读书。
读书,还可以延伸一个人的生命长度,丰富精神世界。
[元]翁森《四时读书乐?春》
山光拂槛水绕廊,
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
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
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
绿满窗前草不除。
读书,让你触摸到前人风骨,无论外界如何纷扰,自然都可从中觅得一片心有所依。
[晋]陶渊明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唐]皮日休《读书》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读书,让人摆脱孤独,读一本好书像交一位益友,时间越长,情谊就越深厚。
[明]于谦《观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
[宋]郑思肖
布衣暖,菜羹香,诗书滋味长。
[宋]程颐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
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读书,抽身于繁冗琐碎的日常,你可以像王者一样,在专属的天地中巡游。
[晋]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带来的精神饱足感、内心充盈感,是无可取代的。
[汉]陈寿《三国志》
一日无书,百日荒芜。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永远年轻。
宋
朱熹
活
水
亭
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书读多了,写起文章,方可下笔敏捷,得心应手,有如神助一般。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唐]杜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读多了,碰见问题时就可以多一些思考和权衡,少一些盲从和轻信。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其一
[唐]韩愈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读书,熏染出高雅不凡的气质,还能让人在面对失意和窘迫时,表现出一份豁达之态。
[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
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
强随举子踏槐花。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三毛
读书,既应多读有字之书,也应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即知行合一。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读书,有三层境界:从充满好奇心,到胸中自有尺度,到以明澈慧眼透视人生景象,读书读到最后,就读懂了自己。
[清]张潮《幽梦影》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
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
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人,为什么要读书?
如果说中国人始终追求和向往的品格,那一定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是大气婉约的人文底蕴,是知性优雅的文学气质。
这样的人,充满了知性之美,既能够在恬静安然中洞察世事,又能够于清茶慢品中体味人生。
人,为什么要读书?
因为千年的智慧与思想就蕴藏在典籍里,知来路方能识归途;
因为你如果感到不安,也就意味着你内心有追求,想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只有阅读才能告诉你的,其他生活方式;
因为读书其实如同每日吃饭一样,是再自然不过的一件事。
从今天起,把每一天都当作读书日。
愿你养成书香静气,多读书,读好书,成为更好的自己!
原标题:《【世界读书日】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上一篇:一刻钟“圈”出美好生活 家政服务进社区 居家养老“零距离”
下一篇:@所有人 喜讯!涵江区徐清风入选第一季度“福建好人榜”
最近更新基础教育
- 聚焦中心任务 强化精准指导 确保第二批主题教育取得高质量好效果
- 郑州:到2025年,职业院校毕业生留郑率将超六成
- 普陀一小区拆除重建工作加速推进
- 官宣!江苏新增5所四星级高中
- 波士顿大学金融硕士排名靠前吗
- 成人自考考试地点是根据什么安排的?
- 彩色“毛衣”扮靓路边梧桐 南外师生发起“我们的梧桐”城市艺术公益活动
- 武向平院士助力首届四川省“科创筑梦”青少年科学节
- 长城热点|河南安阳滑县安罗高速高速公路建设非法取土
- 王易副校长赴广西参加定向选调生及引进高水平大学博士座谈会并看望校友
- 四川成考中遇到不会作答的题该怎么做呢?
- “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联盟”在江苏科技大学组建
- 长沙市人社局前往长沙市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考察
- 百姓看联播丨提速啦!坐着高铁去滑雪丨燃起来!足球小将
- 闵行专家!落户新疆这里→丨一家亲
- 严查遛狗不拴绳!郑州多个小区发布“文明养犬”提醒
- 对话高途大学生业务负责人刘文勇:AI数字人是集团三大战略之一,未来或是千亿级市场
- 北京市2023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提示
- 没有大专毕业证可以自考本科吗?
- 奥运冠军自曝:需终身佩戴呼吸机!协和专家提醒,这病危险,得治!
- 这场培训,给崇明这群人送上一份“安全大餐”
- 5∶0零封法国波尔多大学女足 北师大女足挺进决赛
- 托福总成绩是多少分
- 原“暨南大学全球青年领导力研究院院长”被举报“猥亵”?本人回应称系双方自愿行为
- 前三季度五粮液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